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章 即時戰略理論 文 / 瘋老六

    有時候連我自己都堅定不移地相信,從我自己口中說出的所謂理論只是在扯淡。

    這是一個寂寞無聊的寒假午後,茫然不知所措,慵懶疲憊,沒什麼想看的小說,想看的小說手頭沒有,只好思垂空文以自見……

    rts,real-timestrategy我從小學一年級接觸到電腦開始就狂熱愛好的遊戲類型。那個時候只是紅警1,帝國1,後來長見識了,就玩紅警2,帝國2,星際1,接觸到魔獸已經是初中了,天生手速慢,也懶得去練,只喜歡拿不用腦的萬金油戰術虐虐那些比我還喜歡取巧的菜鳥,我只是孜孜不倦地教導他,apm100輸給50一點都不可恥。

    但我從來不說我很少上平台或者跟認識的高手玩就是因為輸怕了。

    一直這樣安慰自己,magicyang也是慢手(這跟我的慢手是一個概念麼……跟rainbow比apm200算慢手大家沒意見吧……),郁小剛玩星際也不能上wcg領獎台,我們這些文人,在後方搞搞理論工作就可以了。

    於是乎就搞理論工作,很可惜,我的數學水平讓我有著對於數據有著出乎尋常得低的感知(就是wisdom啦,你們懂的),搞理論漸漸就變成了漫無邊際地跟新手瞎扯。

    言歸正傳,我們開始瞎扯。

    偶然跟一同學談到國家對於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我嘗試著用我多年浸淫rts的經驗說服他:你只看到采資源采資源,其實資源開採地再多也沒有用;只說搞經濟搞經濟,其實經濟搞好也是虛的。如果不能把經濟和資源優勢轉變成軍事和科技上的優勢,那麼都是虛的……其實我的潛台詞是:什麼是有用的,再過一千年,我這個國家還在,繼續顫顫巍巍看起來大廈將傾,你個五百年前就消失的古國一千年前再強力有個鬼用啊!

    既然是潛台詞我自然沒有講出來,事實上我也懶得講了,在我那個同學那種不屑一顧的眼神的注視下我自己都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個白癡了。

    一、長篇與短篇,運營與一波流

    以上可以表明我對rts的理解:從參賽選手的角度看,所謂運營,只是贏得比賽的手段之一,若是沒有爆出200人口,把礦開遍全地圖也沒用。

    於是,從作者的角度看,把一些背景細節都充實,把很多設定都豐滿,把人物所在的世界描繪地五彩繽紛,這些都是很不錯的把小說寫好的手段。但是這些都不是必須的,正如同rts裡各種各樣的一波流(我來舉幾個例子吧……9d,7d,6d……這位壯士你喜歡5d?),運營什麼的讓他去死好了。當你的對手覺得沾沾自喜,想著有了哥的運營剩下的就只有a了的時候,比賽已經在10分鐘內結束了。

    若是大家都在運營,那麼首先是看誰運營得好,誰能爆出更多的部隊。

    若是都憑借200人口的合理配置的部隊硬碰硬打一波,如果操作上有很大差距,那麼勝敗之數存亡之理也就很明確了,若是操作水平上相近,便是大局觀和意識的比拚。這個時候就是比的一些細微的地方,比如誰包抄了誰,比如誰開戰時把埋伏的一小隊機槍往別人家裡一丟,比如誰事先幾個隱身ghost炸光了對面ht的藍,比如開打了才發現自己的坦克下面埋著毒爆……

    要完善各種各樣的細節需要的是極長的篇幅,開始的預設有多大,所需的文字也成比例增長。首先是拼大家的佈局與筆力,先要能把這麼幾百萬字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隨後便是各種的伏筆線索懸念搖擺延遲,把整本小說串成別人能看出來是一個整體的一本。要做到這一點,無疑需要一個大綱,一開始就漫無目的,那麼前言不搭後語也就不是冤枉你了。

    然後每個細節上還要下功夫,力求描寫的生動,無所謂是精緻的工筆還是隨心的寫意,只要能達到效果,600和200的apm沒有孰是孰非。重要的不是操作數有多少,而是有效操作數有多少……這是根據我當年拿微操圖練微操的經歷得出的血淚教訓。

    遙想當年,我操作4個農民a電腦的4個農民,我a地板,電腦那邊剩下一個,他贏,或者我剩下一個,我贏。我火力全開以破百的apm操作,電腦剩三個,我死光……

    所以當那個apm有我兩倍的同學看apm走勢圖時,發現大戰時他的apm攀到頂峰而我的急劇下降到0時,我只是笑而不語,其實我的心裡在流血,a地板的男人心裡有多痛你不懂啊,不是我水平高隨便一a就能贏,實在是操作了只會更難看啊。

    如果能通篇完美地運行五六百萬字,卻不會讓情節和文字脫出自己的掌控……那麼已經是能在wcg全球總決賽上拿獎的水準了。我一直覺得白話文的文學創作還遠沒有到頂峰,所以大家都只是寫寫短篇,君不見只有菜鳥才天天一波流自以為很厲害?就算是以一波流出名的職業選手真的正面a起來也還是很兇猛的啊。

