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煉金大中華

正文 【571】 皇帝也要選舉 文 / 每音十流術

    張謇可比他的老師翁同龢幸運的多,光緒帝被軟禁,翁同龢也被趕回了老家,可張謇卻先一步來到了南京,等到光緒帝被救出來,他就被委任為三品官員。

    這次談判,南清其實無人可用,也無人毛遂自薦,最後,差使就落在了張謇頭上。

    張謇其實是不想來的,他雖然是人,但還是主張暴力解決『皇位』問題。

    眼前這個和談,他心裡是不屑一顧的,從裡面,他分明看到了龍灝的『陽謀』。

    這個煉金國王,心思可真不好!

    他阻止了兩個朝廷一決勝負速定江山的局面,反而通過輿論,把兩個皇帝硬推到談判桌上……這就是在變相告訴世人,兩個皇帝都是合法的!

    這是要把光緒爺置於何地?

    這是要我大清江山在事實上分裂嗎?

    此人,其心可誅!

    和談和談,談的越久,兩位皇帝隔江而治就成了既定事實。

    那樣的話,我大清實際上就已滅亡了啊!

    ……

    張謇窺出了龍灝的部分想法,不過他卻對此無能為力。

    和談期間,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數次提出無理要求,意圖激怒李鴻章,將這個和談搞砸。

    不過,李鴻章經過幾起幾落之後,城府和修養何其深厚,張謇的手段,在他眼裡就跟頑童的調皮招數一樣幼稚,所以俱是一笑帶過。

    李鴻章的『太極』使出來,弄得張謇招招如同打在了棉花糖上,根本找不到機會毀掉這個和談。

    想來也是,李鴻章參加的國際和談何其多,經驗之豐富。絕對不是初出茅廬、還略顯稚嫩的張謇能應付的!

    談判的結果,自然不是一場會議就能定出來的。

    但張謇離開開封府時,卻已知道基調不可更改,那就是,宣統帝和光緒帝。在龍灝的刻意渲染下,都是正統合法的皇帝。

    或者說,是『預備皇帝』!

    北清南清和談期間,龍灝在開封府舉辦了一場演講,他對廣大國民這樣說道:「世界上,國家的發展趨勢是民主。無論是君主立憲,還是聯邦共和,都離不開『民主』二字!我對民主是這樣理解的,民主民主,就是以人民為主,讓人民當家做主!我內心裡是希望中國不再有皇帝。但考慮到歷史原因,清王朝統治了中國兩百多年,大家都習慣了,所以這個皇帝不是說不要就能不要的,這得有個過程!這次出現兩個皇帝,一南一北隔江而望,我覺得就是一個好的契機。藉著這個契機,可以讓我們中國人民當一次家、做一次主,來共同決定未來這個國家的皇帝是光緒呢,還是宣統……」

    龍灝的話闡明了一個意思,那就是,光緒和宣統,不管年紀大小、輩分高低,都得『競爭上崗』。

    競爭上崗總得有個章程,而這個章程,就在後續的『和談』會議中定出。

    等到張謇與李鴻章又碰面了三回。到得六月二十日,這個『選皇帝』的章程才算出爐。

    章程規定:大中華按照現有佈局,劃分成二十三個投票區。

    每個投票區,分別對應原有的省:直隸、奉天、吉林……廣西、雲南、貴州。

    初始定下的投票期限,按照龍灝建議。是一年。

    當然了,李鴻章和張謇在這一點上倒是達成了一致,那就是一年太長了!

    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怎麼能一年沒有皇帝呢?

    不過,礙於龍灝的強勢,李鴻章和張謇再次保持一致,那就是緘默。

    以他們的智商,早就明白,與其現在有精力去質疑龍灝,倒不如吃透投票章程,好助自己的主子『當選』上皇帝。

    一年的期限,在龍灝看來倒是短了。

    不過沒有關係,根據章程,一年後,這『皇帝』多半還是難產,到時候再延期便是。

    說延期是有根據的,其根據就是這場選舉的硬性規定。

    章程是龍灝請了英國資深法律學者來制定的,條條框框的東西經過翻譯後,足有一本字典那麼厚!

