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六十三章 長篇 劇情設計 文 / 瘋老六

    聽未知mm說,寫篇好的文可以拿90後小艾的果照?不知道真的假的哎,但是偶忍不住心動了,哈哈,於是決定出山再戰精華帖。

    寫之前,按慣例,果斷先打一下廣告,偶的書,請大家支持……/book/1007932。aspx

    剛剛數了一下存稿,正正好一百萬字了,真心不容易啊,偶並不是一個很會灌水的人,所以這一百萬字,真的是耗心耗力。

    但也因為如此,個人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心得可以和大家分享,也算是百萬字心得吧。

    1、二十萬字、六十萬字、一百萬字,新人的三道坎

    細心的人可能會注意到,我這本書曾在09年到10年間斷更一年多,斷更的原因,正因為我那時面對的是二十萬這道坎。

    剛來龍空的時候,是我六十萬字這道坎的時候。

    二十萬字那道坎的感覺是這樣的,一開始,我和很多新人作者一樣,看著小說長大,網文看了一大堆,心裡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要寫點東西。自己設計了一個主題、一個大綱,然後就開始寫了。

    一開始覺得感覺挺好,二十幾章寫下來,一個完整的故事,給同學看,覺得還不錯,沒想到你還能寫小說呢。然後就接著寫唄。

    可是,越寫就越沒感覺,挖了坑不知道該怎麼填,人物很平淡、對話很蒼白,該有的爽的劇情,自己讀起來也味同嚼蠟。

    沒辦法,所以在二十萬字的時候,果斷選擇了歇一下。

    在那之後,我又看了很多書。這一時期,主要看的都是所謂的小白爽文,看的最多的是三少的……那時候斗羅好像還沒完本吧。

    說實話,在以前自己是看不起這些書的,覺得是浪費時間。因為我的工作很忙,並沒有那麼多時間,即使有空餘時間,也要看星際啊,nba啊這些東西。

    但卻正因為這段時間的閱讀,這些小白文給了我很多靈感,讓我明白了現代小說的新節奏,這是看古典小說、武俠小說這些都得不到的東西,也是我一直認為網終小說最成功的地方、並將最終成為文學主流的原因。這個下面再一點一點解釋。

    有了重新的靈感後,又開始揀起之前的文,把之前那二十萬字推倒重新改了一遍,然後又繼續往下寫。這一寫就一發不可收拾,一連寫到了六十幾萬字。

    這一次大爆發,差不多是連續性的,每天都寫,腦子裡設計的劇情每天都自動地迸發出來。這也是因為前期已經有了足夠的鋪墊,所以一步一步的寫,非常地自然。

    可是到六十萬字左右,就是第二道坎了。因為該換地圖了。

    那時候我來龍空,到處找人評書,招來罵聲一片。但不得不說,這些評的最大好處,讓我知道了大家感興趣的點在哪裡,後面換完地圖後,應該朝什麼方向發展。

    自己看書、寫書,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經驗和喜好局限。有時候你自己覺得燃得一塌糊塗的東西,其他人可能沒感覺。這時候,你就需要學會如何製造燃點。

    為什麼我要用「製造」這個詞呢?因為這個燃點於作者自己,並不見得真的很燃,但讀者卻很燃。這個在下面再具體解釋。

    有了這樣的感悟後,我再次大改自己的文。改完之後發現,後面情節的發展方向也有著落了,真是一舉兩得啊。

    於是就這樣,不知不覺,便已經來到了百萬字量級。

    以上就是整個寫小說的道路,下面再分步驟具體的說。

    2、怎麼樣的開篇是好開篇?

    原評這裡有一個論點其實對新人的傷害非常之大,那就是,開篇前三章好不好,是你商業化成功的關鍵。

    這也是很多所謂商業化評文只評前三章惹的禍。

    他們的理由聽起來也的確充分啊,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嘛,讀者要在萬千網文中找書,肯定是只看開頭的,編輯決定要不要簽約、上架、推薦,也多是瞄開頭。那你說開頭重要嗎?

