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01】 舊案重提 奧匈出兵 文 / 每音十流術

    大管家科恩特朗在層層保護下於美國華盛頓現身,那天,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他一臉悲愴,領著那倖存的兩名海軍士兵,在萬人廣場上面對數萬民眾控訴龍灝的暴行。

    整個華盛頓,整個美國,都被這則消息引爆了!

    受難海軍的家屬紛紛現身,在記者的話筒下,張牙舞爪、聲色俱厲地控訴龍灝,要求聯邦政府定要嚴懲兇手,絕不能讓這個『披著人皮的黃皮屠夫』逍遙法外!

    刊登了這張《失去獨子母親對屠人惡魔的血淚聲討》照片的報紙,一下子全境脫銷,擁有正義感的民眾,眼有淚痕,手挽手,走上街頭,舉著拳頭,強烈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派人,去舊金山將屠人惡魔龍灝抓回來受審!

    而與此同時,那些壓抑了快一年的種族主義者更是藉機生事,他們在東部的若干城市裡組織罷工,組織遊行,並且把遊行有計劃地變成對當地華裔居民的打砸搶,弄得短短數日,美國東部七個州府就發生了十九起慘案。

    死傷逾百!

    面對民聲呼籲,白宮反應很迅速,四月初,一支由聯邦法院委派的隊伍,抵達舊金山,準備將龍灝押回華盛頓接受審訊。

    當然了,他們只管拿人,至於這個嫌疑人能否開口,身體是否適合長途旅行,正義的他們是不管的。

    發生衝突是必然的……

    對此,兩天後,梅麗莎公主在《聖何塞信使報》上發起反擊,認為這是美國聯邦在搞秋後算賬,想趁著龍灝昏迷無法自辯之際,收買了某些背主求榮的狗管家,愣是鐵了心要把髒水潑上伯爵身上!

    為了佐證梅麗莎所說,奇妮.卡波內拉夫人也在舊金山碼頭接受了信使報記者的專訪,她表示,科恩特朗管家說的話都是假的。伯爵並沒有對五艘驅逐艦下毒手,自己也不是什麼被脅迫的目擊人。

    這是針對伯爵的誣告,我們的里斯本之花呼籲美國民眾冷靜下來,用心思考,不要腦袋一熱,被某些卑劣的小人利用了,轉移了視線,忽視了主要矛盾!

    對,大家現在應該重點討論的問題是:為什麼美國會入侵古巴,為什麼會介入墨西哥的內戰。那幾千在古巴島上戰死的陸軍士兵。還有他們那些可憐的家屬……這些才是聯邦應當首先做出解釋的問題。不是嗎?

    聯邦的這一次戰爭行為,到底有沒有通過國會決議?

    還是說,有戰爭販子在背後操縱,一意孤行地將自由和平、民主開放的美國綁架上了骯髒的戰爭囚車?

    一時間。眾說紛紜,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東邊以《紐約時報》為首,西邊以《聖何塞信使報》為首,以報紙為媒介,以火車為運送載體,展開了一場橫貫美國大陸的新聞罵戰。

    這也是開歷史先河的將一家報紙從印刷線下來,即刻送到千里之外的城市……

    後來有人做了統計,在三月底到四月中旬這近二十天內,一共有八十七家報社介入了『龍灝是否擊沉了五艘驅逐艦』的媒體大討論中。

    而其中七家大型報社(東部四家。西部三家),平均每天發行六刊報紙,也就是說,平均每四個小時,就有一張新鮮出爐的報紙。為罵戰添油加柴,恨不得將美國輿論烤到爆炸,炸個絢爛滿天!

    好,先不提媒體鬥爭的那些事,我們還是來提提那支來自聯邦法院的抓人隊伍。

    他們殺到舊金山醫院之後,自然是連龍灝的人影子都沒見到。

    舊金山乃是龍灝精心打造的大本營、大後方,如果在這裡被人抓走,就算是一具煉金傀儡,也是不可接受的!