    但如果萃其精華,濃縮後的『當選條件』也就如下三條。

    第一,一個投票區一張『大票』,獲得十二張大票的皇帝,就是大中華的新皇帝;

    第二,每張大票,必須由至少十萬張有效選票構成選舉基礎。

    也就是說,每個投票區,參與投票的自然人不得少於十萬,而其中哪個皇帝獲得的選票最多,那麼這個投票區的『大票』就記上他的名字;

    第三,也是最最重要一點,有效選票有硬性規定,不是隨便拉來一個能喘氣的人就可以投票的。

    有效選票的主人必須至少滿足如下條件:活人,通過選舉考試。

    選舉考試是什麼?

    考的又是什麼?

    反正不是八股,否則,全中國的秀才加起來只怕也湊不夠十萬,而且,思想僵化的『八股學者』,也不是優秀的投票人。

    考的東西不難,只要你認識五百個漢字,並且做出一套由美國斯坦福大學編寫的測試考卷,最後再跑上五公里不會暈倒,也就合格了。

    bsp;這種合格的難度,不說放到英國,就算是在美國,隨便拉出一個能呼吸的人,也能輕鬆達成。

    因此,草擬的章程在英國法律專家看來,合情合理。

    可是,真的合情合理嗎?

    瞭解民生情況的李鴻章雖然不吭氣,但卻在心裡把龍灝咒了個半死。

    認識五百個漢字?天吶,別說每個區找十萬人,就算在富庶、讀書者眾多的江浙一帶,恐怕也湊不齊吧?

    既然湊不齊,那麼就沒有有效選票,沒有有效選票。每個投票區的『大票』歸屬就出不來,這皇帝,自然難產了!

    張謇對此沒有李鴻章明悟的那般快,但等他瞭解清情況後,面對光緒帝的追問。也不由冷汗直流。

    「陛下,即使一年後,這選舉恐怕也辦不完呢!」

    「為何?章程不是出來了嗎?朕只要拿到十二張大票,這皇位就能物歸原主了!」

    「但是,有效選票不夠啊。」

    「嗯?朕看過章程了,想我泱泱天朝。每個省連十萬人都叫不出來投票?」

    「叫出十萬人不難,但叫出十萬個認識字的可就太難了!」

    張謇沒拿到中國99%盲率的統計值,但這並不妨礙他對中國人口的化現狀做出準確判斷。

    幾乎是同一時間,北京城,慈禧太后也接到了李鴻章的匯報。

    她破口大罵:「這是要一直拖下去嗎?這樣做,對龍灝、對奧匈國有什麼好處?好哇。他們難道是想等到光緒小雜種招攬人馬,形成氣候,再來對付哀家嗎?李愛卿,你要去向報紙揭露龍灝的險惡用心,去,現在就去!」

    報紙引導輿論的力量,即便是深居宮闈的慈禧。如今也有所耳聞。

    這不,京城就辦了幾家報紙,專門為慈禧的喉舌,不過規模和名氣都太小,暫時還沒什麼影響力。

    相比起慈禧太后的怨天尤人,光緒帝做的就很不錯。

    他對張謇道:「不是有一年時間嗎?讓人宣旨,凡我大清子民,都得讀書識字,都得通過那個什麼『托狗』考試!」

    「呃,是togol。英縮寫,全民素質提高講授……」

    「朕當然知道,不過『托狗』叫起來親切點。」

    不提一南一北,一個老女人和一個小男人對『選舉章程』如何理解,就是在龍灝周圍。也有人對這個什麼『皇帝選舉』感到不理解,覺得這是龍灝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敢對龍灝直言不諱的人,這世上絕對不多,而在神州大地上,正好就有一位:艾世麗公主。

    「灝,這個清廷已經沒兵了,你我聯手,直接廢掉那兩個廢物皇帝,由你來當新皇帝不好嗎?非得搞什麼選舉,你是想看兩個皇帝耍猴戲嗎?」

    艾世麗非常不理解,龍灝想當皇帝的內部外部條件都具備了,滿清腐朽、列強無空,這麼好的機會,難道要浪費麼?

