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仙緣外史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七章 返古顯魂大法 文 / 凌風傲月

    風雨無情!遠處,夜鷹高昂淒涼地長吟,撕心裂肺之聲,響徹天空。雨,從天穹深處飄落,嘀嗒嘀嗒地下著。黑雲似乎也不願離開。殘葉瀟瀟,野花搖搖,濛濛煙雨如詩如畫,山也朦朧,花也俊俏。大地蒼茫浩渺,氣魄攝人。風瀲心中,有一塊大石壓著,沉重,異常沉重。

    雲翳濃聚,霎霧齊生,那滂沱豪雨,密密層層地交集著,瓢潑盆傾。一聲響亮,霹靂交加,震動山河天地,險些崩倒華岳高山。眾人避之不及,以袖遮頭。四派道長則笑瞇瞇地撐起油紙傘,好似預料到會有大雨降臨似的。

    夢虛子道長哈哈大笑,得意洋洋道:「大道幽玄,遍覽玄像,無微不至,大則觀星望氣,推演先機,識五行之消息,察國家之運數。小則破人間凶與吉,善知陰陽福禍。風**雪,變之無休,起算一課,便知端的,萬事皆在吾輩預料之中。」

    善導大師道:「天道無常,事理難測,世間萬物,皆是鏡花水月,迷著計較,徒增煩惱。一切隨緣自無咎。樂天知命,無喜無憂,妙xing朗然,其樂難述。」

    轉過一面峭壁,上有一洞,諸人陸續鑽入,內有枯枝廢柴,生起一團篝火,驅寒烘衣,風瀲向子嫣道:「子嫣,魂靈兒懼怕陽氣火光,莫若你鑽到我體內罷。」子嫣道:「風瀲哥哥,你對子嫣真好,放心,我不怕。」

    法慧大師心念舍利子,等不得窮忙,向子嫣道:「阿彌陀佛,女施主先前蒞臨敝寺,曾有言:若貧僧等建水陸大會,超度無主孤魂,便以佛骨舍利相贈。今時,大會圓滿,孤魂各有所歸,女施主也該兌現諾言了罷。」

    子嫣乾笑幾聲,滿臉羞紅,扭扭捏捏道:「哎呦,各位大師,真是不好意思呀!子嫣忘記,今夜乃交接舍利子之期,故外出遊玩,未曾帶得,又知風瀲哥哥在此,才前來相見。」眾僧聞言,大失所望,齊刷刷靠過來,不約而同問道:「舍利子,今在何處?」子嫣偷笑道:「長洲哦!」

    弘忍聞言,怒道:「長洲,乃南海辰巳之地,女仙匯聚之所在。距此二十五萬多里,你不過是個幽魂女鬼,何以能抵達神聖仙鄉?休打誑語,老老實實將舍利子交出來罷,否則貧僧絕不客氣。」

    張天師忽然站起來道:「放肆!你知道子嫣小姐是誰麼?敢說如此大話。她前世乃瑤池仙女,喚作碧靈,因在天上有罪,故落凡塵,是被貶謫的仙人,豈容你大呼小叫,出言不遜。」

    弘忍顯然不信,反唇相譏道:「簡直可笑,你說她是女仙,她便是女仙了,何以為證?」張天師笑道:「若要你相信,卻也不難,瞧好了,貧道將施展『返古顯魂**』看清子嫣前世為人,若追溯到上古時期,她肉身、靈魂始終如一,則為真仙無疑,諸位可有異議?」

    眾僧道:「這也合理,若真如此,足以證明她是仙非凡。」張天師對子嫣道:「碧靈仙子,弟子得罪了。」說著,運元神,並雙手食中二指,抵住自家的左右「太陽穴」,虛靜守一,祖竅處閃閃生光,忽射出一道紅芒,凝於石壁上,擴散成光屏,顯出兩個子嫣,左為真靈,右為軀體。

