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66】 巴拿馬大爆炸 文 / 每音十流術

    英軍猝不及防,損失了四個殖民師團。

    二十九日,德皇宣佈重新締結三皇同盟,並且與遠在太平洋的女王復辟聯盟達成合作關係。

    威廉二世要求英國立即停止對奧匈帝國的侵略,並且嚴正聲明,愛德華七世必須遜位,否則,英德之間的友好關係將畫上句號!

    聽聞這一消息,愛德華七世差點沒吐血而亡:侵略?誰侵略誰了?我是為了廣大歐洲國家,在抵抗奧匈帝國的野蠻侵略好不好?還有,威廉你這個王八蛋,你好意思說你和我之間的友好關係?如果不是你當初願意退出三皇聯盟,與我合作,我的海軍第一個就把你的公海艦隊給滅了!現在是你反覆搖擺,朝秦暮楚,還有臉跟我談畫句號?我tm要先畫死你!!

    愛德華七世的牢騷對戰局毫無裨益,隨著德國的『叛變』,歐洲大陸上的戰局來了個翻天覆地的大顛倒。

    德國的陸軍,自從拿破侖時代過去,就一直是歐洲大陸的最強音。

    這樣一股力量倒向任何一方,並且是不再保留地倒向,那麼,戰局的『天平』不僅會傾斜,而且極有可能把整個『天平』都給扯垮掉!

    事實也確然如此,德軍在揍了一頓英軍之後,大約是感覺無趣,便放棄了追趕。

    因為對方打不過就往海上逃,對這種腳底抹油的慫包,總是揍不痛快的。

    於是,德軍撇開落荒而逃的英軍,逕自闖入法國國境。

    德國和法國乃是世仇,這次有了出兵的借口,德國哪還不摩拳擦掌,把沒有準備的法國一通吊打?

    話說法國也是真倒霉。三皇同盟大戰發生在歐洲大陸,而它作為歐羅巴上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敵對國家,一開始就遭受了奧匈帝國和德國的猛烈夾攻。

    被揍了個快滅國時,好容易撥開雲霧見青天,等到了德國與英國結成同盟,法國以為總算有機會喘息一下。

    所以。在這之前的三路圍攻奧匈帝國的勾當裡,法國忙著休養,倒也沒派多少兵參加。

    可浪漫的法國人實在沒有想到,一向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居然如此無恥,不聲不吭地,隨便喊一句就又倒戈了回去!!

    這下子,法國還真就坐了蠟,靠近法德邊境的重要城市接二連三地失守,軍隊連連敗退。巴黎已經告急!

    法國總統卡諾氣得破口大罵:德國人朝三暮四,跟他結盟的人都要小心被他從後邊捅菊花!你們不來救法國,我警告你們,法國的今天就是你們的明天!

    話說這位卡諾總統歷史上這會兒本來已經遇刺身亡,可是由於三皇同盟戰爭的爆發,法國在遭受外部危機時,內部的矛盾就識趣地縮了起來,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德國可能還算是卡諾總統的『救命恩人』。

    卡諾總統在『忘恩負義』地斥責『恩人』。威廉二世給予的回應則是無比強硬,且道理堅定:誰說我朝三暮四了?我一直在與英國同盟,只不過,英女王既然宣佈了愛德華七世的王位不合法,那麼,我代表德意志。自然要改弦易張,與正統合法的英國首腦合作了!

    正統的英國?

    tm的,如果是正統的英國就不會打我**蘭西,我們是多少年的好基友,威廉小兒。你知道麼?

    卡諾總統聽完後,步愛德華七世的後塵,也是一口血噴在名貴的地毯上。

    英法的兩位首腦都吐血了,士兵的士氣自然也一落萬丈!

