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中華民族的皇帝

正文 第一百三十九章 隋煬帝 文 / 藥醫

    隋煬帝,名楊廣(公元569-618年),隋文帝次子,他殺死文帝及兄長楊勇後繼位。在位14年,被農民大起義的浪潮困於江都(今江蘇揚州市),為部下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縊殺,終年50歲,葬於今江蘇省揚州市西北15里的雷塘側。

    隋煬帝楊廣,又名楊英,小字阿摩,公元581年封為晉王,在南下滅陳和抵禦北方突厥的過程中,他立有大功,並籠絡了一批人材,一心要取代兄長楊勇的太子地位。楊勇由於生活奢侈,漸漸失去了隋文帝的歡心。楊廣就迎合文帝的心意提倡節儉,偽裝出生活儉樸,不好聲色的樣子。每當文帝到他府中,他就把濃裝艷抹的姬妾鎖進裡屋,王府中只安排幾個又老又醜的婦人,穿著粗布衣服,在左右侍侯,他又故意將樂器的弘弄斷,使樂器上佈滿了灰塵。放置在引人注目的位置上。文帝見了以為楊廣像自己,十分稱心。有一次,楊廣外出狩獵,正逢大雨。侍衛給他送上油衣(雨衣),他拒絕著說道:「兵士們都在大雨中淋著,我一人豈能穿上獨自避雨呢?」文帝聽了以為楊廣還具備仁愛之心,日後能成大事,更加喜愛,與此同時,楊廣又勾結和楊勇不和的越國公楊素,在文帝和獨孤皇后面前極力中傷楊勇,誣陷楊勇在文帝生病期間,說他盼望父皇快死。文帝聽後逮捕了楊勇,於公元600年廢為庶人,改立楊廣為太子。楊廣篡位的第一步成功。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臥床,楊廣認為登上皇位的時機已到,迫不及待地寫信給楊素,請教怎樣處理將要到來的文帝后事。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給了文帝。文帝讀後大怒,馬上宣召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此時,宣華夫人衣衫不整地跑進來,哭訴楊廣乘她換衣時無恥地調戲她,使文帝更醒悟到受了楊廣的蒙騙,拍著床子大罵:「這個畜生如此無禮,怎能擔當治國的大任,皇后誤了我的大事。」急忙命在旁的大臣柳述、元巖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到安插在文帝周圍的爪牙的密報,忙與大臣楊素商量後,帶兵包圍了皇宮,趕散宮人,逮捕了柳述、元巖,謀殺了文帝。楊廣又派人假傳文帝遺囑,要楊勇自盡,楊勇還沒有作出回答,派去的人就將楊勇拖出殺死,就這樣,楊廣以弒父殺兄的手段奪取了皇位。史稱煬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大業」。楊廣一奪到帝位,就顯露出荒淫奢侈,殘虐人民的本性,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浪子、暴君。楊廣即位的第一年,就決定遷都洛陽。他命楊素營建東京宮室,又命宇文愷與封德彝等造顯仁宮。

    每月役使200萬人營建洛陽。又徵集各地的奇材異石,運送洛陽。農民被迫運輸,千里絡繹不絕,使許多人活活累死在路上。他下令在洛陽西郊建築一座西苑,佔地二百多畝,苑內有海,海中修造三個仙島,高一百多尺,島上建築亭台樓閣,十分壯觀。海的北面有龍鱗渠,渠水曲折流入海中,沿渠修建了16個別院,建築非常華麗,每院由一個妃子主管。整個西苑被點綴得四季如chun,秋天,用彩綾剪成花葉,掛滿樹枝。冬天,楊廣所到的宮院,池沼中的冰得趕快鑿掉,用彩綢剪成蓮葉荷花佈置在上。苑內還飼養著各種珍禽異獸,供楊廣遊獵、觀賞。晚上,楊廣經常帶著幾千騎馬的宮女,吹奏著樂曲,到西苑遊覽、夜宴。同一年起,楊廣為了遊玩和加強對南方的統治,徵調一百多萬民工,歷時六年,修建了一條東北起自涿郡(今河北省涿縣),東南到蘇杭,全長四千多里的大運河。河的兩旁開闢大道,道旁種上榆樹和柳樹,岸邊每隔兩個驛站設置一座供楊廣休息的行宮。自洛陽到江都(今江蘇省揚州市),共設置了40多座行宮。

