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65】 德國倒戈 文 / 每音十流術

    女王說完,就輪到龍灝說了。

    龍灝也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同樣在舊金山,只是與女王召開的地點不同,時間也相隔了三個小時。

    弄得一批記者要拚命趕場,既興奮的同時也把龍灝罵個不輕。

    不過,他們對收穫是非常滿意的。

    龍灝在新聞發佈會上就最近發生的幾件大事,替自己的煉金國表明了態度。

    第一,黃金價格不會再發生大的變動了,目前一盎司108龍幣,就是很合理的價格。

    不過在明年,等黃金價格穩定之後,龍灝會推出黃金兌換龍幣的業務,到時候,如果客戶用手頭的黃金兌換龍幣,可以得到兩個百分點的優惠。

    第二,龍灝明確表示,煉金國不會介入到女王復辟聯盟與英國愛德華七世國王的鬥爭當中。

    對這一點,龍灝又做了補充解釋,不介入是指煉金國不會直接投入武力,不過假如女王需要潛水艇等海上武器裝備自保,他作為朋友,很樂意出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煉金國是一個奉行和平、尊重他國主權的國家,除了目前佔據的領土(下加和北極諸島),不會主動向外擴張。

    龍灝鄭重承諾:煉金國,將是一個以經商為本的國家,對戰爭和暴力,都是堅決抵制的。

    當然末了,龍灝也微笑著對所有記者說道:「煉金國的原則是奉行中立,但如果有人想欺負我們,我的拳頭也不會縮著不放的,哼哼!」

    龍灝表明了自己的中立立場,這無疑讓所有人感到非常失望。

    同時,他們也為龍灝的冷靜而感到心悸!

    沒錯,煉金國現在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以此來消化掉它在『黃金風雲』中賺取的大量黃金!

    避免戰爭,將女王復辟聯盟推到前頭。這毫無疑問是煉金國最穩健的一條發展道路。

    龍灝橫空出世以來,給外界的印象就是一言九鼎,而這次也不例外,此次新聞發佈會結束之後。未來的三年間,世界上還真的見不到煉金**隊的身影。

    至少,在日益發達的傳媒業的不間斷曝光下,龍灝和他的煉金國是真的沒有再介入到任何一場戰爭中。

    無論是大型戰役,還是局部衝突。

    煉金國就跟一艘『巨型潛水艇』一樣,深深地潛伏了起來。

    不曉得何時再會浮上海面,浮上來時又會帶著幾顆魚雷……

    人類的本性就像壞男人,總是喜新厭舊的,雖說在過去三年時間裡,龍灝猶如一顆彗星般劃過了世界人民的天空。給他們留下了太多的驚奇和讚歎,但是當龍灝偃旗息鼓躲起來,又好比一顆流星,雖然燦爛,但在世界人民的記憶裡始終是過眼雲煙。留不住半點印跡。

    沒出半年,大家對這個曾經叱吒一時的煉金國的討論,便近乎絕跡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大家,就好比每個偷腥的男人都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一樣,大家遺忘煉金國的理由也很冠冕,也很站得住腳。

    這個理由就是,世界上發生的大事太多了!

    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時。還都是扣人心魄!

    一個個幾乎都是百年內僅此一出的大事,我們都看花眼了,哪有時間去緬懷那個『過氣』的煉金國王?

    嗯,或許還是有人懷念的,比方說那些炒黃金的專業炒家,又或者已經習慣於使用龍幣。與北海銀行打交道的人們。

    世界範圍內發生的大事有哪些呢?

    我們從一**四年十月英女王在舊金山發佈完新聞發佈會後開始說起……

    女王說完之後就離開了舊金山,返回檀香山。

    她是真的把檀香山當成了她的第二基地,而這個基地裡也有著實力不菲的艦隊。

    太平洋艦隊,由本土艦隊、印度洋艦隊和遠東艦隊三個曾經的英國大艦隊組成,雖說三個艦隊都有損傷。不復鼎盛期的輝煌,但組合在一起,主力艦也赫然超過了五十,單論數量,比愛德華七世所掌控的英國艦隊還要多!

