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至尊雷魂

大道小說網 第七十七章 一旗定乾坤 文 / 壺山石

    天上雖然陰雲密佈,然而有心上人陪伴在側,交相絮語,在趙毅和思雨眼中,即便是萬里黃沙之地也能看出一個世外桃源來,何況他們所在之地的風景還相當不錯;若是可以,這怕這兩人能在這地方聊到天黑去。

    朱玉清並沒有給這對小兒女多少卿卿我我的時間,一個時辰之後,一隻傳訊飛劍激射而至。

    趙毅伸手接過飛劍,略微凝神,只見諸多信息蜂擁而至,一看這信息的第一句,趙毅頓時笑了起來。

    這整個的第一句,只有一個字:戰!

    然後後面是朱玉清召集長老制定的詳細計劃。

    天一宗派出伏擊乾元宗先頭部隊的人馬全軍覆沒,死了七名五轉金丹;趙毅這邊,天一宗最強戰力的司徒天誠和七名五轉長老都已經被趙毅擊殺;可以想見,此刻的天一宗內所留五轉金丹已經沒有幾個了。

    而且司徒天誠被擊殺,天一宗群龍無首;最妙的是,天一宗內無人知曉這一狀況。

    這般有利的態勢如果朱玉清還抓不住,哪裡還稱得上什麼乾元宗史上最市儈最精明的宗主?便是給他安上個昏聵無能也是理所當然的。

    這一個時辰,朱玉清不僅統一了所有出征真人的意見,便連戰術推演也做好了。傳訊飛劍第一個字之後,列舉了三套方案,讓趙毅根據自己的狀況進行選擇;但是所有的計劃,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剿滅天一宗!

    ……

    天一宗迎來了建立宗門以來最黑暗的一天,當然,也是天一宗這個名號在修真界存在的最後一天。

    午時左右,宗主司徒天誠去西方五百里渡劫去了。

    這劫渡的,讓天一宗有能力感應到雷劫狀況的真人們心驚肉跳;不僅僅是七轉之劫出現了八道劫雷,關鍵是這劫雷的威力讓大家心裡害怕,自忖若是自己遇上這等威力的劫雷,只怕只有灰灰一條路了;到後來玄氣自天而降,標誌著渡劫之人順利的渡過了雷劫。

    能夠感應到玄氣天降的真人們無不歡欣鼓舞,這劫雷之後的玄氣,強烈到五百里之外都能感覺到,可見宗主此次渡劫,得到的好處將會是巨大的。

    宗主越強,宗門就越受益嘛。

    至此,對於司徒天誠渡劫一事,留守天一宗的真人們總算是放下心來。但是傍晚時分,乾元宗的人馬殺到了。

    朱玉清一干人在與趙毅取得聯繫之後,不再像之前那般偃旗息鼓,故意示弱了,而是堂堂正正的前來攻打。

    這將近二百多名金丹真人的氣息肆意釋放開來,那真是鋪天蓋地,煌煌無可言表。

    天一宗真人心中很清楚,乾元宗人馬高調殺到,只能是一個原因,那就是方長老所率領的伏擊隊伍已然全軍覆沒。

    能夠將這有著七名五轉金丹的隊伍無聲無息的幹掉,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乾元宗已經傾其所有,亡命一搏了!