    光屏邊緣,圍繞著天干地支,依次搭配,圍成一圈,正北方乃是「丙午」,二字呈紅色,既本歲貞觀二十年。其餘五十九對干支,乃是黑色。

    忽然,「乙巳」變作紅色,即代表向後倒退一年,接著,甲辰、癸卯、壬寅、辛丑、庚子按次序先後變紅,直至六十干支全為紅色,「丁未」與「丙午」接榫。循環一周,成一甲子,時光後退六十年,光屏上的兩個子嫣,依然傾城傾國,無有改變。

    張天師道:「看到了罷,六十年前,碧靈仙子還處於天界,與今世形貌毫無差別。凡人投胎轉世,隔斷前世,容顏怎會如前。這還不止,繼續看罷!」

    接著,所有干支變作黑色,須臾,「丙午」變作金字,待「乙巳」變成金色時,「丙午」又成黑色。照舊下去,以此類推,金字如流星,繞圈飛行,六十對干支由黑轉金,走馬燈似的,煞是好看,週而復始,循環不息。

    金字足足繞行了五十五圈,第五十六圈停留在「庚子」上不動。而光屏上的兩個子嫣,未發生半點變化。

    張天師哈哈大笑,道:「如此算來,倒退到三千三百四十三年前,當時乃中華始祖,軒轅黃帝建國之期,也就是庚子年,他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干支。」

    玄奘合掌道:「阿彌陀佛,道家神妙,實令我沙門釋子大開眼界,歎服不已。原來碧靈仙子,在三皇時期已然得道,貧僧失瞻了,罪過,罪過!」

    張天師道:「不止,不止,據我推演,碧靈仙子聖誕之期,與女媧娘娘煉石補天之時,相去不遠。」

    子嫣道:「諸位,我夏子嫣既然應允將舍利子奉送,就決不食言,我今以上古真仙的身份作擔保,大家應該沒甚麼懷疑的了吧,待『周公墓』之事一了,我便再返長洲,迎回舍利子。所以,法慧呀!你先抓緊修建舍利塔罷!不久之後,即能供奉。「諸僧聞言,各各合掌稱善,道謝不提。

    清晨,雨過天晴,綠葉蔥蔥,草兒油油,都掛滿水珠,空氣清新,充滿了濕潤的氣息,路上帶點泥濘,萬物容光煥發,被雨水滋潤過的大地,在陽光的照射下,積水處放出耀眼的光芒,彷彿大地上鑲嵌一顆顆亮晶晶的鑽石。

    蒼穹蔚藍如洗,幾朵淡淡的白雲,浮在空中。這時,從西北天際間,出現一條七色的彩虹,與藍天、白雲相映襯,令人心愉神爽。

    子嫣不愧是仙家轉世,真靈不昧,在烈日光照下毫不畏懼,只是依然如空氣似的,雖看得見,卻摸不著,她與眾人走在下山的路上,穿嶺過崖,輕巧如燕,時而在風瀲頭頂上飄飛,時而坐在他肩膀上,晃蕩著兩條修長美腿腿,忍不住吟詩自感,詩曰:

    貶謫升任關天意,往事流年成去離。

    不滅不生游大地,長生物外是仙姬。

    恨別霄漢空乏術,羈絆紅塵苦泛舟。

    何ri隨心掌運勢,仙凡路異枉心惆。

    張天師、潘師正、夢虛子、尹文cāo聞言,拍掌稱讚:「好一句『不滅不生游大地,長生物外是仙姬』!好一句『不滅不生游大地,長生物外是仙姬』!仙家情懷,果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領悟,碧靈仙子,敢問天界風光,究竟如何?」

    子嫣仍舊坐在風瀲肩膀上,不肯下來,笑道:「前世之事,我多半忘記,但自出竅以來,卻能識得歷來文字,譬如河圖、洛書、伏羲文王八卦、甲骨文、金文、鐘鼎文、大篆都難不倒我。」

    張天師道:「前世今生,兩界分立,宜應斷卻所有,遠遠隔絕。故凡人轉世投胎之前,必喝孟婆湯,忘記一切。神仙非比俗人,雖被抹去記憶,但千百年道行,非同小可,神識貫穿古今,隨著時間推移,精氣神重聚,往事便會一點點記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