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庶女嫡華

第一卷 第六十四章 商親事緊相逼 文 / 枯籐千妖

    登門拜訪的人來齊,毓意照例是陪著老太君落座。雖然這已是不成文的規矩,但有些之人亦免不了眼紅,恨不得在毓意的身上戳出幾個窟窿,能夠取而代之。當如此心思變成習慣,再深厚的感情也會傾覆,何況原本就淡薄的親情。

    「毓意,你幾個月才回楊府。今個,我吩咐廚房的老媽子做了不少你素日喜食的,可不要故意留著肚子。」老太君依舊是那副親暱的模樣,枯瘦的手放在毓意的背上,卻有力量可以讓毓意心安,幫她拂去心底的恐慌。

    毓意不去在意其他人刀子般的目光,而是對老太君靦腆地一笑:「奶奶,您別光想著我。我好幾個月沒回來,不曾好生孝敬過您,實在是毓意不好。」

    「你在宮裡有忙的事兒,不用擔心家裡。」老太君清明的雙眼裡閃過絲犀利,她心裡明白毓意應該是因為什麼事才推三阻四回家,可究竟是什麼事,她打聽下來的結果很是模糊。她心知這樣的事,不方便直接用毓意,只能得日後毓意想說的時候再說。

    「哎呦!老太君,以前我不曾好生瞧過毓意,如今都已經那麼大了。巧繡前些日子,還央我進宮說是要去見毓意。但那皇宮,哪是那麼容易進的!」蘇巧繡的娘,張月柔,柔和溫順的外表下藏得卻是尋常人沒有的惡毒心思。她做姑娘的時,跟錯了人,最後嫁給了五品的官兒,為此恨了半輩子。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自己的女兒,希望有出頭的時機。所以拐彎抹角地想跟毓意攀關係,好方便進宮尋覓佳婿。

    毓意聞言,嘴角扯出譏諷的冷笑。這是楊家人一貫的做法,飯桌上最大的好處是拉各種各樣的關係。如果她沒進宮,她們難道也會如此問嗎?

    飯,冷了下去,桌上的菜,她只撿了幾筷子。肚子並不很餓,反而有種飽腹的感覺。悶氣堵在胸口,讓人越發難受。

    「月柔啊!難得一家人在一起吃個飯,何必說這些話。若是今晚回去晚了,不如住一晚,等明早再說。」張月淑對自己這個妹妹向來沒什麼好感,只是礙於往日在張府裡的情面才出來打圓場。她清楚妹妹的心思,不就是準備幫她的寶貝女兒尋個好夫婿嗎?可毓意憑什麼要去趟這趟渾水,又沒有好處!

    「姐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既然把話挑明了,那我直說。巧繡,今年已過十四,按理說去年就該成婚。可是這個丫頭的性子,你們清楚,高不成低不就的,讓人心煩。我思忖著,難得大家聚在一起,如果哪家有好的兒郎,不妨列出來,幫巧繡思慮番。不然女子一旦老去,想要尋門好親事太難了。」張月柔見眾人不說話,而是放下碗筷等她細說,於是壯了大膽繼續大聲道,「姐姐,並非我這個做姨娘的多嘴。毓意儘管年幼,但有好的人選也可以記下了。否則假使像姐姐出閣那樣,或許遇不上姐夫這樣的人選。」

    「月柔,放肆。」張月淑倏地冷了面色,出口的語氣變得森然。當年的她,被人拖到了老姑娘才嫁人,差點失了歸宿。而如今張月柔居然在她夫家的人前,刻意地提起這段往事,存心揭她傷疤。她眸色暗沉,攥緊碗沿的手微微施力,幾乎碾碎。

    張月柔聽著張月淑語氣不善,心裡咯登,明白是犯了別人的忌諱,不由訕笑:「姐姐,實在對不起了。妹妹平日說話沒個準頭!」

    幸好男女都是分桌而食,特別是內廳的女眷又是直系的親屬,倒不用擔心會讓別人知曉嘲笑。但張月淑心性記仇,若別人不小心得罪她,結果定是好不到哪裡去。

    等到重新安靜下來,老太君淡然地出言:「月柔,儘管你不是楊家人,但楊張兩家是世交,況且你亦是我瞧著長大。巧繡的婚事,我比任何人都上心。不過楊府有楊府的規矩,如果連吃個飯都不安生,何提別的事!」

    說到最後,身為楊家泰山已有威儀震懾,令張月柔乖巧地閉上嘴巴,不再多說。

    毓意自然落得個清淨,反正別人的婚事她不喜歡摻和,奶奶接手過去最好,免得楊府亂讓人嚼舌根。

    可飯還沒吃飯,楊謙德便渾身酒氣大大咧咧地走了進來,看到毓意竟然口出誑語:「妹妹,你必須幫我把事擺平了。太子爺那邊,說了只聽你的。」

    眾人倒吸口冷氣,臉色齊刷刷地變得慘白。如此大逆不道的話,若是讓有心之人聽了去,楊府以後的日子豈不難過?無數散發奇異光澤的視線,通通落在毓意氣得泛紅的面龐,袖手旁觀她怎麼收場,甚至連老太君也在旁邊沉默。

    毓意雙手緊握成拳,因為太過於用力,指關節被勒出青白色的痕跡。她努力克制住心底的失望,這是身為大哥應說出來的話嗎?那麼荒唐而且荒謬!經過涼秋的事兒,她以為大哥可以收斂起本性,學做好的事,沒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她只感到無限的悲涼,居然沒一個人站出來為她說話。

    「大哥,注意分寸。辱沒了太子爺的名聲,到時候不只是你受牽連。況且我不覺得自己該幫你忙,你比我年長,難道不應是你照顧我嗎?」毓意抬起頭,掩不住眸底的尖銳,泠泠反問。要不是還有些許對從前歲月的留念,毓意保證會把擺在桌前的餐食狠狠地砸過去。

    「都是兄妹,需要計較嗎?你能幫我,只一句話的事。日後你有所求,哥哥定幫你。」楊謙德不以為然地笑起來,常年放縱的臉上,唯有酒肉之色。昔日依稀的關愛,早已讓近一年的時光磨平,余留的刻骨冰寒。

    林巧筠見自家丈夫說的話愈發沒了方寸,躲不過去,慌忙出來安撫毓意:「你哥哥喝了酒,胡言亂語罷了。毓意你別在意!」

    「假使真是他喝了酒,我倒能自欺欺人。何況我又不是三歲的孩子,至少可以分清事實。楊府裡面的事,我身為楊府的嫡長女本要比別人多操份心,但你們別讓我心寒。」毓意再不想隱忍情感,她的面前端坐的全是笑裡藏刀,口蜜腹劍的小人。如果有選擇,她寧願投身到普通人家,而非充滿利用與算計。

    逃出馨花廳,迎面打來的寒氣,徹底地令毓意將淚水凍結。她為那些人哭泣,未免太不值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