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十八章 玉霞山 靈劍山莊 文 / 凌風傲月

    岳陽樓,本為三國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自古沿襲至今,最是有名不過,外域來者,初見此樓驚奇巧妙的構築,真個是目瞪口呆,嘰裡咕嚕的讚不絕口。子嫣、冰凝二女,攜手穿梭在人海中,瞧瞧這,看看那,東跑西竄,樂此不疲

    盟主古月天逝世不久,喪事將在這裡舉行。樓裡樓外、前前後後,都是前來奔喪弔唁的江湖中人。其熱鬧程度,毫不弱於昨日的君山大會。黑白兩道的各路人馬,皆披麻戴孝,以示尊敬。岳陽樓內層,便是靈堂,佈置得甚是莊嚴肅穆:靈桌上供著盟主的牌位,是為篆體大字:唐故盟主古府月天公之至尊靈位。牌位左下角有行楷體小字:卒於大唐丙午歲貞觀貳拾年三月初。

    古府家眷的輓聯,掛在盟主遺像之旁,抑或在大『奠』四周;其者致送的輓聯挽幛,先後置于于靈堂兩旁的板壁上,還有諸多的花圈、花籃等弔唁之物,全放於樓門兩側。輓聯的內容,概括著盟主一生的主要功績。接著,各幫各派的掌門焚香祭拜,古府家眷回禮不提

    無數豪俠俯伏在地,哭聲震天,哀號淒慘,後續祭儀則繁瑣無比,猶如諸侯之稿葬。子嫣不禁大發牢騷:「我是堂堂公府大小姐,紆尊降貴,慰吊死者也就罷了,但是,被迫披麻戴孝,出殯時還得陪送靈柩下葬,這簡直豈有此理!」

    念及此處,子嫣拉著冰凝就趁亂開溜,至賓館棚,更換衣衫,又到馬廄牽出坐騎,遠遁喪禮結束,盟主妥葬,群豪陸續離去,散佈岳州內外,俟撤去靈堂,頭七過後,方續開武林大會。昨日大會,神槍門與星月派被「那廝」離間。故此,孤琊秋菱與袁道明大起爭執。虧得風瀲挺身而出,才揭破那廝的陰謀。

    那廝被禁君山,昨夜轉運至此,公冶羲轅、三幫四派的掌門,至仙梅亭,嚴刑提審那廝。秋菱道:「我徒冰凝失落的『飛星鎖魂針』,遮莫是你獲取?」那廝齒牙全落,不能言語,執筆寫道:「不錯,偶然得到三枚,但無飛針模子,偽造之後,畢竟有異於原物。」秋菱問:「挑撥星月、神槍兩派,是何用意?」那廝又寫:「恕難奉告。」

    秋菱大怒,揮劍砍下那廝的左耳,又問:「你究竟有何陰謀?背後的指使人又是誰?」那廝突然怪叫一聲,將紙筆拋落,凶光畢露,盯著秋菱,又斜睨公冶羲轅,突然,「呸」的一聲,向秋菱啐去。秋菱避開濃痰,揮掌擊在那廝的腦門上,那廝不閃不躲,腦漿迸裂,死於非命。

    凌雲劍派,掌門鶴雲霄微怒,罵道:「你這女娃兒,太也魯莽,幹嘛殺胡亂殺人?也許,嚴刑逼供後,這廝就會吐露實情,從中找出的線索,查出盟主被害、秘笈遭竊之事。」環顧當今武林,不怕秋菱的屈指可數,鶴雲霄首當其衝。這老兒年過九旬,鶴髮童顏,有飄然出塵之姿,與古月天、公冶羲轅這二老齊名。

    鶴雲霄不怕秋菱,秋菱又豈會怕他?她道:「少管閒事,誰叫這廝侮辱本尊,若是鶴老因此氣惱,就該去找羲老(公冶羲轅)的晦氣。他的話忒也老實,曾對這廝道:『若坦言交代,尚留全屍。』鶴老不妨想想,這廝既抱必死之心,怎會坦誠供罪?」言畢,秋菱不理眾人,哼唧幾聲,竟然揚長而去。眾人:「」