    雖然奇怪司徒天誠已經渡過雷劫,卻為什麼遲遲不歸;但是留守宗門資格最老的宣和真人,還是擔當起了指揮眾人抵禦來犯之敵的重任。

    在宣和真人的心中,司徒天誠這般時辰尚未回轉,只能是因為天降玄氣過於強大,需要時間進行消化和感悟;至於被人襲殺,不在宣和真人的考慮之內。

    要知道,渡劫的司徒天誠是六轉金丹的修為,放眼整個修真界,已經是最高了;而為他護法的,是宗內最強的劍陣組合。這種情形若是還能被人襲殺,只能說天要亡他天一宗了。

    乾元宗攻打天一宗的目標很明確,直指此刻仍然懸於空中的天一大殿。

    天一大殿是天一宗的標誌,也是宗門核心所在,若是被人佔領,那就等於宗門淪陷,整個的天一宗都將被人控制。

    因此,圍繞著天一大殿的爭奪是最激烈的,幾乎所有四轉以上真人都在天一殿左近與乾元宗的真人展開了殊死爭鬥。

    夜幕降臨,戰鬥愈加激烈,真元法器碰撞之聲震耳欲聾,各種各樣的光焰橫衝直撞,一時間,天一宗的上空那是流光溢彩華麗無比。

    剛剛擊退一名四轉金丹的攻擊,宣和真人算了算時間,心中冰寒,這般時辰,司徒天誠居然還沒有回歸宗門,一定是有意外發生了。

    便在此刻,西方一股強大的氣息向著天一大殿奔襲而來。

    這股氣息一現,乾元宗的攻擊頓時放緩,所有人都與天一大殿拉出了一定的距離。

    宣和真人大喜,司徒天誠渡劫之後,居然變得如此強大;難怪需要這麼長的時間進行感悟和吸收。

    至於那強大的氣息明顯與司徒天誠不同,宣和倒是找到了一個極其可信的理由,那就是修為突然拔高,氣息當然改變了嘛。

    那氣息飛速逼近,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司徒天誠已死,除青龍山一戰參與者外,降者不殺!」

    這聲音在人人大呼酣戰,嘈雜無比的戰場上,依然讓人聽得很清楚,就像在每個人耳邊都叫了這麼一聲。

    這聲音傳達的信息實在太過驚人,而發話之人所展示的修為更是不可思議。所有天一宗的修士心中震驚,不由自主得都住了手抬眼望向空中。

    在天一大殿和四峰大殿的寶光映照下,只見一個年輕男子憑空凌虛,立於乾元宗西面的高空之上,身邊依著一個美麗嬌俏的姑娘。

    看著兩人男俊女俏,無論敵我,所有人心底都忍不住誇讚一聲:「真是一對璧人。」

    見所有人都望向自己和趙毅,思雨的臉不由得就紅了,挽著趙毅胳膊的手略略緊了緊。

    趙毅又開口道:「司徒天誠業已伏誅,天一宗滅亡已成定局,降者不殺!參與青龍山滅門之戰者,自廢修為,亦可饒爾等性命。」

    這最後一條,乃是朱玉清徵求庖丁的意見之後,向趙毅和思雨提出的建議,目的在於盡量減少殺戮,也減少乾元宗真人因對方拚命而隕落的可能。

    當然,朱玉清的這個建議並不是頭腦發熱的產物,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天一宗不禁止,甚至鼓勵弟子間互相攻訐,強者為尊的觀念深入人心;若是能將他們的心防擊潰,說不定便能以最小的傷亡換取最大的戰果。

    趙毅和思雨商量之後,認為首惡既除,餘下人等不過聽命行事,若是真能減少殺戮,倒也不妨一試。

    宣和真人猛然驚醒,大聲喝道:「爾等休要聽他胡言,宗主渡劫成功,已然成就蓋世神功,之前那最後一道驚天動地的劫雷,和強大的天降玄氣便是明證。」

    和思雨對視一眼,思雨忍不住「撲哧」一笑,趙毅更是哈哈大笑道:「那道劫雷和玄氣是我的。」

    宣和哪裡肯信?戟指趙毅道:「你胡說,你這般年輕,如何能頂得住那般劫雷?!」

    趙毅不肯與他廢話,手一揮,一塊小小的玉牌丟了出來,迎風一晃,換成了一柄刻有北斗七星的巨劍,冷冷地對天一宗諸人說道:「天一宗宗主令牌在我手裡,你還有何話說?」

    宣和一見那靈牌,心中便已知道趙毅所言絕對是真的了,頓時臉色蒼白,絕望無比。

    然而,青龍山一戰,他是參與者;依照趙毅所言,若想留的性命,便要廢去修為,可是一旦廢去這身修為,還不如讓自己死了呢;況且別人不知,自己卻是清楚的知道自己魔門的身份的,一旦觸及自己的神魂,魔門身份必洩無疑。

    這和死有什麼區別?

