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夙緣

第一卷 現在是少女時代 第三十二章 唱遊 文 / 曳尾於塗中

    依舊一早去接她,從新街口外大街出發,經由新街口北大街、南大街、西四北大街、府右街就到長安街了。

    正值五一黃金周,短短的10公里路竟然開了一個多小時,中國的人多可見一斑。**正對著的是**紀念堂,孝淵指著那邊拍著長隊緩緩走入瞻仰**遺容的人群問我:「oppa,他們排著隊幹什麼?那兒是什麼地方?」

    「那是**紀念堂,是一代偉人安眠的地方!」我並不壓抑自己從心底湧出的敬仰,「沒有他啊就沒有今天的中國,真真是人類思想上的一座燈塔,是20世紀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呢。」然後指著**城樓前懸掛的巨幅畫像,「淵寶,那就是**哦。」

    她仔細端詳著,畫像上的**看上去神采奕奕,慈祥而又莊嚴,隨即又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問道:「oppa,你很崇拜他?」

    「嗯,我想每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他的豐功偉績呢!」我緩緩地說,拉著她的手去買票。

    旁邊有人問要不要導遊,被孝淵拒絕了。由於遊人實在太多,我們就決定不登城樓,直接進去看故宮。

    經過端門,便來到了故宮的正門——午門。午門的講究很多,它是由三面牆圍成一個正方形的廣場,正面三洞門,兩旁各設一洞門。走在正中間的大道上,我對孝淵解說著:「這正中間兒的大門古時候只有皇上可以走,皇后在新婚當日也可以走一次,再有就是殿試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一次。」又問她:「淵寶,你知道慈禧太后麼?」她搖頭,我無奈:「那就算了,不說她了。」其實當時慈禧太后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從正中間兒的大門走一次,因為她進宮的時候並不是皇后的身份,而只是個秀女身份。

    走過午門,孝淵很驚訝:「怎麼有五個門?剛才正面看只有三個啊?」我道:「這叫「明三暗五」,因為這邊有東西兩觀城牆,不能像前面的端門那樣在正面開五個平行門洞,而只好用左右的掖門來補足啊,這是因為啊中國古代要求「天子五門」。」見她還有疑惑,我也沒辦法解釋了更細,不由也很是苦惱,這就是文化差異啊。

    進了午門便真正算是進了紫禁城,首先要跨過內金水河,前面是一片開闊的廣場,正中有個宮殿式的大門。故宮裡所有的門其實就是一個宮殿式的建築,這個門叫太和門,門兩旁蹲坐著一對大青銅獅,這一對獅子號稱中華第一獅,威風八面。我問孝淵:「你知道這兩隻獅子怎麼分辨雌雄麼?」

    孝淵走上前,仔細打量著,搖搖頭:「oppa,我看不出來。」

    我摸著獅子的腳,指給她看:「你看這頭獅子腳下壓著的是繡球啊,另外那頭腳下肯定是一頭小獅子,不信你自己去看?」

    孝淵走過去,驚奇地問:「oppa,你怎麼知道的?」

    我解釋著:「繡球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小獅子則象徵著母儀天下啊。」

    我正說著,旁邊過往的遊客聽到了,也不禁恍然大悟。旁邊一位脖子上掛著單反的大爺走過來和我攀談:「小兄弟,年紀不大倒懂得真多!」

    我搖著手,忙謙虛道:「大爺誒,您吶過獎了,不過是多來過幾次多聽過幾次罷了。」孝淵聽到人誇我,比聽到人誇她自己還高興,俏臉笑成一朵兒花:「大爺,您幫我和oppa拍張照吧?」

    大爺欣然同意,我和孝淵擺著poss,說著茄子,然後畫面定格。

    穿過太和門,又見到一個更大的廣場,前面是一座更大的宮殿,也是故宮裡地位最高的宮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是皇上升朝的地方。太和殿真真是氣派,九為陽數之極,而太和殿的殿簷上則設有十個走獸,由此可見太和殿的地位已經用九這個數字都不能代表了。太和殿建於三層漢白玉石階上,是當時bj的最高建築。

    大爺隨著我走著,此時也關了租來的電子導遊機,聽我說著。孝淵對中國文化不甚瞭解,跟她也解釋不著,現在有這位大爺願意傾聽,我不禁也有了興致。我說著:「這底座漢白玉石階上的龍頭有1142個呢,龍頭的嘴通於地面,每逢下雨時,積水便通過這1142個龍頭流到地面上,所以便有了「千龍吐水」這一奇觀。」

    太和殿的後面是中和殿和保和殿,這三大殿構成了故宮的前宮。再往後便是**,我對大爺賣著關子:「大爺,清朝時的故宮每個殿的牌子上都有漢滿兩種文字,而現在從午門到保和殿所有的牌子卻只有漢文,您知道為什麼嗎?」