    可他們似乎都一直在刻意迴避一個事實,那就是,簽約了、上架了、推薦了,然後你就能賺錢了嗎?上架之後直接tj或爛尾的書還少嗎?

    事實上,商業化就是賺錢,什麼章節能賺錢?當然是vip章節能賺錢。哪本書的前三章是vip章節?

    你當然可以反駁說,讀者當然要看了前三章才會決定要不要訂閱後面的章節啊。但事實上,除了大神、小神們已經有鐵桿粉絲,會開自動訂閱,絕大多數,還是走一步看一步,覺得你某個地方不好了,就會果斷下架。

    編輯在給你上架後,也是看收訂比來決定推薦。你廣告打得再凶、票再多,真正掏錢的時候,不能讓讀者安心掏錢,那也是沒用的。

    所以,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商業化成功的。簽約、上架,不過是進火坑還是光明坦途的十字路口。

    那麼回到主題,什麼樣的開篇是好開篇?

    首先,作為新人,要吸引第一桶金,也就第一批讀者和第一批收藏,當然需要把開篇整得精彩。

    問題是怎麼才能精彩?這是許多新人陷入誤區的關鍵。

    他們總是覺得,精彩不就是爽嗎?開篇就打一架,踩幾個小怪,這不就很爽嗎?

    我在評書的時候,不知道看到過多少次,一上來就是踩什麼小混混啊之類的,展現優越感。

    老實說,這正是商業化評文只評前三章惹的禍。

    我自己也評文,我也時常只評前三章,但角度卻不同。我看重的是文筆,是作者的潛力、以及與我的共鳴。

    新人作者一定要牢記一個最基本原則,那就是,你的文一定要去取悅那些與你有同好的人。

    網文的讀者範圍很龐大,從十幾歲,到三四十歲,應有盡有。各個年齡層次,又有overlap,有的人三十幾歲,卻偏愛小白文,有的人十幾歲,卻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

    那些成天把自己要寫小白文掛在嘴邊的,我就沒看過誰真的成神了。道理很簡單,人是隨時間、空間、環境等各個因素而變的。今天覺得好的東西,明天覺得不一定好。今天還在開自動訂閱,明天就果斷下架。

    所以說,這個事情一定要分兩面看。一面是,讀者在他們不爽的時候,完全有可能隨時拋棄你。另一面是,讀者可能在他們看到了某個可能你自己都不覺得爽的地方,然後全力的支持你。

    網文界已經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不再是當年初創時期,現在的讀者數量群很大,基數大,就意味著什麼人都有。你一定能抓住那些能與你產生共鳴的人,無論你覺得自己是高雅的,還是小白的。

    想清楚這些,新人就應該明白,你在開篇前三章,應該寫出來的是展現你的文筆、文風,個人特色的東西,展現出來的,是你的誠心。

    很多讀者都是如此,如果在前三章看到了某一句話、某一個描寫、某一個細節,是和自己曾經的經歷有共鳴的,那他一定會有興趣往下看。

    怎麼才能寫出這些讓他們有共鳴的東西呢?很顯然,如果你寫的是一個標準化的劇情,上來先退個婚,身邊有個可愛的妹妹要保護,踩個色厲內荏的小怪,這個固然可以吸引一部分這類劇情的固定受眾,但要想長時間留住他們,絕不可能。

    只有當你寫出了自己的個人特色,讓人感覺到你有能力、有信心、有毅力去堅持寫完、寫出一個精彩的故事,總會有人支持你的。

    怎麼才能展現這一點呢?這個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作者的個性都不一樣。

    但有一點請注意,那就是,請每個讀者寫完前三章後,都反覆問自己十遍:這三章已經足夠反映我的特色了嗎?

