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洪荒苦竹

大道小說網 14回 冀州之戰 文 / 火之傳承

    倉頡來到張勇面前,看著在坐的三人跪拜道:「拜見師傅聖姑與后土娘娘,不知道師傅找我來有何事情做!」

    「如今你修為已經到那大羅初境,想要拚死閉關增長卻是有些困難,如今人間將有大事發生,為師卻要叫你去那人間走一趟!」張勇看了倉頡一眼後繼續道:「你師兄后羿帶領嫦娥已經早已去了人間了,你大師兄與二師兄過不久也會到人間去尋你,你現在就先到那冀州去幫助那蘇護度過難關,你需要」

    「是,師傅!」倉頡一聽師傅是叫自己下山,也就欣然領命了。

    「既然這樣,我這還有一法寶送你吧!雖然你那三千字與那數丫化形的春秋筆都是應運而生的極品法寶,但是卻少了防禦,所以這顆蓮子就給你吧!」張勇看見倉頡說完就準備離開,急忙的把手裡剩下的兩顆蓮子拿一顆給了倉頡。

    「多謝師傅!」倉頡接過蓮子就下山去了。

    「好了,后土妹子與白玉你兩人去女媧宮叫女媧把那三妖給招到冀州吧!就按照剛才我對倉頡說的那樣做吧!」張勇一見倉頡離開,就叫后土與白玉兩人按照計劃行事了。

    卻說崇侯虎自和西伯侯姬昌分別後,便點齊五萬大軍,日夜兼程向冀州趕去。一路上跨州過縣,不多時便來到冀州城外,安下營寨,準備明日進攻冀州。

    冀州侯蘇護聞得探子報來,言此次領兵者乃是北伯侯崇侯虎,大怒道:「若是別鎮諸侯,還有他議;此人素行不道,斷不能以禮解釋。不若乘此大破其兵,以振軍威,且為萬姓除害。」說完便傳令出戰。

    崇侯虎聞得蘇護點兵出城,便也點兵上陣。

    冀州侯蘇護點兵出城之後,見不一會崇侯虎營中便整兵出戰,蘇護見崇侯虎頭戴飛鳳盔,身穿金鎖甲,後披大紅袍,腰束玉束帶,胯下紫驊騮,斬將大刀擔於鞍鞒之上。心中不禁暗讚道:「崇侯虎雖然持身不正,但也卻是大將之才。」遂上前說道:「賢侯別來無恙。不才甲冑在身,不能全禮。今天子無道,輕賢重色,不思量留心邦本;聽讒佞之言,強納臣子之女為妃,荒『淫』酒色,不久天下變亂。不才自各守邊疆,賢侯何故興此無名之師?」

    崇侯虎聞言大怒到:「你忤逆天子詔旨,題反詩於午門,是為賊臣,罪不容誅。今奉詔問罪,則當肘膝轅門,尚敢巧語支吾,持兵貫甲,以騁其強暴哉!」說完以後崇侯虎回顧左右道:「誰與我擒此逆賊?」話還沒有說完,左哨下有一將,頭帶鳳翅盔;身穿黃金甲,後披大紅袍,腰束獅蠻帶,胯下青驄馬;厲聲而言曰:「待末將擒此叛賊!」說完連人帶馬走到兩軍陣前。正是崇侯虎帳下偏將梅武。

    冀州這邊閃出冀州侯長子蘇全忠,拍馬搖戟向梅武殺去,梅武手中斧劈面相迎。

    斧來戟架,繞身一點鳳搖頭;戟去斧迎,不離腮邊過頂額。那梅武武藝也是不凡,但蘇全忠乃是天生戰將,一身武藝精湛無比。兩馬相交,不過二十回合,那梅武便被蘇全忠一戟刺於馬下。

    這邊蘇護見子得勝,傳令擂鼓。冀州陣上大將趙丙、陳季貞縱馬掄刀殺將來。一聲喊起,只殺的愁雲蕩蕩,旭日輝輝,屍橫遍野,血濺成渠。侯虎麾下金蔡、黃元濟、崇應彪且戰且走,敗至十里之外。

