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440】 太監 文 / 每音十流術

    怕洋人也就罷了,但對這些奴才,皇家威嚴,豈容怠慢?

    筍尖踱夠了,便乾咳一聲,旁邊的辮子小侍從連忙奉上茶水,他咕嚕一下潤了口,道:「擺香案吧,咱家要宣讀懿……」

    「孫公公且慢,這裡還是洋人的車站,不如先回我華人會館,再宣讀太后的懿旨……」

    「還有皇上的聖旨!」

    「對對,一道宣讀,到時候人也齊,可不省卻了孫公公的麻煩?」

    「行,那也好,便走吧!咦,怎不見龍灝?」

    聽得這太監口稱少爺名,殊無敬意,鴛兒等人都是皺眉勃怒,還是龍伯笑道:「我家少爺,遇到點意外,等會再與孫公公說道……」

    於是,在接車人的憋氣納悶下,準備好的頭輛馬車,不僅搭載了龍伯,還鑽進了這個筍尖兒,以及他的幾個尿騷味十足的小侍從伴當。

    這道插曲,令得接車人都是無語,滿臉不甘。

    凝噎倒是不至於,所以話匣子就在馬車裡敞了開。

    想老爺是被朝廷逼死,滿門盡喪,若不是少爺屢創奇跡,我等早成了流落異鄉的孤魂野鬼……現在朝廷忽爾派個太監來?

    是毛意思?

    作威作福?還是另有所圖?

    龍甘箬資格最老,揪住原先那賬房、現在的財政院院長龍小虎,劈頭就問:「那太監,是何來路?龍伯為何要給他顏色看?」

    「竿子,別發火,容我細說……」

    龍小虎苦笑一聲,娓娓道來,也算是給大伙釋疑,為何少爺出事後。耽擱了這許久,他們才從華夏鎮輾轉來到舊金山。

    話要說得順暢通達,還得從頭說起。

    頭在哪呢?

    時間軸是炮轟危機,而地點坐標卻是北京裡的紫禁城。

    舊金山遭遇炮轟危機,在多家報社的渲染造勢下,幾日間便為世界知。然而,這個『世界』泛指歐洲大陸,那亞洲,卻是不包括的。

    亞洲此時最強大的國家,表面上說不得還是清朝統治下的中國,不過等炮轟危機傳到中國的上層權貴耳裡,時間卻已延遲了近半個月,大致來說,jmw都拉開序幕了。光緒帝才剛剛知曉:因為一名華人伯爵,美國的一個國際港口被六艘大炮艦封鎖了!

    之所以延遲了這許久,蓋因中國的電報業才剛起步。

    1884年,北京才通了第一條電報線,皇城裡的大老爺們才能接觸到國外的新鮮事,往常這些新鮮事都被當做茶餘飯後的消遣,但這一次,卻顯然不同。

    因為。洋人的新鮮事裡,第一次主角有中國人!

    還是英國承認的貴族!

    所以。關注程度立馬得到提升,李鴻章知了、翁同龢知了、光緒帝知了,連大清帝國的實際掌控者慈禧太后也知了……

    眾人屁股位置的差別,導致對此事考慮的側重點也不相同。

    李鴻章是老成持穩,擔心因為龍灝的國人身份,得罪了列強。到時候美國遷怒過來,他這個『中華洋務第一人』要擔大責任。

    後來大奇跡日消息傳來,他又欣喜若狂地連飲美酒在府內私慶,僕傳『放浪形骸、聊發少狂』……不管中堂大人是否滿清走狗,但終究是中國人。有同胞在洋人面前掙了面子,他這老頭總是高興的。

    在洋人面前吃癟吃久了,這時有人狠狠駁了洋人面子,他這洋務老臣,甚是與有榮焉。

    也許,能從那位北海伯爵手裡買到先進又便宜的炮艦呢?

    光緒帝是熱血湧腔,龍灝是什麼人,他自認為很是清楚,那可是為他打造了一支海外私兵的大忠臣!

    雖說出身不太好,但本皇不拘一格,效仿康熙爺,赦免了對方,對方自當對本皇感恩戴德,那便是一條忠犬。

    對抗東宮的那位,這忠犬的牙口或許就是突破利器!

