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指劍碎星河

第八部:燕往浮屠 第七百六十一章 :精神寄托 文 / 老實人12

    精神,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卻存在的東西。

    精神力量,是起伏不定,是波動狀態的一種能量。

    想要在這方面達成一種程度的水平,境界,那可以說,真的是很難。很難。

    首先,劉郁領悟到,能量一定要是波動的,得有一個曲線,得有低,然後,才有高。正因為有一個低谷,你才可以把它谷催到一個高峰,一個平常不可能的高峰。正如共和主義。在歷史上,很多人,進行這種主義,在大夏解放後,毛文選也搞過共和,搞大鍋飯,但這種東西被證明,是理想主義,是失敗的。

    在歐洲歷史上,很多人,有錢人,也搞這一套,無一例外,他們都失敗了。

    由此可見,共和主義,這種一碗水端平的做法,是失敗的。

    平衡,不代表一碗水一定要端平。

    因為,一碗水,除非你不想移動,不然的話,晃動,一定的傾斜,是必然的。只有如此,才可以移動。這是必然的結果。一動也不想動,結果只能是失敗而告終。

    精神力量,也是如此。

    劉郁的精神力量比一般人要強大得多,這使他在武道修為上,根本不需要求神拜佛。

    正是因為,劉郁修了昆達利尼大蛇王精神意識體。在自己的精神裡虛造大蛇。

    以蛇的這一種波動,來壓抑,控制,自己的精神力量。

    不過這種力量,現在對劉郁,已經失去效果了。

    它已經和劉郁的精神意識,聯繫在一起。

    這很好的解決了,劉郁身為一個變態,在內心裡步向死亡的終結之途,可也使劉郁在精神方面的修煉,到達了一個瓶頸,無法再繼續的修煉下去了。可以說,瑜伽功夫,對精神方面的鍛煉,之於劉郁,走向了盡頭,他沒了更好的方法來鍛煉。至少,目前已有的功夫,功法,是不行的。

    劉郁在思索。

    他現在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在功夫大成之餘,仍是要投入到道門,或是佛門。

    甚至,內家拳的高手,也無一例外,都是道門中的人。比如張三豐,這位就是武當道祖。

    也為什麼,這些宗教人士,在武學方面,比江湖上,武林中的人物,要多一些。

    因為,他們在精神方面,先天,就佔有太大的優勢了。

    再說大夏,大夏共和黨,和國大黨,兩方爭雄。

    雖然說,國大黨很強大,兵力很多,但他們還是失敗了。敗給了過去印象中,窮弱的共和黨。這裡面,雖然有共和黨得到了東瀛關東軍軍工設備,和前蘇支持的原因,也有國大黨,在八年的抗東瀛戰爭中,打光了自己的老底子,大批有精神,有戰鬥力的士兵戰死的因素。

    可仍然,有共和黨,在民心方面的努力。

    有共和黨,在信仰上的優勢。

    他們至少,在那個時候,是堅定的相信某些事物的。他們相信他們比國大黨強,他們相信他們可以比國大黨給平民帶來更多更好的。他們始終相信這一點。哪怕大夏後來有十年板蕩,也無法改變當時平民老百姓心裡這種想法。這就是所謂信仰的力量。這力量可以暴發出強大的力量。好比,羅馬,這個國家,因為基督教的力量,殘存了千年。就是利用基督信仰這種利器。

    政教合一,在歷史中,已經被證明,是恐怖,可怕,強大的。

    這種信仰,之於武道家,就是精神上的一種力量。大夏武術家講武德,為什麼呢?就是想要給自己營造一種力量,精神方面的力量,一種底線。可惜的是,這種力量,始終,無法和宗教方面的力量相比。

    那麼,劉郁呢?

    劉郁不想投入到什麼宗教裡去。他不想那樣,這正是他這樣人物的悲哀所在。到了劉郁這樣的程度,如果他還是一個普通的,一個人的人,那他也許可以投入到一個宗派裡去。可是,現在的劉郁,家大業大,他不可能那樣了。特別是他的武道,早已經樹立起了他自己的精神核心。那就是,我無敵,我是神。我就是神,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只有堅定這樣的想法,這樣的信心,才可以讓劉郁的精神,始終的,一直的,這麼的強大。若他改變選擇,改變信仰,就麻煩了。就完蛋了。

    怎麼解決?

    宗教信仰之於精神上的優勢,到底何在?或者說,為什麼,宗教會有那麼強大的精神輔力?得把它們找出來。

    劉郁不住的想,他的精神,陷入一種空冥狀態。

    他不住的想。想,想想想想。在這種想法下,劉郁大約明白了……這就是……寄托。

    沒錯,所謂信仰,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它是一種寄托。

    因為,本身的精神,無論怎樣,都是一種起伏不定的狀態。

    這樣的一種狀態,是不穩定的,是起伏的。

    寄托,是一種力量,一種力場,你始終,得要相信什麼,而這種相信,得要是真的。

    前蘇為什麼垮台了?因為在前蘇老百姓的心裡,過去前蘇的那種精神垮台了。失去了,丟掉了。想想看,過去口口聲聲為人民,但其實,卻只了為了自己,種種的特殊待遇,種種的特別服務,種種的特權,這使得普通老百姓,心裡面怎麼想?時長日久,平民們哪裡還相信這東西。當一個國家的立國基礎被動搖之後,這個國家,很容易,就完蛋了。

    在古代,漢朝怎麼完蛋的?是因為世家大族把持了一切,而平民層失去了話語權。

    晉朝又是怎麼完蛋的?是因為平民百姓開始反攻,他們和世家大族形成對立。

    隋朝是怎麼亡的?不是皇帝多無能,而是皇帝想要扶助起那些底層。他遭到了世家大族的拋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種必然結果。

    正如武學,武學,你始終,要有一個基礎,一個核心。

    精神方面,一定要有一個寄托。把虛無的東西,寄托在堅實的東西上,這樣,才可以強大,才可以穩定,才可以,更好,更快,更方便的行使自己的力量。才可以讓精神長存。

    為什麼要有人民英雄紀念碑?有那東西,你就有一個精神上的寄托。

    這便是精神上的寄托之法。

    那麼,問題又來了,寄托……得有一個對象。

    可是,什麼東西,是值得劉郁自己相信的嗎?