    蘇護收兵回城之後便賞賜眾將,有副將趙丙上前言道:「侯爺,今日我冀州雖勝得一陣,但冀州不過彈丸之地,若是帝辛起數鎮諸侯前來,我等絕無法抵擋,為今之計,只有趁崇侯虎新敗,軍無戰心,且離我冀州只有十里,我等半夜前去偷營,先將崇侯虎殺個片甲不留,使朝歌知道我冀州的厲害,然後尋一寬厚諸侯,前往朝歌為我冀州說情,上表繼續臣服朝歌,方可報我冀州萬民。」

    蘇護聞言說道:「趙丙公言甚善,正合吾意。」雖命長子全忠領三千人馬出西門十里之外埋伏,陳季貞統左營,趙丙統右營,護自統中營。於半夜三更,卷幡息鼓,人銜枚,馬摘轡,聽?為號,暗劫崇侯虎營寨。

    崇侯虎剛才粗心大意,提兵遠伐,不料今日損軍折將,心中甚是羞慚。只得將敗殘軍兵收聚,紮下行營,在中軍帳中悶悶不樂。對眾將言道:「吾自行軍,征伐多年,未嘗有敗;今日折了梅武,損了三軍,如之奈何?」崇侯虎帳下大將黃元濟說道:「君候豈不知勝敗乃兵家常事,想西伯侯大兵不久即至,我兩家聯手,破冀州易如反掌耳。君侯且莫要愁煩,宜當保重。」崇侯虎聞言覺得也對,便在軍中置酒宴,與眾將歡飲。

    蘇全忠把人馬暗暗調出城來,只待劫營。時至三更,已行十里。探馬報與蘇護,冀州侯即刻傳令,將號?點起。一聲響亮,如天崩地塌,三千鐵騎,一齊發喊,衝殺進營。

    崇侯虎今日打敗本就軍無戰心,且軍中主將皆未曾想到,冀州兵馬會冒險出城前來劫營,故眾人皆醉於主帥帳中,軍中士卒無人指揮,如何能抵當冀州大軍。只見冀州三路雄兵,人人敢勇,個個爭先,一片喊殺之聲,衝開七層圍子,撞倒八面虎狼。單言蘇護,一騎馬,一條槍,直殺入陣來,捉拿崇侯虎。左右營門,喊聲振地。

    崇侯虎正在夢中聞見殺聲,披袍而起,上馬提刀,衝出帳來。只見燈光影裡,看蘇護金盔金甲,大紅袍,玉束帶,青驄馬,火龍槍,大叫曰:「崇侯虎休走!速下馬受縛!」撚手中槍劈心刺來。崇侯落慌,將手中刀對面來迎,兩馬交鋒。正戰時,只見這崇侯虎長子應彪帶領金蔡、黃元濟殺將來助戰。崇營左糧道門趙丙殺來,右糧道門陳季貞殺來。

    戰不多時,便見金蔡被趙丙一刀砍於馬下。

    崇侯虎見敗局已定,便且戰且走。有其長子崇應彪保著父親,殺一條路逃走,好似喪家之犬,漏網之魚。冀州人馬,凶如猛虎,惡似豺狼,只殺的屍橫遍野,血滿溝渠。蘇護?殺侯虎敗殘人馬約二十餘里,方傳令鳴金收軍。

    崇侯虎領敗軍退出二十里地,正在懊惱中,就聽一聲大喝:「崇侯虎,吾奉父親王命,在此候爾多時。可速倒戈受死!還不下馬,更待何時!」崇侯虎見狀大驚,其帳下大將黃元濟、孫子羽雙雙出戰,蘇全忠一人獨戰二將,卻是怡然不懼,戰不數合,蘇全忠一聲大喝,將孫子羽刺於馬下。

