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夙緣

第一卷 現在是少女時代 第三十一章 唱遊 文 / 曳尾於塗中

    1號的早晨,特意打電話叮囑孝淵要穿運動鞋或者平底鞋,才驅車前往學校接她。

    倚在車旁等了一會兒,才見到她出來,腳上卻還是穿著一雙粗跟蝴蝶結單鞋,我不由輕怪道:「不是叮囑你了麼,你穿這樣的鞋子跟我去爬長城腳會很疼的。」

    她對我露著笑靨:「一會兒我走不動了,oppa可以背我啊。」

    我無奈:「算了,上車吧。」

    北師大離金山嶺長城還是蠻遠的,需要上京承高速,再從金山嶺停車區出口離開,差不多就到灤平了。

    從出發到抵達停車場差不多花了兩個半小時,從車裡出來後,我也不禁鬆了一口氣,很久不開這麼長路途的車,偶爾開一次還是蠻累的。

    金山嶺長城我還是第一次來,以前去過八達嶺、居庸關,但據說金山嶺號稱是「萬里長城精粹」,所以這次就決定帶孝淵來這兒。

    孝淵走到我身邊,挽住我的胳膊:「oppa,坐了這麼長時間的車累死了,我們快點上去吧?」

    帶著她買了票,我捏了捏她的鼻子:「等會兒爬的時候可別喊苦,別說累哦。」

    她朝我吐了吐舌頭,撒著嬌:「我知道oppa會照顧我的麼。」

    五月的天氣已經微微有些炎熱,當我注視長城的一瞬間,內心便浸入了一種莫名的憂鬱和感動……這裡的長城,始建於北齊,逶迤於bj密雲古北口和hb灤平巴克什營花樓溝一帶崇山峻嶺中,險隘雄關,氣勢磅礡,這段長城基本沒有經過維修,是徒步走長城的好地方,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我和孝淵從磚垛開始攀登長城。據說,這裡古時曾經戰事紛紛,1933年東北軍張學良的部隊也曾經在這裡與日本侵略軍進行過多次激烈戰鬥。1948年夏天,bj解放前夕,解放軍進攻古北口沒有成功。然後改從磚垛口、龍峪口等長城上的關口突破,包抄古北口國民黨守軍的營地,很快殲滅了敵軍,打開了古北口通道。當我們繞到磚垛口的南面,斷壁斜樓,殘破不堪,頓覺滿目蒼涼——長城,揚著自己殘破的手臂,伸向茫茫蒼穹,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似乎還有太多太多的烽煙被人遺忘……

    在磚垛口上,我見到了長城文字磚。這些磚上面主要記載了當年修築這段長城的年代以及部隊番號,諸如「萬曆四年震虜騎兵營造」、「萬曆五年sd左營造」等。這些文字用楷書或隸書寫在磚坯上,燒製而成,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和觀賞價值,是一部凝固的歷史。

    我指著這些磚塊轉身問孝淵:「聽說過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麼?」

    她搖頭示意不知道:「oppa,你講給我聽呢?」

    「古時候啊,有一對青年夫婦,男的叫范喜良、女的叫孟姜女。他們新婚第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饑寒勞累而死,屍骨就被埋在長城牆下。孟姜女背著為丈夫做的冬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在長城腳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使長城崩裂開來,露出了丈夫的屍骸,孟姜女就在絕望之中投海而死。」我回憶著緩緩地說,孝淵聽後眼中淚光隱現,不禁也深歎一口氣。

    我把耳朵緊貼在青灰色的磚牆上:「淵寶,你能聽見聲音麼?」

    她學著我把耳朵貼在磚牆上,疑惑地問:「oppa,有什麼聲音麼?我怎麼聽不到?」

    「這是歷史的回音,是紛沓的腳步聲,浴血的廝殺聲啊!」我邊說著,看著她臉上疑惑的神色也不禁嘲笑自己多愁善感,和一個不懂中國歷史的外國人講這些,多半得到的回應就跟孝淵給我的回應一樣吧。