    不光是龍灝,就連梅麗莎、龍伯、三大巨頭等高層人物,也都從舊金山消失了,除了信使報的德容.韋德每天還能採訪到他們外,其他人,根本連見都別想見!

    留下來與聯邦法院抓人隊伍打交道的,就是利蘭.斯坦福、老斯蒂森、t.k摩根等加州的頭面人物。

    他們擁有白人血統,為龍灝辯護起來,更加有說服力,也令那些種族主義者卡殼,反駁不得。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老斯蒂森他們沒有給聯邦法院絲毫面子,態度強硬,不但拒絕透露龍灝的下落,而且還質疑聯邦法院派人來跨州抓捕的合法性。

    他們堅持認為,龍灝是被誣陷的,而且退一萬步說,就算要接受法院調查審訊,也應該由舊金山的法院來做!

    雙方鬧的不歡而散,在經過了幾場報紙的嘴仗後,聯邦法院的這支人馬,見勢不妙,灰溜溜地撤回了華盛頓。

    不回去不行啊,因為這支隊伍接連收到了不少裝著子彈的恐嚇信,甚至還有武裝部隊的恫嚇……毫無疑問,龍灝這個伯爵在西部四州的威信相當高,尤其是華人當中:要調查我們的伯爵大人,告訴你,沒門!

    不過,事情僵持不下,長遠來看,對龍灝這方卻是不利的。

    洛克菲勒暗中支持的白宮已經獲得了他們想要的:閃襲古巴,分割墨西哥的國際軍事事件被淡化,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宣稱,這一切軍事行動,都是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揭穿北海伯爵的偽善面目,打擊他的狐朋狗友!

    面對這種不利局面,梅麗莎他們心中也暗暗焦急。

    你擋了聯邦法院一次可以,可如果對方再出招,龍灝再不現身,或者本方拿出有力的證據反駁,那麼,龍灝心虛的罪名就要坐實了!

    在商議之後,梅麗莎等人一致認為,不能坐以待斃,乾等白宮那邊再出招:自己得想辦法澄清自己!

    />

    畢竟,一邊是一個龐大的新興國家,一個有著一百多年崛起歷史的國家,這個國家有著比北島之國強大得多的民眾基礎。

    在看不到龍灝這方拿出證據反駁的前提下,廣大民眾還是願意選擇相信聯邦政府。

    該如何澄清?

    對方有人證和物證,言之鑿鑿,有理有據,梅麗莎也有些一籌莫展。

    在仍然聯繫不到龍灝的情況下,梅麗莎沒法子。硬著頭皮,只得試著向英國求援。

    還記得去年,以英國為首的歐洲諸國對美國實施了制裁嗎?

    這一次,梅麗莎希望老劇本重演一次,由英女王號召歐洲諸國,追究美國侵佔古巴,干涉墨西哥內政的野蠻行徑。

    希望以夷制夷,來化解這次危機。

    梅麗莎等人的願望是美好的,借勢出招的思路也是對的:現如今,能制約美國的。願意來制約美國的。捨英老大其誰?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龍灝不在陣中主持大局的短板暴露了出來:美國方面的龍灝勢力與歐洲的黨衛團(鄭公肖)並未做到情報共享。

    這是什麼意思呢?

    換句話說,就是這一回,洛克菲勒手握的情報領先了。又一次走在了梅麗莎等人的前頭。

    1893年4月2日,歐洲發生了一場大事:奧匈帝國,出兵入侵意大利了!

    那位被人經常當作笑柄取樂的約瑟夫一世皇帝陛下,召集了三十萬陸軍,沒有打上任何招呼,突襲意大利。

    三日間,推進兩百公里!

    而幾乎是同時,德國和俄國似乎也嗅到了戰爭前的氣味,距離奧匈帝國出兵僅僅兩天。這兩個不安分的國家,也分別對鄰國用兵。

    一時間,風雲變幻,歐洲大陸上開動起來的兵力總數,赫然超過百萬!

