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3章 無限自信 文 / 我是鍵盤傳說
梁思靜悄聲對徐彥卓說道:「你不知道吧?我爸爸可喜歡你了!」「不會吧?你騙人!」徐彥卓故意逗著小姑娘。「我說的是真的!爸爸幾乎每天都要提起你,還老拿你來教育我們,讓我和哥哥都要向你學習呢!你的名字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徐彥卓沒想到,自己竟然成了梁啟超教育孩子的典型了,他這才明白了,為什麼剛才小姑娘聽到自己的名字以後,會有那種失態的舉動了。見徐彥卓沉思,梁思靜以為徐彥卓還不相信,又說道:「爸爸還專門為你作過一首詩呢!」「哦?什麼詩呀?」徐彥卓來了興趣。「詩的名字叫《少年英雄》,我背給你聽哦!」小姑娘清了清嗓子:「大浪淘沙已昨天,蹉跎歲月催人老。淚雨長潸回頭望,自古英雄在少年。」「靜兒,你在幹嘛呢?」梁思靜的話音剛落,梁啟超的聲音就從門外傳來。梁思靜又調皮的對徐彥卓做了個鬼臉,向門外跑去,嘴裡卻回答著梁啟超:「沒什麼,爸爸,我出去玩了!」梁啟超走了進來了,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報紙:「小女頑劣,讓徐公子見笑了!」「哪裡哪裡!令嬡天生聰穎,梁先生教導有方呀!」梁啟超笑著點點頭,也不再自謙。坐定之後,梁啟超說道:「徐公子,我雖然沒有見過你,可是對你卻一點也不陌生!」說完,梁啟超將一張張報紙展開:「徐公子,你看,這張《民呼日報》,這是我收集的第一張關於報道你的報紙,內容是《六齡童光復上海記》……這張《申報》是關於你改造青幫的……這張《北京商報》是關於你護送歡迎專使的……還有這些。是《迷津報》的連載,總共二十五份,全都是關於你平定外蒙叛亂的,……」徐彥卓眼珠子差點給瞪出來。他太佩服這位梁先生了。自戊戌變法梁啟超離開中國後,已在日本居住了十四年,一直沒有回國。沒想到他身居日本,居然還能聽說自己的名字。更沒有想到,他居然可以收集到這麼多記載自己活動內容的報紙,其中所花費的功夫可想而知。尤其是《迷津報》所刊登的平叛報道,都是戰地記者每天及時發給總部的最新消息。徐彥卓從科布多城回到日本沒幾日,梁啟超手中的《迷津報》就有了關於千里救援科布多城全過程的詳細報道了。徐彥卓有些感動,又覺得有些荒謬,自己的崇拜偶像。居然同時崇拜著自己。想到這裡,徐彥卓頓時精神一振,既然是這樣,何須如此沒有自信?此行應該大有希望!對,從現在開始。要擺正位置,和梁啟超的交往,應該是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不,應該站在比梁啟超略高的地位上。誰讓自己有主動權呢?不,自己應該站在讓梁啟超仰視的地位上。我可以預測未來走勢,你能嗎?孫、袁世凱、徐世昌都被我忽悠的暈頭轉向,你比他們能強多少?徐彥卓突然有了無限的自信。梁啟超見徐彥卓臉上不斷變換著各種表情。最後竟然露出了傻乎乎的笑容,就差留口水了,於是問道:「徐公子,你沒事吧?」徐彥卓回過神來,看著梁啟超驚愕的表情,趕忙掩飾道:「哦。不好意思,梁先生,我太感動了!小子何德何能,居然勞先生如此記掛!」梁啟超正色道:「公子你小小年紀為國奔走,所作的一件件一樁樁事情。哪一樣不是利國利民的。和公子比起來,梁某慚愧之至呀!」徐彥卓心想:自己什麼時候變得如此偉大了?徐彥卓心中不以為然,嘴上卻說到:「梁先生,我的事情咱們後面再說,晚輩此次前來是和梁先生商談您的事情的!」「我的事情?」這回輪到梁啟超驚愕了。徐彥卓笑了笑,故作神秘道:「梁先生,武昌首義,民國建立,海外的各方人士以最快的速度趕回國內分享革命盛宴。但梁先生您卻一直滯留日本,想必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吧?晚輩大膽猜測,梁先生需要慢慢觀察民國初建的政治走向,身處海外更有利於您保持頭腦的清醒,我猜的沒錯吧?」裝神弄鬼對徐彥卓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他這也是無奈之舉,和滿腹經綸的梁啟超論辯,他心裡還是有些發怵,只好用這種方法了。「徐公子,你猜的沒錯,這正是我心中所想!」梁啟超雖然覺得詫異,但還是老老實實點頭。徐彥卓接著問道:「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思考,想必梁先生一定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了?」「沒錯!」見徐彥卓這樣問,梁啟超很自信的點了點頭。梁啟超堅信,沒有人比他對未來中國的政治走向瞭解的更透徹了。徐彥卓不待梁啟超說話,搶先問道:「梁先生,可否讓我再猜猜您思考的結果?」梁啟超愣了愣,但沒說話,點頭應允。徐彥卓侃侃說道:「在先生看來,現在國內的政治力量可分為三派。第一派是以袁大總統為代表的軍政實力派,第二派是由立憲派轉化而來的溫和改良派,第三派則是以孫為代表的革命黨。按先生的設想,第一派毋庸組成政黨,第二派須組成政黨,第三派則應改造為政黨。如此,袁大總統掌握實際的行政權,立憲派與革命派則組成政黨在議會中競爭立法權,然後順利地完成民國的平穩過渡。」說完後,徐彥卓看了看梁啟超,追問了一句:「梁先生,我猜的可否正確?」梁啟超此時似乎傻了,已經無法回答徐彥卓的問話。他太震驚了,徐彥卓剛才所猜測的和他之前所設想的幾乎一模一樣。這個結論是他借鑒了各國的現成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經過反覆思考後,提出的獨到見解。他的這個設想沒有告訴過任何一個人,原計劃過幾天在寫給袁世凱的信中,正式提出這一設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