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二章 關口 文 / 裕瑋
車隊繼續東行。
「宜生兄,關於晉綏軍的編制裝備是否可以談談?」
「當然。我們晉綏軍現行編製是步兵團團部18人,加上團屬機炮連、通信排、擔架排,合計大約200人,機炮連一般是4-6挺重機槍、2門81迫擊炮;現在太原兵工廠產量增加了,開始增編成團屬6挺重機的重機槍連和6門81迫的迫擊炮連,不過現在只有少數駐太原附近的團是這樣的。現在每個步兵團轄3個步兵營,營部16人。轄3個步兵連,連部16人;轄3個排9個班,每班14人;合計每個步兵連160人,9挺輕機槍、12支衝鋒鎗。」
(史實)
「迫擊炮少還正常,畢竟大規模生產和裝備也就這幾年;怎麼重機槍裝備也怎麼少?不要說中央軍,就是粵、湘、桂軍也和中央軍一樣已經達到每個步兵營6挺重機槍的水平了啊?」
傅作義苦笑著回答:「中原大戰時掩護各炮兵團先走,等步兵撤退時已經晚了,各部隊只好把笨重的東西全丟掉了,大部分重機槍和一些小炮什麼的也拋了;跑回山西時各部隊只剩手中的長短槍和輕機槍了。就現在太原月產30挺重機槍的能力,呵呵,要達到中央軍的重機槍裝備水平,至少還要三年。」
我也跟著歎口氣,「這樣的話,晉綏軍從裝備上講反而更適合進攻而不是防守?」
「的確。可我們偏偏要死守晉東北,只有靠大炮兵了。」
「對!你們晉綏軍大炮兵可是全國聞名的!十團大炮兵啊!論數量僅次於中央軍,按人均算可是全國第一了!」
「呵呵,其實現在從日本進口材料斷絕,晉造山炮的生產已快停止了。」
「將來全面抗戰爆發,沿海地區必然遭遇封鎖乃至佔領,除廣東方面可能還能維持少量進口外,中國兵工生產基本上要靠我們自己了。」
「這是賢弟上馬重迫擊炮的原因之一吧?」
「對!我還鼓動委員長一下子進口3000根37炮炮管;還有炸藥生產設備等等。但不知晉綏軍十團大炮具體如何,可否介紹一二?」
「晉綏軍十個團採用中央頒布的番號是炮21-30團,不過我們晉綏軍內部還是稱為炮1-10團。除1團一個營是從日本進口的山炮外,其餘是晉廠的仿製品,現在裝備部隊的大約有300門左右。還有從日本進口的野炮一個營;重山炮(實際是120榴彈炮)和重榴炮(150榴彈炮)各有少許。」
(史實)
「少許?」因為兩世都看過閻老西及晉綏軍炮兵幹部吹噓他們的重炮,我好奇的追問。
見我追根究底,傅笑的說:「大約各有1-2個連而已。」
才各有1-2個連?這牛吹的!我不禁大笑!
車隊行進百數里,過陽泉抵晉冀交界停行。
「這就是娘子關了!傳說唐初平陽公主曾駐守此關,故名;不過現在改稱舊關,把那邊正太路進山西第一站稱為娘子關。」
聽傅作義介紹,我和雲雁都傻眼了,遺憾的望著那堆亂石,勉強辨認出關口,「這這些破石頭?」雲雁失望的問。
「我少時還像個樣子,可正太路修築時取石,加之娘子關站建設,附近居民建房等等,結果幾年間就殘破成這個樣子了,讓弟妹失望了。」
我回過神來,「娘子到娘子關,發揮娘子特長的時候到了!」
「哼,沒問題!」雲雁說完就利索的搬出一個箱子來。
「弟妹這是做什麼?」傅作義不解的問。
「雲雁會測繪製圖,麻煩宜生兄派幾個人跟著上那邊高地,我們想對現有的地圖校對一下。」
「原來弟妹還是才女。」傅作義趕緊吩咐下去,幾個人陪著雲雁上山。
「既然弟妹在忙,我們也上去隨處走走如何?」
「當然。請!」
「我還以為弟妹是來觀光的,呵呵。」
「觀光是次,只可惜來晚了幾年,沒見到娘子關的英姿。」我心中暗笑,『到見過數十年後仿造的假貨。』
「這主,莫非賢弟認為日軍會攻此不成?在太原,顧問和賢弟不是都說晉東北才是日軍主攻方向?」
「宜生兄,小弟是這樣推演的:從日軍襲擊平津開始,宋明軒南撤,中原我軍北上在冀中展開防禦節節抗擊,北路我軍反守長城險要展開防守,中路是你們晉綏軍主力固守晉東北,也是依托有利的山地節節阻擊敵軍,晉綏軍以擅守聞名天下,我想哪個方向先吃不住撤退,宜生兄不會算不出來吧?」
「嗯,冀中平原從地形上論最難固守,且毫無防禦準備,等宋明軒他們退過這裡時,我軍(晉綏軍)主力還在晉東北,日軍正好橫插一刀,由此入山西!」
