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帝國崛起

第一卷 在美國 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姝齊聚 文 / 蟲蟲帥

    離大公報報社僅隔兩條街的窄巷內,呂碧城在這裡租了一間小房子,不熟悉呂碧城的人,一定想不到她會住在這個矮小的空間內。

    熟悉的人則只有無奈的歎氣了,以呂才女如今的名氣,只要她隨便勾勾手指頭,想送她房子的人便是一大把,只是她沒有這心思,依然住在剛來天津就租的房子內。

    外面一間小小的會客廳,再就是她的閨房了,此刻呂碧城與自己的二姐正輕笑著交談。

    呂碧城有四姊妹,呂家有藏香之家的熏陶,使得呂氏四姐妹聰穎而早慧,兩個姐姐,一個妹妹,大姐27歲,已然嫁人,二姐呂美蓀只比她大一歲,尚未嫁,小妹呂坤秀尚年幼。

    正是家中無男子,族人才會在她父親死後以無後繼承財產為名,巧取豪奪,想要霸佔呂家財產。

    而呂碧城也因此婚事告吹,她的親事是娃娃親,連那未婚夫的面都沒見過,倒沒有多大的可惜,只是在這個年頭,退婚是一件奇恥大辱,讓身為新女性的呂碧城心中也對婚姻有些陰影。

    此事之後,其母帶著四個女兒投奔了塘沽做官的哥哥,也就是呂碧城的舅舅。

    今年春,20歲的呂碧城想入新學,腦筋陳舊的舅父嚴辭罵阻,呂碧城一時激憤,第二天就負氣出走,只身前來天津,爾後一翻機緣巧合,登上了文壇。

    後世呂碧城終身未婚,最後皈依佛門。而她的小妹或許也受到此影響,同樣是侍奉家母,終身未嫁,旌德一門四才女,有兩位因為「生平可稱許之男子不多」而不嫁,世人感慨著有之,不是滋味者有之。

    呂碧城倒好茶。試探問道:「二姐,不是舅舅派你來讓蘭清回去的吧?」

    呂美蓀放下手中翻看的報紙,微笑著瞟她一眼:「三妹也會怕麼。怎麼當時身無分文負氣出走就不怕哩?」

    「二姐!」呂碧城彎月眉一皺,粉臉微紅表示著抗議,「一來就取笑我呢!」

    要是這小女兒神態讓外頭的男人們瞧見了。必定轉不開眼睛。

    呂美蓀纖細的玉指輕輕一點呂碧城的額頭,嗔道:「你啊你,不知家裡有多擔心嗎?母親賭氣一連半個月和舅舅沒有說話,要不是幾天後舅舅便探知了你的去處,恐怕會鬧得不可開交啊。」

    呂碧城討饒的吐了吐香舌,小聲嘀咕道:「我也是一時衝動。」

    呂美蓀無奈的搖了搖螓首,勾了勾她的鼻子:「三妹能在這裡闖了這麼大的名聲,我們都沒有料到哩,你多方奔走,籌辦女子學堂之事都傳到塘沽了。人人都說我們呂家出了一位花木蘭,舅舅聽了之後也沒有多說什麼。」

    「事情傳到塘沽了麼?」呂碧城靈動的眼睛轉了轉,笑了起來:「這回官府一定會同意了吧。」

    「就你鬼主意多!」呂美蓀纖細的手指輕輕點了點報紙,問道:「你看看,這麼多的津門名流。能不引起轟動麼?只是聽說三妹不小心掉下湖去了,下次可不要再粗心大意了。」

    「知道了,二姐!」呂碧城顯然不想在此事上面多談,恰好外面傳來一陣敲門聲,她趁機站起來,道:「二姐。有客人來了,我出去看看。」

    呂碧城走出閨房後,呂美蓀又翻了翻報紙,瞟到抽屜沒合上,正想幫忙關上,卻發現裡面有個精緻的小盒子打開著,內裡有張小紙條。

    呂美蓀撿起來好奇的看了看,卻見是一首詞。

    「卜算子.詠梅?自陸游一首詠梅後,便無人敢寫梅花了,三妹還想與陸游比一比麼。」呂美蓀笑著看下去之後,卻睜大了美眸。

    這不是三妹的字,這詞?