    不到兩個星期,巴黎就被二十萬德軍圍困,眼看著這座歐洲名城就要在日耳曼的炮火下陷落。

    德軍這麼給力,奧匈帝國自然也不願意落後。

    締結完新的『三皇盟約』(維多利亞、約瑟夫、威廉三皇),按照既定計劃,奧匈帝國的主力從已無戰事的南部前線撤離,轉而跨過喀爾巴阡山脈,進入了俄軍勢力範圍。

    喀爾巴阡山脈東北,便是波多爾高地,那裡駐守的俄軍,根本不是『困獸籠』中放出來的奧匈軍隊的對手。

    僅僅三日,波多爾高地即告失守,奧匈軍隊已經可以直接威脅到俄國領土!

    歐洲鬧的這麼歡騰,奧匈帝國一下子從挨打的受氣包,變成了絕地反擊的武士,英殖民軍乘船撤回北非,德國將法國吊起來鞭撻……一時間,大家都驚呼這場戰爭恐怕有向著英法百年戰爭發展的趨勢,至少在未來五年,看不到和平的希望!

    歐洲越亂,其它被歐洲列強壓制了許久的勢力就越是蠢蠢欲動。

    愛德華七世被迫返回倫敦,鞏固王位,所以,巴拿馬運河附近的英**艦,驟然少了許多!

    他們接到了國王的命令,趕回英倫三島護駕。

    原因很簡單,巴黎若是淪陷,德軍就能直接威脅到英國本土,而公海裡那支從誕生之日起就瞄著英國海軍的『受氣包』艦隊,也會隨之而出。

    如果呆在加勒比海的英軍戰艦還不回防,只怕一個閃失,英國本土就要有史以來第一次被日耳曼人登陸了!

    那,絕對是大災難!

    英國人走了,美國人也沒太傷心,甚至反而有點暗自歡喜。

    反正在英國工程師的協助下,巴拿馬運河通航的最困難瓶頸已經解決了,這條美洲最偉大的運河通航,只是時間問題。

    少了英國人,問題並不大。

    美國這一年多可沒閒著,東海岸的造船廠百分之九

    十都被海軍徵用了,全在緊鑼密鼓地建造戰列艦。

    如今,再加上英國無償給予的『反潛巡邏艇』的技術支持,美國海軍可以昂起頭地說:我們不會怕潛水艇了!龍灝在大洋裡對聯邦的威脅已經降到零點!

    美國海軍為何如此自信?

    自然不是因為用了『麗人公司』出品的暢銷『飄柔洗髮水』,他們都剃了光頭,算是削髮明志,不打敗龍灝決不罷休。

    他們自信的來源在於:克萊豪爾的反潛巡邏艇部隊的確擊潰了龍灝的潛水艇主力,這一點。是被多家報社用照片證實了的。

    所以,排除了潛水艇的威脅,在巴拿馬運河被鑿通之後,美國海軍唯一要正視的敵人,就是女王復辟聯盟的太平洋艦隊。

    太平洋艦隊是很強大,但美國海軍也不是沒有機會。這個機會嘛,天機不可洩露……兩個約翰和克利夫蘭總統都將其默默地藏在心裡,只等時機到了,再拿出來給英女王致命一擊。

    他們要讓偉大的維多利亞女王知道,你們英國人可以在世界各處撒野,但唯獨在我美利堅面前不能猖狂。

    太平洋,終究是美利堅聯邦的太平洋,只有美國這樣遼闊的國土,才配得上如此廣袤多姿的太平洋!

