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八章 明輝分析篡清 文 / 瘋老六

    時間:2009年3月5日星期四晚19:35

    地點:廢材俱樂部

    主持人:忐忑

    記錄:貓貓

    參與者:俱樂部群眾

    minghui(445983)19:35:51

    最近集中精力,把攢下來的六十萬篡清給看完了

    看完以後,想從四個方面分析一下篡清

    篡清這本書非常紅,但是前次在奧斯卡的群裡,小傑有個評價,說這不是一本絕對好的小說,或者說這書相對來說小眾,而且斷更頻繁,在人物、故事發展上,也有不少問題,但為什麼會這麼紅,甚至於奧斯卡這劍貨得意洋洋地說,他每一次斷更之後,24小時訂閱都在漲。

    這就同小奧的一些商業化寫作技巧有關

    我們來講第一點,連環懸念

    以前我和雪崩分析盤龍的時候,有個比喻,就是這本書的boss是逐次升級,用一條線連接起來的,打完親王,發現幕後boss是皇帝,砍完皇帝,發現真兇是光明神教,最後牽扯到光明神的身上,奧斯卡的寫作,同樣是運用一條線來把一系列懸念繫在一起,在這些懸念的最頂端,是一個最高懸念,就是主角能不能復興中國,能不能打勝甲午,而這些分解開來的懸念,則是這個最高的懸念服務,每當奧斯卡解開一個懸念的時候,就面臨一個更大的懸念衝擊,這個手法。

    我用畫面化的方法來描述一下,就好比,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躲避著追殺,一個士兵遠遠地用步槍瞄準他,呯,一發子彈,射出去,沒有打中,然後是子彈重新上膛,小女孩的哭泣,奔跑,子彈出膛,突而復始,不斷推進畫面的衝擊力,當一個**還沒有解開的時候,更大的**已經來臨

    在這裡我表述一下懸念的一種分法

    懸念可以分為三種

    讀者比主角知道要少,比方說,小說中暗示著主角還有一招必殺,但是這一扣必殺,沒有說出具體名字,大家對他自然有好奇的感覺

    但比方說貌似高手姐姐,以前寫神秘徽章的時候,每次打完怪,鑒定完裝備,就是不告訴大家升了幾級,裝備具體是什麼,主角知道,但是不告訴讀者,這是一種

    另一種,是主角和讀者知道得一樣多,很多軍文都是這樣的,前面有多少敵人,我軍多少兵力,主角決定去推平他,大家的好奇心,就在這個經過和結果上,

    但是最常用到的一個懸念類別是讀者知道得比主角多,這種懸念,很容易製造一種緊張的氣氛,我拿奧斯卡的安州之戰舉個例子,徐一凡在收拾第五師團,後方交由清軍打理,但是他不知道楊士驥要來敗局,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懸念,他能不能把第五師團如期吃掉,楊士驥的敗局能不能成功,然後隨著連環**的進展,進一步變成,聶士成能不能守住,

    徐一凡是否知道這前線的戰局,他是否能不能回援,最後把懸念放在了安州上,

    這個懸念解開,反而導致安州這個大懸念的衝擊,今天知宇向我埋怨,奧斯卡更新的前一章,爽是夠爽了,可是……懸念反而更大,讓他急不可待,這就是連環懸念的運用。

    好這個我們先講到這,我們來講講第二點,情節正負、鴻溝與**畫面

    奧斯卡的書,很爽,但是如果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很虐,如果單獨把這本書裡的負面情節抽出來,往往比起點許多虐文還要虐,但是奧斯卡很擅長進行一次次的情節轉換,在努力,失敗,勝利不斷轉換,我們有句話,在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所以我們講故事,千萬切忌是平平地過去,奧斯卡的文就是不斷受挫,一次次把如意算盤打破,然後迫使使用更激進、最堅決的選擇,按照麥基的理論,這叫做鴻溝,在不斷壓抑之後的爆發,有極度的爽快感

    這個先放放,我們在下一個議題再講,我們先談談另外一個,就是**畫面

    實際我個人覺得,實際是**,我有個比較個人的定義,就是一系列的基調畫面,這也是老彈重彈了,像安州之戰,這個**的持續度比較大,或者說,這個大**,奧斯卡至少花了5萬字來營造(可能更多),實際上,他也是由一連串的重要畫面組成,聶士成的死守不退、日兵從受挫到挺進安州、日軍的一時得意、袁世凱在安州城面對潰兵、禁衛軍的躍進、安州的死戰、禁衛軍的勝利,大致是這一系列可以說是有同樣基調的畫面來組成(可能還是遺漏了一兩個),把這個大**演驛得極限。