    崇侯虎父子見狀大驚,卻是未曾料到蘇全忠悍勇至此,忙雙雙迎上來,戰住全忠。全忠抖擻神威,好似弄風猛虎,攪海蛟龍,戰住三將。

    正戰間,全忠賣個破綻,一戟把崇侯虎護腳金甲挑下了半邊。侯虎大驚,將馬一夾,跳出圍來,往外便走。崇應彪見父親敗走,意急心忙,慌了手腳,不提防被全忠當心一戟刺來。應彪急閃時,早中左臂,血淋袍甲,幾乎落馬。眾將急上前架住,救得性命,望前逃走。

    全忠欲要追?,又恐黑夜之間不當穩便,只得收了人馬進城。

    崇侯虎先是被冀州兵馬偷襲營寨,後又被蘇全忠伏兵攻擊,五萬大軍只剩下不到五千,更折了大將孫子羽,活下來的也是個個帶傷。

    崇侯虎一見眾軍,頓時傷感不已,幸得大將黃元濟勸解,方才放下心事,準備等待援兵。就在此時,崇侯虎見前方來了一對人馬。

    仔細看去,只見兩桿旗旛開處,見一將面如鍋底,海下赤髯,兩道白眉,眼如金鍍,帶九雲烈焰飛獸冠,身穿鎖子連環甲,大紅袍,腰繫白玉帶,騎火眼金睛獸,用兩柄湛金斧,見到來人崇侯虎頓時大喜,原來是其弟曹州侯崇黑虎帥兵前來相助。

    崇?虎來到兄長面前說道:「弟聞兄長兵敗,故帥兵前來相助。」

    崇侯虎大笑道:「有兄弟助我,此事定矣。哈哈哈哈!」

    崇應彪馬上亦欠背稱謝道:「多謝叔父前來相助,有叔父在又何懼他冀州兵馬。」

    原來崇黑虎自幼拜在一位截教仙人門下,其師秘授一個葫蘆,背伏在脊背上,有無限神通。端的是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中之物。

    崇侯虎兄弟二人合兵一處,便向冀州城殺來。不多時便來到冀州城下,崇黑虎便讓傳令兵前去叫陣。

    蘇護聞報說,崇侯虎再次前來,帥兵在城外叫陣。本來對崇侯虎大敗之下,還敢再次前來極為驚詫,待上到城頭看見崇黑虎的旗號頓時大驚。

    低頭沉默片刻後說道:「崇黑虎武藝精通,曉?玄理,滿城諸將皆非對手,如之奈何?」

    眾將皆不知侯爺為何出此言語。蘇全忠聞言甚是不服,說道:「父親何必漲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他崇黑虎武藝精湛,孩兒也是不差,待孩兒前去將他拿下,交予父親處置。」說完不顧父親的阻止,提戟跨馬,出城而去。」

    待到得城外,蘇全忠便向崇黑虎叫陣。崇黑虎命左右準備好坐騎便出門而去,待來到陣前,便對蘇全忠說道:「全忠賢侄可回去,請你父前來,我有話要對他說。」

    原來這曹州侯崇黑虎與冀州侯蘇護有舊,舊時曾同在聞太師帳下效力,故蘇護深知其能。此次崇黑虎前來不但是為解兄長兵敗之危,也為勸解蘇護而來。

    蘇全忠說道:「我等勢成敵國,我父有何話要對你言!」說完便拍馬直取黑虎。黑虎也是大怒,欲待老友教訓全忠,以免其狂妄之下,日後吃虧。

    二將陣前尋斗賭,兩下交鋒誰敢阻。這個似搖頭獅子下山崗;那個如擺尾狻猊尋猛虎。全忠只倚平生勇猛,又見黑虎用的是短斧,不把黑虎放在心上,眼底無人,自逞己能,欲要擒獲黑虎,遂把平日所習武藝盡行使出。戟有尖有咎,九九八十一進步,七十二開門,騰、挪、閃、賺、遲、速、收、放。蘇全忠使盡平生精力,把崇黑虎殺了一身冷汗。

