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韓娛夙緣

第一卷 現在是少女時代 第二百零四章 拔福 文 / 曳尾於塗中

    說到這個各國的美食,菲律賓有涼拌生魚,印尼有印尼炒飯,馬來西亞有肉骨茶,可是當來到柬埔寨,他們的特色美食是什麼呢?炸蜘蛛?炸蟋蟀?炸蟑螂?其實都不是,這些只是零食而已,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去一探他們這邊真正的國民美食的究竟。

    來到金邊中央市場旁邊的一家專賣國民美食的餐廳。

    孝利托著精緻的下巴,盯著餐廳看了一會兒:「生意看上去倒是很不錯,我們去看看到底賣什麼吧。」

    進到餐廳裡面,不大的地方竟然坐滿了人,一個個都吃得熱火朝天,我們不禁有些期待了。找到餐廳的老闆,是一位名叫文俊勇的年輕人,孝利問道:「你們這邊賣的這個很有名的料理究竟是什麼東西啊?」

    「我的店專賣粿條和肉包。」小老闆面對鏡頭還是有些靦腆。

    孝利又問:「聽說柬埔寨人早上晚上通通都很喜歡吃的那一個是肉包還是粿條?」

    「他們來是很喜歡吃粿條,吃好了就吃肉包。」老闆雖然語無倫次,好歹我們還是明白了意思。

    攤子上面的食材很豐富,豬肚、大腸、燒肉是掛在上面的架子上的,而鍋子旁的碗裡面則是放著叉燒肉片、粉腸、豬肝還有提香用的蒜頭酥。

    「小老闆,我聽說柬埔寨人他們就是喜歡來吃你們的粿條,尤其是喝了那個湯,喝完了之後的話一整天就會像青蛙一樣一直這樣跳來跳去……」昭熙邊說還邊做著動作,「很有活力的樣子,為什麼?這個湯裡面有什麼秘密嗎?」

    「我們放很多東西進去熬湯,像骨頭啊,腸子、胃這些內臟啊,還有一些特製的香料。」講到這裡,小老闆緘默不語,並不想透露具體的香料是指哪些。

    柬埔寨的大骨湯就像廣東的老火湯、台灣的貢丸湯一樣普遍,雖然隨處可見不稀奇,但熬製湯頭的功夫才是脫穎而出的最大賣點。小老闆說,除了豬骨、內臟之外,另外還加了蝦米和菜脯等,而看似不起眼的清湯呢就是他們招徠客人的秘密武器了。

    孝利看著鍋裡的湯,問道:「小老闆,我可以自己挖挖看嗎?」

    「當然可以。」小老闆做了個「請」的手勢。

    孝利端了一隻碗,另一手拿勺子從鍋裡舀了一勺湯,放到面前仔細打量,湯呈棕褐色。孝利嗅了嗅:「很香,顏色很漂亮,感覺就是很多料的菁華通通都被熬出來了。」又問小老闆:「可以喝喝看嗎?」

    小老闆點頭。

    孝利抿了一小口:「好喝!可是…可是很甜誒?」

    小老闆又從鍋裡給孝利舀了兩顆丸子:「這是牛丸,你們可以嘗嘗看。」

    「牛肉丸啊?」昭熙拿調羹舀了一顆牛丸,又好奇問道:「那你們這邊還有其他種類的丸子嗎?比如說什麼花枝丸、魚丸啊,還是豬肉丸什麼的?」

    「有豬肉丸。」小老闆答道。

    「裡面就有嗎?」昭熙指了指鍋子。

    小老闆微微搖頭:「只有早上才有。」

    昭熙納悶了:「為什麼豬肉只能早上賣?而牛肉要晚上賣?」

    孝利突然玩笑道:「小姑,這你就不懂了吧?這是因為啊牛白天要工作,下午收工了才能吃嘛!」

    小老闆也笑:「這主要是看客人的需求,大多數人喜歡早上吃豬肉丸,下午吃牛肉丸,所以我們才這麼賣,至於具體的原因我們也沒有深究過。不過但是有些顧客為了要吃到不同的丸子,早上下午各來一次的情況也是有的。」

    不過嘛,套用一下那位偉人的話,不管是牛肉丸還是豬肉丸,只要好吃就是好丸。接下來,就換我們嘗嘗這道國民美食咯。

    老闆很熱情地端來滿滿三大碗,還有幾個小碟子裝的是一些豆芽之類的小菜和辣醬等作料。

    「好香!」昭熙深吸一口氣。

    小丫頭剛和我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有些怕生,時間長了漸漸也恢復了本性。我從碟子裡找了片檸檬,將汁水擠到昭熙的碗裡:「湯頭太甜了,加點檸檬汁應該可以中和一下。」

    「謝謝oppa!」昭熙甜笑著,用筷子拌了拌,「趕快來嘗試一下。」

    孝利拉了拉我的衣袖,指了指隔壁桌,小聲道:「老公,看旁邊那位大哥。」

    鄰桌的大哥正旁若無人地大快朵頤,吃得很是香甜,卻也從側面佐證了這個粿條的滋味。

    粿條很細,昭熙夾了一筷子在嘴邊吹了吹,然後送進嘴裡邊,仔細體味了一番,才說道:「很好吃誒!不曉得為什麼,我本來以為啊外邊氣溫這麼高再吃這麼燙、這麼油膩的粿條會沒有食慾,但沒有想到,檸檬汁加下去之後,不但神清氣爽,而且喝了湯之後感覺真的好想很有精神哦!謝謝oppa!」