    這是三皇同盟的共同發力。驚世駭俗!

    除了當事人外沒人知道,為了這一天,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約瑟夫一世做出了多少努力!

    以他一天工作二十個小時的充沛精力,再加上龍灝提供的巨額軍費,以及卡蘭卡的熱情協助,過去的一年,約瑟夫一世幹出的事情,恐怕是英國首相十年的工作總和!!

    奧匈帝國是急於證明自己,約瑟夫一世是急於洗刷恥辱,所以,意大利等曾經欺負過奧匈的國家……倒霉了。

    至於德國和俄國,那都是無時無刻不在希望擴張領土的野心之國,約瑟夫一世不計成本地拉攏,三個國家自然一拍即合。

    於是乎,這個曾經在歷史上沒有付諸實現的三皇同盟,在1893年的四月,突然就暴露在了世人眼裡。

    它不僅現世驚艷,而且爆發力還是如此的驚人,戰況推進之迅猛,令得英國、法國、荷蘭等歐洲國家,頗有些措手不及!

    戰爭初期,他們的政府中樞都陷入到了一定程度的混亂當中……

    因為他們沒有預料到,有了錢的奧匈帝國,是這麼的恐怖。

    c羅家族對奧匈帝國的全力支持,令得這個本已快要滅亡的帝國,驟然迸發出了落日前燦爛的光芒!

    而且,看形勢,這道光芒要是一直閃耀下去,半死之人未必不能起死回生。

    與歐洲大陸的安定相比,美洲發生的事便變得微不足道了。

    不僅是英國首相驚惶,慌忙尋找盟友,來制止這三個發狂亂咬、窮兵黷武的國家,就算是英女王維多利亞,這時也沒法去顧及梅麗莎的請求了。

    不老藥劑是重要,但畢竟龍灝現在還安全,沒有到非救不可的地步,而烘烤歐洲大陸的戰火若是不去撲滅,整個歐洲大陸的格局就要改變了!

    到時候,英國在歐洲大陸的盟友元氣大傷,它海軍再強,也只能囹圄一島,無法再在保持歐洲第一國的地位。

    歐洲亂成一團,無暇外顧,梅麗莎怎都沒有想到,這個龍灝之前布下的暗手,在關鍵時刻卻是坑了自己一把!

    英國既然指望不上,梅麗莎等人自然只能回過頭,想法自救。

    而自救的第一招就是,對外宣佈,為了洗脫被人誣陷的罪名,證明自身的清白,伯爵方願意接受調查,不過調查的主體,不能是聯邦法院,而必須是加州本地的法官團體。

    理由非常充分,所謂的『擊沉五艘戰艦』事件既然是發生在舊金山近海域,那麼。在事發當地調查,選擇舊金山本地的團體,更為合情合理。

    另外,北海伯爵現在昏迷不醒,並且身體狀況非常之差,恐怕經不得長途跋涉前往華盛頓,另外,梅麗莎還通過報紙表達出對聯邦法院的不信任:認為如果由對方來調查的話,很難保持司法公正,伯爵頭上的不白之冤只會愈洗愈髒。在華盛頓。受到強勢白宮的影響。本方受到不公正對待簡直是肯定的!

    對此,利蘭.斯坦福對公主的話表示強烈贊同,認為要公正,就不能去華盛頓。

    對梅麗莎等人的提議。白宮方面當然不能同意:開玩笑,不用聯邦法院而選州法院?干,這是在蔑視我美利堅大聯邦嗎?還有,加州的州長斯坦福,你居然還為龍灝一方說話,為仙露公主撐腰,這是在挑釁聯邦的權威嗎?

    說的難聽一點,加州啊加州,你是翅膀硬了。想**嗎?