    女王陛下的出現,對忠貞了皇室幾百年的英國將領的觸動,無疑是巨大的。

    太平洋艦隊中的幾十名船長,無論是原本就效忠女王的,還是最近被愛德華七世挑撥的有些小心思的,都無一例外地收起了『心』,真真正正地組成了一個團體。

    女王的到來,使得他們名正言順,不再背負可能的叛國罪名。

    他們現在就是披荊斬棘的騎士,要護送自己的女王,重返英國,重返王座,重返巔峰!

    團結起來的爆發力是驚人的,十月下旬,太平洋艦隊就對澳大利亞北部,即所羅門群島海域發動了一次軍事演習。

    與其說是演習,倒不如說是先發制人,在那裡,有一支由英國政府出資、澳大利亞出人組建的大洋洲聯合艦隊。

    他們才剛剛下海開始操練,就被太平洋艦隊以泰山壓頂之勢給壓成了碎卵!

    蛋殼和節操灑了一海面!

    這支大洋洲聯合艦隊的總司令(澳大利亞人)臨死前怎麼也想不通,自己這支艦隊明明駐紮在人煙稀少的離澳小島上,平時的訓練也是以隱蔽行蹤為第一要務,為何才操練了不到一個月,就被女王復辟聯盟給找到了呢?

    >

    澳大利亞現在是三分勢力共存,一分是本地政府,一分是由英國扶植的代言人,另外一分就是猛龍過江的卡內基鋼鐵集團,當然了,它的正式名字是叫做:白鯨能源集團。

    不過,白鯨能源集團只是卡內基鋼鐵王國在澳的一個馬甲,又或者說是煉金國伸在澳大利亞的觸手……關於這一點,有心人的眼中是雪亮的。

    三分勢力當中,澳大利亞本地政府算是最孱弱,也是抱負最遠大的。

    他們有點類似美國白宮,都是希望本國能徹底擺脫殖民的歷史和陰影,走向一條富強擴張的道路。

    不過擺在澳大利亞政府面前的困難,明顯比美國白宮難了十數倍。

    這個困難的關鍵,自然就是另外兩分勢力。

    英國扶植的代言人。這是英國殖民主義利益的代表。

    它希望澳大利亞成為英國的一個殖民地,像印度和南非那樣發揚光大,為英國gdp的增長做出光榮的貢獻。

    澳大利亞四成的礦脈和鐵路,都掌握在這分勢力手上。

    最後一分勢力:白鯨能源集團。則是近幾年才打入澳大利亞市場的『外來客』。

    它不知從哪裡弄來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澳大利亞保有的採礦權和築路權,生生在澳大利亞這塊『大蛋糕』上撕出了一道口子!

    現在回想起來,另外兩分勢力都是追悔不已,如果早知道白鯨能源集團背後站著的是卡內基那個大鱷,那自己說什麼也不會准許它進入澳大利亞市場。

    撕開了口子,再加上卡內基的手段,白鯨能源集團在澳大利亞算是可以張開手腳大幹一場。

    到目前為止,白鯨能源集團擁有的礦脈和鐵路,赫然已有接近兩成的份子!

    這是一個極為恐怖的數字。

    也是英國代表和澳大利亞本地政府所不能容忍的數字!

    長此以往,難道澳大利亞要成為煉金國的一部分?

    於是乎。藉著克萊豪爾艦隊在太平洋攪風攪雨,藉著愛德華七世正式封鎖克萊豪爾艦隊的機會,澳大利亞政府和英國殖民代表開始像白宮和兩個約翰一樣,摒棄掉齷蹉,籌措資金和人手。掐巴掐巴口袋,然後組建了這麼一支大洋洲聯合艦隊。

    準備在合適的機會,給克萊豪爾或者龍灝的『菊花』來那麼一下!