    現在好了,他能化險為夷,靠自身突破了花旗洋人的封鎖,那本領自是沒話說,本皇要傳一道旨意,褒獎他一下。

    光緒帝智商不高,有意賞『骨頭』,卻仍是要招翁同龢來細細商議,效率一差,便走漏了風聲,於是,慈禧太后瞅住機會,橫插了一腳。

    賞!

    不僅要褒獎,還要重重地賞!

    如今英法等歐陸列強均抬舉那龍灝,我泱泱大清,焉能不賞這等良人?

    慈禧太后就是比光緒帝有氣魄,消息的來源也多,知曉英法等國為了龍灝,連通商制裁(慈禧是不曉得經濟一詞含義的)的招都使出來了,由此可見,他們對龍灝的看重程度!

    這個英皇室冊封的貴族,貌似還真不是個擺設,那龍灝在外受侮了,英國皇室馬上就站出來替其撐腰。

    慈禧太后多精明的一個人,立刻就重視起龍灝來,其重視程度說的不好聽點,甚至要超過了心腹之臣李中堂!

    洋人封的貴族頭銜既然不是虛的,那我大清的獎賞,自然也不能是口頭把式。

    慈禧太后懿旨一下,準備封龍灝個『一等公』,算是給漢臣的最高獎賞了。

    最高獎賞被慈禧橫插一腿搶走了,光緒帝差點沒哭出來:你這老妖婆,都封到一等公了,朕、朕封個毛啊?難道要封龍灝為親王?可,他也不是咱旗人呀!

    要不怎麼說光緒帝智商低於八十呢,是不是旗人,還不是滿清皇室一句話的事,這個時代,難道就有基因圖譜,能上溯到通古斯野豬皮了?

    幸好,慈禧太后走後,智商絕對高於八十的翁同龢等保皇黨商量後,決定這好事不能讓老妖婆獨自佔了,既然爵位賞到頭了,那咱就從實物獎賞著手,總之,不能讓那位北海伯爵覺得,皇帝不堪事。話事的還是太后種種。

    賞啥實物呢?

    貌似光緒帝一介皇上,兜裡還是很窮的,就算是翁同龢等近臣也不富裕,想來想去,一人提出:咱賞他人啊,我大清人口眾多。再說了,賞人就是賞兵!這龍灝有了兵,就等於皇上您有了兵……

    草,你才有『病』呢!

    光緒帝表面不喜,但心中卻頗為意動:賞人好啊,聽說龍灝的手下經常派船到閩粵一帶招人,這說明他在花旗國缺人手……正好不安分的漢人又多,賞給他,帶到那花旗國嚇嚇洋人。揚我國威,也是美事一樁啊!

    這個或許是史上最荒唐的帝王賞賜,就在光緒帝的拍板下定了,把本國子民送出國當獎賞,虧這位皇帝也能喜悅得跟啥一樣。

    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經過兩百餘年,漢人百姓,始終還是貨物。想如何就如何,出國一途。在上位者的心裡,應該已是很好的結果了吧!

    餘事少提,太監筍尖獲得了這份攜帶了聖旨和懿旨的光榮差事,在李鴻章的秘密運作下,從旅順港出發,目標指向阿拉斯加州。

    去舊金山筍尖是不敢的。那裡是風口浪尖,還是去眾人芸說的北海伯爵的發家之地比較保險。

    筍尖相信,自己代表了太后和皇上,光環庇體,那個據說安置了不少國內流民的地方。一定不敢怠慢自己。

    大約是七月初,恰逢龍伯接到龍灝『昏迷』的消息、準備啟程前,筍尖一行幸運地抵達了華夏鎮。

    那時龍伯剛剛整頓完華夏鎮內部,才喘了口氣,卻驚聞自家少爺落馬昏迷的大噩耗,當然是風急火燎的,恨不得飛到舊金山,一看究竟。

    然而,海上被洛克菲勒的探油船封鎖,要通過不是不行,風險卻很大。

    對方只需一個『誤入本方油區』的借口,就能攻擊華夏鎮的艦船,在雷龍被撤掉海軍司令、主力戰艦基本上都去了南方的情況下,龍伯可不敢帶著一眾行政菁英去冒險。

    海上走不了,那只能從陸地行進,通過加拿大,繞路進入美利堅。

    但陸上通行也有點小麻煩,那就是阿拉斯加的東部、加拿大的西部,正在進行原住民解放運動,鐵路和公路什麼的,就算有,現在也都被破壞得無法通行,龍伯一行要經過那裡,浪費的時間可不是一星半點。

