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七章 巾幗閒情 庶女異祖姓 才人甘通信 文 / 凌風傲月

    卻說長安西市群賢坊,毗鄰金光門,乃大唐重臣之居所。治世奇才長孫無忌亦居於此。無忌者,所學既博且jing。兩年前,太宗曾於凌煙閣論群臣之功,以長孫氏居首。

    是時之長孫無忌,官職居多,貞觀元年至二年,為尚書僕she現徙趙國公(曾齊國公)之爵,司徒、司徒之位。其妹,母儀天下!乃文德順聖皇后。

    貞觀十九年三月至六月,長孫無忌隨駕征伐高麗,迄今未返而長孫無忌的公府,卻被個庶女鬧得雞飛狗跳,不得安生。暫時不提。

    「武媚娘!武大才人姊姊!你怎麼偷偷溜出宮來啦?」公府花苑中,夏子嫣(她雖為長孫無忌之親女,但因庶出子女,莫能承襲爵位,故不以父姓為本!)拋素手之劍,向武媚娘小跑而去。像只輕快的雛燕,樂而忘形

    武媚娘,字曌,祖籍并州(山西)文水人。其父武士擭已喪,生前效忠李淵父子。後媚娘才得以入宮。而今她已二十二歲,桃李年華,嫵媚動人,彷彿艷絕,傾城之姿。

    她拉著子嫣的手,笑道:「皇太子在定州監國,我才偷跑出來。深宮中三個月來,常聞:『藍小姐』挨門逐戶,尋找夏子嫣。而被尋者之形貌和你極為相像!故此前來一問究竟!」

    子嫣氣憤憤的道:「哼!李九郎(李治)那小子真是死皮不要臉,還纏著你不放!媚姊,此次出宮,再莫復返!難道天下之大、竟無容身之地麼?若再見李治,小妹幫你教訓他。」

    武媚娘苦笑,道:「別胡來,人家雖是你表弟,但終究乃太子殿下、大唐儲君。伴君如伴虎,子嫣你不懂的,此事莫要再提。別轉移話題,『藍小姐云云』,到底是何緣故?」

    子嫣佛然,一甩衣袖,道:「切甚麼藍小姐,白小姐!曾以為他是採花大盜影無蹤,後才知乃為公冶世家的不良少年公冶風瀲!半年前,與其在涇河水畔一會,就對小妹念念不忘,心存歹意!期間,搞出諸般花樣,想逼本小姐現身,沒門!簡直是自討沒趣,白費!」

    媚娘笑道:「莫管這癡情少年郎的是非,既然對你如此用情,見他一面又有何妨?」子嫣道:「這傢伙好色成xing,見之不得。幾個月前,小妹派人去公冶世家暗探,得知『藍小姐云云』與公冶氏無關!唉風瀲這可惡的傢伙為了相識一面的女子欺上瞞下,是為不敬長輩;濫用財務,是為敗家之子!如此作風,何必與之結識!」

    武媚娘笑而不語,替公冶風瀲悲哀!子嫣咭咭咯咯的道:「更為可笑的是:以前公冶風瀲曾派人賄賂戶部尚書,想要全城黎庶戶口簿籍的副本。尚書來找父親大人商量,為查陰謀,就決議允諾了。事發兩日後,我之大名,傳遍長安!陰謀不揭真露,差點沒把我笑死,哈哈哈」

    武媚娘也是掩袖而笑,不像子嫣那般過於放縱張狂。子嫣笑道:「公冶風瀲那傢伙得罪我,可沒甚麼好下場,被我弄到水裡兩三次。恰逢當天三藏聖僧歸國,我自有錦囊妙計:就以盜取三藏真經為要挾,只要他答應,才被獲救。可憐那小子被迫屈從,還發了毒誓。半年來,三藏真經翻譯成國語,已傳遍大唐。公冶風瀲知曉之際,你想想他是甚麼表情?哇哈哈笑痛我肚子啦!」

