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夙緣

第一卷 現在是少女時代 第五十六章 No.1 文 / 曳尾於塗中

    西卡的聲音很細膩,雖然是清唱,但這首歌演繹得並不差。唱完後,她先是沉默了一會兒,之後又緩緩道:「oppa,你知道嗎?我從00年起就是練習生了呢。」

    我有些難以置信,不自禁地說道:「快5年了呢。」

    她點了點頭,又說道:「論跳舞我不如孝淵和yuri,論唱功泰妍甚至還要好過我,帕尼也不差,小賢最認真……oppa,我現在很迷茫。」

    我追問道:「迷茫什麼?」

    她夢囈一般地呢喃道:「方向……前途……」

    我沉吟了一會兒,一字一句地問道:「西卡,你剛剛唱的是boa小姐的no.1吧?」見她點頭,我繼續說道:「no.1不僅僅是第一的意思啊,還意味著獨一無二!」

    我仔細地端詳著西卡精緻的臉,誓言般說道:「西卡,你知道嗎,在oppa心中啊,你們8個丫頭都是獨一無二的呢!」

    我腦海裡浮現出泰妍幫我盛湯的那一幕,不時給其他丫頭們買牛奶、買零食,夢囈著:「泰妍善良、認真,雖然平時話不多,可真的非常照顧妹妹們,讓人心疼!」

    又看著眼前的西卡,此刻卸去了冰山的樣子,說道:「西卡你呢,外冷內熱,真實又不做作,其實內裡心思細膩,很會照顧別人的感受啊!」

    又想起中秋那晚臉上笑著也掩不住心裡悲傷地帕尼,那個看我烙大餅、遞給我筷子和勺子的丫頭,說道:「帕尼堅強樂觀,不管遇到開心的不開心的,總是瞇著月亮眼,好像要給周圍所有的人溫暖呢!」

    又想到在北京初遇孝淵,跳舞給我看,陪我一起遊歷的那個丫頭,說道:「孝淵熱情爽朗,單純又善良,我認識她最早,在她的心底啊只有好好享受歌唱和舞蹈的心思!」

    又想到那個喜歡吃山藥,在incky走後暗自流淚,小賢被欺負時挺身而出的丫頭,說道:「yuri善解人意,她會傻傻地對人好,給人溫暖呢!」

    又想到每次飯桌上和允兒爭搶食物,表現得很大方的秀英,說道:「秀英明朗而又隱忍,在她大大咧咧的表現背後其實是堅強同時又脆弱的矛盾內心世界啊!」

    想到一認識就敢捉弄我,incky走後拉住我質問的如花美顏,說道:「允兒有些孩子氣,最真,像玻璃杯一樣透明,我真想用世間最美好的字眼來形容她!」

    還有每次見面都要鞠躬,說敬語,中秋給我帶點心,上衣兜裡的鋼筆,每次被歐尼欺負就鼓著包子臉的丫頭,說道:「小賢則是天使一般,年齡最小,卻最會心疼人,她從來不記得怎麼照顧自己,卻永遠記得要怎麼照顧身邊的每一個人呢!」

    然後拉起西卡的手,直視她的美眸,堅定地說道:「西卡,在我心中,你們八人八色,都是一樣的出色,同等的份量!你不要懷疑自己好嗎?oppa啊會心疼的!」

    西卡凝視著我的眸子,感受著話裡的真誠,緩緩地點著頭。我心裡一寬,說道:「西卡,你先在這裡休息,oppa去給人治病去了。」

    我起身剛要出門,西卡問道:「oppa,你的夢想是什麼呢?」

    我一怔,想到雯姐,想到丫頭們,轉身說道:「幫你們實現夢想就是oppa最大的願望!」頓了一頓,又添了一句,「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走遍中國,周遊世界,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呢。」

    返身走道床前,幫她把枕頭放低一點,掖好被角,說道:「別胡思亂想了,好好休息吧,oppa就在門外,有什麼事情叫我。」

    又在床頭櫃上放了杯水,我轉身帶上門。給教授撥了電話,說我暫時不回去,讓他給安排些病人,我可以診診。

    還沒等治幾個人呢,走廊忽然傳來紛紛的議論聲,我疑惑,吩咐學生去打聽打聽什麼狀況。

    片刻之後,學生回來,伏在我耳邊低聲說:「殷醫生,有個小孩熱了好多天,中醫西醫都試過了,可就是不見好,家長這次又來了,旁的病患看到了紛紛議論著呢。」

    我瞭然,起身向辦公室裡的其他患者半鞠了躬,說道:「各位稍後,我出去看看馬上回來。」

    走廊上,李教授也在,我湊上前去,問道:「怎麼回事兒?」

    李教授搖搖頭,說道:「正好你來了,去診診吧。這個小孩兒我知道,就是潮熱,可治了很久就是不見好。」

    我點點頭,分開人群走了進去。家長是西裝革履的男士和貴婦裝扮的女士,小孩兒大約7歲大,正被40許的保姆抱在手裡,旁邊還跟著一位更小一點的小孩兒,大冬天的竟然不停地扯著衣服。這時,醫院裡的行政人員正和家長解釋著什麼,家長雖然臉有慍色和不耐,但還是耐著性子聽著。

    我打斷了他們的談話,問道:「這位小公子我可以看下嗎?」

    西裝男子一看我這麼年輕,本想拒絕,可是貴婦拉了拉他的袖口,問道:「你也是這家醫院的醫生?」

    我把胸前的胸卡給他們看了一下,見他們點頭,才看向保姆懷裡的孩子。此刻小孩子正睜著迷茫的眼睛,無助地看著周圍,我頗為不忍,試了試他的額頭,又幫他把脈,問道:「潮熱?每天下午發熱一個小時?」