    公冶羲轅歉然道:「老夫失言在先,六位還請見諒,就月天公與秘笈之事,我全力施為,以補過失。」三幫三派的掌門,道:「莊主言重啦,您不論對敵人,還是朋友,句句無虛詞,在下傾心佩服。」公冶羲轅:「」盟主遺體,經幾日查驗,全身上下無半點傷痕,眾人既不願又不敢刨體驗屍,故而,真相難以大白於天下

    巴陵城裡,子嫣、冰凝策馬閒遊,行過大衢小巷後,就賽起馬來,馳往東北方,片刻間就抵達陶侃故城,又至侯景浦,復行三十幾里地,已到汨水。又經玉笥山、彭城洲,再折路向南,最後歇馬華容縣郊外。稍息之後,信馬由韁,但見此處遙山疊翠,萬物澄清。山花綻錦,競秀於青草之間,白楊翠柳,密密層層。二女時過叢林,偶經溪畔,涓涓流水,畢竟自有一番風味。

    子嫣道:「華容縣,當年魏主曹操兵敗赤壁,落荒而逃,途徑的就是這裡;而關帝亦在此處義釋曹阿瞞,還差點被諸葛亮斬首,呵呵呵」冰凝道:「不錯,曹操自視甚高,一生狂妄,哪料想百萬雄獅,尚不能攻克東吳,還被大火燒得損兵折將,敗走華容道。」子嫣道:「可見勝負之道,在於智慧的運籌。」冰凝點頭。

    夏子嫣忽道:「姊姊,背著弓箭出來干甚?難道是沒銀子使,還得打些野味果腹充飢?哈哈哈我也是窮光蛋,因嫌金銀是一大累贅,就沒隨身攜帶,子嫣還得靠你養活呢!」冰凝笑道:「弓箭是我的趁手武器。」子嫣道:「是了,星月派以暗器見長,she術也非比尋常。曾聞先皇唐高祖在龍門破賊,發七十二箭,殺七十二人,不知你的箭術和他相比如何?」冰凝笑道:「遠遠不如。」子嫣道:「你到底有銀子沒?」冰凝黯然道:「忘記帶了!」子嫣大罵:「該死的公冶風瀲,這會兒跑哪去啦?害的本小姐挨餓,走,咱們進城混吃混喝,野味實在不是人吃的東西。」

    二女策馬前往,約莫幾刻鐘後,就來到華容縣的十里亭。午牌時分,才至城門口,一路上飢腸轆轆,相對苦笑。進城後,見此地頗為繁華,人流熙攘,摩肩接踵,沿街叫賣聲,此起彼伏紅樓畫閣、朱門繡戶,高櫃大鋪盡呈百貨,茶坊酒肆喧聲鼎沸。一家構築宏偉氣派、外觀雕樑畫柱、壁畫精緻的豪門酒樓印入二女的眼簾,便毫不猶豫的進入這家「賞月樓」。

    入門望去,但見賓客滿座,席無虛位,熱熱鬧鬧的響徹底樓,店小二被賓客呼來喚去,熱火朝天的跑上跑下。子嫣、冰凝貌若天仙,衣飾華麗,一看就是有錢的主兒,貴客盈門,誰敢怠慢?店夥計將她倆招待的慇勤倍至,的說道:「吆!客觀,您可來對了地方,小店這裡的醬滷肉絲、溜蟹腿、白斬雞、炸排骨還有二十幾年的太白酒,那可是遠近聞名」

    子嫣聽這傢伙如此婆婆媽媽,早就不勝其煩,道:「休得聒噪!不要油膩的,就來些芙蓉糕、喇嘛糕、蓮子粥、杏仁兒茶、糖蒸八寶飯。再來壺太白酒,馬上給本小姐送到二樓!」店家道:「好勒!客觀樓上請,酒菜片刻即到。」