    媚娘也變成了縱情才女,和子嫣笑得花枝亂顫。良久,媚娘道:「子嫣你有所不知:聖僧歸國之前,遭波斯百餘名高手尾隨,yu盜真經。但定數使然,波斯人終究未遂己願。聖僧至玉門關時,波斯高手心知再不出水,更無機會。關前奪經時,突然間,天降神靈,將波斯眾高手的武功化去,又以神通將其攝到長安,俟候欽裁。太宗鑒於邦交,寬大處理,將此類波斯人拘謹三個月。前幾天才放逐於通化門以東、龍道渠以西的山坳間。」

    子嫣正色道:「可惡!波斯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真經既傳天下,彼國安能獨缺?然波斯距天竺較近,何不自取佛典?不過陛下寬宏聖明,將波斯高手放逐,未曾通告天下:任何人不得接濟難民、任其生滅!可見好處多多:其一,展我神聖大國之風度;其二,給波斯難民生機;其三十總之不甚枚舉!唔事不關己,我又何必白費唇舌!」

    夏子嫣之言,半點不錯。當日,御林軍壓著波斯高手從龍渠道至難民山坳。同是當日,公冶風瀲和夏雪冰凝從chun明門至難民坳。兩方人馬不曾會面。風瀲、冰凝偶見波斯難民,自然不知道是因何所致了!

    武媚娘讚道:「呵呵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嘛!哇子嫣,你真是陛下的知己。放逐之事,竟有三十條好處!而每一項都合情入理,聽者無不拍手稱讚。此話,待我加以潤se之後,當成奏章呈獻。陛下聖駕回朝,閱覽此折,會更加看重你的。也許,會給咱們的子嫣一個『甚麼甚麼郡主』當當!」

    子嫣斐然不悅:「甚麼公主、郡主,小妹才不稀罕呢!我乃庶女,自然無此福緣。不過嘛若陛下真的龍顏大悅,破格封小妹做『甚麼甚麼郡主』也好,乘此可以羞我爹爹一羞。」

    媚娘道:「呵呵呵子嫣,莫要不懂事。非令尊使你姓夏。只是『庶女不從父姓』千古已然。況且,令尊於諸多嫡生、庶女子女之中,愛你最甚,怎麼還發牢騷?」

    夏子嫣道:「『牢騷』非小妹之錯也!只是爹爹辦事不當。大丈夫身當大變,父親大人乃朝廷重臣,上本參奏,肯求陛下罷黜這個貽害妾、庶的臭規矩,也未嘗不可;或者是嚴令天下男子,不得取妾!」

    武媚娘笑道:「yu止妻妾嫡庶、男尊女卑之分,除非讓女子君臨天下!而皇帝妃嬪成群,又有甚麼理由要求天下男子如此?」

    此時,媚娘之言,可謂驚世駭俗、大逆不道。包括按律當罰但不限於打入冷宮甚至問斬。媚娘善於權術,行涉險之事不足為奇。她素知子嫣膽大包天,敢說「李治那小子教訓儲君」之類的話;加諸與子嫣自小相識,才認定她聞得此言只有愈加高興,而絕不會有洩密之危!

    子嫣果真高興,頓時,與武媚娘有知己之感,大聲道:「言之有理!子嫣若修仙有成,當逆轉『北極紫薇帝王星』為『帝女星』!屆時男卑女尊,天下女子」

    話未了,武媚娘打斷她的話,道:「方纔我已失言,子嫣你萬萬不可重蹈覆轍,否則遺禍無窮!」

    子嫣不屑,道:「好吧!繼續談『庶女』問題!我長孫氏哦不,他們長孫氏,原乃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皇族,返本歸宗,為鮮卑族拓跋氏。若我叫『長孫嫣然』,那還罷了;若是叫『拓跋子嫣』你聽聽像甚麼。」

    武媚娘道:「『拓跋子嫣』!唔哈!知道了。有心者會故意以『脫吧,子嫣』相戲耳!」子嫣然道:「然也,要保密哦!否則我就造孽了!」武媚娘道:「這個自然!但你又造甚麼孽?」子嫣道:「因為,別人來取笑時,小妹會整治人啊!特別是修理男子!」

    霎時間,子嫣想到一點。黎庶跪迎聖駕之際的糗事!公冶風瀲要她當眾脫衣,代為洗滌。後來與他攻心斗計,自以為將其整治的慘不忍睹。「可惡的風瀲,再也不要見你!」

    子嫣的心中,發生矛盾:她既不想『背祖忘宗』,姓自取的『夏氏』;又想『認宗歸祖』,卻又怕被人以『拓跋氏』藉詞無限發揮。兩者相衡,她心裡才感覺有點麻煩!小女兒心態,這牢騷卻也不算是過。