    我們繼續來講第三點,就是狗血、詠歎調與兩難選擇

    奧斯卡撒狗血,咱們都是知道的,但是他的煽情,我覺得可以分成兩個方面,一個是詠歎調,或者說是詩化的文字,關於論述這個,我以前也在群裡講過,肥花貓在龍空有一篇書評,講詠歎調,大家都可以看看,詠歎調,可以在奧斯卡的每一章都可以見到,很好地提升了整篇文章的氣勢,奧斯卡的詠歎調,大多數時間是出現在段落的未尾,把整個段落的氣勢提升上去,

    《「徐一凡的馬靴輕輕踏上了木製的甲板,輕得似乎都不敢落足也似。那一聲腳步的迴響,似乎就穿越了百年。

    這就是致遠?那艘牽動了百年中國人的心結,那艘似乎滿載了百年來國人痛苦的軍艦?

    在這一刻,似乎有個聲音,越過了百年的時間,在他耳邊迴響。

    放眼望去,海風獵獵,渤海蒼茫,冬日如血。

    身邊站著的,是鄧世昌。」》

    我舉個例子,就是他怎麼演進詠歎調的,這是很好的典型,他用詠歎調極好,是男兒,當殺人啊那一章,好了,這個問題我就說到這,肥花貓那個貼子,講得比我好,沒看過的都可以看看。

    然後我們來講下面的一點,那就是兩難選擇

    麥基巨巨有一個很好的理念,叫「不是兩難的選擇不是選擇」,奧斯卡就非常好地利用了這個概念,在巨大的壓力面前,把人物塑造出來,真正的人物,往往只能通過來挖掘。

    我們來談安州之戰吧,真正的人物,往往只能通過壓力來挖掘,這個大**,有幾個人物可恨,可殺,可敬。

    楊士驥是第一個,他面臨的就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北洋戰敗是不可避免的,接下去怎麼辦?拆台,徐一凡失敗,中國也失敗,不拆台,北洋這個團體就要崩潰,他選擇了拆台,這一刻這個人物變得可恨。

    再說另一個人物,袁世凱,他在安州城上,面對著盛軍的潰兵,同樣是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城下,是昔日北洋的舊部,但是開城,則安州必失,不開城,則是盛軍的憤怒,在這種兩難的壓力之下,他選擇開城,然後綁著炸彈把楊士驥給綁架了。

    再說行進當中,李從雲把輜重推下懸崖,同樣是面臨這樣兩難的選擇。

    而在最後的戰鬥中,徐一凡面對攻擊受挫的情況,同樣是面臨著兩難,面前是頑強守備的敵軍,再往是極度危險的安州

    身後是傷亡很大極需休整的禁衛軍,他們已經攻不動了了,他選擇的是全體親自衝陣,這是一個極度煽情的手法,實際多說,鄧世昌在南洋開炮,同樣是面臨著一個兩難的選擇

    所謂兩難的選擇,就是代表著,其它的方法已經完全無效,角色無論作出哪一種選擇,都必須是兩害或兩利之間擇其一,沒有第三條道路可以選擇,在這種情況,角色做出的反應必然是激進,不同尋常的。

    是袁世凱綁著炸彈包,是徐一凡親自出列衝陣,是鄧世昌放棄所有的前程。李鴻章不發電給錦州,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通過壓力,來塑造人物,嗯,這一點講完了。

    我們來講最後一點,多線推進與最後一分鐘營救

    奧斯卡以前在群講過多線推進,一點爆發的方法,我在這裡補充一下,前次是誰,反正是群裡的,說他在開篇用了多線推進的方法,結果被讀者罵,說他偏差了主線,當時群裡認為可能是這個多線推進不適合在開頭,但是我現在想想,關健還在是這個一點爆發上,一點!

    比方說,南洋炮擊,有好幾條線索,殖民地、致遠般、南洋華人、徐一凡,各線在不斷推進,但是他們的基本矛盾是一致的,也就是南洋的民族矛盾,而最後解決矛盾的一點,也是一致,就是致遠炮擊。

    嗯,我們繼續來說說奧斯卡寫了好幾場大**

    可是多數人都覺得是安州之戰寫得最好,今年人頭也說到了這一點,為什麼?我個人覺得,這種多線推進一點爆發的手法,還有一種極致的技巧,叫最後一分鐘營救,這是個電影術語,在驚險片、戰爭片等需要劇烈動作的電影經常使用。