    當然,剛剛講的都是從作者的角度,從讀者或者觀眾的角度,卻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看比賽的時候誰不希望看到的是兩邊緊張運營搭一點小規模的摩擦,然後200人口對a,一波甚至多次華麗的決戰。畢竟這樣的比賽才好看嘛~~

    所以在這種狀況下,我們的作者也取巧了,乾脆不以質取勝。於是他們不再關注操作上的小細節,不再關注自己是不是全局關照到位,乾脆全力爆200人口,雖說場面有多亂多糟糕他自己也清楚,但只要觀眾喜歡,觀眾多看,他的收入自然會上來的,至於那些「小」瑕疵,讓它們隨風飄去吧。

    二、傳統與新意,是否劍走偏鋒

    寫出一本吸引人的小說的確是很難的。就像全憑正面作戰拿下一局比賽遠不如正面搭一點小手段。看mvp的比賽時,看到他每次剛打完一波,就是2船3船機槍兵往別人家裡丟,長此以往,雖然自己也有一點小損失,但是別人更是被搞得焦頭爛額,最終這麼小小的劣勢不斷積累導致輸掉比賽。

    可能有人覺得我在這裡指的是走了偏鋒的。可恰恰相反,我舉出mvp的例子,卻是想說明一本傳統的小說該如何贏得讀者。

    正如mvp從來也沒有想過憑著那麼一點騷擾的機槍兵就拿下比賽,寫作走傳統路線的人也是不會妄圖憑借小說中某一個出彩的亮點就成就一本好書的。

    他們的思路是一致的,兢兢業業搞好力所能及的一切細節,我已經做好了我的部分,剩下的就等對手出錯,甚至都不用對手出錯,我就憑著一點點的優勢,分庭伉禮到有優勢,優勢到大優勢,大優勢到碾壓,到獲得一場完整精彩的勝利。

    就像羅丹對他的雕塑,每一塊有力流暢的肌肉塑造成了一整個的肌肉男。

    所謂的慢熱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兒了,一點點時他很難脫穎而出,你看不出他的好,但是路遙知馬力,十萬字看不出來的,到一百萬字你才發現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把別人甩出老遠了。

    劍走偏鋒不是沒有劍走偏鋒的好,至少別人一眼就能看到你的亮點所在,採用從未出現過的戰術的選手在剛開始總能獲得幾場很漂亮的勝利。

    而且這甚至能掩蓋一些別的缺點,對於一本某方面極為出彩的書我可以很寬容地對待他別的地方的小問題。然而若是選擇走傳統路線,任何一個方面的小問題都可能受到讀者挑剔的指責。

    然後猥瑣流終究不長久,我也曾經有一段時間特別喜歡用一些很奇特的戰術來取得正兒八經地打來之不易的勝利,然後很快我就明白,在某些實力和我相差不遠,但是各個方面穩紮穩打的選手面前,所謂劍走偏鋒只是找虐罷了。

    然而現實決定,一本小說想要在現在脫穎而出,在越來越挑剔的讀者面前,需要的已經不僅僅是某一個方面的出彩或者全面的紮實但平庸了。

    我可以寬容老書的缺陷,對於新書卻越來越嚴厲。可憐的新作者,若是不能在基礎紮實面面兼顧的情況下再寫出自己的新意來,那麼成神離他的距離大概就是飛鳥與游魚了。

    三、多線操作

    本來這應該屬於操作的一部分,也就是很硬碰硬的部分,本應該與作者個人的文學功底照應。但我還是把它單拿出來講了,雖然只是簡單地講講。

    講到rts裡的多線,我腦子裡一會兒盤旋的是兩隊分別在地圖兩端甩尾的飛龍,一會兒是moon的瀟灑的如同四個選手同時操作的四線。

    而講到小說裡的多線佈局,我最早的印象是基督山伯爵的三條明暗交織最終匯到一起的劇情線。而後其實也看了很多,比如冰與火之歌就是好多好多情節揉在一起,雖然很繁複卻絲毫沒有讓人覺得哪裡是多餘的。

    有的作者是喜歡多線的,比如忘語(我可沒說他的小說真的是多條線的),看凡人修仙傳的人八成都會注意到在每個大型多人在線副本時,總是會出現大致讓我腦中產生放幻燈片感覺的描寫,大致如下:

    1某個地方,怎麼樣的人,怎麼樣怎麼樣。

    2某個地方,怎麼樣的人,怎麼樣怎麼樣。

    3某個地方,怎麼樣的人,怎麼樣怎麼樣。

    4某個地方,怎麼樣的人,怎麼樣怎麼樣。

    5某個地方,怎麼樣的人,怎麼樣怎麼樣……

    好吧……我要明確的是……多線的劇情安排肯定不是這個樣子的,這更像是記流水賬,所幸忘語也沒準備把情節也寫成麵條一樣(想像一下一筷子夾起好多麵條,彼此平行掛起的感覺)。

    也有的作者是堅持單線的……比如雷雲風暴(廢話……第一人稱的小說)。

    並不是說第一人稱就一定是單線的,比如失竊的孩子一書……第一人稱,單數章是一個人,雙數章是另一個人……兩條線有關係,但是基本沒有交叉。

    多線的花樣很多,寫好很難,寫好了很漂亮,具體如何操作仍要靠作者自己考慮。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