    冰凝、子嫣上得二樓,見稀稀疏疏的就有三四桌食客,靜雅淡然,頗不像底樓那般喧嘩吵鬧,揀個臨窗的座位入席,飲茶解渴,沒多久,酒菜上席,二女動筷就餐,吃得幾口,冰凝道:「我去變賣首飾,飯後也好付賬。」子嫣笑道:「不用,這頓是『霸王餐』。」冰凝:「」酒足飯飽後,子嫣望向窗口,小聲道:「溜吧!」冰凝躊躇,道:「良心難安啊!」又笑道:「霸王豈會畏罪潛逃?」

    突然,從鄰座旁傳來個聲音:「哎呀!這不是星月派和公冶世家的兩位小姐嘛,沒想到能在此地碰面!」言畢,這人向二女走來。說話這人,面目俊雅,正是以三十六路「衝霄破雲劍」聞名江湖,人稱「追魂奪命劍」的少年俠客謝玉峰。昨日,也曾在大會期間出現過一次。

    當初,袁道清在京兆府被害,同時同地,謝玉峰恰遇夏雪冰凝,故被袁道明請去做證人,謝玉峰實事求是,冰凝對他此舉也毫不介懷,遂笑道:「哦!原來是謝公子,真是巧了,請來這裡一塊座吧!不知公子來華容縣有何貴幹?」

    謝玉峰也不客氣,大刺刺的坐到夏子嫣的旁邊,道:「實不相瞞,華容縣玉霞山靈劍山莊的少年莊主龍劍峰與在下交情非淺。他知我會到洞庭湖赴會,故來書邀在下前往莊內一敘!說是無意間發現一塊至yin至寒的七彩玄晶石。此石有莫大的靈力,千年不遇。但此石有妖靈看守,旁人難近,所以要請我幫忙斬此妖靈,並將此石融化,用來鑄劍。」

    子嫣道:「謝公子!斬除妖靈,取七彩玄晶,我可不可以跟你去看看。我長這麼大,還從沒見過妖靈和有靈力的晶石長甚麼樣子,真好奇!」謝玉峰擺手道:「還是算了去吧!龍少(龍劍峰)的信上說,看守七彩玄晶石的妖靈非比尋常,修行百年之久,甚至有通玄入道之能。在下也不一定能對付得了,說不定還有性命危險。小姐前去有個三長兩短,在下難辭其咎,那該如何向公冶莊主交代?」

    子嫣笑道:「沒事的,謝公子,你既然不怕,我又有何懼?此番斬妖,決無性命危險,只是你誇大其詞罷了。否則,龍少怎會讓自己的好友陷入危境?我也屬於道門,法力道術,也略通皮毛,願助你一臂之力。」她蒙袁天罡教導,也學得異術,但英雄無用武之地,十餘年來,天下太平,不曾碰到過甚麼精靈之物,故而空有本領,但無處施展,未免有點遺憾。

    謝玉峰道:「啊!讓小姐犯險,在下可萬萬不敢,兩位的好意,在下萬分感激。況且你倆來華容縣身有要事,若因此耽誤,在下可過意不去!」冰凝道:「無妨無妨,謝公子多慮了,我和子嫣也是無所事事,才會到華容縣遛馬閒逛。大家相識一場,今見謝公子有事,豈有不助之理?」

    謝玉峰露為難之色,鄭重的說道:「是這樣啊,恐怕還是不好吧!」子嫣微怒,道:「怎麼是這樣的人?別人想找我幫忙,求都求不來。此番好意幫你,而你卻推三阻四,是不是嫌我們是女流之輩,不屑為伍?」謝玉峰忙站起來道:「小姐甚麼話,在下哪敢有此意!真是為兩位的安全著想。不如這樣吧!咱三人啟程去靈劍山莊,兩位小姐就在此地歇息。在下和龍少去斬除妖靈。若成功,將之捕捉回來,讓小姐瞧個夠,順便瞧瞧七彩玄晶石的摸樣。」

    子嫣不耐煩道:「好吧!好吧!就依你說的,咱們快吃,飯後就啟程!」子嫣假裝答應他,盤算著到了靈劍山莊,跟不跟他去看斬妖靈、取晶石,可就由不得他謝玉峰了,諒他也擺脫不了自己的廝磨硬泡,看他如何能抵擋?