    不能及時去見少爺,是後果之一,而另一個後果,就是龍伯等管理層離開的時間太長,華夏鎮的民心會不穩。

    他們可是把龍灝當做萬家生佛的偶像供奉的,偶像出事了,本就經歷了『張月虎叛逃』風波的華夏鎮,會亂成什麼樣子,誰都不敢說。

    最近一個多月,為了封鎖炮轟危機等新聞,龍伯可是下了不少力氣,禁止報紙入基地村……為的就是要華夏鎮穩定,不至於影響了龍灝的苦心成果。

    就在這個兩難之際,筍尖一行到了,打了龍伯一個措手不及。

    卻也讓龍伯下定了決心:行政班子一起去舊金山,只留下龍鱗軍把守華夏鎮,要亂,就讓它徹底地亂起來吧!

    反正少爺都出事了,我還管你們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鎮民做甚?

    龍伯的怨氣如此之大,自然是有原因的,而起因,不消說還是張月虎那馬匪的劫船叛逃。

    跑了兩船人,抓了雷司令,在華夏鎮近百個基地村大搞審查,龍伯的這些手段稍顯暴力了些,於是遭到了不小的反彈。

    當雷龍被無罪釋放後,無論是軍內,還是村裡,對龍伯所代表的華夏行政院,都有不大不小的反對聲。

    既然是反對,行政院以前的一些過錯也就被挑了出來放大來數落,什麼行政院管的寬、什麼戶籍審查嚴、什麼礦工不加工資、什麼勞動時間長等等,都被用來當做行政院的『罪狀』。

    偌大一個行政院,又是初創,裡面的人欠缺管理經驗,這些『罪狀』其實根本算不得什麼事,但誰讓龍伯在張月虎和雷龍兩件事上處置欠妥,所以,功勞其實不小的『華夏行政院』就中槍了。

    不光是以前的陳麻爛谷子事,就連最近行政院短少部分拓荒項目資金的事也被奔走相傳,鎮民們都說,龍伯為老不尊。帶頭貪污金礦的產出所得,大家的血汗錢都被行政院的人貪墨了。

    更有甚者,一些心思叵測的人還散佈說,張月虎之所以離開,就是因為行政院剋扣了他們的養馬費,因此。他才會率領原先部下,憤而奪船逃跑。

    聽到以上這些謠言和指摘,龍伯差點氣得走火入魔:誰說行政院貪墨了?不懂別亂猜!那些錢,是送到美國大陸支援黑衣幫、黨衛團了,你們這些鎮民,本來就不怎麼交稅,幹活的金礦也都是少爺的,少了金礦收入,也只能少爺來查我。關你們鳥毛事!

    龍伯氣不過,真是再正常不過了,在他想來:華夏鎮能有今天,全是少爺的功勞。

    發現金礦,開拓荒地,調節極寒天氣,建立基地村,籌備陸軍和海軍保衛阿拉斯加。引入外界的生活用品,種植糧食。修建鐵路……沒有少爺,你們還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三大民,現在好了,有人裹挾炮艦叛逃,你們居然不幫著少爺,反而還質疑起少爺一手創建的華夏鎮了?

    一群白眼狼!

    枉少爺還為你們制定了大把福利。去舊金山公費旅遊,去紐約讀書……你們享受過了,就翻臉不認人嗎?

    尤其等到龍灝『負傷昏迷』的噩耗傳來,龍伯的心更是拔涼拔涼的:少爺啊,您錯了呀!對這些鎮民不能太好。您給了他們樂土,他們卻回報給您一泡狗翔!