    自然,這種『**什麼的』傷感情的話,白宮發

    言人是不會說的,不過在某些勢力的推波助瀾之下,美國東部多家報紙。可是紛紛表達出了這個意思。

    一時間,加州和加州州長,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此時的美國輿論,就是一鍋煮沸的湯水,什麼東西掉進去,必然都會咂咂作響……不出意外的,又一場全美範圍的大討論興了起來。

    這次,是關於西部四州與美國聯邦從屬關係的辯論!

    東部民眾有兩大意見:一是譴責加州的不地道,居心叵測;二是大聲叫罵,說什麼美國不需要加州,讓野蠻落後、貧窮愚昧的加州牛仔滾出聯邦。

    西部民眾的觀點也是分為兩大塊,一部分人有些擔心,斯坦福州長的言論是否過於激烈,別引起華盛頓方面的不滿,進而遭到制裁;

    另一部分則認為加州在聯邦裡當受氣小弟已經當夠了,**也沒什麼不好,反正去年的軍艦封鎖和陸軍入侵,早已經傷透我們加州人的心了。

    ……

    此刻來看,被龍灝催熟的報紙媒體有很多好處,但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壞處,在這個時候也得以凸顯:一旦打起嘴仗,不僅沒完沒了,而且容易歪樓,容易扯開主題。

    這不,當這個大討論進行了三天,洛克菲勒就發現不對了:nm,這哪是在討論加州的未來歸屬及命運啊?分明就是伯爵的人在拖時間,在淡化自己精心營造起來、打擊龍灝的這個『沉船案件』的影響力!

    想明白後,洛克菲勒冷冷一笑,毅然出招:好哇,不就是要加州的法官來主審這個案子嗎?行,答應他,不過他們也得讓步,加州的法院可以擔當審問主體,但是聯邦法院也要加入,形成有公信力的聯合審判!

    只要能將龍灝定罪,由誰來審,這個並不重要。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把北海伯爵推上法院的被告席那一刻起,洛克菲勒就勝利了。

    洛克菲勒這一招以退為進,立刻收到了效果。

    白宮方面由克利夫蘭總統親自宣佈,為了給那些死難的海軍士兵討回公道,聯邦法院願意放棄所謂的虛名,只要龍灝方面願意接受審理,審理的地點和主導權,都可以由斯坦福州長來決定。

    這是中央對地方的讓步,本來這是一件大失威信的事,可是在當時的特殊情況,以及東部媒體的極力渲染漂白下,白宮的反應,反倒是將了斯坦福一軍:看,我都忍氣吞聲到了這個地步,你若是還在推脫,那麼就會使人堅信,你這個州長,你們這個州府班底,已經壞掉了,你們與龍灝有著密切的勾結,一直在為他開罪,包庇罪犯,踐踏法律!

    緩兵之計失了效,沒奈何下,斯坦福和梅麗莎等人只能自咽苦果,答應聯邦法院再次派人過來,定於4月25日,在舊金山法院開庭,公開審理龍灝涉嫌惡意擊沉美國五艘軍艦、溺殺九百餘人的世紀案件。

    鬆了這個口子,雙方的報紙口舌都默契地消停下來,什麼**大討論,什麼美國入侵古巴墨西哥,都撤下了版面,而頭版頭條、號外增刊,無一例外都對焦在了七天後開始的世紀審判。

    一干證人,登上了由華盛頓開往舊金山的專列,為了保證科恩特朗等證人的安全,聯邦出動了一個師的兵力保護。

    雙方都明白,接下去的決戰場將從報紙轉到法院,如果舉證證明龍灝有罪,白宮就將一掃去年之恥,取得大勝,順勢取消反種歧法,收回對西部四州的控制權。

    面對當下這個局面,龍灝一方是很不甘的,因為從美國突然襲擊古巴開始,一步一步,本方都落入了對方的節奏之中。

    雖然還不確定幕後黑手就是洛克菲勒家族,但龍灝勢力在美國東部受到了極大的鉗制乃是不爭的事實,君不見這一個多月來,崔員琅的bh公司幾乎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情報,數人入獄,情報網絡形同癱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