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愛越千年

大道小說網 第22章 初見田嬰 文 / 臨風微笑

    「大王,我鄄邑與無鹽邑受趙軍騷擾確有其事,幾份奏報,還是老臣親手呈與大王的呀……只是大王只顧與女英娘娘玩笑,從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此言一出,不但鍾離chun動容,周圍的群臣也為之色變。

    直訴大王的不是,如果大王惱怒起來,那可是殺頭之罪呀!

    「淳於大人,您可是淳於髡?」

    鍾離chun忍了半天,還是問了出來。

    「是啊,老夫正是淳於髡,敢問姑娘如何得知老夫的名姓?」

    「您那一飛沖天的故事盡人皆知,我鍾離chun雖然是一介女流,但是也耳熟能詳。當年威王因您的勸諫而國勢昌盛,希望再次因您的勸諫而讓大王為我鄄邑與無鹽邑百姓解除煩憂。」

    鍾離chun的話可謂一舉兩得,一是讓齊宣王想到淳於髡以前的功績而不至於因剛才的冒犯而治淳於髡的罪,二是以齊威王的善於聽取大臣意見,暗勸齊宣王應該再次聽聽老臣的意見。

    淳於髡為國擔憂,剛才一時直言而諫,說出了話正暗自後悔,這時聽這鍾離chun一說,便覺得自己身為兩朝元老,理應如此。

    於是更加大膽地說:「大王,鄄邑被佔,早有來報,無鹽邑被襲,也確係實情,還望大王明察。」

    齊宣王聽後,沒有立即對此表態,反倒很感興趣地說:「淳於大夫,剛才這位鍾離姑娘的話,讓寡人想起來,你當初喜歡以隱語勸諫我父王的,自寡人即位以來,就很少聽到你的隱語了,現在,你可否以隱語告之寡人,邊境上發生了什麼事?」

    「這個……」由於沒有準備,淳於髡聽後居然一愣。

    「大王,民女也喜隱語。況且,民女更瞭解邊境情況,可否由民女以隱語將邊境事告之大王?」

    見淳於髡發愣,鍾離春心裡暗想,這淳於髡大概是老糊塗了,剛才直訴大王的不是,居然忘記使用隱語了,自己此來,必須得到大王的看重,否則,就沒有以後了……於是,她大膽說話。

    「噢?鍾離姑娘喜歡隱語嗎?你表演給寡人看。」

    「遵命,大王。」

    鍾離chun點頭答應,繼而揚眉、切齒、兩臂前揮,口稱:「殆哉,殆哉。」

    齊宣王面對鍾離chun的表演,兩眼茫然不知所措,眾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淳於髡。淳於髡會意,試探地說:「這揚眉是指遠望邊邑,切齒指佞臣蔽君……咳,餘下的,還是請姑娘自解吧。」鍾離chun點點頭,正色道:「趙國陷我鄄邑、襲我無鹽邑,大王卻閉塞不知,而且身邊美女圍繞,長夜沉湎酒色,危險呀,危險,願大王盡快驅女色,逐佞臣,進賢人,治國家。」

    鍾離chun話音剛落,淳於髡拍手叫好,說:「金玉良言,此乃金玉良言哪……」

    齊宣王見一民女有如此見識,一時也頗受感動,便說道:「寡人早有此治國之心。查處奸佞,詔命即行;進賢人,也可著手實行;只是這收復鄄邑之事,眼下有些力不從心……」

    齊宣王還落下一點,就是鍾離chun所說的「驅女色」。好在事有緩急,鍾離chun沒有急著爭辯這些。

    聽齊宣王說「收復鄄邑之事,眼下有些力不從心」,鍾離chun言道:「大王,我邊境軍民,早已摩拳擦掌,無不等著大王一聲令下,收復鄄邑,解趙軍襲我無鹽邑之痛,不知大王力不從心之語何來?如果大王實在無多餘兵力,民女不才,斗膽替邊境軍民請命,無須大王增兵,只要大王一聲令下,我鍾離chun願率邊境軍民與趙軍決一高下。」