    自己,是不可以寄托自己的。

    因為,目前的劉郁,還達不到那種程度。無論是怎樣自信的人,也會在時間的洗禮下,失去意義。年老,是英雄最大的敵人。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許人間現白頭。劉郁現在把精神力量,把信仰,把一切,寄托在自己身上,行不行。行。可是在未來,這必是悲劇。在未來,會限制劉郁精神力量,武道成長的障礙。它不是大蛇王精神意識體,說打亂了,說崩碎了,還可以自我的重建,如鳳凰涅磐。

    不可能。

    一旦建立,就會……哪怕日後,可以重來,重建,也會出現總是。反正,很麻煩。

    所以,劉郁很清楚,他不能把這個寄托,放在自己身上。想要放在自己身上,至少,也得是真正的抱丹高手。而到了這一步,才可以初步,建立,以自己,自我,為核心的精神信仰。就算是建立,也僅僅,只是初步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這種信仰,是這種精神力量。

    在武道上,抱得金丹……並不是真正,在肚子里長什麼丹丸,沒那回事。

    而是,在身體裡,建立,建造了,第二個神經元。也就是神經系統。

    這個系統,是武道中,第二個拳架子,是一個平衡器。是一個不倒翁的重力核心。

    建立了這個,在武術上,在拳道中,就不存在,被人打散了拳架子這種狀況。

    哪怕是怎樣的情況,失去平衡,都不會讓自己的拳架子,鬆掉,散掉。

    這種情況,在武術上,叫倒拳不倒架,這時死了,肉身成佛。肉身不腐。

    又有一種說法,叫塑就金身。

    而修成了這一步,也僅僅只是初步。

    在抱丹境上,分有兩層。

    一種是不敗,一種是不壞。

    不敗境,是初步修成了抱丹,拳架穩固,百折不倒。體力悠長,氣氣悠遠。

    這樣的人,你可以堆倒他,打敗他,但,你無法將他打死,無法把對方留住。

    修為到了這種程度,千軍萬馬只等閒,可以隻身殺個來來回回的。

    此外,還有就是不壞。

    不壞境,是抱丹功夫,大成的表現。這種人,水平已經到了真正的,半步真仙的水平。

    哪怕這種人死了,身上的氣血,也不會消散,是真正的那種,肉身不腐。

    這種人物要是死了,你不要做任何的防腐工作,他就會自動的,變成一具,木乃伊似的乾屍,不必要進行防腐工作,不必要進行風化,風乾手段。

    ……

    劉郁從參悟中退出來。他知道,想要找到可以寄托的對象,這種事,是不可以急的。

    一切,可以慢慢來。其實,以正常的速度,慢慢來,總有一天,劉郁也會憑借積累,抱丹成功的。但,早已經習慣跳躍發展的劉郁深深的知道,他無法承受那種……慢。他要快速的,抱丹成功。正如他當年,還沒有到家,就開始迫切的想要急速求成。

    他為此,付出了入魔的代價。

    入魔,是武學裡,一種對自己,進行潛意識,心裡包袱的打開,釋放。但這個釋放,很不好控制。你無法確定自己是不是把自己內心的魔鬼給又關了回去。也許你門沒關緊。很多人,就是這樣,輕則行情大變,重者身體癱瘓,甚至死亡。

    這就是入魔的代價。

    這種方法,方式,會讓你的精神紊亂,情緒失控。變成一個徹底的變態。而所有的變態,都有一個共同行,那就是,在毀滅別人的同時,也在進行自我的毀滅。很多變態者,都是這樣完蛋的。劉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才有他現在的成就。正所謂,十年修煉,不及一朝入魔。

    進步如此之快,花費些許的代價,值得。

    好在的是,劉郁已經克服了入魔的後遺症,他已經解除了他心靈上的一些毛病。

    也許不夠徹底,但,至少,已經無法再影響劉郁的後續生活了。

    可是,現在,他又要再做一個選擇。他選擇,還是老樣子,他還是要速成求急。

    一聲鈴響。

    張勤進來。

    「把唐二小姐請來……」劉郁說。

    他要和唐近塵說一下,和她勾通,因為,可以和他坐而論道的,武學高手,真是不多。

    劉郁本人,又嚴重的只有對手,沒有多少的朋友。

    可以當朋友的,過去也都……現在,劉郁舉世皆敵,哪來的朋友可言,也就是有唐可欣的這層關係,可以和唐近塵說說話。幸運的是,唐近塵的武功,還是可以說得過去的。

    要知,別看唐近塵僅僅只是一個女的,但卻是武術方面的行家裡手,大行家。

    以武功而言,唐近塵的功夫,可以說是超一流的高手境界。只差一點,就是宗師水平。或者說,她已經是,半步宗師了。

    唐近塵來了。她也想要和劉郁多聊聊。不是因為劉郁現在算是她的大姐夫,而是因為,她深深的知道,劉郁在武學方面的天才。和這樣的人,哪怕是說話,都是一筆財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