    崇黑虎歎道:「蘇護有子如此,可謂佳?。真是將門虎子!」崇黑虎把斧一晃,撥馬便走。就把蘇全忠在馬上笑了一個腰軟骨酥:「若聽俺父親之言,竟為所誤。誓拿此人,以滅我父之口。」放馬?來,那裡肯捨。緊走緊?,慢走慢追。全忠定要成功,往前?有多時。

    崇黑虎聞腦後金鈴響處,回頭見全忠?來不捨,忙把脊樑上紅葫蘆頂揭去,唸唸有詞。只見葫蘆裡邊一道黑煙冒出,化開如網羅,大小黑煙中有「嘎嘎」之聲,遮天映日飛來,乃是鐵嘴神鷹,張開口,劈面向蘇全忠啄來。

    蘇全忠只是馬上英雄,哪曉的曹侯異術?急展戟護其身面。坐下馬早被神鷹把眼一嘴傷了,那馬跳將起來,把蘇全忠跌了個金冠倒躅,鎧甲離鞍,撞下馬來。黑慮傳令:「拿了!」眾軍一擁向前,把蘇全忠綁縛二臂。

    將蘇全忠押回大營後,崇侯虎欲將蘇全忠斬殺,以報自己兩員大將被殺之仇。崇黑虎阻止道:「兄長,那蘇氏之女乃是陛下所要之人,今日兄長圖一時快意,將蘇全忠斬殺,日後蘇氏之女進攻後,若是得天子寵愛,你我兄弟死無葬身之地也。」

    崇侯虎聞言頓時一頭冷汗,忙說道:「還是兄弟想的周到,蘇全忠暫時就押在大牢中,待擒住蘇護滿門,解到朝歌,由天子發落吧。」

    卻說蘇護在城頭上,見蘇全忠被崇黑虎所擒,頓時眼前一黑,差點栽倒在地。哭道:「我兒狂妄,不聽為父之言。今性命休矣。」說完不禁垂淚漣漣。

    正感歎間,只聽左右說道:「侯爺,崇黑虎索戰。」蘇護思及崇黑虎有異術,無人能敵。急令眾將支起弓弩,架起信?、灰瓶、滾木之類,一應完全。

    崇黑虎在城下看著蘇護準備守城器具,卻是不出城。不禁暗思道:「蘇兄,你出來與我商議,方可退兵,為何懼哉,你不出來,此事如何了結?」

    崇黑虎回到帳中對兄長言道,蘇護閉門不出。崇侯虎言道:「不若架雲梯攻打。」

    崇黑虎道:「不需要攻打,徒費心力。今只困其糧道,使城內百姓不能得接濟,則此城不攻自破矣。長兄可以逸待勞,俟西伯侯兵來,再作區處。」

    崇侯虎亦是深以為然,便圍住城池,等候西伯姬昌。

    此時蘇護困在城中,思及內無強將,外無援兵,實為束手待斃。卻又是無可奈何。正在此時手下軍兵來報,說督糧官鄭倫在門外侯令。蘇護說道:「此糧來與不來已是一般。」但還是令鄭倫前來相見。

    鄭倫來到滴水簷前,行禮之後說道:「末將路聞君侯反商,崇侯奉旨征討,因此上末將心懸兩地,星夜奔回。但不知君侯勝負如何?」

    蘇護歎氣道:「前日朝商,昏君聽信讒言,欲納吾女為妃;吾以正言諫諍,致觸昏君,便欲問罪。不意費、尤二人將計就計,赦吾歸國,使吾自進其女。吾因一時暴躁,題詩反商。今天子命崇侯虎伐吾,連贏他二三陣,損軍折將,大獲全勝。」

    「不意曹州崇黑虎前來相助其兄,將吾子全忠拿去。吾想黑虎身有異術,勇貫三軍,吾非敵手。今天下諸侯八百,我蘇護不知往何處投托?自思至親不過四人,長子今已被擒,不若先殺其妻子,然後自盡,庶不使天下後世取笑。汝眾將可收拾行裝,投往別處,任諸公自為成立耳。」蘇護言罷,不勝悲泣。」