    走過磚垛口,向東漫步,長城城牆頂部的馬道上,都用大方磚鋪面,可容六、七人並行。馬道的陡坡,都用磚砌成梯形台階,上下方便,不致於滑倒。這是金山嶺長城的獨到之處。

    孝淵指著馬道上每隔兩、三米遠,就有一條的槽問我:「oppa,這是什麼?」

    「這是排水溝。」我解釋道。

    又指著宇牆和垛口牆上的上、中、下三層的孔洞問我:「oppa,這些小孔又是幹什麼用的?」

    「這是射擊孔啊,上中下三層可以讓士兵們立著、跪著和臥著三種姿勢來射擊敵人啊。」我說道。

    走上高台,我指著一塊字跡已經模糊的標牌說道:「這是東方台。」轉身看到孝淵在不停地捶著膝關節,還抬頭幽怨地看著我。

    我失笑,走到她身邊蹲下:「上來吧。」

    她頓時喜笑顏開,趴到我的背上:「oppa,我重嗎?」

    我搖搖頭,雙手扶著她的大腿站起來:「讓你穿運動鞋的,嘗到苦頭了吧?」

    她不理會我的責怪,只是甜甜地笑著。

    我背著她沿著牆走到垛口處向遠處望,長城蜿延於崇山峻嶺之間,時而俯身跨越深谷大川,時而昂首騰越崖嶺山巔,逶迤曲折,迴環起伏,氣象萬千,我問道:「淵寶,壯觀嗎?」

    她「哇」了一聲,被眼前的所見震撼了。

    穿過深邃的東方台向庫房樓走去,遠遠就看到庫房樓高聳在山顛,一截高大的支牆從庫房樓向北延伸。支牆北面兩側的山頭上,各有一個圓形的墩台,「那就是烽火台」我解說著,「古代發生戰事時,就在它上面點火給遠方報警。」

    我一路走,一路向她解說著,她不時會「嗯」一聲,從庫房樓向東走到一座沒有經過修葺的破樓,我說道:「這座敵樓叫西峪樓。」久久未得到孝淵的回應,我不由輕呼了兩聲:「淵寶,淵寶?」

    轉過頭,卻見她竟然趴在我背上睡著了,不禁失笑,她還是小女生啊,到了長城新鮮勁兒過去了,就會覺著無聊了吧,她答應我來爬長城想來更多地怕是為了遷就我。

    我把她扶上一點,讓她能更舒服,繼續遊覽著。

    這西峪樓,開闢旅遊景點的時候故意保留了歷史原樣,那頹坍的烽火台、千瘡百孔的城牆、地上堆積著的磚瓦碎片,觸目驚心,透射著無盡的滄桑,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撫摩長城上那頹廢的城磚,我開始努力地在長城中找尋歷史,在歷史中感懷長城,彷彿看到了群雄爭霸的金戈鐵馬,看到了遠古將士們的弓矛箭銃,看到了長城堞樓中裊裊升騰的烽火狼煙,卻不知道這裡是否依然遊蕩著那被統治者強制修築長城所勞累致死的冤魂?是否曾風乾過孟姜女那千年讓人吟歎的淚水?秦始皇、朱元璋等一個個帝王都走遠了,能詮釋他們背影的,也許就是這條他們傾力修築的盤盤繞繞的長城……陽光從門洞裡射進來,將斷垣殘壁的影子投在破敗的地磚上,遠處是連綿的群山和繚繞的晨靄,更顯示出歷史的滄桑和歲月的沉澱。凝視長城,不知怎麼,我的心中潮湧的竟是一種失落和酸楚。

    懷著一種朝聖的心情,我背著孝淵繼續向前,也許是開發不夠、徒步難走的緣故,整個長城除了我倆沒有其他遊客,顯得特別幽靜。來到沙嶺口的時候,看到前邊聳立的黑樓,我忍不住向黑樓跑了過去。

