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宋子安新傳

大道小說網 第三十三章 北平 文 / 裕瑋

    望著保定陸軍軍官軍校殘破的校舍,傅作義長歎,「少年時在此為強國而學,然昔日輝煌已成遺址,六千男兒(保定軍校累計六千畢業生)二十年內戰恥!何日雪?」

    「就在今歲!」

    「借賢弟吉言!」

    「我卻不希望我猜對,畢竟三、五年之後再戰與國有利。」

    「可惜時不我待。」傅作義搖頭,「再往北就是29軍的地盤了,我不想見宋明軒他們,我的副官和警衛班會護送賢弟去北平,賢弟保重!」

    「宜生兄也保重!這是我設想的幾種陣地防禦戰時的大炮兵工事構築法,請宜生兄轉交晉綏軍炮兵部隊。」我又輕聲加了句,「小心,別當舒民(李生達)第二,留待抗戰軍興。」

    和傅作義揮手告別,我思前想後還是沒告訴他今年5月的變故,但願一切如故,至於那個替死鬼楊效歐,就隨他去吧!(37年5月,榮鴻臚在晉祠宴請保定同學,因只有傅作義系從綏遠遠道而來,為客,榮請傅上座,傅以有保定學長在座為由,再三推辭不就,後隨意搶坐了楊孝歐的座位,楊因在座都是保定同學,也就不拘禮節坐了上座,結果楊宴畢回家後猝死,死後臉面發黑,疑為中毒;正在太原的傅作義聞之,化名登上太原飛北平的客機逃走,從此再未見閻錫山。)

    南苑,第29軍軍部。

    「子安賢弟!這位是宋太太吧?兩位遠道而來,明軒有失遠迎!」

    初次見面,宋哲元到是自來熟啊?軍人向政客的轉型期!雲雁很快就被一群官太太七嘴八舌簇擁走了,而我只好和29軍頭頭腦腦們一一寒暄,除秦德純在南京打過招呼外,還都是初次見面。好在俺年紀雖小但輩份高啊!

    「捷三兄(佟麟閣,字捷三,29軍副軍長)……紹文兄別來無恙(秦德純,字紹文,29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介人兄(張維藩,字介人,29軍參謀長、總參議)……迎之兄(馮治安,字迎之,29軍37師師長)……舜臣兄(趙登禹,字舜臣,29軍132師師長)……彩庭兄(鄭大章,號彩庭,29軍騎9師師長),呵呵呵!」

    宋哲元見我笑,不由問:「賢弟何故發笑?」

    「小弟只想請教一下,彩庭兄當年在歸德若……耿光先生可是心有餘悸啊!」(30年5月中原大戰時鄭大章率西北軍騎兵襲擊中央軍後方,一舉突入歸德機場擊潰警衛摧毀戰機12架後撤退;但不知此時蔣介石偕參謀長楊傑等赴前線指揮,專列正停留在歸德近郊之朱集車站,只有少量衛隊;若鄭率部進攻,則蔣、楊肯定是非俘即亡的下場。)

    「哈哈哈哈!」

    「請問藎忱兄(張自忠,字藎忱,29軍38師師長)和子亮兄(劉汝明,字子亮,29軍143師師長)何在?」

    宋哲元答:「藎忱還在天津,子亮陪德國顧問正在來北平路上,大約都是大後日到,子安夫婦先小住幾日如何?」

    「也好,弟妹路上也疲倦了。紹文兄,還請你這父母官幫我查一個人,也叫鄭大章,呵呵,和彩庭兄同名,是個留法歸國效力的學者。」

    秦德純也笑了:「呵呵,正好前一陣我們談起過此人!因為和彩庭同名,所以記住了;他在嚴慕光(嚴濟慈,字慕光,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那裡工作,一查就知道。」

    趙登禹走過來看著我說:「聽說宋先生還兼著兵工署副署長?」

    看周圍靜下來,莫非來嘔氣的?我平靜一下心情回答:「是的。」

    「宋先生莫非不知道這裡已是國防前線?」

    「知道。」

    「那兵工署為什麼只給我們29軍發了點手雷,也就是大點的手榴彈就對付了?去年答應給我們的戰防炮在哪裡?」

    「這不由兵工署決定,兵工署只負責武器彈藥生產,分配權在軍政部;這點我想將軍也清楚。」

    「可宋先生你還是軍委會的高參!是你提議把給我們的戰防炮挪用到錫澄線上去了吧?」

    這麼快他們就知道了?我一驚,隨即笑著說:「不錯,是我提議,委員長批准的。」

    佟麟閣插言:「請宋先生解釋一下!」

    「錫澄線將作為絕對國防線,絕對不容有失;而華北這裡我們有節節抵抗的餘地,重要性只能放在錫澄線之後。」

    「那這裡我們靠什麼來對付敵人的戰車?就你們給的那些手雷?」

    看來又有人在挑撥離間?「國力衰微,中央也沒有辦法,和幾年前相比,能有這些手雷就已經是進步了,至少在近距離上炸毀敵軍戰車是綽綽有餘的。而且中央還會在三個月內給你們提供一個炮兵營,裝備我自己工廠生產的120重迫擊炮作為補償,全新的輕便速射炮,性能遠比你們的舊式山野炮優越。」我也乾脆直說了,「如果你們只知道前者而不知道後者的話,我只能說你們的內線已經被其它派系收買了。」