    「我當皇帝自然是沒問題,不過在當下這個時代環境,卻不是最佳選擇!」

    龍灝摟著身無寸縷、渾身上下沒有一絲贅肉的艾世麗,一邊上下其手,一邊呵呵笑著答道。

    中國的『時代環境』是什麼?

    小農經濟、全民盲、官員**、百姓貧困……

    土地和人口雖然居世界前列,但這些寶貴的資源,卻沒有給華夏民族帶來福利,反倒是成了重重的負擔。

    假設龍灝以武力廢掉光緒、宣統,再殺掉慈禧太后,撕毀所有清政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那樣做固然沒有什麼危險,但……也沒什麼好處。

    甚至還有些壞處、麻煩。

    清廷畢竟還是正統,在愚婦愚夫眼裡還是頭頂的一片天,自己要換『天』,底下的動盪不可避免。

    由於缺少基層管理人員,這樣的社會動盪,將會不可避免地給百姓帶來災難和苦痛,這是龍灝不願意看到的。

    殺掉禍國殃民的慈禧,撕毀不平等條約,固然會贏得聲望,令全民拍掌稱快,但卻犯了至少兩個錯誤。

    第一,傷害了契約精神,開了不好的頭,對誠信的質疑,會對龍灝『誠信經商』的根基產生衝擊;

    第二,替滿清背了鍋,誰簽的條約誰就得負責到底,龍灝這麼做,無疑是替滿清擦了屁股,沾了一身臭。

    正是基於以上多種考慮,龍灝才定下了讓兩個皇帝『打擂台』的計策。

    滿清肯定是要退出歷史舞台的,但現在嘛,對它進行廢物利用才是王道。

    不指望你滿清能收拾好中國這個爛攤子,但想拍拍屁股輕鬆走人,抱著搜刮的民脂民膏逃到關外、國外去享福,那也是絕對不可能的。

    廢物嘛,也得發揮餘熱。

    腐朽滿清再有諸多不是。但有一點卻還是好的。

    那就是它的官僚網絡。

    不管官員再貪婪,但只要朝廷沒倒,他們對自己的轄區還是有一定控制權的。

    總督管省、縣官管縣、士紳管理泥腿子……

    這樣一層一層的管理關係,短時間內是不會腐爛的,龍灝既然代替不了。索性就將其利用到位。

    世上沒有

    絕對『邪惡』的東西,只要利用好了,惡魔也能發出天使的光環。

    龍灝就是打算利用這個官僚網絡,將全民教育鋪展下去。

    前面說過,華夏要崛起,還是得靠大多數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而努力的基礎呢?

    就是知識!

    說俗一點,就是得有化,否則你不識字,不說去搞科學研究,就連煉金術有人手把手教你,你也聽不懂!

    選舉章程一出。就是逼著兩位皇帝去賣力地推動教育。

    當前這一代華夏兒女還是很迷信皇權的,這樣的推動比龍灝以外人的身份介入,要高效百倍。

    否則,如果讓龍灝拿著銀子去窮山僻壤裡請適齡兒童來讀書識字,恐怕都會被人當作人販子給打出來!