    開鑿大運河,共用了約1億5千萬個人工,平均當時每戶百姓要出近20個人工,還有許多開挖運河的民工累死在河中。有一段河道挖得淺了些,楊廣竟下令將挖掘這一段的官吏和民工五萬多人全部捆住手腳,活埋在岸邊。在客觀上,這條用無數勞動人民血汗修建成的大運河,起著便利南北交通,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國家統一的重要作用。從大業元年(公元605年)八月起,楊廣三次通過大運河到江都巡遊,他乘著長二百尺,高四十五尺,上下四層的大龍舟。隨行的嬪妃、王公大臣、僧尼道士分別乘幾千艘華麗的大船,首尾相望,綿延二百多里,拉船的縴夫就有八萬多人,兩岸還有騎兵護送,旌旗蔽日,熱鬧非凡。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鼓樂喧天。楊廣在船上縱情飲酒作樂,觀賞兩岸風景。沿途五百里以內的百姓,被迫奉獻食品。珍貴美味的食品吃不完,開船時就挖一個坑掉了事。許多百姓被弄得傾家蕩產。有一年,楊廣從陸路去北方巡遊,帶了50萬大軍,特地徵調了十幾個郡的民工。開鑿太行山,修起一條大道。又徵調了一百多萬人,限期二十天,修築長城,以保護他的安全。雖然楊廣開鑿大運河勞民傷財,但大運河在此後的近千年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唐代詩人皮ri休曾說:『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與禹論功不較多.」

    到了北方,沒有行宮,他命令巧匠宇文愷建造了一座活動宮殿,稱觀風行殿,上面可容幾百人,可隨時裝拆,下有輪子轉動。楊廣先後三次發動了對高麗的戰爭。在朝鮮半島,隋朝時分高麗、百濟、新羅三國,高麗最強,煬帝繼位後,徵召高麗王入朝不至,煬帝率大軍征討。大業八年(公元612年),楊廣進行了第一次征討。出兵以前,他徵調大批工匠在山東東萊(今山東省掖縣)海口大規模造船。工匠被迫在水中不分晝夜地勞作,腰部以下都生了蛆,死亡的有十分之三、四。他還徵調江淮以南的民工和船隻,把黎陽倉,洛口倉的糧食運到涿郡,船隻前後相繼,長達一千多里。奔走在路上的民工和兵士,經常有幾十萬人。很多人倒斃路旁,屍臭不絕。準備就緒後,隋軍一百多萬人分海、陸兩路進攻高麗,大敗,只有2700人逃回。

    大業九年正月,楊廣第二次征討高麗,四月煬帝再渡遼水,六月國內楊玄鹹起兵攻洛陽,煬帝因後顧之憂,只好退兵。大業十年(公元614年),國內農民起義席捲大東南北。煬帝妄想以對外勝利來扭轉危亡的命運。對高麗進行了第三次征討。但當時農民起義軍遍地皆是,徵集的士兵或因道路阻隔不能到達;或沿途逃散。以致兵員不足,無法進軍,只好與高麗和議,乘勢收兵。同時,楊廣為了表示隋朝的富足強盛,他利誘西域使者和商人入朝,沿途郡縣奉命耗費巨資迎送。公元610年,西域各國使者和商人齊集洛陽。從正月十五夜間開始,楊廣命令在皇城端門外大街上置設盛大的百戲場,為西域人演奏百戲,戲場大至周圍五千步,奏樂人多至18000人,幾十里外都能聽到樂聲,燈光通明如同白晝,直演奏到正月底結束。西域人到洛陽東市做交易,楊廣命令本市商人盛飾市容,廣積珍貨,商人都服裝華美,連地攤上的賣菜人也得用龍鬚席鋪地。西域人經過酒食店門前時,店主都得邀請他們入座吃飽喝足,不收分文,還說隋朝富饒,酒食照例不要花錢。市內樹木也都用帛纏飾,以示富足。西域人問道:「你們隋朝也有赤身露體的窮人,為什麼不用這些帛給他們做衣服穿,卻白白用來纏樹?」市人無言以對。就這樣,隋文帝時期積累起來的巨量財富和民力被楊廣無限止地揮霍和消耗著。而無止境的徭役和兵役,又迫使千千萬萬的農民離開家園,大量田地荒蕪,廣大農民無法生活,只得吃樹皮,樹葉,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楊廣又言無又無信。