    鄭倫聽完蘇護所言大叫道:「君侯怎麼能夠說出如此喪氣的話來,我與侯爺自幼相識,接為八拜至交,深的侯爺的器重,如今小侯爺有難,那麼我就去會會那崇黑虎又有何。」

    蘇護聽完說道:「並非是本侯喪氣,只是那崇黑虎曾經拜異人為師,得傳道術,神鬼皆驚,葫蘆裡面那神嘴烏鴉就算在那修士裡面也是厲害非常,我冀州無人能敵,怎生是好?」

    鄭倫聽完哈哈笑道:「君侯在上,末將如果不能生擒崇黑虎來見,把項上首級納於眾將之前!」說完,也不等軍令,翻身出府,上了坐騎火眼金睛獸,使兩柄降魔杵,放?開城,排開三千烏鴉兵,像一?烏雲卷地。及至營前,厲聲高叫曰:「只叫崇黑虎前來見我!」

    崇黑虎聞報,說是冀州有一將在轅門外叫戰,便調本部三千飛虎兵,出營迎戰。來到陣上見冀州城下有一簇人馬,如一片烏雲一樣。而那一員將,面如紫棗,須似金針,帶九雲烈焰冠,大紅袍,金鎖甲,玉束帶,騎火眼金睛獸,使兩根降魔杵。

    崇黑虎不認得鄭倫,便喊道:「冀州來將通名。」

    鄭倫喊道:「吾乃冀州上將鄭倫,前日吾不在城中。被爾等拿我主將之子,自恃強橫,今日若是交出小侯爺則罷,若是說出半個不字,讓爾等皆成亡魂!」

    崇黑虎聞言大怒,說道:「匹夫狂妄,看我前來拿你。」說完便催動坐下金睛獸,揮舞一對湛金斧向鄭倫殺來。鄭倫見狀也催動坐下火眼金睛獸向崇黑虎殺去。

    蘇護在城頭見鄭倫向崇黑虎殺去,向左右說道:「鄭倫命休矣。」

    再看城下,鄭倫與崇黑虎二獸相交,只殺的紅雲慘慘,白霧霏霏。大戰數十回合卻是不分勝負,崇黑虎見鄭倫騎著火眼金睛獸,便知此人也是身具道術。便欲使出老師所授神通,先下手將鄭倫擒獲,然後去見蘇護。

    想到此處,崇黑虎便虛晃一下,撥轉坐騎,轉身就走,從背後取出紅葫蘆,欲使法術傷敵。鄭倫見崇黑虎未曾戰敗,卻調轉坐騎,本就有所懷疑,待見得崇黑虎將背在身後的紅葫蘆取下,便知崇黑虎欲放法術。

    鄭倫冷笑一聲,把手中杵在空中一晃,後邊三千烏鴉兵一聲喊,行如長蛇之勢,人人手拿撓鉤,個個橫拖鐵索,飛雲閃電而來。鄭倫哼了一聲,只見鼻竅中一聲響如鐘聲,竅中兩道白光噴將出來。

    崇黑虎耳聽其聲,不覺眼目昏花,跌了個金冠倒躅,鎧甲離鞍,一對戰靴空中亂舞。烏鴉兵生擒活捉,繩縛二臂。黑虎半晌方蘇,定睛看時,已被綁了。

    原來鄭倫也曾拜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真人傳他竅中二氣,可吸人魂魄。凡與將對敵,只要哼上一聲,敵將便會魂魄離體。崇黑虎不知其術,故被擒之。