    大洋洲聯合艦隊的組建,自然要躲避掉白鯨能源集團的眼線,可縱使如此,千小心萬小心,還是沒法逃掉滅亡的命運。

    因為。澳大利亞的那兩分勢力實在是不瞭解,在佔據了地球七成表面積的海洋裡,有一種煉金兵器叫做青玉龍艇,有一支正在成長的煉金小隊,叫做『赤龍鬚』。

    他們自以為穩妥的藏身之地,在龍灝的眼裡。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軍事演習的結果,徹底終結了澳大利亞的軍事圖謀,從此,澳大利亞對女王復仇聯盟來說,已經是不設防的了。

    不過。根據女王和龍灝的協議,太平洋艦隊並未對澳大利亞進行進一步的進攻。

    他們只是派人到澳大利亞的陸地上,與三分勢力的代言人開了個會,重新劃清了澳大利亞的利益分配後,就離開了。

    這樣的利益分配自然是有利於白鯨能源集團的,懾於巨艦大炮的威力,澳大利亞政府和英國代言人也只能吞下不滿的口水,無奈地答應了這個不公平的『分配』。

    至此,澳大利亞東面的出海口,幾乎全部由白鯨能源集團控制,從這裡出口到北美、南美等國的商品,也都要經過白鯨能源集團的點頭。

    也就是說,白鯨能源集團涉及的『業務範圍』,已經不僅僅局限在運輸礦石了。

    愛德華七世看到自己屬意的『小盟友』澳大利亞還沒有與自己搞基,就被女王先人一步給去了勢,心中的那份悲痛就甭提了。

    於是乎,英國國王震怒,巴拿馬運河的開鑿進度再次提升!

    到了十二月上旬,這條與蘇伊士運河齊名,完成了溝通地球海洋使命的著名運河,竟然就要通航了!

    為此,美國和英國在歡欣慶祝的同時,也在摩拳擦掌。

    據《聖何塞信使報》在某日發行的秘聞刊物裡(注,秘刊是只對信使報會員發售的,而會員制度,也開了傳媒界的先河)寫道,在巴拿馬附近海域集合的英美戰列艦,總數接近八十艘!

    而且還有逐漸遞增之勢!

    這是磨刀霍霍向女王的架勢,其司馬昭之心,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可以想見,一旦巴拿馬運河開通,這個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的兩個聯盟就要碰頭交火!

    這場大戰是宿命的,誰也無法躲開,誰也不能去躲開!

    談到軍事,就要說一說歐洲,三皇同盟戰爭也持續了快兩年。從上半年開始,奧匈帝國面對兩大盟友的背叛,便是搖搖欲墜,可不知為何。奧匈帝國明明就剩最後一口氣了,但卻好像不死的小強,始終不肯老老實實地嚥下那口能讓英國放下擔心的氣!

    這是為何?

    有很多原因,比如德皇威廉二世的不盡全力,比如奧匈帝國的戰士英勇善戰,比如英國王室內訌造成的英軍士兵士氣不振等等。

    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代戰爭打的是補給,是後勤,是輜重!

    奧匈帝國得到了c羅家族的支持,武器和彈藥神馬的。一點都不愁。

    不僅如此,一批批標記著『魅好』字樣的木箱也源源不絕地從蘇伊士運河方向運來,那些木箱裡的藥品被奧匈帝國的戰士視為神藥,只要你沒斷氣,總能在這些不起眼的木箱裡找到救命的藥劑。

    沒錯。這就是魅好化工廠量產的弱化版煉金藥劑。

    有了煉金生物做原料,加上小李比希的銳意進取,魅好化工廠一年的藥物產量,已經足以支持三個奧匈帝國這樣規模的國家發動一場十年戰爭。

    只不過現在蘇伊士運河還是由英國人控制,這些救命的箱子能運過來,也是經歷了不少考驗。

    幸虧有埃及公主傑瑪.安德裡爾的協助,這條奧匈帝國戰士的生命通道才沒有被徹底掐死。

    關於傑瑪公主在埃及的故事。我們先略過,總之,這位擁有著『汲血人』體質的公主,在得到了龍灝的贊助,回國之後,發展的著實不錯。

    有了武器和藥品。再加上英軍士兵開始懷疑起這場戰爭的正義性,所以,不知不覺,奧匈帝國竟然撐到了年底!