    好一首卜算子,一首詠梅詩力掃過去文人那種哀怨、頹唐、隱逸之氣,創出一種新的景觀與新的氣象——永不屈服,令人歎為觀止,心服口服。

    一個笑字與陸游的詠梅愁字反其意而行,寫出了梅花的另外一種神韻——既謙遜脫俗、又豁達大度的風采,兩首詞不相上下,這首在胸襟和氣魄上還要勝陸游一籌,這是何人所作?

    呂美蓀的才華與其妹不相上下,看到如此蒼勁有力,神飛龍走的鋼筆字和明朗輕快內容,不由為這首詞傾倒。

    呂美蓀看了看落筆處,卻沒有留下姓名,只在開頭有『贈****呂碧城』中間幾個字被人用墨汁塗掉,已然看不出來是什麼。

    應該是那個男兒送給三妹的,三妹如此珍藏,三妹不會思春了吧?

    呂美蓀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她可是知道呂碧城心高氣傲,尋常男人都不放在眼中。

    還有一首詞,呂美蓀看到盒底小心的珍藏著另外一首,不由提高嗓子,心中荒謬道:「難道還不止一個?」

    拿起來一看後呂美蓀馬上放下心來,因為這明顯是呂碧城的字跡。

    「踏莎行

    水繞孤村,樹明殘照,荒涼古道秋風早。今宵何處駐征鞍?一鞭遙指青山小。

    漠漠長空,離離衰草,欲黃重綠情難了。韶華有限恨無窮,人生暗向愁中老。」

    要是這一首不和上一首擺放在一起,呂美蓀倒不會覺得有什麼,但是這擺在一起,讓呂美蓀馬上就誤會開來了。

    「三妹!你對感情始終抱著小心翼翼的試探態度,而且一有阻礙,便立刻知難而退,自我傷心,唉!叫我這個做姐姐的只為你擔心。」

    聽到門口響起的腳步聲後,呂美蓀趕忙把兩首詞擺好,然後裝著若無其事的翻看報紙。

    「二姐,快出來。貴客臨門了。」

    呂美蓀收拾好心情,笑著走了出去,只見客廳內正站著一女,那女子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二姐,這位是巧兒妹子。與她相比,妹妹自愧弗如,羨慕得緊呢。」

