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帝國崛起

第一卷 在美國 第一百一十章 各方雲動 文 / 蟲蟲帥

    王士珍見袁世凱說得認真,只能回道:「屬下會差人多加調查,只要這個劉振明的老家在京津山東地區,就一定能夠找出他的背景來。」

    袁世凱輕輕一喵,便看見王士珍臉上似乎有些不以為然,顯然對他為英國人盡心辦事有所不滿。zee

    袁世凱重重歎了一口氣,不由無奈的說道:「想我泱泱中國,如今卻勉強維持著一統,任何的外力都能夠讓中原大地陷入四分五裂之中,要是英國人因為劉振明之事遷怒到所有的中國人頭上,蓋時,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為糟糕,要是找到劉振明的家人,就能讓英國政府息怒,這已經是最小的代價了。」

    「國事艱難啊,要是當時老佛爺沒有被義和團的亂民所迷惑,也不會有今日之禍了。」袁世凱又開始說起朝廷的壞話來,只是這壞話說得十分的隱晦,只能夠看出他的拳拳愛國之情,卻看不出任何的對朝廷不滿。

    王士珍情不自禁的贊同道:「是啊,老佛爺一向做事深謀遠慮,這次卻…」

    袁世凱聽到他的話,嘴角勾勒出一絲笑意來,籠絡人心,不但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好,更要讓別人看到對手不行了。

    劉振明率領一幫華人擊敗加拿大追兵的消息傳開之後,在北美洲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加拿大政府是顏面盡失。

    加拿大政府對民眾的解釋是因為劉振明等人擁有重武器,軍隊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並且,加拿大總理威爾·弗裡德·洛裡埃向民眾承諾,將盡快解決麻煩,英海軍陸戰隊一千多人,已經奉命從駐地維多利亞前往坎盧普斯,主導這次圍剿活動。

    如果各軍都到達坎盧普斯,圍剿劉振明的軍隊,將要超過五千多人,一千多的英海軍陸戰隊,一千來人的德魯尼殘兵,還有三千多坎盧普斯、溫哥華地區的西北皇家騎警和自願參戰的民兵。

    但凡加拿大軍隊和英**隊一起行動,主導權都在英**隊之手,這次,也不另外,英國人在動身之前,就已經發電報給德魯尼了,讓其不要輕舉妄動,等到英**隊到達之後,再一起行動。

    德魯尼是求之不得,他現在對自己的能力,那是無比的懷疑,坎盧普斯地區的黑人與白人衝突,就已經弄得他焦頭爛額。

    從鎮上逃出去的黑人,大多都開過槍,殺過白人,他們逃出去之後,為了能夠活命,自然是誇大其詞,訴說坎盧普斯白人的種種不是,號召其他黑人一起進行反抗。

    黑人雖然是反抗意識最弱的群體,但是在生命受到危險的時候,同樣也會殺人放火搶劫的。

    德魯尼如果不及時處理,想必坎盧普斯周圍,又會多上一幫強盜。

    而卑詩省的一些華人得知劉振明擊敗加拿大追兵之後,心中都起了一些異樣心思,現在華人在美、加兩國討生活已經越來越困難了。

    各種歧視不說,美、加政府還收繳了所有華人的武器,並且在唐人街內設置警察分局,名為維持秩序,實則監視華人。

    這還是比較好的,一些惡劣的州省都開始驅趕華人了,先像查戶口那樣查一遍,要是非法進入美、加兩國的,立刻解送回去,要是合法進入美、加兩國的,隔一段時間得去警察局把自己的行蹤報備一下。

    總之,整個北美洲,白人社會都像是防小偷、防強盜一樣防著華人,華人群體原本就是弱勢群體,被這麼一搞,日子更是過的苦不堪言,工作難找不說,有時候還會有生命危險。

    這時候,這些華工有兩個選擇,一是回國,二是繼續忍耐,等著這一波**風潮過去。

    回國是不現實的,國內的情況比起北美洲來,好不到哪裡去,在國外只是受到白人壓迫而已,回到國內,那可不知是多少重大山壓迫了。

    劉振明勝利的消息,讓華人有了第三個選擇,那就是要是劉振明能夠穩住,繼續勝利那麼一兩次,一些具有反抗精神的華人未嘗不會前來投靠他。

    卑詩省的華人更是得天獨厚,蠢蠢欲動。

    然而,當美、加政府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華人社會之上時,美國政府卻沒有發現,前往西部地區的芬尼亞人卻陡然增加。

    這些芬尼亞人在芬尼亞社的秘密組織之下,化整為零,分批慢慢的進入了與英屬哥倫比亞州相毗鄰的美國華盛頓州,一場更為猛烈的風暴,正在悄然的聚集。

    新華夏村內,華人自救軍依然在進行著殘酷的軍事訓練,士兵們已經被劉振明送入山中,學習叢林戰。

    小金礦已經被劉振明改名為新華夏村了,而且劉振明已經宣佈把編製擴大了一級,由營變為團。

    新華夏村雖然離鐵路線道較近,但由於地勢得天獨厚,讓劉振明最近都在考慮,是否把這裡當成一個固定的據點了。

    礦區的情況已經被自救軍摸得一清二楚,綜合各方面考慮,魏季塵認為,這裡完全就是一打游擊的好地方,首先這裡水源眾多,到處都是小湖泊之類的,魚類資源豐富,其次這裡是山區,不適合大規模的軍隊同時進攻。

    偵查連的士兵每天都出去探聽情況,將周圍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到劉振明的手中,而從那些白人俘虜嘴裡,劉振明更是對卑詩省的情況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礦場內一間簡陋的房子內,擠滿了各級將領,劉振明站在最前面,正在為這些將領上軍事課。

    「游擊,游擊,游是走,擊是打,游而不擊,那就是逃跑了,擊而不游,那就是拚命主義,游擊戰的精髓就是:敵進我退,敵退我進,敵疲我打,敵逃我追,這是一種實力弱於對方之下的無奈選擇,實用,卻很有效!」劉振明看著下方一張張求知慾旺盛的臉龐,講得很是起勁。

    為了培養出軍事人才來,劉振明開設了隨軍學堂,不都不親自上陣充當老師,把一些基本的作戰思想教給手下的將領。

    除此之外,劉振明還開設了夜校,讓眾士兵在晚上空閒的時間內習字識文,劉振明抱著要把每一名士兵都充當精銳來培養。

    宛若德國一戰過後,其國不得不減少軍隊,減少士兵,但是德**部制定了精兵路線,把每一位普通的士兵當成了一位軍官來培養,等到二戰之前,德國擴軍的時候,根本就不愁軍官不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