    「好吃就趕快吃吧,孝利也是,待會兒我們還要去別的地方呢。」我笑道。

    在柬埔寨,有一個心臟地區,叫做洞裡薩湖。它會隨著乾濕季變大變小,而且它是東南亞最大的內陸湖,而我們現在乘船所在的洞裡薩河就是從洞裡薩湖流出來的一條支流。我們現在坐船呢是要去找一個東西或者是一個人,因為我們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東西,只知道他的名字叫做「拔福」。但是我們知道,他對於柬埔寨人來講非常非常的重要,是生活裡面絕對不可以缺少,而且據說他又香又臭,當然不是榴蓮了,因為它已經出場過了,我們去一探究竟。

    聽導遊說呢,這個會帶給柬埔寨人幸福的「拔福」最常出沒在洞裡薩湖附近,而當地人為了要日夜守候在「拔福」身邊,要與他長相廝守,甚至在湖的中央地區搭起了水上小屋,以便隨時可以掌握他的行蹤。

    我們在水上小屋上等待,正當我們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導遊拍了拍我的胳膊:「回來了吶,「拔福」!」

    「船上那麼多人,到底誰才是「拔福」啊?」昭熙歪著腦袋,數著人數:「一二三四五,到底誰才是啊?希望是長得帥的那一個!可是我在他們中間都沒看到我喜歡的類型誒,感覺好糟糕。」

    我聞言暗自好笑:「不要猜了,問船老大就知道了嘛。」

    船老大五十歲上下,名叫mansupa,此時正背著手指揮著船隻靠岸。孝利走上前:「老闆,哪一個是「拔福」啊?哪一個人是啊?」

    船老大擺擺手,回道:「船上只是小魚而已,還不是「拔福」,「拔福」不在這邊。」

    昭熙猛然得知自己夢想破滅,很是失望:「啊……搞了半天,我的「拔福」不是一個人,是小魚來著?!」

    這時船隻靠岸,水上小屋忙出來幾個壯漢幫忙收網,從他們臉上的表情和手臂上的青筋可知,這一網的漁獲絕對不會少。

    「老闆,請問一下,這些小魚是要拿來幹什麼的?」孝利問道。

    「做「拔福」。」船老大抽空回了一句。

    「所以搞了半天是拿這些小魚來做「拔福?」可是這「拔福」到底是什麼東西啊?」昭熙更納悶了。

    船老大見一網的小魚被拉了上來,鬆了口氣,抹了抹頭上的汗:「是一種料理。」

    雖然船老大這麼含糊不清的描述讓我們還是不理解,不過我們的眼睛已經被晃得睜不開了。數不清的小魚被漁民們從網裡面倒出來,銀白色的魚鱗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金光閃閃。而據船老大說,他們曾經一天捕獲過兩千公斤的小魚,隨便下網都可以滿載而歸,雖然現在不是盛產季,但一天至少也有三、四百公斤的漁獲。不過呢也不用擔心魚會被抓光,因為每年的四月到九月,當小魚的產卵季到時,他們是不捕魚的。

    漁民們挑選出成色好的魚放到筐子裡,船老大則是蹲在一邊監督著。孝利拿了一條相對大的魚在手裡,問道:「這個大小是正常的嗎?」

    「還有比這個還大的,大約我比我大腳趾還要大。」船老大回道。

    這一路上,柬埔寨人有一點讓我們很驚奇,他們的度量衡很特殊,不是用幾厘米或是英吋,而都是用大腳趾來衡量。船老大從筐子裡找了一條魚交到孝利手中,示意這條就跟他的大腳趾差不多大。

    孝利目測了一番,把魚遞到我手裡。

    從小魚要變成魚露的過程非常繁複,要仔細地先將一隻隻的小魚去頭去尾,再用特殊的機器將魚鱗片及髒東西清洗乾淨,之後小魚堆還得以大量的鹽巴醃製,並曝曬好幾個月,直到發臭流汁,這時呢這些臭魚就被稱為「拔福」,而「拔福」流出來的魚汁,還是不能直接吃的,必須要先經過煮沸並層層過濾,才會變身稱為柬埔寨人每日必備的魚露。

    魚露呢就跟榴蓮一樣,喜歡的人趨之若鶩,討厭的人卻是避之唯恐不及。不過雖然魚露含有17種氨基酸,其中8種還是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含量也很豐富,但是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魚露有致癌性,其中含有多種亞硝胺類物質,食用魚露與胃癌之間存在顯著的關係,所以更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在我們驚奇的目光中,發現這一群手腳利落的切魚身影當中,居然有許多小孩子,他們架勢十足,下刀利落,一點也不輸給大人,看樣子這個「拔福」事業真的是全家總動員。

    孝利蹲下身子,手指點了點一位專心致志切著魚的小男孩的胳膊,問道:「弟弟,你幾歲?」

    小男孩兒停下手,伸出兩個手掌,又比了個「二」,然後復又專心於切魚事業。

    「十二歲啊?」孝利起身環視,發現還有更小的,在我們這邊上著幼兒園的孩子也在認真地勞作著。打聽得知,這位小男孩才六歲,是隨著他的媽媽一起過來的,而這位媽媽則是帶著四、五個小孩一起過來幫忙處理小魚,他們雖然一臉的稚嫩,但利落的刀法卻很難讓人相信。

    雖然我們一路上看到許多柬埔寨人都是靠動物賺錢,但這個全家總動員的魚露事業,可以算是讓我們大開了眼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