    心思電轉之時,忽然覺得有幾道異樣的目光注視在自己身上,略略一瞧,卻是當初跟隨司徒天誠參與青龍山一戰之人;兩個五轉,十數個三轉四轉真人。

    他們的目光中,分明透露著不甘。

    宣和眼珠子一轉,忽然大呼:「宗主對我等俱有大恩,堪比天高地厚,如今竟然喪命於這小子之手,有那忠義之心者,隨我報仇!」

    說著,當先而起,撲向趙毅。

    不得不說,宣和這番話確實有巨大的號召力。不單單那參與青龍山之戰的真人跟隨動作,便是未參與那一戰的,也有數人騰雲而起,猛撲趙毅。

    看著將近二十餘人猛撲過來,其中還有兩個五轉金丹,趙毅冷笑一聲,手上已持了得勝旗。

    手一揮,得勝旗擲出。這旗一離手,迎風漲大,旗面猶如鋪天蓋地一般,便是旗桿也變得猶如天柱般巨大無比。

    而這一擲,趙毅用上了全力,雷元驅使之下,整桿旗帶著炫白的電光,直直擊向朝自己撲過來的一眾真人。

    看著得勝旗週身電光繚繞,宣和心裡生出懼怕恐慌來;要知道,魔門之人最懼雷電。宣和有心想退,卻哪裡還來得及?

    剛剛動念,得勝旗已至面前,宣和無奈,雙手持印,鼓蕩體內真元全力迎擊。

    只一觸,宣和便被擊的鮮血狂噴,被得勝旗帶著向後倒飛;而宣和身後的真人們也全力攻向得勝旗。

    蚍蜉撼大樹那是無濟於事的,但是大樹砸中蚍蜉卻是一定致命。數十名真人被巨大的力道擊得狂噴鮮血倒飛而出,眼見是不活了。

    其他真人被擊散擊飛,但宣和真人卻詭異的被死死的黏在了旗桿底部,炫目的雷電絲絲入體,一股股黑氣從他身上溢出,散於天地間。

    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這宣和,居然是魔門中人!

    頂著宣和的得勝旗在剎那之間擊在天一大殿殿頂,穿透大殿,轟然砸落在天一島的五行流轉圖上。

    有那反應快的,在千鈞一髮間逃離了天一大殿附近,免了重傷身隕之禍;那反應慢的,不是被震死,就是震傷,至於旗桿底下的宣和真人,更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天一島上亮了亮,五行流轉圖轟然爆了開來;這五行流轉圖一爆,天一宗的五行鏡像之地就徹底毀了。

    這,可是天一宗根本中的根本啊!

    看著那插在天一島上,被流轉圖爆炸引起的巨大氣流,吹得旗面如怒濤狂舞般的得勝旗,乾元宗的一干真人心中震驚,忍不住齊齊倒吸一口冷氣;而天一宗的門人,更是個個臉色蒼白驚駭欲絕。

    這一下,天一宗門人再看向立於空中衣袂飄飄的趙毅,已經是如見鬼神,眼中充滿了敬畏。

    這人,還算人麼?

    宗主被殺,群龍無首;五轉金丹全部戰死,四轉金丹死了一堆,德高望重的宣和真人居然是魔門中人,天一大殿和五行鏡像被毀,再看看那兀自豎立在天一島上的巨大旗幟,天一宗的倖存的修士哪裡還生的出反抗的勇氣來?

    一個個垂頭喪氣的聽憑乾元宗真人在他們身上加了禁制,以示投誠了。

    是年七月十六,天一宗滅!

    ……

    ps:吃完飯開始寫明天的,明天也是兩更。o(n_n)o~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