    龍灝用心如此良苦,將皇帝設計成『道具』來為天下百姓服務,也算是古往今來獨一份了。

    必須要點個贊。

    兩個皇帝為了皇位。果然一頭鑽進了龍灝的『算計』。

    從七月份開始,二十三個投票區,均有了旗幟鮮明的兩隊人馬進入。

    領隊的都是七品以上的大員,身上的官服亮瞎了各地老百姓的眼睛。

    老百姓裡有人看報,但大多數人忙於生計,對報紙還是不曉得的。

    但不管看不看報,他們都認識那些大官,於是大官說有話講,他們就停下了手裡的活,豎起耳朵認真聆聽。

    「有識字的先站出來。通過了考試,你們以後就是朝廷的人!吃皇糧勒!」

    「不識字也行,只要你家有六歲以下的小孩,都可以明天到打穀場來考一考,通過考試的。獎勵秀才出身。」

    「在你們這村,馬上會辦學校,學校是啥?就是大的私塾!讀書不要錢,只要完成每天先生佈置的作業,還有銅錢拿!不限年齡,都可以來報名!要是最後通過了托狗考試,還有紋銀一百的大賞!」

    「官老爺,我家就是世代養狗的,不用考,十條八條的藏獒,我都能拖的順溜!」

    「滾蛋,托狗是國外引進來的考試,是為了推選皇帝做的準備!與你那賤業有p的關係!」

    「咦,皇上也要選嗎?」

    「咳咳,那牆頭有告示,本官就不多說了,看得懂的自己去看,看不懂的,就在旁邊聽,有人專門誦讀講解的。」

    ……

    如此這般的對話,在神州大地上不斷發生。

    按照龍灝的規定,兩個皇帝都可以派人去『拉選票』,培養選民。

    但是只能利導,不能強迫選民意願。

    否則,如果被龍灝和艾世麗的督查暗訪隊看到,那麼,就會扣分!

    扣分到了一定的數量,一個投票區的『大票』你也就別想要了。

    誰說中國的官僚制度是效率最低下的『公務群體』?

    錯了,那得看是誰在驅動?

    上有皇權,旁有龍灝提供的海量資金,拉選票的活動,真正的下到了全國各個縣鎮、鄉村……

    雖然按照章程,一個投票區只要有十萬張有效選票就行,但誰讓兩個皇帝的『競選』隊伍都下去了呢?

    競爭使然,你開辦一個學校,我就必然要成立一個培訓班……兩方的良性競爭,使得加入到『識字賺秀才,托狗贏官身』活動中的人愈來愈多,活動也愈發的如火如荼。

    不識字的老農都知道,家裡有娃,只要不聾不啞,就送去那培訓考托狗的學校。

    不僅三餐有保證,而且作業完成的好,還有銅錢拿。

    這等好事,自古以來都沒聽過呢!

    你有沒有娃?

    如果沒有,趕快生一個!

    說不定還來得及呢!

    其實章程裡也沒有限定投票人的年齡,並非非兒童不可,不過那些官員多精啊,如果是不識字的,培養一個小孩,當然要比培養一個成年人更加容易。

    而且,你把成年人『抓』進學校,斷了他的生計,每日的補貼也是個不小的數目呢!

    雖說有好心的商戶在給錢贊助,但能省則省,省下來的,大家一合計,不是還可以落入自己的荷包嗎?

    因此,二十三個投票區裡,接近一萬個學校,裡面九成九的都是五歲到十歲的小孩。

    這種情況,都在龍灝的預料之中,他準備的『托狗』培訓教程,本來就是針對十歲以下小孩而制定的。

    因為現在的華夏同胞,成人都已定了型,很難再培養。

    只有孩童,才是華夏未來的希望!

    按下這場中國有史以來範圍最廣、影響面最寬的『掃盲行動』不提,我們還是來看一下美國。

    自從巴拿馬運河大爆炸後,美國就陷入了立國以來前所未遇的窘境。

    其際遇可以歸納成如下幾點。

    其一,它的海軍力量被毀了七成,帶來的連鎖反應不僅是國家威懾力的下降,而且還引來了眾多債主。

    這些債主有美國國內的,也有海外資本家,既有私

    私人團體,也有國家機器。

    俗話說,欠債不愁,但那也得看你的經營狀況是否良好,美國現在就是一副快要崩潰的爛攤子,一看到美國隨時就要玩完,那些債主哪還不蜂擁而至?(。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