    多線推進(一般是兩線或三線推進),在最後的時間點上爆發,這種手法,首先需要的是危機,或者,是一個危局,一切盡在掌握之中,雖然也可以用,但是力度卻要小得多,正如安州之戰,就是徐一凡對戰局失去了掌握,因為他沒有估計到楊士驥這個意外因素的存在,結果變成了日軍和徐一凡都向著安州挺進,誰能第一個抵達安州,誰就是勝者,而且這個賭注非常大,誰勝利了,誰就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誰就能在以後的一百年成為東亞的領導者,或者說,安州,代表著一場國運之賭,

    而奧斯卡在這個**裡,主要是運用了三條線,日軍、禁衛軍和袁世凱,此外還有聶士成等幾條小支線,正如我們前面說情節正負面一樣,我們的心底,是指望著徐一凡飛速趕到安州,然後輕鬆勝利吧,但是奧斯卡不斷設置負面的情面,安州兵力薄弱,好不容易日軍被聶士成擋住,又因為楊士驥拆台,潰散了,然後xx(小地名,咱記不清了)又告失守,楊士驥率潰軍衝到安州,這樣的話,就激起了更大的衝擊和懸念,情節越是往負面轉換,我們越期盼徐一凡早點趕到安州。

    可是對於日軍來說,他們的進軍,同樣不順利,先是二線兵力沒到就發動攻擊,然後是被聶士成一度擋住,最後是在安州城下遇到抵擋。

    雙方都是不斷受到挫折,不斷在爭奪安州這個點,而安州本身,也是在期盼徐一凡的趕到,這樣一來,到最後就是極度的大**,也就是最後一分鐘營救的運用,這個方法,在電影界運用得非常多,小說裡面,我也見過一些,竊明有用過,嚴格來說,奧斯卡的幾個**,都有運用到一分鐘營救,但是只有安州用得最好,其次,我覺得是南洋炮擊和錦州奪權,朝鮮飛兵躍進漢城和狙止淮軍北進,用的較差,關健是多線展開不夠,關健點的提示、重要性都不夠。

    我舉個例子,比方說錦州,奪權那場戲,如果是一邊在譯文,徐一凡一邊在趕來奪權,電報正在一個字一個字地譯出來,徐一凡飛奔而來,豐阿升在著作最後的掙扎,衝擊力更大,當然這是個人看法,補充一句,回明也有運用最後一分鐘營救的方法,就是公主外嫁選駙馬那一段,即將宣讀聖旨,讓公主嫁給那個病殃子,兩條線展開撞擊,最後在那裡搶聖旨。

    對奧斯卡劍貨的分析就這麼四點,可以好了吧。

    抱香(12623453)20:57:39

    咳,問第一個問題,如何設置連環懸念呢?

    minghui(445983)20:58:19

    我個人覺得還是老調重彈,倒推,先想好**,然後倒推回去,我覺得首先有一個總的懸念在那裡,然後還是那個問題,不能太平,講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發子彈打出去,另一發子彈已經上膛,轉個別人的說法,他說一個場面的作用是什麼,是承上(這一點我們問題不大)啟下(關健在這),或者說是,推進情節,延宕懸念,延宕懸念,不是結束懸念,推進情節,不是展現情節,才能做到承下啟下,一道到下一個場面去,這一點,我覺得安州之戰表現得很好。

    抱香(12623453)21:05:33

    也就是說,這個場面出現的意義,就是讓讀者的胃口在稍稍舒緩的同時,又緊接著被吊到更高?

    minghui(445983)21:05:43

    抱香(12623453)21:07:08

    我覺得,我有些明白了。連環懸念的設置,最終奧義,就是和女人xxoo,懸念就是前戲,女人就是讀者,連環的懸念,就是要不斷的刺激女人的xx地帶,卻又不能讓她惱了,也不能讓她輕易**了,直到最後……

    忐忑(369613639)21:02:00

    就是說,先把大懸念最終目標放下,然後在主角向著這個目標努力時,不斷放障礙,讓主角變劉翔,明巨是這樣吧?

    minghui(445983)21:02:14

    這個總的懸念沒有解決

    抱香(12623453)21:08:36

    咳……第二個問題是:如何把握負面情節的度,讓讀者在受挫的同時,又不至於拋棄本書……

    minghui(445983)21:09:12

    這個奧斯卡,我覺得可以正負面並發,或者是連繼兩個負面,然後爆發,成為全劇的轉折點(看士兵突擊),

    聖騎士的傳說21:10:00——!負面情凶處理上,上次誰說過的,在負面時給讀者一個希望,就基本沒問題了。

    minghui(445983)21:10:50

    對,希望,當然,你不要天雷就行,我覺得天雷是,綠帽,把自己獨有的秘密與人共享,目前想到這兩個,奧斯卡的負面情節,實際都是爽服務,所以他負面情節有,很重,但是全書卻是很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