「宜生兄不愧是**名將!剎那間就及的上小弟長久推算之能啊!還請宜生兄為此具體謀劃一二!」
「賢弟過謙了!愚兄愚見,這其一,應對日軍襲擊,我軍既然不能先手,應將主力後撤部署,河北中部雖然少山為屏,但有多條河流可為障,賢弟新式野戰工事構築法在北方硬土地形上更為適合,依托數條河流展開防禦,節節抵抗,延緩日軍攻勢。」
「宜生兄一針見血!這其二?」
「北路我軍依托險要反守長城沿線固然不錯,但日軍完全可以從察哈爾南下奔襲北路我軍身後,不知中央新編騎兵部隊如何反擊?」
「呵呵!什麼都瞞不過宜生兄!中央的確有集中央、晉綏、東北三路騎兵在察綏方面反擊的意圖;但綏署那邊人多眼雜,請勿外傳!」
「愚兄知道。這其三就在晉東北投入晉綏軍主力進行正面防禦了!以前我對死守還心有餘悸。」傅作義說到此處歎了口氣,不知是在回憶當年天鎮還是涿州,「但現在有賢弟的新式工事構築法,我放了一半心!」
「還有一半在指揮?」
「賢弟啊!」
「對晉綏軍在晉東北防守我是放心的,綏遠方面雖然現在單薄,但有我軍騎兵主力投入也未必不能一戰,何況日軍主力也不會投入這個方向;薄弱環節只能在河北方面,中央又不可能在河北投入主力,結果極可能如在下預算那樣,日軍主力直衝而下,到此處發覺晉東北雙方依舊在鏖戰,日軍必然從此入晉,直插我軍華北主力側後,娘子關得失就是決定華北戰局的關鍵點!而現在……」我指著娘子關兩側高地上的一片空白。
「愚兄會知會閻主任的,只恐怕效果……」
「哦!我昨天奇怪閻主任為什麼阻止法肯豪森將軍一行去視察晉東北防禦體系?莫非?」
「莫非中央撥款一百七十萬,綏署號稱中央撥多少山西也撥多少款的防禦體系還沒建成多少。」傅作義苦笑著代我說了。
我吃了一驚,「宜生兄莫開玩笑,這可是大事!」
「我也不知道細節,不過路過時觀察,那裡總共投入資金不過幾十萬而已!」
聽到此處,我也只能苦笑了,「那就不奇怪綏署阻攔法肯豪森去視察了!真不知他們現在準備怎麼掩蓋?」
「忻口等幾處有樣板工程!反正你又沒去,騙騙洋鬼子也許能行。」
原來民國時就有面子工程啊!這可是防禦工事!我哭笑不得!
「那裡的工事只能靠晉綏軍將領們戰前努力了!而這裡的工事款項?看來我只能去敲敲委員長的竹槓了!只是用於山西?恐怕很難啊!」
「再由委員長出錢的確不大可能了,特別是知道閻主任剛貪了他的錢以後;不過賢弟還忘記了另一位山西老鄉可以敲敲!」
「山西老鄉?閻主任哪裡肯定不行,不知宜生兄說的是?」
「庸之。」(孔祥熙,字庸之,時任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
「對啊!我怎麼把我們的財長給忘了!那可是財神爺啊!」
「還是賢弟的大姐夫!」
「哈哈哈哈!」
說話間我們走上高處,登高一望,從山西到河北、由高到低的山勢一覽無餘;低頭看見下面的娘子關(舊關)殘骸,我猛然醒悟!
「我明白了!我以前搞錯了,這娘子關只是舊時代的關卡,現在根本沒法守,要守只能在沿山勢構築一道道陣地,守山!」
「呵呵,這就是請賢弟爬山的意思!兩側山勢險峻,許多地方即使上面沒有守軍也很難攀登,控制山地就控制了下面的通道;何況賢弟看,這裡這麼多山頭,從河北進山西依此增高,一個個攻?呵呵!」傅作義笑著說。「走,看看弟妹的手藝去!」
雲雁雖是新學繪製,但依靠以前的美術功底,這製圖到還過得去。當然,這評論又使我遭到粉拳一擊,只不過似乎比平時輕了許多。但我卻一下子涼到心底,「宜生兄,這地形雖然對防守方極為有利,但你看這地理,石山?」
「賢弟不用擔心,只有這近處幾處算是石山,遠處那些都有很厚的硬土層,中原大戰的時候愚兄,呵呵……」傅作義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原來如此,那我就放心了!」等雲雁修正娘子關附近地圖之後,我們的車隊穿過石門後轉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