    龍伯的想法或許有些偏激,把鎮民對行政院的不滿等同於對龍灝的不滿,但不管怎麼說,龍伯就是在這種負面情緒的控制下,與筍尖小太監一行進行了一場秘密對話。

    對話的具體情況就不細表了,總之談過之後,龍伯關起房門想了一天。

    一天後,龍伯率領行政院的黨員,帶著小筍尖等人,離開華夏鎮,向加拿大境內出發,徹底將華夏鎮拋入『無為而治』的狀態。

    筍尖太監們還不知道自己逃過一劫,若不是龍灝起意『詐傷』,若不是龍伯心緒紊亂,他們這一幫被太后和皇帝想當然派出的『欽差隊伍』,可就要被殺頭,然後報回一個『人口失蹤』云云。

    然而陰差陽錯下,筍尖透露出的清朝一等公爵位,打動了龍伯。

    一等公啊,那可是清朝漢臣能獲得的最高封賞,龍伯說到底還是一名都統的管家,皇帝的威信,是刻在骨子裡的。

    自家少爺若能獲得這個封賞,便能帶著海量的財富回到國內,不必再理會這些『忘恩負義』的鎮民白眼狼,完全可以在關外當個快快樂樂的一方之主,再加上英女王對少爺的青睞,有了洋人做外援,絕對可以為龍家掙一個鐵打的小江山,若是碰到關內戰火連綿,學習多爾袞破關南下,佔據花花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不要驚訝龍伯會有這種想法,雖說他入了黨,但家天下的思維卻是很難改變,尤其是當下,龍灝『忽逢大難』,華夏鎮又『喊打聲一片』,如此思維逆轉,發生在一名老人身上,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另外,龍灝傷到腦袋昏迷不醒一事也是龍伯『受招安』想法的原因之一。

    話說在紫禁城內,有幾個御醫是有內功的,而那種內功與童子功不同,主要功效是治腦,能將昏迷的人喚醒。

    不過,這幾個御醫,非皇上的旨意不會出手,大隱的很,若非龍伯年少時習武曾聽過,只怕還不知道這幾個『大隱於朝』的御醫。

    龍伯是做了最壞打算,要是這次去舊金山喚不醒少爺,那就要用一等公的封號,請這幾個御醫出手。

    前因交待完,龍伯一行在加拿大兜了一圈,一路也遇到不少困難,但總算有驚無險,花費了近一月,終於是到達了舊金山。

    這一路凶險倒也有個好處,把筍尖小太監的膽子嚇去了不少,否則,憑他這幾個沒見過世面又自恃甚高的太監脾氣,早就會讓王勃淘等人忍耐不住,拔刀斬了。

    龍小虎說完,馬車也將將放緩,到舊金山醫院了。

    這時代的醫院沒有摩天大樓,五層的樓房是比較常見的。

    佔地廣、樓宇多、綠化好,是大醫院的象徵。

    時逢戰後重建,舊金山醫院被魅好化工廠『點對點互助』,投資了7萬美元,佔去了七成的股份,這會兒,舊金山醫院框進了周圍許多無主的地皮,正匡起匡起地砌大樓。

    龍灝身份特殊,在工地對面,越過一片園林,有單獨的一棟小樓,清靜幽深,那才是他的特護病房。

    鴛兒領著龍伯等人走進園林,耳朵頓時一清,噪音消失不見。

    可見這綠化的隔音非常不賴。

    當然了,這點程度的隔音技巧在筍尖眼裡是彫蟲小技,他忍不住了,扭動著身子,湊到龍伯身邊問:「這是什麼地方?華人會館麼?龍灝怎麼還不出迎?這裡可有兩份旨意,代表了老佛爺和皇上!他、他怠慢不起!」

    「這是醫院!」

    龍伯橫了筍尖一眼,低低道:「孫公公小聲點,我家少爺負了傷,在此養病,怎能出迎?你若出言不遜,看到周圍拿槍的洋人了嗎?那都是美國人派來保護我家少爺的,他們在戰爭中受了少爺大恩,要是認為你是來找碴的,哼哼,開了槍,我也沒轍。」(……)

    ps:這一章寫的不太滿意,總之,歷史不是我強項了,所以中國的歷史人物,有什麼疏漏,大家一笑而過就是。

    想成架空也成,我閱歷不夠,道歉了~

    訂閱渣,說實話,我精力只能做到邏輯通,要和歷史吻合,臣妾辦不到啊!

    反正主角是龍灝,未來的筆墨還會在他頭上,而他也是要回我神州的。

    盡量給大家一個有趣的故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