    3、情節進展中的鋪墊和包袱

    新人作者的大問題是,太急於抖包袱。這個我在評文過程中,時常提到。

    包袱是長篇小說中最主要的元素,如果你急於去抖出來,會讓其嚴重掉價,也是你不成熟的表現。遇到這樣的文,相信很多讀者都會主動棄文的。

    事實上,長篇小說最重要的,是講一個完整的故事。而一個故事是否精彩,取決於它是否足夠的抑揚頓挫、跌宕起伏。平平淡淡的文,誰會感興趣啊。

    而怎麼樣才能讓文跌宕起伏呢?除了文字本身的那種感染力、帶動力,需要的就是抖包袱,也就是合理的鋪墊。

    而文字本身感染力強的書,在當代的網絡小說中似乎很少見,即使金庸、古龍、瓊瑤,似也很難。只有像曹雪芹這種宗師級的小說家,才能用文字本身去感動讀者。所以這一種基本不在考慮之列。

    因此,抖包袱也就變成了至關重要的環節。

    最早的時候,古龍應該是抖包袱的頂尖高手。他的小說多是那種一詠而三歎,也就是不斷地鋪墊場景、鋪墊人物性格,然後到最後那一擊,雖然就是幾個簡單的字,立刻就讓人燃得一塌糊塗。歸根結底,這就是鋪墊的功效。

    也可以這樣說,抖包袱抖得好不好,就是這個作者功力高下的標誌。

    小白文的那些大神作者在這一點上普遍都做得很好。這也是網文與商業化對接的必然結果吧。

    因為網文是一章一章更新,大家對劇情的認知是跟著作者一起走的。很多作者在作品即將上架時,都會有意識地讓讀者感覺到,你們趕緊訂閱哦,燃點馬上就要來了。

    正是這種賺錢為目的的傾向,使得網文在這一點上走得比傳統文學更遠、也更成功。

    網文作者無時無刻不在想,怎麼樣讓讀者燃,什麼時候燃。並且,他們有意識、無意識地製造各種包袱,那不是劇情預告,而是從行文過程中,讓人不自覺地就會往那邊聯想。

    那麼總結一下,抖包袱的核心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兩個字,自然。

    很奇怪是不是?怎麼會是這兩個字呢。

    這是因為所謂鋪墊,是要讓人不自覺地產生聯想,後面可能會怎麼怎麼發展。

    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大量的閱讀經驗,都有對一件事情將要如何進展有自己的看法。每個人在看第一章時,都會猜測作者這篇文要怎麼寫。每個人在見到一個女生名字時,都會自動將其腦補為美女……

    網文已經發展到了這一程度,每個人心裡都有大量故事,有時候有的東西,你根本不用寫,讀者就自己腦補好了。那麼鋪墊,就是要告訴他們,這些腦補不見得那麼確切,後面會有許多和你想的不一樣的東西。

    這就是「自然」的兩層涵義。第一層,讀者會自然地聯想;第二層,你的引導要自然。

    只有自然地引導,才是一個合格的鋪墊。如果你突兀地在一個地方講,後面會怎麼樣怎麼樣,這時讀者不會去聯想後面是什麼,而是會覺得不舒服,你幹嗎要告訴我這些。

    所以,自然與否,就成為抖包袱的能力差別體現了。

    4、拖得藝術才是王道

    大家都懂的,百萬字是要靠拖的,靠灌水的。但是,重要的是,怎麼拖,怎麼水。這裡面學問相當的大啊。

    但是,掌握了核心技巧,那也不是太難。什麼是核心技巧呢?就是你擅長在哪方面拖。

    每個人有不同的風格,有的人擅長寫戰爭、有的人擅長寫糾結、有的人擅長寫打戲、有的人擅長寫感情戲、有的人擅長嘴炮、有的人擅長上帝視角。

    作者一定要準確把握自己擅長的部分是什麼,這些是你字數主要的來源。

    但問題來了,如果你喜歡寫戰爭大場面,那從頭到尾都是大場面,這個顯然很糟糕不是嗎?就算是鮑參翅肚,吃多了也會膩的。**期和平淡期要有良好的過渡,越自然越會讓人覺得你駕馭情節的爐火純青。