    看到他搖頭,我說道:「這是因為啊當時袁世凱當了83天皇帝,下令把前宮所有的滿文摳掉了,這也算是袁世凱竊國的鐵證吧。」

    沿著保和殿這條中軸線一直朝裡走,路過乾清門,就到乾清宮了。來到乾清宮前,通過門窗向內望去,那正大光明的匾額高高懸掛其上,其下便是皇帝御座的金鑾寶座,這座宮殿是順治和康熙兩個皇帝的寢宮,到雍正帝的時候,雍正帝為康熙帝守孝27個月,才把寢宮搬到了養心殿。從那之後,歷代皇帝就正式住進養心殿了。穿過交泰殿便來到坤寧宮,這裡在明朝時是皇后的寢宮,清朝時是皇帝大婚的婚房。現在坤寧宮的擺設都是按光緒皇帝結婚時的原樣復原的。

    在故宮裡面也有一塊九龍壁,這塊九龍壁是仿製北海九龍壁建的,所以沒有北海的九龍壁精美。我指著從東邊數第三條白龍的身上的那塊與眾不同的琉璃瓦說道:「大爺誒,這上面也有故事呢。」我組織著語句:「當年在故宮建九龍壁時需要燒製270塊琉璃磚,每一塊琉璃磚都不一樣,組合起來才是一塊完整的九龍壁,所以少了一塊就全部作廢了。當工人們燒磚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塊,這可是殺頭之罪啊!這時有位木匠師傅叫馬德春,冒著生命危險,花了兩天兩夜的工夫用一塊上好的楠木雕刻了一塊仿製品,刷上油漆,瞞過了官員的檢查,工匠們才免去了一場災難。但是這塊木製品畢竟經受不住歲月的洗禮,現在已經腐爛了。」

    我娓娓地敘說著,孝淵認真地聽著,大爺則是用單反努力地記錄著,我們順著人流一路緩緩地走。

    走到御花園,我又介紹道:「古時候一些重要的節慶活動都在這舉行,像是端午粽子節,八月十五中秋祭月,九九重陽登高,皇帝率領后妃們登臨御花園最高處的堆秀山御景亭,望遠祈福,祛邪避穢等等。而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宮中都要在這兒祭祀牛郎織女,拈香行禮,舉行乞巧活動。」

    孝淵挽著我的胳膊,走在我身旁,時不時對周圍的景物發出「哇」得讚歎。徜徉在諸多蒼松古柏和翠碧的老槐中,各種盆景、銅像更是相映成趣,我不由暗想,要是此地有一張躺椅,一把茶壺,真真才是享受啊!

    御花園是**的匯合點:北面繞過大影壁是順貞門,出此門即是神武門廣場,到達紫禁城北門。南面是坤寧門,通往後三宮的入口。西南角是閬苑右門,由此進入西六宮;東南角是閬苑左門,由此進入東六宮。

    我們從閬苑右門走,依次參觀儲秀宮、翊坤宮、永壽宮、鹹福宮、長春宮、太極殿,然後出內右門回到乾清門廣場,東行進入內左門,依次參觀東六宮延禧宮、永和宮、景陽宮、乘乾宮、鍾粹宮。之後沿東長安街再回到乾清門廣場,向東穿過景運門進入錫慶門,然後再進入皇極門,參觀皇極殿、寧壽宮、扮戲樓、暢音閣、養性殿、乾隆花園、珍妃井,最後出貞順門西行出神武門離開故宮。

    其中孝淵最想看的的宮殿是還珠格格小燕子住過的漱芳齋,到那兒才知道漱芳齋正處於修繕過程中,暫時不對外開放,憾憾!

    打的,去長安街取車,看看時間已經三點了,我問孝淵:「餓了吧?」

    她點點頭:「剛才玩的時候倒是沒覺得,現在一閒下來就覺著餓了。」

    我撫摸著她的秀髮:「今兒帶你去全聚德吃全鴨宴去。」

    驅車前往全聚德前門店,這店已有142年歷史,始建於1864年,是全聚德的正根兒。當年,全聚德創始人楊全仁先生就是在這裡起的家。

    所謂「全鴨宴」,顧名思義,每道菜都以鴨為原材料。全鴨宴是「全都有鴨」而非「全部是鴨」,以鴨為線索,展示廚師對菜餚的把握。像水煮鴨心走的是川味路線,干鍋手撕鴨裡的紅辣椒擺出正宗湘菜的架勢,蘿蔔絲餅則是典型的維揚小點,夾上一點點鮮美的碎鴨丁,滾燙地進嘴,鮮香無比。

    既是美味兒,又走了一天的路,孝淵吃得很是快樂,連帶著我也多吃了兩口。出來的時候店裡給了張烤鴨的身份證,上寫著你吃的是全聚德第多少只鴨子,上面有全聚德第五代傳人楊宗滿先生的簽名。據傳,全聚德烤出來的鴨子已經一億多只了。這些烤鴨首尾相連排成隊,可以繞地球好幾圈。

    送孝淵回學校,問她:「明兒還想玩哪裡?」

    孝淵搖頭:「oppa,這兩天蠻累的,這時候人又多,我明天不想出去玩了。」

    我點點頭:「那好吧,如果以後想玩兒了,就找個週末我陪你去?」

    孝淵又問:「oppa我明天去你醫館找你?」

    「那行吧,我這醫館開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確實不合適,以後還是得經常開著。」我琢磨著。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