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風逝幽幽蓮

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章 寂寞空庭春欲晚(2) 文 / 紫流蘇

    翌日,劇鵬扶病入宮,請見皇后。

    我猶豫了一下,自知無法應付,於是吩咐翠羽:「請他回去吧。就說我身體不適。」須臾,劇鵬的聲音遠遠地傳來:「此事不明不白,臣請皇后一個說法……臣侍奉太皇太后多年,又蒙皇上恩寵,從不屑於假公濟私,決不會允許犬子借臣之名求取官職……」距離並不近,卻清晰而又凌厲,我不禁微微失色。

    翠羽憂心忡忡地望著我:「皇后,若任由他這麼叫嚷下去,恐怕後宮都知道高菩薩之事了。」

    我猶豫了片刻,終於霍然起身。明知劇鵬無辜,卻還是硬起心腸,立在戶限之外,凜然喝道:「放肆!你入宮多年,越發不懂規矩了,中宮豈容你這般喧嘩?」

    一瞥之下,劇鵬果然病得很重。他掙開了宮人的扶持,顫巍巍地跪下來,道:「皇后,臣歷來清正自守,不敢擔這個責任。敢請皇后喚那人出來,查清來歷,以肅宮闈……」我匆匆打斷他:「中常侍,我看你是病得糊塗了。」

    「不,臣雖病,但神志清楚。」劇鵬驀然揚聲,凜然道,「臣不能擔此污名,也望皇后自重……」我悚然作se,旋即向身旁遞了個眼色,道:「還不扶他回去?」

    「皇后乃文明太皇太后之侄,昌黎武公之女,豈能如此昏昧,置禮儀廉恥於不顧……」他到底被架走了,遺下的話卻使我渾身戰慄,不能自持。

    元宏已在返回洛陽的途中。

    他下詔罷黜李彪。理由卻是,中書令李沖彌留之際曾上表彈劾李彪,說他「專恣無忌,尊身忽物;聽其言如振古忠恕之賢,校其行實天下佞暴之賊」。

    是麼?李沖病亡於數月之前,雖然在留守洛陽期間曾與李彪有過齟齬,卻不曾聽聞他有手書彈劾李彪。直到御史賈尚下獄,暴病而死的消息接踵傳來時,我終於明白,元宏是對元恂之事起了疑心。

    元恂已死,他無從求證,故而只能罷黜李彪、賜死賈尚。他固然不能肯定,但對於我的信任一旦崩塌,種種往事就難免呈現出可疑之跡。

    我並非不心虛。連日來閉門不出,宮裡雖一如既往的平靜,卻暗藏了洶湧的浪。那日,忽然對清寒的蓮池生出幾分渴慕的相思。明知並非菡萏的節令,卻還是不知不覺地踱到此地。

    忽見羅夫人獨坐於斯,淡淡chun衫薄。我猶豫了一下,終於輕輕地走過去。她含笑看了我一眼,不說話。我也不說話。

    聽了許久的風聲。她終於開口:「皇后,聽說皇上已經起駕回洛陽了。」我笑著點點頭:「是呀。」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

    又是一晌無話。

    「綰衣……」我欲言又止。她忽然側過臉,靜靜地說:「其實,我有一件事欺瞞了皇后。」我心中一顫。她仍然看著我的眼睛,說:「皇后上次問我,是否起過不安分的念頭?其實是有的。有過一次。」

    我的心突突跳著,紅潮一直逼上顴骨。她說:「那日,我看見高貴人的耳背後,有淤血……我藉著替她整理耳環,遮掩過去了。」太遙遠的事情,如今聽來,當事人彷彿旁觀者一般。我已想不起那些刻意為我所遺忘的細節,但笑不語罷了。

    「那時,我並沒有什麼不安分的念頭。直到後來……」她將頭低下去,極輕極細地說,「後來,皇上廢後,我將這件事告訴了王遇大人,王大人原本也有些懷疑……」

    我心中有些發涼。此時忽然明白過來,當日,王遇的「謗議」之罪,原來是針對我的。而羅夫人,這念頭埋得那麼深,又在合適的時候,伺機而起。只是,她原本可以一箭雙鵰,卻為何……

    「我自以為自持,也無法控制這樣的念頭。可見,人有時候對於自己,也是無能為力的。」羅夫人輕聲歎息,「我後來也就明白了,無論是在名分上,還是在皇上心裡,你都是無可替代的。從此之後,我才是徹底地與世無爭。」

    我恍恍惚惚地走回去。

    執事官垂首低聲稟報:「中常侍劇鵬大人病卒。」我愣了愣,止步看他。他略略抬高了聲音,重複道:「中常侍劇鵬大人……」我頹然搖手,阻止他:「知道了。」我知道自己已無法迴避了。

    經過西院時,隱約聽到有孩童的啼哭,嘶啞而無力。靠著門扉立了片刻,我終於吩咐道:「去請鄭充華來。」

    元恌生著病,我素不留心他。宮人多半長了雙勢利的眼睛,見我如此,也就疏忽了他。他病了好幾天,才有人向我稟報。我並不在意,淡淡地說:「傳太醫吧。」此後亦不過問。如今,聽他聲聲啼哭,卻牽動了愧疚與憐惜的心思。暗想,他這般年稚,最是容易產生依戀之情,為何我卻無心照顧他呢。始知人與人之間,都是有緣分的。何況,我收養他的本意,不過是為了報復鄭充華。

    鄭充華匆匆趕到,止步於階下。元恌的哭泣猶未止歇,她倉惶抬頭,眼中含了淚。我望著她憔悴的面容,溫和地說:「你的孩子,我交還給你罷。」

    轉身即走,並不多看一眼。只覺得,一切都該結束了。

    註:劇鵬,高陽人。粗覽經史,閒曉吏事。與王質等俱充宦官,xing通率,不以閽閹為恥。文明太后時,亦見眷遇,為給事中。高祖遷洛,常為宮官,事幽後。後之惑薩菩薩也,鵬密諫止之,不從,遂發憤而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