    呂碧城親暱拉著韓巧兒的紅酥手。為兩人互相介紹。

    一陣寒暄後,呂碧城倒上茶水,三人重新落座。

    呂美蓀打趣說道:「原來是天津新近引起轟動的女商人啊,沒料到如許年輕,難怪蘭清會羨慕哩。」

    韓巧兒想到姬麗,無奈歎道:「我們中國的女子只要做出一點點的事來,就會引起轟動,若是那些男子去了國外,見到那些事業有成的女人,還不一個個驚詫得要死。」

    呂碧城讚道:「巧兒妹子說得好。我們這些女子就是要做給那些男人看看,羞煞他們。」

    呂美蓀見自己妹妹如今已有大家之氣,朱唇含笑,深感欣慰。

    呂碧城見韓巧兒欲言又止的神情,笑著打趣問道:「巧兒妹子今日來訪。可有吩咐?」

    韓巧兒撅嘴不依道:「蘭清姐這是哪裡話,小妹何曾敢吩咐你!」

    呂碧城笑盈盈回道:「巧兒妹子可是我們報社的貴客,也是蘭清的衣食父母,巧兒妹子但有吩咐,蘭清可是不敢不從哩。」

    韓巧兒在大公報上刊載廣告,都需要錢財的。而英斂之這個人學了西方的一套,頭腦很靈活,誰拉來的廣告,誰就有獎金,故此呂碧城才如此說。

    呂美蓀擺手,有些擔憂的問道:「好了,你們兩個就不要互相取笑了,巧兒姑娘,你一人來的嗎?」

    韓巧兒一臉甜蜜的回道:「美蓀姐不用擔心,門口有兩名隨從,不過他們都是男子,不方便進來。」

    呂碧城佯裝酸溜溜的說道:「她那位夫君要緊著她呢,怎會讓她一人出門,可憐我無人關心。」

    韓巧兒臉蛋微紅,從懷中拿出書稿來,擺在桌上,岔開話題道:「蘭清姐,大哥寫了幾篇文章,想在你們大公報上發表,不知可不可以。」

    呂碧城隨口道:「他的才華自是沒有任何問題了!」

    「大哥的才華?他是第一次寫這些東西哩!」韓巧兒聽到呂碧城的讚許雖然心中一陣甜蜜,但是卻對呂碧城的話略感好奇。

    「能配得上巧兒妹子的男子,能是尋常人嗎?」

    呂碧城見說漏了嘴,絕美的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隨即便好好的掩飾過去了,卻不知被一直打量著她的呂美蓀給看了過去。

    呂美蓀自聽到自家妹妹說『他』的時候,烏黑的眸子就會明亮不已。

    覺察到自己姐姐審視灼灼的目光,呂碧城不禁心中一慌,快速的拿起了桌上的書稿來。

    不多時,呂碧城便被書稿的內容吸引了過去,心中那絲旖旎早就拋之腦後了,一雙美目一瞬不瞬的凝視著稿件。

    良久,她一口氣讀完,咬著嘴唇道:「巧兒妹子,這樣的文字不應該出現在報紙上,而是應該出現在武備學堂的教案中。」

    韓巧兒搖了搖頭,想起劉振明的吩咐,笑道:「大哥說這沒有關係,只有這樣做了,才能夠讓這篇文章盡早的流傳開來,而且,大哥要求報社暫時別公佈他的身份。」

    「也罷,既然這是他的意思,我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呂碧城無奈的說道:「蘭清會說服經理在最醒目的位置刊上這文章的。」

    「那就多謝蘭清姐了。」

    正事說完,三女隨後又聊了些私密話,直到兩個小時後,韓巧兒才在呂碧城的挽留聲中告辭。

    等到只剩下兩姐妹的時候,呂美蓀什麼話也沒說,只是似笑非笑的看著呂才女。

    看得呂才女身上發毛,不得不問道:「二姐,一直盯著我的臉看幹嘛?難道我臉上有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快乖乖老實交代!」

    「交代什麼?」

    「這個天山老人是誰?」

    「一聽不就知道嗎?一個糟老頭子哩!」

    呂美蓀低吟道:「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那首詠梅是不是他送你的?」

    呂碧城眼神略顯慌亂,又羞又惱道:「二姐,你翻我抽屜。」

    「我是無意中看到的。」呂美蓀依然一臉正色的盯著她。

    「好吧好吧,我說!」呂碧城舉手投降,心中微酸道:「我落水的時候,是他救了我,那個時候我想,這個世上已經沒人瞭解我了,不如歸去。」

    呂美蓀驚懼不安,萬沒有料到還有這內情!

    「放心吧,二姐,蘭清已經想開了。」呂碧城看著窗外,孤寂的身影卻如男子一樣立得筆直,嫣然笑道:「我要做那梅花,現在是『懸崖百丈冰』,但春天終究會到的,而且不遠了,秋瑾、韓巧兒、袁初雪,這些女子都已經開放,我不再孤單,總有一天,全天下的女子都會開放,山花爛漫時,我依然會開得動人!」

    「你這樣想就好了,天山老人…」

    呂碧城定了定神,一笑而過道:「我和他是不可能的,他狂放不羈,在歡場中偎紅依翠,我們只會是知己,對!只會是知己!」(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