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愛情皇朝裡的OP

大道小說網 第十二章 江南雲家旗 文 / 靜月流

    壯漢一指兩人之間的石獅子,一躍而起。他以登梯子似的的步伐,在空中走了十數步。那空中彷彿真的存有階梯,待他走完雙腳安然立於獅頭之上,擺出一幅認真的樣子,望著大悲禪師。

    大悲禪師顯然大出意外,他怎麼也沒想到,壯漢竟然要在佛門三寶(石獅子)之上與自己較量。一而再的挑釁,無非是要激怒自己。想要以此讓自己露出破綻,這漢子的想法未免太過天真。

    大悲禪師來到石獅子道聲:阿彌陀佛!不見他提氣縱身,身形也沒有任何異動,原地姿態幾乎無任何變化,瞬間不動聲色且輕而易舉的躍上獅子頭。顯然這一手比那壯漢隔著數丈躍起,以登雲子步伐登上獅頭要高明的許多。

    單從輕功上大悲禪師已經看出,壯漢與少林必有淵源。此正統輕功絕非模仿,他系出少林俗家弟子應該是板上釘釘。心道:怪不得這漢子要為少林出頭,力壓寶通寺。另一方面他也非常奇怪,此輕功一般僧人都學不到,俗家弟子想學更是沒有可能。他跑來寶通寺找自己比武,如此大膽招搖,炫耀自己的武學,偷學又可以排除。此人到底是何來歷,大悲禪師著實感到糊塗!

    圍觀的善男信女看到兩人擺出姿勢後,都沒有出手的架勢,大感無聊。一陣陣鼓噪聲鵲起,幾乎震耳欲聾。當然,其中大多是支持寶通寺,要大悲禪師狠狠的教訓這個狂妄的小子。

    我和十三也大有興趣,壯漢的力氣大得很,可謂是超級大力士。大悲禪師的沉穩以及閱歷是沒得說,兩代人打拼絕對是一場好戲。

    站在石獅子之上交手,我可是第一次見到。

    只見壯漢慢悠悠將背後的背包拿到面前,從裡面掏出兩面小旗,拿在手中。我估計也就是長約一尺二寸,使用小旗做兵器。這壯漢給我的驚訝世越來越多了,隨著他手中的雲旗發出蕭蕭的壯烈之氣,正與壯漢的正氣凜然形象配合無間。我恍然覺得有點印象,關於旗的印象……

    一旁的蕭三不禁驚呼:「江南雲家旗!」

    我驚歎道:「江南雲家,莫不是排名四大家族首位的雲家?」

    蕭三點點頭,果然我的猜測沒錯。回想自己對雲家的瞭解,一幅世家的模樣概況展現在我的眼前。

    江南雲家,三代經商。不光是家族財富驚人,更因為其武林地位而名震江南。如果我沒猜測眼前的壯漢應該是雲曜天。雲家男丁稀薄,此人乃是雲家三代單傳。從出生之始更得家族中人所寵愛,為了教授他成才,雲家可謂是煞費苦心。傳言此人曾拜多位名師,其中就有河南嵩山少林寺羅漢堂堂主元武。雲曜天集家族長輩的寵愛於一身,憑借雲家雄厚的財力加上其自身的實力,可謂是新一輩名東江南的佼佼者。

    他年紀輕輕便高舉雲家旗榮膺大清王朝赫赫有名的武林人物排行榜,捍衛雲家在大清十八客中的地位。據說,從出道至今旗客雲曜天還未嘗敗績。

    雲曜天手握雙旗,他的來歷對大悲禪師倒是絲毫不加掩飾。大悲禪師剛才還以為壯漢要跟自己比試拳腳,見到雲家旗心裡焉能不大驚。不過他面上卻掩飾的非常好,只見大悲禪師微笑道:「原來是施主乃是江南雲曜天,失禮、失禮!」

    圍觀的人群一聽到壯漢乃是江南雲家的雲曜天,立刻嘩然一片。能看到江南新老兩大傑出人物之戰,可謂是百年難遇!

    雲曜天霸氣再一次膨脹,嗓音洪亮道:「曜天曾拜少林羅漢堂元武為師,算是半個少林弟子。江南人皆以為寶通寺的香火高於少林寺,前日我又聽到大悲禪師的兩個徒弟為此炫耀。故我以少林弟子的身份想與大悲禪師交流一下武學,還請方丈不吝賜教!」

    面對雲曜天再次要求一戰,如果自己退縮倒顯得膽小。大悲禪師回頭看了一眼徒弟,徒弟會意立刻奉上佛光禪杖。大悲禪師的佛光禪杖乃是鑌鐵打造,足足有八尺左右長。

    大悲禪師拿起禪杖有些不好意思,面對後輩的年輕人,自己確實在兵器上佔了便宜,故說道「老納的禪杖乃是重兵刃,算起來佔了雲施主的便宜!」

    雲曜天霸氣猛然間又長了許多,面上仍保持平靜說道:「無妨!」

    大悲禪師為雲曜天的霸氣所激,突然高喧一聲:「阿彌陀佛!失主遠來是客,請指教!」

    雲曜天不再客氣,潛運真力,向前一招「直搗黃龍」,疾向大悲禪師的胸口點去。

    剛才看雲曜天輕而易舉的拎起兩個石獅子,就知道他臂力過人。此時,他手中雙旗點擊之間,力道必然十分強猛。大悲雙手緊握禪杖將雙旗擋差出去,一片震耳欲聾的金鐵大震之聲就此四散傳開。

    雙方站在石獅子上你來我往,精彩絕倫的招式,讓我和胤祥歎為觀止!十三比我的武功高出很多,又常與宮中侍衛交手。因此,他見到的高手比我不知多了多少。在皇子中最癡迷武功的頂數我的親弟弟十四皇子胤禵,其次才是十三胤祥。

    回想起十四自小便於我爭寵,我母親德妃每當偏寵我多了一些,他便不高興。算起來,他自七八歲起便開始向我挑戰。初始,我依仗自己的身高力大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當胤禵十五歲時我的這種優勢便不復存在,我本來就不喜歡練武,自然不敢和武藝高強的胤禵摔跤。此後,每每接到他的戰書,我便會找種種借口躲避。

    其中包括請我最好的兄弟十三出手相救,也是我考慮的範疇。

    胤祥對我好,對我忠心,我是知道的。而十三對外人則是截然另一種態度,他早就看不慣胤禵跟著八爺黨混。這小子不支持自己的哥哥也就罷了,竟然吃裡爬外幫助老八做皇帝。對此,允祥早就生了一肚子氣。這下好了有機會教訓胤禵,他當然不會推辭。

    可憐的胤祥,被胤禵摔得渾身都快散了架,口中卻不討饒,眼神更像是復仇的野獸。允祥玩命的樣子嚇壞了胤禵,本來胤禵佔了上風,此時卻首先提出和平的請求。我見好就收,強拉硬拽規勸十三:大家都是兄弟不要太過認真!

    允祥心想:我這都是為誰啊!算了,四哥說到此為止,就到此為止!

    自此一役,十三胤祥博得了「拚命十三郎」的名號,起初在皇子間流傳。後來,父皇康熙得知前後緣由,大加讚歎胤祥的英勇,正式下了一道旨意,御封允祥「拚命十三郎」的稱號。

    由此,我也發現父皇對胤祥的喜愛尤在諸皇子貝勒之上。當然胤禵經過這件事,也不再找我比武。並非他良心發現,更不是懼怕我的虎威。我知道他心裡害怕的是允祥,十三是皇子中唯一能夠讓他忌禪的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