    三人風捲殘雲,匆匆地吃完飯,謝玉峰喚來店小二,結賬之後,又買了些乾糧清水,預備在路上吃。隨後,就帶著冰凝和夏子嫣出了賞月樓。來到街市後,出了城門,便折路向北迤邐而行。

    繞過幾座村莊,三人漸行至山路旁,沿道攀爬,翻山越嶺,行了足足兩個多時辰,來到一座雄偉的山巒之前,正是玉霞山。

    此時約酉時三刻,滿山景色旖旎,暖洋洋的輕風迎面吹來,清爽無比。嶺上鶯歌燕舞,花香醉人,夕陽風光無限美好。

    此地群山連綿,白雲繚繞,好似仙鄉道場,迷霧飄散,輕風綿綿;松蒼柏翠,萬節修篁,蒼蒼煙se,鋪滿山徑。迷霧飄飄,翻捲隨山景,煙霞蕩蕩,噴彩裹奇峰。千株松柏顆顆翠,染染山青若碧湖。

    沿著修葺過的盤曲山路,翻上玉霞山巔,已是戌牌時分,才到目的地。一入此山便使人有飄飄欲仙的感覺。像是塵世中的煩憂以隨此景象煙消雲散。

    方圓數十里內雲樹蔥蘢、氣象萬千,彎彎曲曲的盤山道,一層層的大理石階蜿蜒曲折直通雲天。

    巍峨壯觀的靈劍山莊高高地矗立在華容縣城郊外的玉霞山上。一座座龍樓鳳闕,或紅牆遮擋,或綠竹掩映,依山勢錯落有致地散佈在溪流縱橫的峰巒間。

    來到莊門前,謝玉峰對夏雪冰凝和夏子嫣道:「夏小姐,公冶小姐,天色不早了,今晚是回不去啦!只能委屈二位在此歇息一晚。」

    夏子嫣和夏雪冰凝並不介意,皆點了點頭。謝玉峰又上前對那小廝道:「請代為通傳你家少莊主,道是故人謝玉峰應邀來訪。」

    那小廝道:「呀,原來是謝公子蒞臨,可把您盼來了,我家少莊主早有吩咐,公子來時自行入莊,無須通傳。敝莊佔地極大,請小人為謝公子帶路,請!」

    謝玉峰聽後舉步就行,冰凝和夏子嫣跟在他後面,小廝在右側為三人帶路不提。進了莊門,但見此莊修葺的氣派恢弘,疑為仙境,有飄然出世之感。左拐右轉,穿過幾道長廊和五座月洞門,又繞過三間鑄劍室,才來到龍少莊主龍劍峰的住處。

    龍劍峰透過窗欞,見謝玉峰來莊,大喜之下,出門迎接。龍劍峰與謝玉峰兩臂互攙,激動道:「峰少,久違了今見你別來無恙,又想起你我在華山漫山遍野偷尋猴兒酒的場景,真是恍如隔世!哈哈哈今日來此,定要住上個一年半載,咱們倆乘此切磋武藝。」

    子嫣向龍劍峰瞧去,見他約莫二十多歲的年紀。儀容堅毅,眉宇間自有股睥睨天下的氣勢,英姿威武,貌如天帝。和龍劍峰互道別來之情後,謝玉峰道:「我來介紹,這位是星月派孤琊秋菱掌門的高徒夏雪冰凝;這位是公冶世家公冶羲轅老莊主的孫女公冶子嫣,都是名門之後,少年俠女!」

    龍劍峰對二女道:「兩位小姐不嫌荒居偏遠,芳駕敝莊,真是蓬蓽生輝、三生有幸!」冰凝、子嫣嫣然一笑,道:「龍少莊主言重了!」冰凝又道:「久聞靈劍山莊的鑄劍術天下無雙,盡造通靈之劍,山川海外仙劍之輩,足下駕馭的飛劍,也多數出自貴莊。龍少莊主既蒙祖上學得鑄劍精義,想必已有不少絕世好劍問世。小女子也是愛劍之輩,若方便的話,不知能否到貴莊劍塚遍覽名劍?」