    時間推進到一**五年的一月二日。這是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的日子。

    運河兩岸,架滿了大口徑的陸地炮台,炮管森森,為的就是防止太平洋艦隊前來攻擊。

    巴拿馬運河通航之前,其實各家報紙都對其做了詳細報導,美國白宮在惱火之餘也無可奈何,所以只能動用大筆資金,在運河兩岸修建了本不在計劃當中的陸地炮台。

    為此。增加了預算不說,還拖延了運河不少工期。

    不過現在看來。美國海軍的這番防禦作為似乎是白費了,一月二日這一整天,都在平靜中度過。

    這不僅讓整裝備戰的美國炮兵有種一拳打空了的無力感,也讓旁邊很多看熱鬧的人大呼無趣。

    比方說,遠在美國的股票市場,就有很多投機客提前下了物資多單。只等巴拿馬海戰掀起,就大賺一筆。

    當然,結果很明顯,這些投機客這一天基本上是虧的血本無歸。

    雖然不知為何女王的太平洋艦隊沒有動靜,但美國海軍可不會放過這一天賜良機。

    運河開通後。美國的艦隊就沒有歇息,一艘艘新建造的戰列艦排著隊伍,逐一過閘,欲要完成從大西洋穿入到太平洋的壯舉。

    巴拿馬運河全長85公里,比原本歷史的略長,那是因為要繞過曾經被挖『爛』的地帶。

    不過,區區85公里,在這些速度都在25節以上的戰列艦面前,還是小菜一碟。

    一艘戰列艦全速前進的話,大約三個小時就能通過運河,而若是以均速前行,四個半小時也是足夠的!

    不過,美國海軍心裡終究還是忌憚著對面不知道藏在太平洋哪個角落裡的女王太平洋艦隊,所以,他們恨不得把一共四十八艘戰列艦一口氣地『吹』過巴拿馬運河。

    好像唯有那樣,才會心安,才會確保這些耗盡了美國政府全部積蓄的新海軍的安全。

    因此,美國海軍最高領袖不顧馬漢的勸說,愣是在一月二日晚上八點一刻開始,命令四十八艘戰列艦列隊通航,由於戰艦的間隔太緊,所以,每艘戰列艦的速度都降到了10節左右,也就是說,一艘戰列艦要通過巴拿馬運河,時間將延長到六個小時以上!

    做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六個小時,也就是說,最快得到一月三日凌晨兩點半,第一艘美軍戰列艦才能出現在巴拿馬運河在太平洋的出海口!

    漫漫長夜,算是美國海軍的全部家當,就這麼『擠』在了剛剛『誕生』的巴拿馬運河河道裡。

    時值一月三日凌晨零點十三分,蜿蜒曲折的巴拿馬運河中,承載著黑漆漆、無光無色的四十八艘鋼鐵戰列艦。

    這個時點,恰值美國海軍最後一艘戰列艦也已進入了運河河道,而『長蛇』隊伍最前方的『華盛頓號』戰列艦,距離出海口還有兩個多小時的航程。

    一月三日凌晨一點四十分,被認為是安全有保障,戒備森嚴無死角的巴拿馬運河發生大爆炸!

    爆炸是連環性的,而且最先起爆的地點是河道兩側的山壁。

    巨大的爆炸將山壁炸碎,無數的山石砸進了運河。

    與此同時,河道底部也有爆炸聲傳來,激起水柱無數。

    與山壁上的爆炸不太相同,這些個河道底部的爆炸好像是專門衝著戰列艦來的。

    僅僅是第一分鐘的八個爆炸。就將六艘戰列艦的底艙給炸穿了!!

    大爆炸持續的時間並不長,總共只有六分鐘而已。

    不過,就是這麼短短的六分鐘,美國海軍一共有二十一艘戰列艦被炸破了底艙,河水灌入戰艦,逼迫得船上的將士不得不跳入運河當中。

    不得不說。這些連環爆炸是有預謀的,可是美國的防禦力量也使得這些爆炸的數量不會太大。

    六分鐘內,已經是極限了。

    可是,怪就怪這是深夜,二十一艘戰列艦進水,連帶著超過一半的美國海軍官兵的腦袋也進了水!

    黑暗中號令不齊,人心不定,不少跳入運河中的士兵不是被淹死,反而是被其

    余戰艦上的同伴當做偷襲的敵人給擊斃的!

    戰列艦進水。必然得停在原地,可那些幸運的沒有遭到爆炸襲擊的戰列艦可沒有全部停下。

    很多沒有經驗的美國船長忘了下達緊急停船的命令,或者下達之後,由於混亂中的各種原因沒有傳達到動力艙……因此,這些一艘接一艘的戰列艦,追尾了!

