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中華民族的皇帝

大道小說網 第十四章 啟 文 / 藥醫

    在位29年

    啟,姓姒名啟,大禹的兒子,大禹死後,啟即位為天子,夏啟即位後,在鈞台大宴各地首領。有扈氏對啟破壞禪讓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滿,拒不出席。夏啟發兵對有扈氏進行征伐,大戰於甘,有扈氏戰敗被滅。這次勝利,使新生的政權得到初步鞏固。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的國家。啟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歡飲酒、打獵、歌舞,而疏於朝政。

    啟,史稱夏啟,生卒年不詳,夏禹子。禹病死後繼位,成為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病死,葬於安邑附近。

    啟,母塗山氏。屈原的《天問》中載傳說說,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與塗山氏相遇於台桑,旋即分別。懷孕的塗山氏女在傷念中生下啟後就死了。禹死後,啟破壞了禪讓制,自行襲位,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從此,原始社會宣告結束,開始了奴隸社會,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帝王(有的史學家認為禹是第一個帝王)。他放棄陽翟,西遷到大夏(今汾澮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

    啟奪位後,攻殺禹選定的繼承人伯益,開創了世襲的由父傳子的家天下制度。和啟同姓的有扈氏部落(在今陝西省戶縣)不服,啟發兵攻伐,被有扈氏打敗。為了贏得民心,啟便嚴於律已,過著粗茶淡飯的儉樸生活;還尊老愛幼,任用賢能,然後在人民的支持下,他再次出兵攻滅了有扈氏,鞏固了王位。這以後,他又義反以往的作風,生活變得腐化起來,整日飲酒作樂,歌舞遊獵。傳說他曾創作了名為《九韶》的大型樂舞。

    啟的年紀老了,他的幾個兒子激烈地爭奪著繼承權。小兒子武觀(一說為幼弟)因為爭得最凶,啟就將他放逐到黃河西岸(今陝西義帶)。武觀聚眾反叛,啟派大將彭伯壽帶兵將他打敗,並押來見啟。武觀只好認罪服輸。不久,啟因為荒淫過度而病死。

    黃帝之後的諸多帝王,如顓頊、帝嚳、堯、舜等領地均在禹州。其中大禹在禹州活動最頻繁,最長久,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帝舜封為夏伯,把他的領地虞邑賜予大禹,改名夏邑。夏邑便是今日之禹州。在城南三峰山左邊建有夏亭城。帝舜故世後,大禹即天子位,國號夏。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鯀,鯀之父曰顓頊,顓頊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黃帝。夏帝禹故世後,傳位於舜的兒子伯益,伯益雖承帝位,一則因為輔佐大禹的時間很短,二則沒有能夠把天下治理好,故而諸侯們紛紛離開伯益,另行朝拜禹的兒子啟。不久,啟即位於夏邑。史家言:堯舜傳賢,禹傳子。

    夏帝啟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算是上古頗有作為的帝王。自大禹治水起,氏族首領會盟制度逐漸變為中央集權的家天下制度。從應龍氏族來講,鯀、禹、啟都是為治水做出重大貢獻的氏族首領。歷經三代治水奔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推動生產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原始社會向奴隸制社會過渡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國最早的曆法紀年,誕生於五帝時期,到大禹時期更趨於完善。時下沿用的夏歷,俗稱陰曆,就是夏代創造出的曆法。自堯舜時有年的記載,至禹時有日月的記載。

    夏啟會諸侯於城北諸侯山(無梁鎮北),大饗諸侯於鈞台(梁北鎮杜崗寺村)。從大禹時代起便出現了較完整的行政區劃和賦稅條律。禹州在上古時期就已經成為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活動中心。國家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夏朝第三帝名相,被大臣寒浞逼殺,致使夏統治中斷40年。少康帝中興,改都綸邑(今順店鎮康城村)。最後一帝桀,將商部落首領湯囚禁於鈞台(在梁北鎮杜崗寺村)。據「中國監獄史」記載:中國第一座監獄即鈞台。商滅夏後,禹州做為首都的地位開始變遷。

    啟是夏禹的兒子,夏朝的第二個君主,史稱夏啟夏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

    相傳禹曾選定東夷族的伯益做繼承人。禹死後,啟殺伯益,奪取王位,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度,被父子繼承的王位世襲制度所代替,標誌著我國歷史進入了奴隸社會。有扈氏不服,也被他攻滅。

    夏啟是中國歷史上由「禪讓制」變為「世襲制」的第一人。「父傳子,家天下」由他開始沿襲了幾千年。

    史載,上古時候,中原洪水氾濫,大禹的父親被堯封於嵩山腳下,叫「崇伯鯀」。他帶領群眾以堵塞的方法治水,沒有成功,被殺於羽山。他的兒子禹繼承父志,用疏導的辦法治水,居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水成功,被封於夏地(即今禹州市)。大禹雖然是方國國君,卻倍受舜的寵信,讓他「統領州伯,以巡十二部」,後來又讓禹代替自己攝政長達16年。舜死後,禹在八方諸侯的擁戴下即天子位,並以自己的封號「夏」為天下之號,稱「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諸夏民族為主體、容納夷夏各部族的統一王國,大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帝王,後人稱之為伯禹、夏禹、神禹。

    禹在夏都執政八年,戌令全國實行統一的時制,俗稱「夏歷」,亦稱「農曆」。並且定車制、立貢法、建學校、作夏樂,提倡養老,令行薄葬,實行「五音聽治」,加上其它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將一新生的夏朝治理得井井又條,國民富庶,「公家有三十年之積,私家有九載之儲」。

    禹死後,其子夏啟「大饗諸侯於鈞台」,在這裡舉行「繼位大典」,宣佈繼承父位。「父傳子,家天下」由此開始。啟在位十年,傳給太康,太康傳給其弟仲康,仲康傳給其子相,相被寒浞逼殺,夏朝從此中斷四十年。直到相的遺腹子和康長大後,召集夏遺民,聯絡夏舊臣,終於消滅了寒浞勢力,才得以「整威儀東南行,求陽翟(今禹州)夏王之故都」,「坐鈞台而朝諸侯」,恢復夏朝基業,史稱「少康中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