    對這個局面,在外界看來。約瑟夫一世絕對是應該滿意的。

    想你奧匈帝國一個二流國家,在英法德俄和其它歐洲小國的圍攻下能支撐這麼久,簡直就是一個不亞於『奇跡島黃金山』的奇跡了!

    但是,如果走進約瑟夫一世的世界,仔細聽他自言自語,那麼你就會明白,他對現在的局面可是相當不滿。

    約瑟夫一世不滿的理由是:自己被可惡的龍灝當成棋子了!

    如果他現在能與龍灝碰面,那麼這位皇帝絕對會噴對方一臉:我的孫女,不嫁給你了!你這孫女婿的良心,大大的壞!

    好吧,不是約瑟夫一世被日本天皇靈魂附體,而是龍灝的作為和意圖,實在有點露骨了。

    明明有先進的武器和神奇的藥品,但這些供給卻好像用天平和量杯精確地掐拿過,只是堪堪可供奧匈帝國守住防線,想要反擊,卻是力有不逮。

    好在約瑟夫一世也就是敢在心裡吐槽,假如他將不把艾世麗嫁給龍灝的話當眾說出來,那麼,第一個要跟他離婚的就是茜茜皇后。

    茜茜皇后和維多利亞女王一樣,都是不老藥劑的『俘虜者』。

    尤其是茜茜皇后,現在的她就跟一名三十多歲的花樣貴婦一般,既有美麗的容貌,又有卓絕的風姿,把約瑟夫一世可是迷得每天都下不了床,如果不是龍灝留給他的龍虎藥劑幫忙,只怕這位君主,沒有死在沙場上,就得先死在自家皇后的斷魂溝裡了!

    假若那樣,開句玩笑,是否也算名句『陰溝裡翻船』的又一個例證?

    不老藥劑被龍灝宣傳得十分稀少,物以稀為貴嘛,所以從蘇伊士運河運送來的藥品木箱裡,不老藥劑的數量也是少的可憐。

    其數量,大概只堪堪維持茜茜皇后的容顏,每個月的自然衰老還是看得見的,不過越是如此,越是加重了茜茜公主對不老藥劑的依賴,這大概也是奧匈帝國面對三線戰場還能苦苦支撐的一個源動力吧!

    時間來到維多利亞女王奇跡般地從英國逃脫那個節點,約瑟夫一世便迎來了這一年裡最艱苦的時刻。

    嗯,不是妻子如狼似虎,而是愛德華七世跟打了亢奮素一般,親自跑到前線鼓舞英軍士氣,要求在十二月底,攻陷維也納。

    另外,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也終於想明白了,繼續在英國和奧匈帝國間搖擺、出工不出力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站好隊,將另外一方迅速滅亡才是獲得戰爭紅利的正途。

    於是乎,奧匈帝國兩線戰場的壓力猛增,縱使有c羅家族同步的武器增援,但也眼看就要抵擋不住了!

    就在約瑟夫一世做好了放棄維也納,逃離國土的時候,一個轉機出現了。

    據後世不被官方承認的野史記載,十一月十八日,維多利亞女王出現在了柏林。

    二十日,德皇威廉二世和女王,瞞過了所有人的耳目,神奇地出現在了維也納。

    英、德、奧匈,三國曾經或現任的最高領袖,碰面了。

    野史的能量終究有限,對他們碰面商談的內容沒法再進一步,進行記載。

    不過,商談的結果卻在隨後被全世界都看到了。

    十一月二十八日,德軍忽然倒戈,向位於鄰側三百公里的英軍發動突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