    蘇護在城上見鄭倫擊敗崇黑虎,將其擒獲,不由大是驚訝。

    忙會銀安殿升帳,讓鄭倫前來相見,待鄭倫前來之後,便詢問陣前之事。

    鄭倫言道:「莫將昔日曾拜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得傳道法,故擒得崇黑虎。」

    蘇護聞言大喜,說道:「有將軍在,我冀州無憂矣。」

    正說話間,軍士將崇黑虎押至殿前,蘇護忙斥退左右,上前親結其縛。說道:「鄭倫不諳事體,冒犯將軍,還請恕罪。」

    崇黑虎答道:「仁兄與弟,曾同在太師帳下效力,又有八拜之交,未敢忘義。今被部下所擒,愧身無地!又蒙厚禮相看,黑虎感恩非淺!」

    蘇護讓左右為崇黑虎看座,命鄭倫眾將來見。

    黑虎道:「鄭將軍道術精奇,今遇所擒,黑虎終身悅服。「

    轉首又對蘇護言道:「小弟此來,一則為兄失利,二則為仁兄解圍,不期令郎年紀幼小,自恃剛強,不肯進城請仁兄答話,因此被小弟擒回在後營,此小弟實為仁兄也。」

    蘇護謝道:「此恩此德,不敢忘懷。」

    說完便擺宴招待崇黑虎,一時間賓主盡歡。

    而在城外,崇侯虎聞聽探子報來,自己的兄弟崇黑虎,在陣前被冀州大將鄭倫所擒,不知死活。崇侯虎想道「自己兄弟身具道術,怎會被擒?」便向探子詢問。

    探子說道:「曹侯與鄭倫相爭,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突然那鄭倫把降魔杵一擺,三千烏鴉兵一齊而至;只見鄭倫鼻子裡兩道白光出來,如鐘聲響亮,曹侯便撞下馬來,故此被擒。」

    崇侯虎聞言大驚,說道:「冀州竟然有如此異士,這冀州恐不能破矣。」沉思片刻後說道:「再差探馬,打聽虛實。」

    忽聞一軍卒報稱,西岐侯姬昌前來,正在帳外等候。

    崇侯虎聞言大喜,連忙出營接待,不想出得大營一看,只見姬昌身邊只一小隊人馬,人數不過數百,崇侯虎大驚:「莫不是西岐侯軍隊半路之上也被偷襲不成?」他是想到了自己那五萬大軍被偷襲也沒了,便以為姬昌也是,但見姬昌軍容齊整,又自不像。

    崇侯虎上前拱手道:「侯爺來的倒是晚了些,只是不知道侯爺軍馬如何只這些?」

    姬昌亦拱手道:「兵者凶器也,人君不得已而用之。今因小事,勞民傷財,驚慌萬戶,所過州府縣道,調用一應錢糧,路途跋涉,百姓有征租榷稅之擾,軍將有披堅執銳之苦,昌心有不忍,便只帶些許小兵前來。」

    崇侯虎聞言頓時心中不高興了,說道:「侯爺與我都是奉了王上之命,前來征討逆賊蘇護,我隻身先帶了五萬兵馬,被那蘇護偷襲,損兵折將,後幸得我弟崇黑虎相救,侯爺亦是奉了王命的,如何只帶這些許人馬?如何破得了這冀州城?如何覆得了這王命?到時候紂王若要是怪罪下來,你我又如何擔當的起?莫非由你姬昌一人承擔不成嗎?」

    姬昌聽完說道:「侯爺有所不知,我與那蘇護相知,實不忍相伐於他,且此番冀州候反出朝歌之事實乃情非得已,吾與他乃至交,若我親去勸解,想來他還會聽我一言,與我返回朝歌向王上請罪。

    崇侯虎聞聽心中暗恨,自己打了一仗卻損兵折將,這姬昌奉命與自己一同征討蘇護,卻只帶了一千護衛軍士,不如不帶,還要去勸解蘇護,想來此人與蘇護定是交情匪淺,二人狼狽為奸,尤其是這二人屢次羞辱於我,必不能讓他二人如此安逸。心裡如此想,嘴上卻道:「如此,侯爺只管前去,我便在此等候便是。」姬昌不疑有他,只帶了長子伯邑考二人徑直前往冀州城,這也是聽了姬發所言的,姬發說蘇護現在如同驚弓之鳥,帶得人多了反而讓他心生不安,不如只二人前去,以此誠意打動蘇護的可能性更大。姬昌良善,自然信他之言,便父子二人前去。