    武媚娘笑道:「其實,子嫣你心中對他還是或多或少有點感覺的,否則就不會以『風瀲』相稱。」子嫣被說中心事,但仍然道:「他連名帶姓四個字,以名呼之,更為方便。媚姊你不要扭曲我的意思。」

    媚娘道:「莫若這樣吧!媚姊代你去會會那個叫風瀲的。他若有甚麼書信之類的東西,難道你不想瞧瞧麼?」子嫣道:「唔這個沒必要吧!他這人下流的很,前去招惹干甚?」武媚娘道:「要知道,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子嫣道:「哼他是有情『狼』才對!要是寫出甚麼狎暱之類的話,小妹我情何以堪?」

    媚娘道:「非也!雖人心隔肚皮,不易看透!但他若真的寫那種東西,我自會事先得知。」子嫣道:「也對,雖說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少數人並非如此!你去見風瀲時,可不能洩露小妹的身份!」媚娘道:「這個自然!」

    兩日後!長安城中心,安仁坊小雁塔寺中,荷花池畔,涼亭石桌間!

    「娘子請喝茶,不敢請問芳名?」風瀲低著頭,為武媚娘遞上一壺龍井茶。媚娘笑瞇瞇的接過去。風瀲端端正正的坐在下首相陪,面對她的絕色,滿心平靜。媚娘笑道:「多謝,郎君該如何稱呼?」

    風瀲道:「若不嫌麻煩的話,娘子可稱在下為『公冶廿九郎』!」媚娘笑道:「那若嫌麻煩呢?」風瀲道:「風郎亦無不可。」媚娘道:「妾武氏,賤字媚娘!」風瀲道:「宮廷之才子武媚娘?」媚娘道:「嗯!」風瀲甚喜,道:「原來是武二娘,此番邂逅,不勝幸甚!」媚娘道:「風郎知我是次女?」風瀲道:「不錯!」武媚娘道:「還是叫我媚娘吧,甚麼『二娘』的,莫要胡叫!」

    風瀲道:「媚娘啊!不知約在下前來所為何事?」媚娘道:「夏子嫣之事!」風瀲大喜過望,「嗖」的一聲站起來,逼近媚娘,抓住她的雙肩,道:「卿識得哪個『夏子嫣』!?」媚娘推開他,笑道:「自然是風郎朝思暮想的夏子嫣!」風瀲喜道:「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媚娘打斷他的話,道:「子嫣不想讓你知道她的下落,你切莫要問!不過嘛媚娘或許願意幫忙!」

    「哈哈哈」風瀲歡笑。「如此說來,媚娘是想甘為信史了?」媚娘見他一語道破,暗笑,道:「還真會自作多情!」風瀲啞然:「媚姊取笑了!在下有書信一封,請代為傳達。」以『姊』稱之,更敬媚娘。

    媚娘道:「前提是我先過目!」風瀲愕然,臉紅,道:「不妙吧!」媚娘道:「既然是『狎暱書信』,子嫣是不會看的,就別白費心機了。」言畢,站了起來,方yu離去

    初涉情海的男子,即茫若迷,外加衝動,殊不知『狎暱云云』之語,反而會適得其反。「上當了好厲害的女子!子嫣之友真不簡單。」風瀲拉住她,道:「煩卿稍待,在下另書一封!」武媚娘道:「恕我有事不能相候。有甚麼話,就口傳吧!」風瀲心裡惱火,卻不敢發作,抱頭苦思,良久,迸出一句話來:「八個字,你對子嫣道:『點拔之恩,永不敢忘!』

    公府中。武媚娘與夏子嫣謀劃良久,決議:夏子嫣要「單刀赴會,勇闖虎狼之穴。』雖然兩人素聞公冶世家的作風:對友至真至城,對敵至狠至毒,生怕公冶風瀲由愛生很,做出越軌之事。但是子嫣出徒後,天下間怕過誰來?那會將「區區公冶氏」放在眼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