    黑樓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當年戚繼光主持修築金山嶺長城時,nx的一位老將軍夫人過世,身邊只有黑姑這個獨生女,她擔心父親年邁體弱,支撐不住,再三請求,隨父親一同前往金山嶺。每天,黑姑看到士兵們早出晚歸,不畏艱難險阻,深受感動,便不顧父親和士兵們的勸阻,毅然投入修長城的勞動中,不怕苦、不怕累,還抽空幫士兵縫補衣裳,深得士兵的愛戴。誰料,有一天一座剛修好的敵樓被雷擊中,燃起熊熊烈火。黑姑衝進火海奮力搶救時不幸被烈火燒死。士兵們把黑姑的遺體埋葬以後,又在原來敵樓的基礎上,重建一座磚石結構的敵樓。為了永遠紀念黑姑,士兵們把這座敵樓命名為「黑姑樓」。後來,傳來傳去年代久了,少了個「姑」字,就叫成「黑樓」了。

    感動之餘,我發現黑樓的建築很是特別,其它敵樓大都是雙層,而黑樓分上、中、下三層,東西兩側各設一個樓門,西面的樓門設在地下,是地門。地門內有一條狹窄的暗道,暗道內用磚頭砌成的台階,直通二樓和三樓。戰爭時期,地門緊閉,暗道口用木板蓋嚴。敵兵難以攻入樓內。萬一地門被攻破,守衛在二、三樓的士兵,也可以居高臨下,將敵兵消滅在暗道之中。

    忽然我見到一個身穿紅色上衣的人背著攝影器材,跛著腳,走了過來。我仔細端詳了一下,沒有記起他是誰,和我錯身走過了。

    我繼續往前走了一段路,轉身看見那人已經走到庫房樓腳下的障牆,正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爬,忽然想起,他應該是著名的農民攝影家周萬萍先生。

    周萬萍先生,住在這長城腳下,雙腿有殘疾,但卻把所有的精力都投人到拍攝長城風光中,而且他拍攝的長城作品屢次在國內外各種影賽中獲獎。他用攝影讚美著自己的家鄉,用圖片弘揚著歷史和文化,在他的作品中,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長城的精神和靈魂。

    又回頭凝望了那人的背影,見日已漸中,就叫醒孝淵:「淵寶,淵寶,醒醒了。」

    她睜著朦朧的眸子迷糊地說:「怎麼了,oppa?」

    「馬上中午了,我們就從這裡下去吧?」我詢問著。

    「oppa你看完了麼?沒看完的話繼續看好了。」她有些清醒了。

    我笑道:「不用了,我們就從沙嶺口下山。」

    下山走到金山賓館,打的回停車場取車,我問孝淵:「淵寶啊,餓了麼?餓了的話我們先在這裡吃飯?」

    見到孝淵點頭,我就在近旁找了個乾淨整潔的餐館走了進去。

    吃完飯離開金山嶺長城的時候,我買了兩本中國攝影出版社發行的《我的家鄉——周萬萍攝影》畫冊,從作者的近照確認了剛才在長城上遇到的那人果真就是周萬萍先生,遺憾的是我與他擦肩而過……

    到家,把孝淵讓進屋子坐下,我問道:「累了吧?腿還疼麼?」

    她輕輕點了點頭:「有點兒。」

    我拿了個小凳子走到她椅子前邊坐下:「來,把腿放在我膝蓋上,我幫你捏捏。」

    她神情扭捏,臉色微紅,但還是聽話的伸出腿放到我的膝蓋上。我小心翼翼地幫她揉捏著,運氣幫她疏通著經絡。

    「好了,今兒累了,我就不留你吃飯了,早點回去洗洗休息休息吧。」我放下她的腿,又問道:「明天想去哪裡玩?」

    她仔細考慮了一會兒,說道:「我們去故宮?」

    我揶揄道:「今兒有人走了一會兒就說累了,明兒又要走那麼多路,受得了?」

    她捶了捶正在笑的我:「壞oppa,明天我累了你還是要背我。」

    「好了,走吧,送你回學校。」我說道,「不過明兒可一定穿運動鞋啊。」

    她今兒吃了苦頭,只得點頭:「好了,別囉嗦了,我知道了,回學校吧。」

    送她回學校。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