    齊宣王聽罷問道:「鍾離姑娘會率兵嗎?」

    這個時代,領兵打仗可都是男人的事,女人嘛,往往在家看孩子、種地(嘿嘿,似乎每朝每代都如此)。

    「鍾離chun不才,對兵法略知一二。」為形勢所逼的鍾離chun不得不如此說,一邊說,心裡一邊想,兵法我可沒學過,歷史我倒是學過一些……

    「你可曾率過兵?」

    「回大王,兵,我鍾離chun的確不曾率過。不過,在無鹽邑,我鍾離chun一直隨父操練,並且為保家園,我也曾教同鄉婦女習武……」

    面對信心十足的鍾離chun,齊宣王正暗自沉吟,這時又有一人跪倒在地,「臣鍾離秋拜見大王,臣願率部下,直擊邊境為大王分憂。」

    鍾離秋,聽到這名字,鍾離春心裡一陣高興,這不是自己的哥哥嗎?離家以前,父親鍾離樵還再三叮囑,如果到時候見不到齊宣王,或是有什麼意想不到的事,可以找自己的哥哥鍾離秋幫忙。只是自己路上遇到了孟子,興奮之中,竟把找鍾離秋的事忘了……看來,這鍾離秋離家以後也發達了,能上得朝堂呢……

    「鍾離校尉平身。鍾離校尉與這位鍾離姑娘可是同宗嗎?」齊宣王忽然想起來這兩個人是同姓。

    「是的,大王。鍾離chun姑娘正是舍妹,只是舍妹已失蹤十年,臣不知舍妹何時來到臨淄,更不知她今天會來晉見大王。」

    「噢?竟有此事?」

    「是的,大王,鍾離chun昨天與孟老夫子剛到臨淄,今天大王便傳民女晉見,民女還未及與兄長見面,這點孟老夫子可以做證。」

    鍾離春心想,可千萬別有人說我們是兄妹聯手有所圖謀啊……

    「大王,鍾離姑娘句句實言。一路行來,老朽亦不知鍾離姑娘還有一位兄長就在朝中為官哪……」孟老夫子為鍾離chun做證了。

    「鍾離兄妹皆有愛國之心,可喜可賀。只是鍾離校尉肩負守衛臨淄之重任,如何可以離開職守啊?這出兵之事,還得從長計議……」

    說了半天,齊宣王還是決定從長計議。

    「大王,你遠在都城,自然可以從長計議。卻不知邊邑百姓正度日如年哪……」鍾離chun不管不顧繼續進言。

    「是的,大王,鍾離秋離家十年,不知父母可否平安,也不知家鄉父老可否平安。鍾離秋對不住父母,對不住父老鄉親哪,大王。如果大王實在不放心臨淄城的安危,那麼大王,臣願交出兵權,與舍妹鍾離chun一道回鄉……」

    說罷,鍾離秋解下頭盜,雙手交與大王。

    「鍾離校尉,怎可如此……」

    「大王,鍾離兄妹言之有理。趙軍多次襲我邊邑,邊邑百姓生活困苦。田嬰早已派人查實了,正yu奏報大王,希望大王派兵收復失地,還我邊邑。今有邊邑女子鍾離chun主動請纓,又有臨淄守將鍾離秋校尉協助,邊邑可安,大王亦可以高枕無憂了……」

    齊宣王話未說完,又有人插言了。說話的是田嬰,他是齊威王的小兒子、齊宣王庶母所生的弟弟。田嬰從威王時就任職當權,現在,田嬰任齊國宰相。

    「田相國認為,寡人可以派鍾離兄妹去收復邊邑了?」聽了相國弟弟的話,齊宣王問道。

    「大王,田嬰認為可以。一來鍾離兄妹生在邊邑,長在邊邑,熟悉邊邑的情況;二來,剛才鍾離chun姑娘說,邊邑軍民皆有抗擊趙軍之心,可謂眾志成城;三來,鍾離兄妹皆熟知兵法,可領兵抗敵……現在只要大王一聲令下,我們無需多派兵馬,邊境可安矣……」

    一番話,說得齊王連連點頭。

    「如此說來,就由鍾離chun為無鹽將軍,無鹽邑兵馬皆歸無鹽將軍調遣,即ri趕回無鹽邑,率本邑人馬抗敵。鍾離秋為護國將軍,三日後,率本部人馬增援邊邑。各位愛卿有何意見哪?」

    「大王明見。淳於髡願為監軍,與鍾離姑娘同赴無鹽邑,協力破趙……」

    「淳於大夫年事已高,還是……」

    「大王,淳於髡年雖老,力未衰,願為大王分憂啊……」

    「如此說來,就依淳於大夫吧……」

    「多謝大王……」

    淳於髡與鍾離秋同時拜謝大王,鍾離chun卻遲遲不語,剛才侃侃而談的鍾離chun,自從田嬰說了話,眼睛就一直盯在田嬰的身上,她在想些什麼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