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至尊雷魂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二章 乾元大比 文 / 壺山石

    十一月了,乾元宗有兩件大事要辦,第一件是宗主繼任人選的第一次商議。

    這件事,在月初就有結果了。因為事關宗主繼任人選,這次只是第一次初議,之後還要經過每年一次的兩次商議,要到最後一次長老公推才算正式決定;為了宗門穩定,宗主在長老會議上嚴令保密。

    但是誰沒個知交,沒個好友的?加上廣宇真人素來的好脾氣,這所謂的保密,根本無從談起,所以消息很快就透露了出去,在宗內可以說是盡人皆知了。

    十七個長老,十二個傾向於青龍山鶴鳴真人,一位表示要再看看,還有四位支持玄武山的博奇真人。

    鄭博奇區區四票,根本無力定鼎,且未能達到當初跟司徒天誠說的三成。

    張鶴鳴以絕對優勢壓過鄭博奇,完勝!

    而另外一件大事,便是爭奪三個聖地名額的宗內大比。

    所有魂府已開,印符初結成功的弟子均要參加此次大比,對於弟子們來說,前三固然充滿了吸引力,因為那代表著能進入聖地,直面五行本源,使體內的五行印符更加精純,從而在築基成功之時,結成勝人一籌的胎元;這對日後的修煉來說,好處是不可估量的。

    即便奪不了前三,那麼前十也是需要力爭的,不單單是為自己和自己的師傅爭得一份榮耀,更吸引人的,是宗內獎勵給前十名的飛劍。

    一般來說,初結五行印符,師傅都會賜下一柄飛劍,但是這飛劍的品質一般都不會太好,畢竟只是築基之前的過渡而已;而到了御劍期,便需要一件品質上好的飛劍用來作為自己的本命法寶了。而這樣能的飛劍,一干騰雲期合神期的師傅是煉不出來的,只有金丹三轉以上的真人才能煉製。

    宗比前三的飛劍,是宗內修為第一的廣宇真人親手所煉,不單品質好,而且身為乾元弟子,能擁有一柄宗主親手煉製的法寶,也是一種極大的榮耀。

    而趙毅和鄭惠袍的目標直指本次大比前三,至於宗主煉製的飛劍,倒不是很看重,因為他們已經各自擁有了毫不遜色的飛劍,最關鍵的是,他們的飛劍最適合於自己所練的劍訣。

    當然,看不看得上是一回事,要不要又是另外一回事;自己用不上,送人總可以吧?即便不送人,留著當個珍藏啥的,也是不錯的嘛。

    即使奪不了前十,那麼前二十,前三十,甚至只要比自己預想的多進一位,也是必須力爭的。

    像這般在宗內能比個高低,決個名次的機會,一生基本就只有這麼一次;我排名只要比你高一位,日後相見,就算年紀比你小,你也必須乖乖地叫聲師兄。這不是宗規,而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柱香啊!誰都願意當師兄,沒有人願意當師弟的!

    因此,在弟子之中,對於大比的關注和議論,反比宗主人選的議論更多;隨便走到哪裡,只要有兩個人以上,一說話,三句之內必定言及大比。

    十一月初,所有在外的乾元宗弟子,都已經趕回了宗門,以準備觀摩這五年一次的盛事,至於那些門下有徒弟要參加大比的,更是兩個月前便已經不再外出,只在宗內用心督導門徒了。

    即便是奪冠呼聲最高的玄武山鄭惠袍,在傷好之後,也是一步不出玄武殿,只是閉門苦修。

    之所以說鄭惠袍的奪冠呼聲最高,那是有原因的;其一,鄭惠袍四年前便已經五行印符初成,四年間,常常隨其父出外歷練,眼界之闊,實戰經驗之足,是其他同輩弟子遠不能及的;其二,鄭惠袍的爺爺鄭博奇乃是玄武山的掌殿之人,天才地寶法寶飛劍樣樣不缺。其三,本次大比,除了鄭惠袍外,宗內長老和各山山主並無直系血親一定要爭奪第一;其四,宗內兩挫鄭惠袍的趙毅,這個最有可能和鄭惠袍一爭高下的人,這段時間狀態不佳。

    那次衝突中,雖說鄭惠袍被趙毅打的吐血昏迷,可是趙毅自己也身受重傷昏迷不醒,在床上躺了近一個月;據說之後去了一趟宗內的五行鏡像之地,希望結成五行印符的同時,也能把傷勢治癒。

    但是之後據青龍一脈的傳言,趙毅雖然成功結成了五行印符,但是傷勢只是略微好轉,卻沒能痊癒。

    要參加此次大比的弟子誰沒進過鏡像之地,哪個不知道裡面的壓力和阻力是何等巨大,他們以全盛狀態進入也走不了一半的路,更何況趙毅是重傷之軀?若是在鏡像之內不能走遠,結出的印符又如何能精純?