    蘇護得知姬昌帶著伯邑考親自前來,也是一驚,又聞二人只帶了千軍,停紮在城外十里,二人更是只身前來冀州城,倒也感動,便命人請了進來。

    姬昌與蘇護相見之後,互相噓吁一場,又自寒暄起來,半晌,姬昌才將自己來意說出,道:「兵者凶器也,人君不得已而用之。兵者之事無非是苦了黎民百姓,實為大禍之舉,還望兄長停手吧。」

    蘇護苦道:「非是我不願罷手,只是那帝辛欺人太甚,荒『淫』無道,強逼臣子,如若不然,我又何苦行此不忠不義之事?」

    姬昌道:「我二子姬發曾對我言道:王上之過,乃是小人費尤迷惑所致。想王上當年雄才偉略,若是除去此二奸人,王上清醒,必定不會怪罪於你,而你我兩家結為姻親,此事由我出面,向王上為你請罪,想來此事必成矣。」

    伯邑考也在從旁勸說,蘇護聽罷,所思良久,終下決心,道:「西伯良言,想來此事必成,吾便隨你到朝歌,向王上請罪便是。」事情就這麼輕輕鬆鬆的解決了,其實不然,若不是蘇護相信姬昌的為人,定是不可能的,換個人來也不行,且因反商之事冀州官員中本就有些不同意,是以姬昌提出之後,蘇護才能如此快速的應了。

    之後蘇護便撤了大軍,又與姬昌一起返回朝歌,準備向紂王請罪。

    紂王本在朝中等著大軍消息,得知西伯侯領著蘇護前來認罪,紂王大喜,急忙在大殿當中迎接幾人歸來。

    上殿之後,紂王笑道:「西伯果然是寡人的肱股之臣,能如此快速的拿下逆臣蘇護,實乃大功一件,定當重賞。」

    姬昌忽跪道:「王上請聽臣一言,費尤二人實是奸妄小人,蒙蔽聖聽,禍亂朝政,陷害忠臣,實乃十惡不敕之人,望王上能聽臣良言,將二人除去,以振朝綱。」同時,又有那商榮等老臣也趁勢請求,商榮等人早就想讓紂王除去費尤二人,奈何紂王一直不允,此前有那姬昌之子姬發找到他們,對其說了費尤二人陷害蘇護之舉的原因,又提出姬昌要彈劾二人,希望到時能得到幾位大臣的支持。

    商榮等人早有此心,又得知二人陷害忠良,豈肯罷手,便應了此事。果然,今日姬昌一說,商榮等人便站出身來附議。

    費尤二人大驚,趕緊向紂王討饒,大呼冤枉。紂王也不想把二人殺了,平日裡這二人最是貼心,倒是以前未曾發現,自進香以後,便覺得這二人行為處事頗合自己的意思。但有幾位大臣在的提議,實在不好駁逆,心下便有些煩悶。

    紂王揮手道:「此事稍後再議,先議這蘇護逆反之事。」商榮還想再提,紂王已經將他喝退而下。

    姬昌拱手道:「王上,臣有一事,還請王上容稟。」「說。」紂王道,雖然今日姬昌提出要除去費尤二人導致紂王心有不快,但畢竟姬昌乃是功臣,對他還是比較客氣的。

    姬昌拜了一拜,道:「蘇護之反,實因費尤二人陷害之舉,逼不得已才反。而蘇護之女妲己,早年已與臣下之子伯邑考定下婚約,實非不願獻於王上,還請王上饒恕蘇護之罪。」紂王一聽大怒,蘇護反商,本就大罪,且先前為何不說你與那蘇護已是親家?現在才說,不是將他擺在十分尷尬的位置了嗎?饒了蘇護,便是表示自己無德,與臣子搶妻,不饒蘇護,還是說明自己無德,更加坐實了這個罪名。兩相為難。

    費尤二人也恨這姬昌告狀與他們,費仲適時的站出來道:「王上,姬昌無狀,實為奸人。先前蘇護反出朝歌,王上命其征討之時,為何姬昌不曾提出此事?而今卻又舊事重提,此事必定有詐。」