    公元615年,他再次去北部邊境巡遊,突厥幾十萬騎兵突然來襲,把他圍困在雁門(今山西小代縣),他只能抱著幼子楊杲日夜啼哭,束手無策。最後接受了大臣蘇威等建議,下詔書保證不再出兵攻打高麗,並重懸賞募兵,各地縣令紛紛應募,領兵前來求援,使他才得解圍。但是,他回到洛陽後就推翻諾言,不給賞賜,並下令再次攻打高麗。楊廣如此暴虐的統治,終於在公元611年激起了農民大起義。但楊廣卻仍不加收斂,依然奢侈殘暴,而且拒絕臣下的勸諫,他自以為才學傑出,對侍臣說:「別人說我只不過是繼承先帝的遺業,其實,即使和士大夫比才學,我也應該做皇帝。」又說:「我生性不喜歡別人勸諫。如果是達官,再想以進諫來求取聲名,我更不能饒他們。如果是一般百姓,我還可以饒他些,但決不讓他有出頭之日。」開國功臣高熲,賀若弼、宇文弼等重臣因為不滿煬帝的奢侈,被煬帝加上誹謗朝政的罪名處死。公元616年,他不顧隋朝的安危,再次巡遊江都,臨出發時,小官崔民象上表諫阻,他把崔民象殺了。走到汜水(今河南省滎陽縣),小官王愛仁上表勸諫,他又殺死王愛仁,繼續前行。到了梁都(今河南開封),有人攔路上書,說你如果定要去江都,天下就不是你的了,他又殺死了上書人,最後,他來到江都。農民大起義的烽火越燃越烈,楊廣預感末日臨頭,一直膽戰心驚,晚上他難以安睡,睡夢中又常驚呼有賊。要幾個宮女象哄孩子那樣哄著,搖撫著才能入睡。一天夜裡,大業殿起火,他以為是農民軍殺了進來,慌忙逃入西苑,藏在草叢中,直到大火熄滅以後才敢出來,逃到江都後,他更加荒淫無度,在宮中建造了一百多座殿房,各居美女多人,每天輪流由一房作東,他帶著后妃侍女一千多人前去飲酒,整天酒不離口,日夜昏醉。他不願聽到不利的消息,但這仍消除不了心頭的,常常對蕭皇后說:「外面有不少人想計算我,且別管他,還是快快活活地飲酒吧。」有一次,他拿起一面鏡子呆呆地照了良久,對蕭皇后說:「我這顆頭顱不知道誰來砍它呢?」蕭皇后驚恐地問他為什麼說這話,他強作笑容說:「貴賤苦樂沒有一定,砍頭也不算什麼。」當然,他是不肯束手待斃的。眼見隋朝的大部分土地已被起義軍所控制,隋軍只是困守著洛陽、江都等幾座孤城,他怕江都不安全,準備遷都到長江南面的丹陽(今江蘇省南京市),命令民眾給他修建宮室。楊廣的禁衛軍將士都是關中人,早已怨恨煬帝的久居江都,現在見他還要南遷,都愈加思念家鄉親屬,紛紛謀劃逃歸故里,一時軍心浮動,眾叛親離。

    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3月3ri,將作少監宇文智與郎將司馬德勘,直閣裴虔通等人,乘機推右屯衛將軍宇文化及為主,煽動士兵,於傍晚時殺入宮中,楊廣聞變,倉皇改換服裝,逃入西閣,叛將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從宮女口中得知煬帝所在,引兵趕到西閣,只見煬帝和蕭皇后正並坐在一起哭泣,楊廣還責問叛將道:「我犯了什麼罪,你們要如此對待我?」叛將們說:「你窮兵黷兵,遊玩不息,窮奢極侈,荒淫無度,相信奸邪,拒絕忠言,使男子枉死戰場,婦女兒童死於野外,百姓失去生計,天下大亂,你還說沒有罪嗎?」楊廣說:「我確實對不起百姓,至於你們,跟著我享盡了榮華富貴,我沒有對不起你們,今天的事,是何人為首?」叛將說:「天下人對你這個昏暴之君都恨之入骨,豈止是一個人帶的頭。」說完就上前拉楊廣下閣。這時,叛官封德彝趕來傳宇文化及的命令說「這種昏君,用不著帶來見我,趕快結果了他。」蕭皇后哀求說:「皇上實在不賢,但看在以往對你們的恩情上,叫他讓位,降為三公,留他一條命吧。」叛將們不允,以裴虔通為首,提刀要殺楊廣,楊廣叫喊道:「你們別動手,讓我喝毒酒自盡吧」裴虔通不准,說毒酒不如刀鋒省事。楊廣哭著說:「我怎麼也是一位天子,就讓我留個全屍吧。」說完解下了自己的巾帶,馬文舉接過巾帶,和士兵們一起將他擁入內室勒死。事後,蕭皇后叫宮女拆去床做成棺材,暫時裝殮楊廣的屍體,不久,宇文化及將他葬於江都宮西面的吳公台下。唐朝建立後,遷葬於雷塘旁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