    所以大家都自動將趙毅排除在前三之外,據最悲觀的預測,趙毅或許連進入前二十都希望渺茫啊。

    種種猜測和日益緊張的氣氛與趙毅無關,趙毅依然與之前一樣,在箕水殿陪著胖師傅養傷。

    有經過箕水殿的弟子雜役們,聽著箕水殿不時傳出來的咳嗽聲,無不搖頭歎息,為這對悲催的師徒掬一把同情之淚。

    ……

    很快,到了十一月二十日,這個日子,便是修真界各大宗門宗內大比之日。

    清晨,隨著朝陽在東方冉冉升起,乾元宗乾元大殿寶光大放直衝天際,悠揚的鐘聲響徹了乾元山脈的萬壑千峰。

    宏大壯觀的接引殿南側,豎立著一座高台,高台之上是一排鋪著黃錦緞子的椅子,而離接引殿高大的台階十餘步的廣場之上,是一溜齊腰高的桌子組成的長檯,上面鋪了長長的黑布。

    寬闊的廣場之上二百餘名身著灰色宗服,背負統一劍鞘的弟子,按年紀長幼,入門先後,整齊的肅立在廣場之上。

    廣場上一片肅靜,只是不時有幾聲虛弱的咳嗽,減弱了這莊嚴肅穆的氣氛。

    而在廣場遠處,站著的是外門和內門的其他弟子,青龍山一脈的所有人:雲瑤,定乾,胖子,思雨等都在裡邊。

    這等盛事,五年才有一次,怎麼可以錯過?

    鄭惠袍赫然站在一眾弟子之首,長身玉立,瀟灑不凡,聽著時不時傳來的咳嗽聲,嘴角微微的撇了撇,眼中閃過一絲不屑。

    咳嗽聲正是排站在隊伍最後的趙毅發出來的,前面的任何一個人年紀都比他大,身量都比他高,被眾多弟子遮擋著,趙毅毫不起眼。

    片刻之後,從乾元大殿方向有無數祥雲冉冉升起。

    祥雲行進看似緩慢,實則飛快,幾息之間,已經到了廣場高台之上。

    為首的正是宗主廣宇真人,身著宗主服飾,盡顯威嚴;身後隨著的各位山主殿主以及長老們,個個寬袍廣袖,博帶高冠;僅僅是著裝服飾,就已經顯出宗門對大比的重視程度了。

    廣宇真人環顧高台之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弟子,微笑著說道:"想必大比的種種情形,你們都已經清楚明白的很了。"

    看一眾弟子興奮的點頭,廣宇真人微微笑道:"那麼,我就不多說什麼了,希望日落之前,本宗前三能站在我的面前。"

    廣宇真人說完,示意各位真人落座;然後袍袖一揮,便有三個彪悍的中年人各捧了一把連鞘寶劍走了過去,向列著隊的弟子們一一展示,人群頓時一片輕微的喧嘩。

    這三個中年人手上的,便是這次宗比前三名的獎勵,廣宇真人親煉的飛劍。

    三個中年人展示畢,走到接引殿前,將劍奉上了劍架。

    有兩位長老緩緩下了高台,分別是朱玉清長老和王念真長老,來到鋪著黑布的長桌之前,手一揮,將黑布掀開,只見下面是擺放的整整齊齊的飛劍。

    這些飛劍品質一般,甚至可以說相當差,但是適合過渡期之用。負責考核的長老在其中隨機指定一柄,讓參賽弟子收取,要求在盡可能快的時間裡和飛劍建立聯繫,並馭劍將之移到空中,然後收到背後的劍鞘之中;這便是大比第一項:收劍。

    所取飛劍便將做為該弟子本次大比使用的飛劍了;這一項,考核的是弟子對飛劍的理解和契合程度,同時也是為了大比的公正;若不然,最後一項鬥劍根本就不用比,只要比比誰的飛劍品質好就可以了;像趙毅、鄭惠袍之輩豈不是立於不敗之地了?可見這大比,宗內已經考慮萬全,幾乎讓人沒有空子可鑽了。

    王念真長老對著弟子們高聲宣佈:「大比第一項,開始!」

    另一位朱玉清長老看了看花名冊,高聲唱道:「鄭惠袍!」

    站在方陣之首的鄭惠袍高聲應道:「弟子在!」大步出列,走到長桌之前,向宗主所在方向行了一禮,又向兩位負責考核的長老各行一禮。

    宣佈大比第一項開始的王念真長老黑著一張臉,隨意在一大堆劍中指了一柄,說道:「就這柄吧。」

    鄭惠袍走到劍前,略一凝神,右手劍指伸出。置於飛劍的柄上,開始溝通劍上的印符。

    鶴鳴真人微微皺了皺眉,從這柄飛劍的細微處,隱約可見玄武山一脈的煉器手法,那位王念真長老雖然黑著一張臉,但是將這樣一柄劍指給鄭惠袍,分明是徇私放水了;更何況鶴鳴真人知道,這位王念真,便是鄭博奇繼任宗主的四位支持者之一。

    但是,鶴鳴真人卻偏偏不能拿他怎麼樣。

    鶴鳴真人念頭剛剛閃過,桌上飛劍已然凌空。朱玉清長老高聲道:

    「鄭惠袍,三息!」

    場中頓時一片嘩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