    「真的嗎?」

    「我保證!即使再有人扣留,我也可以直接供給你們!」

    「既然賢弟說到如此地步,我們也不好再說什麼,三個月後拭目以待吧!」

    北方的冬天還是不怎麼適應,早起。法肯豪森一行既然還未至,我和雲雁則帶著隨從殺奔『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嚴濟慈先生打過招呼後轉『鐳學研究所』???看著瘦弱的鄭大章站在破敗的三間平房前,怎麼像後世的草台班子?

    「是大章兄吧?我叫宋子安,從南京來,這是你的一位同行和筆友,我的好友蘭花女士委託我帶給你的信。」我拿出蘭花姐的信。

    看鄭大章低頭看信,我轉向他身邊一位青年,「這位賢弟是否是楊承宗先生?」

    「是我。」望著楊承宗不屈的神情,我心中感歎,這就是60年代初把中國含量只有幾萬分之一的貧鈾礦,自力更生提純到只含幾萬分一雜質的純鈾的人,原子彈工程真正不可缺少的專家!不過此時還只是剛大學畢業不久的青年學生;我轉而再看教出他的真正的老師,鄭大章,居里夫人的高徒,法國國家理化博士(史實),正激動的顫抖著讀蘭花姐的信。

    「老師,您這什麼了?」

    「這是真的嗎?這是真的嗎?」

    「怎麼樣?想不想去看看?」我說的怎麼像怪叔叔?「咳咳!」

    「當然,當然要去!」鄭大章冷靜了一下,「請問你們是?」

    「宋子安,兵工署副署長,軍委會高參,這是我夫人,也是蘭花女士的妹妹。」

    「鄭先生,戰爭很快就要爆發,北平即將是前線了,為國為民,我姐希望你們能南下參加她們的研究工作,去創造一個『神話』。」

    「小楊,你說怎麼樣?」

    楊承宗也急促的看過信,「蘭花女士說的有許多我還不懂,但我看到了希望!老師,應該由你決定。」

    「這裡一攤子?」

    「我們幫你搬,費用我們來,慕光先生那裡我們去善後,這是路費。」

    「我同意!我去晚濱那裡,去找慕光兄辭行,你們趕緊收拾,願意跟我們南下的一起走。」

    看著他們手忙腳亂開始行動,我和雲雁相對一笑,我對從南京一路緊跟的幾位說了:「幾位不知是侍從室還是特務處的朋友,怎麼樣?反正北平是最後一站了,等顧問來後我們就回南京,幾位是否可去幫幫他們,送他們連人帶東西去上饒我廠子裡?事關國家,非我個人私事。」

    「沒問題,夫人要他們一切聽先生的;何況委員長也關照過這位鄭先生(史實)。」

    「那好。」見他們分派去跟鄭大章他們後,我笑著說:「親愛的雁,讓我們遊覽一次北京城吧!」

    仗著29軍副官處及不知道什麼部門『隨從』的赫赫威名,我橫掃了前世記憶中的京城各景點,『又』留下了我和雁的留影,只不過這次是黑白的。

    故宮。興致勃勃的我們逛完三大殿後,一踏進乾清門就看到大群人正匆忙打包搬運中華民族的愧寶,我們的心情一下子暗淡下來。回想這些代表中華民族歷史的珍寶,而後十多年間流離失所,從北京到南京、從南京到重慶、最後從上海遠赴台北的歷程。我長歎……

    「子安,我們走吧!」雁竟然哭了。

    看著難得流淚的雲雁及悲憤的大家,「好吧,我們回去,備戰!」

    七七事變前29軍編成及部署

    馮治安37師駐西苑,轄109、110、111、獨25旅

    張自忠38師駐天津,轄112、113、114、獨26旅

    趙登禹132師駐河間,轄1、2、獨27、獨28旅

    劉汝明143師駐張家口,轄1、2旅及2個保安旅

    鄭大章騎9師駐南苑,轄3個團

    29軍直屬特務旅、教導團駐南苑;獨29旅駐北苑;

    石友三冀北保安隊(4個團)駐黃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