    龍劍峰道:「鑄劍之術博大精深,而在下年輕識淺,只是初涉皮毛罷了!所學不過先父的十之一二。藉著祖上的威,才保敝莊興盛。在下自出道以來,的確是鑄造了不少破銅爛鐵,豈敢以名劍稱之?待用過晚宴後,在下當領兩位小姐去劍塚觀覽一番。」

    突然,在灼灼的燈光下,走來個傾國傾城的美少女,約莫十六七歲的年紀,可愛如天仙。龍劍峰見後,一把拉過這女孩,道:「峰少、兩位小姐,這是我的妹子,名叫龍雨瀟。」突然,龍雨瀟柔若無骨的靠在兄長身上撒嬌,甜甜膩膩地叫了聲:「哥哥!」峰少、冰凝、子嫣:「」

    眾人相互見禮後,進屋就座,謝玉峰道:「龍少,你是如何發現七彩玄晶石的?是在玉霞山上嗎?」龍劍峰笑道:「七彩玄晶石,是無意發現的,七日前,我在崖上練劍時,碧水寒劍不慎跌落山崖。到崖底找尋時,見有個山洞內放光,進去一瞧,見石塊晶石,具那鑄劍秘術記載,這就是傳說中的七彩玄晶石無疑。正yu取晶石,但突然出現妖靈,將我打飛。後來,不敢再進去,就回莊找妹妹商量。」

    夏雪冰凝和夏子嫣聞言暗自偷笑,心想這少年莊主的武藝稀鬆平常。練劍時連寶劍也捏不穩,傳到江湖上恐怕也是個笑話。

    龍劍峰此言雖輕描淡寫,實則暗藏危機,妖靈既能將他打飛,殺人害命自是輕而易舉。謝玉峰不語,默然頜首,心有餘悸。誤闖禁地,妖靈沒有痛下殺手,由此可見,此妖非久處幽暗、怨氣凝結的凶煞惡靈。

    話後,少莊主命管家在清雅閒居分付宴席,大擺珍饈,廣設百味,為謝玉峰三人接風洗塵。席間觥籌交錯,葡萄美酒,醇香飄飄撲鼻。龍氏兄妹熱情招待,連連勸酒,不在話下。五人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輕人,席上一敘,漸而相熟。

    席散,龍劍峰偕同妹妹龍雨瀟引貴客往劍塚遊覽。眾人穿過天井,復行長廊,又經閣樓無數,後過月洞門,方至。

    時值亥時:凝煙穹昊星月寒,九天銀河鋪白娟。石門外顆顆青松屈曲,株株翠柏陰森,月移枝梢影。澗壑潺潺湧溪流,籐蘿密密攀老樹。

    清風拂人面,暗夜燈無焰。昏昏默默,冥冥茫茫,玄幽雅致,夜半深沉。劍塚依山而建,構造奇特宏偉,全是巨塊金剛石砌造,堅韌無比。

    搗椒紅泥牆三面圍護。門上掛石匾,高懸「劍塚」兩個金字,筆走龍蛇,剛勁非凡,乃以無形劍氣所篆刻成,刻痕深足有三寸八分。

    開鎖推門,眾人先後湧入,靈劍山莊的侍衛首領在台柱上點起石燈。冰凝和夏子嫣見內室寬敞通達,無數通道暗門,更連接山腹。

    涓涓溪流在幾條水槽中流過,通向室外室澗壑。鐘乳石懸掛,苔蘚浮青石,芝草生溪畔,翠竹挨排長,遍佈生機。

    左右兩壁擺滿石雕劍架,無數凹槽裡豎放著各色各樣的名劍。正中有塊石碣。碣上有楷書大字,鐫著「仙靈聖劍塚」五字。二女觀此地,大為稱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