    西裝男子顯然頗為詫異,回道:「對!這位醫生你說得都對!」

    我仔細查看著小孩兒,生怕有什麼遺漏的地方,問道:「多久了?」

    貴婦忙說道:「10來天了,醫生,我家小孩兒沒事兒吧?」

    我確認了診斷,說道:「這位公子的病其實已經治得差不多了,沒什麼大問題,過了今天就會痊癒,你們要是不放心的話,我給扎一針,補補元氣?」

    雖然倆人還有些懷疑,但還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男子說道:「那就麻煩你了。」

    我取出隨身帶的銀針,幫他紮了一針,轉頭看了一眼腳下正玩著玩具的小孩,說道:「這位公子的身體沒什麼問題,但另一位怕是不妙,就在一早一晚之間,馬上就要犯病,而且症狀不輕。」

    中年男子一愣,怒極反笑,諷刺道:「你們醫生貪心到了這種地步了麼,我大兒子病要好了,你下不去藥,這隨手一指,看一眼就說我小兒子要犯病?你看我小兒子現在玩得好好的,你們這醫院真不靠譜。」說罷,拉著貴婦帶著保姆和小孩兒揚長而去。

    我只能暗自搖頭,不理周圍人的議論,帶著學生們走進辦公室。坐到椅子上,我不放心,對學生們提了一句:「明天他們要是帶那孩子過來,把我地址告訴他。」

    有位學生疑惑道:「殷醫生,您怎麼知道那小孩兒要犯病?」

    我瞥了他一眼,問道:「望聞問切沒聽說過嗎?我們治病要四診合參,你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要和你從病人嘴裡知道的、切脈診斷出來的一一吻合,才能用藥,知道嗎?」

    見他們還有疑惑,我也不多解釋,只提了一句:「回去把醫書好好翻翻,仔細琢磨琢磨,學問都在裡面,古人已經整理好了,擺在那兒等你們用呢。」

    不再想這樁事情,繼續給其他患者治病,差不多到5點的時候,我示意可以收工了,不在接受掛號,又診了半個小時,把所有的病人都送走,我舒了口氣,對學生們說道:「好了,今天就到這兒吧,以後每週五上午我都會過來,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過來。」把大褂掛到衣架上,我又說道:「有什麼疑問可以提出來。」

    這時,早上幫西卡治病的那個醫生哆哆嗦嗦地舉了手,說道:「殷老師,我想知道之前的那個小孩兒怎麼回事兒?」

    我一愣,問道:「哪個小孩兒?」

    他補了一句:「就是您說他第二天回犯病的那個小孩兒啊。」

    我看了他們一眼,除了問的人,其他人眼裡也閃著求知慾,我禁不住逗了逗他們:「真想知道?」

    他們不約而同地點頭,問問題的學生還激將道:「殷醫生,殷老師要是不願意說就算了。」

    我笑罵道:「激將法可對我不管用啊,說也不是不可以,可是我這一下午還沒顧得上喝口水,這嘴裡啊干的……」

    還沒等我說完,另一個學生很機靈,拿了桌上的杯子接了水遞到我手邊,我吊足了他們的胃口,不緊不慢地喝了幾口水,又咳嗽了兩聲清清嗓子,在他們埋怨的目光中才說道:「這人的左腮對應肝,右腮對應肺,額頭對應心,鼻子對應脾,下巴對應腎你們知道吧?如果臉上哪個部位變紅,就說明對應的那個臟腑有熱。」見他們呆呆地只顧著聽,我不由問道:「有沒有道理?」

    他們當即說「有」,我斥責道:「有道理怎麼不見你們記下來?」

    他們慌張拿起筆在紙上記錄了起來,我見孺子可教,繼續說道:「我剛才觀察那個小孩兒啊,兩眼直視,左腮通紅,必定是心經和肝經都有熱;而且這大冷的冬天,他還不斷地扯著衣服,說明他下意識地想讓涼風進去,這說明他體內的熱不輕啊!可惜啊,家長不相信,那小孩兒怕是要吃些苦頭。」

    等他們記完,我又說了一句:「我料定這個病啊,我來治的話,得過三天,中午之後才能痊癒。」

    又有學生問:「殷老師,這又是從哪裡診斷出來的呢?」

    我又解釋道:「這早晨萬物生發主肝木,中午熱力旺盛主心火,下午由熱轉涼主肺金,晚上天氣更涼了所以主腎水,那小孩兒心經肝經有熱,所以過了肝經和心經當值的時候才能治癒。」

    眾學生齊聲讚歎,我問道:「還有什麼問題?一次都提出來。」

    他們交頭接耳討論了一番,說道:「暫時沒有了,我們回去總結一下,等下次您來再向您請教?」

    我點點頭,說道:「那行啊,沒事你們就回吧。」然後又打電話給司機師傅讓他來接。

    我走進休息室,把大褂放好穿上外套,對西卡說道:「西卡,我們回去吧?」

    西卡伸了個懶腰,慵懶的風情看得我眼睛發直,說道:「啊,都傍晚了啊!我好想每天都能這樣休息一整天!」

    我聞言敲了一下她的額頭,笑罵道:「你可是以後要做idol的人,怎麼能這麼懶?」

    她摸了摸我敲的地方,埋怨道:「oppa,人家就是發發牢騷嘛。」

    我不理她,看了看時間,說道:「走吧,司機大叔差不多到了,我們下面去等。」

    她起身穿鞋和外套,又把被子疊好,說道:「oppa,走吧。」

    我看著她走在前面,沒有了上午的憂慮人也精神了,默默地承諾了一句:「oppa,會幫你們實現站在最大舞台上的夢想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