    尤渾也站出來道:「姬昌此言,乃是陷王上於不義,敗壞王上名聲,其心可誅啊。」紂王更怒,便要治姬昌之罪。

    卻聽姬昌拜道:「稟王上,此事非是臣之過,前番臣聽聞蘇護反出朝歌,心中焦急,是以忘記稟明此事,後才想起,這才到冀州請來蘇護,向王上請罪。」商榮等人也未想到這中間還有這些事情發生,但姬昌賢明,民間多傳其美名,他們也並不希望姬昌為了這事兒就被紂王懲罰,紛紛出眾向紂王請饒。

    適時卻有那崇侯虎出眾,先前崇侯虎嫉恨姬昌幾次嘲笑於他,又有蘇護讓他損兵折將,使得他功勞沒得到,還吃了些虧,自然心中不甘,此時大好良機,便對紂王道:「稟王上,姬昌此人心懷不軌,此前臣奉命前去征討蘇護,而姬昌卻半途拖延,使得臣下軍隊為蘇護所破,傷亡甚大,而姬昌此次只帶了千人便趕往冀州,更是挾帶長子伯邑考一起,二人只兵未帶便入冀州城中勸降,依臣看來,二人非是勸降,而是與蘇護一同密謀才是真。」費尤二人聽了,也自高呼姬昌心懷不軌,兩人身形瘦弱,聲音卻蓋過了滿朝文武。

    紂王越聽越怒,指著姬昌便道:「賊子胡說,欲陷寡人於不義,壞吾名聲,定是奸人,來人,將此賊拿下。」殿前武士不由分說,上前便將姬昌抓捉。

    紂王又道:「蘇護謀反,實為奸臣賊子,一併拿下。」又有武士將蘇護給捉了。

    隨後紂王不顧眾臣的勸諫,直將二人抓了關進大牢,又命人將那伯邑考也給逮了。

    是夜,紂王怒從心起,想要殺了幾人,卻又為大臣所阻,心下惱怒,便自在宮中喝酒。

    少時,便有那費尤二人前來,紂王此時便覺得這二人是最為貼心的臣子,自與二人分說心中的煩惱。

    費仲心思活絡,便對紂王道:「王上,那姬昌著實可惡,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兒壞了王上君主大義,實在該死,不如王上便將他斬殺,以洩心頭之恨。」紂王醉眼朦朧,眼中精光一閃,瞇了費仲一眼,道:「洩我心頭之恨?怕是以洩你二人心頭之恨吧?」費尤二人一聽大驚,他們哪想到平日裡只顧荒『淫』糊塗的紂王今日如何如此精明,這話說的,只擊二人要害,單憑此條,便可治他二人之罪了。

    費尤二人連道不敢,卻未見紂王眼中那絲精光又變的渾濁,卻是剛才紂王清醒了下,又被法術所迷。被迷惑的紂王不知道自己剛才說了些什麼,只道二人被自己罵了,命二人起身,道:「無妨,爾等可對此有甚好辦法?」二人不知道紂王到底是啥意思,但紂王有令,二人自然得努力迎奉。

    尤渾道:「陛下,那姬昌有朝中大臣護著,不好斬殺,但姬昌之子伯邑考卻可殺,此子一殺,便沒了與那妲己的婚事一說,到時候,王上自然有理由將那妲己召進宮中,侍奉王上。」紂王一聽大喜,這法子好,可是又如何召來那妲己呢?

    費仲見尤渾出了主意,自然也跟著道:「陛下,那蘇護還在大牢中呢,如今有蘇護在手,不怕那冀州不把妲己送進宮來。」紂王聽的大喜,於是,大殿之中,一個君主王上,一對奸?小人,便在密謀著見不得人的事情。

    今天小火要到深圳,可能這幾天更新不會太穩定,但是小火一天最少3000字,爭取兩更,今天就只有這一更了,但是卻有9000字,多謝大家陪小火走到今天,小火的文筆確實跟那些寫過書的相比,是有很大的不足,所以小火盡量寫好些,我相信路不是一天學會的,飯也不是一口就吃下的,所以我的文筆相信也會越來越好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