    追尾的後果相當嚴重,船體損傷不說,同時也延誤了救人的時間……要知道。這個時候,河道兩側的山體很多地方都崩塌了。有那麼幾艘倒霉的戰列艦就被大塊大塊的石頭壓住,很多船員在大火中無路可逃,只能在艦船裡面活活被燒死、悶死……

    災難發生的太快,美國海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應對。

    整條巴拿馬運河,就在通航還不到一天的時候,陷入到了煙與火的環繞、血與淚的哀嚎當中。

    直到天色漸明。運河裡的混亂才被基本控制。

    馬漢在兩岸的炮兵部隊陪同下,看著運河裡硝煙不絕、火場遍地的慘景,眼淚忍不住就流了下來。

    饒馬漢是一條鐵漢,這時也沒法忍住不心痛!

    這些或沉毀,或受創。或還在濃煙裡苦苦『掙扎』的戰列艦,可是美國近十年積攢下來的全部家當啊!

    其中有三分之一,還是向英國貸款建造的。

    它們,本來是被美國海軍寄予厚望,準備去跟太平洋艦隊掰一掰手腕的,可是,這支艦隊,還沒進入太平洋,就在這條運河裡載了大跟頭!

    馬漢怎麼想都想不明白,他的心一邊滴血,一邊對著旁邊的炮兵怒吼:「怎麼會有爆炸的!?你們是怎麼檢查運河的?聯邦出錢養了你們,難道就是供著你們在這裡玩忽職守的嗎?混賬!」

    的確,巴拿馬運河被美國控制超過了一年,從前法國公司留下的爛攤子也被他們摸索了個遍。

    尤其是最近三個月,運河的開鑿在日夜趕工,兩岸的炮兵除了要觀測沿海敵情,還要三班倒地在兩岸巡邏,防止敵人的間諜過來搞破壞,影響運河通航。

    可沒想到,千防萬防,此前一直表現良好,實現了開鑿期間『零破壞』的炮兵巡邏隊,居然在這最最關鍵的時刻掉了鏈子!

    這麼多、威力這麼巨大的爆炸,那得是有多少**被間諜運送了進來啊……可直到現在慘劇已成,這些炮兵居然還一臉無辜,完全摸不到頭緒!

    如果不是聯邦有法律,馬漢簡直恨不得化身獨裁的凱撒,先把眼前這些『尸位素餐』的狗東西槍斃了幾個洩憤!

    憤怒歸憤怒,救人的工作還是要進行的。

    更何況,運河河道裡還有很多『撈出來』仍然能一用的戰列艦,它們每艘都是數以百十萬的美元啊,可不能就這麼眼巴巴地看著毀掉。

    在檢查清楚了運河周圍沒有敵人的二次埋伏後,美國人開始投入到邊干邊流淚的搶救工作中去。

    其時,運河邊有很多記者,他們都是來觀禮運河通航剪綵沒走的人。

    本以為第二天可以拍下浩浩蕩蕩的美**艦進入太平洋的歷史性時刻,卻不曾想,歡慶會臨時變成了哀悼會,雄壯的出征儀式一轉眼變成了美國海軍的安魂葬禮!

    喜事變白事,總是讓人黯然神傷。

    不過這種情感與記者絕緣,他們是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其實從凌晨開始,當聽到了響徹方圓十公里的連環爆炸聲後,他們就激動萬分地來到了現場。

    雖然礙於光線,沒法看清,但也有很多機靈的記者,找到有利位置,借助運河裡燃燒的大火,倒也拍下了不少不曉得清不清楚的照片。

    反正這麼多照片,只要有一兩張是清晰的,他們就算是賺了!

    等到天空放晴,這些記者們更是像圍向『死亡昆蟲』的螞蟻,匯聚在兩邊沿岸,衝著運河裡哀嚎一片的美國海軍一頓猛拍。

    這種堪稱『見死不救』,還阻塞救援通道的行為,激怒了被馬漢訓斥了一頓、正一肚子邪火沒處發的美國駐巴拿馬炮兵。

    『噠噠噠』,步槍響起,很多記者中彈,一頭栽向了運河中,用自己的鮮血給今日的傷亡人數再做一分貢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