    換句話說就是,你不僅要擅於寫你擅長的東西,還要擅於寫你不擅長的東西。

    這個聽起來很矛盾。可正是因為這種矛盾的存在,也就體現著大神與新人的差距。或者說,正是這種矛盾的存在,才會讓讀者對你灌的水是否願意去買單。

    那麼,怎麼才能擅於寫不擅長的部分?靠練筆一點一點練嗎?聽起來就不靠譜對不對,新人期就那麼長、讀者的容忍度就那麼點,哪有多少機會給你練。

    所以,我給出的答案是這樣的:要擅於製造燃點!

    這正是我最開始就提到了的,製造燃點,是網絡小說的核心價值。

    為什麼要用「製造」這個詞呢?因為,你是在為讀者製造燃點,而不是為自己。

    經常看到一些抱怨的帖,說某個作者的不同的書,就是換了一下人名、功法-之類。

    最典型的就是三少。他寫了這麼多年不斷更,那麼多書、那麼多字,你可能會問,他自己重複的寫,不會吐嗎?

    我也曾經問過這個問題,後來我終於有點明白了,因為他的書中的燃點是製造出來的。

    這和工業生產線有某些相似的地方,比如多少年都是製造相同的產品。

    但又有不同的地方,這個不同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不傳之秘。

    像三少、番茄這種已經有了多本成功的書的作者,相信他們在製造燃點時,一定是非常的在行。他們一定很清楚自己應該在什麼地方爆一個**。也就是說,他們的這個燃點製造地隨心所欲、信手拈來。

    新人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因為新人很容易寫著寫著就寫飛了。然後要想再拗回來,已經是猴年馬月的事情。

    那麼大神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擅長寫的東西,在寫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也就是平淡期的過場情節)時,如果平淡期過長,他會在其中穿插許多小的爽點來調節閱讀氣氛。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大神的筆就像av男星,導演說一聲,可以發射了,馬上就爆發出來,即使在平淡期、身體完全冰涼的情況下。

    這種能力,是通過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擅長與不擅長來實現的。

    我自己是在逐漸的寫作過程中,開始實踐這樣的想法。

    以前我和大部分新人作者一樣,一筆一筆的往下寫,寫到哪算哪,根本沒有任何管理的能力。很多時候,寫平淡期的劇情,自己都寫得無趣。可是,想要穿插一些精彩的小情節進去,又發現寫出來怎麼都不倫不類,非常地突兀。

    後來我就開始嘗試另外一種寫法,我在每一捲開始時,不是提筆直接寫,而是先搭框架,這一卷多少章,每一章的標題、大致內容是什麼,先搞好。然後也不是按順序地一章一章往下寫,而是想到哪就寫哪。比如今天寫第一章,明天寫第十章,後天寫第二十章。亂來。

    這樣亂著寫,同樣有時候是寫平淡期,有時候是寫**。但是最後再綜合起來一看,就發現和原來順序地寫有了很大的不同。

    因為是隨機分配了平淡和**,所以閱讀的體驗完全不同。跌宕起伏的效果非常顯著。

    當然,一開始這樣做會顯得很凌亂,劇情前後不一致。但是當這樣做過一兩卷之後,也就有經驗了。以後即便仍然是按著順序地寫,也知道應該怎樣合理地調整節奏、分配劇情。

    那你可能會問,這樣事先一開始先把標題寫好,難道就不會寫飛嗎?或者說,有的章節遇到卡文又怎麼辦?

    卡文是怎麼來的?正是在你寫不擅長的東西時才會出現的。而寫飛則是寫你擅長的東西時出現的。

    當你開始學會管理自己的劇情時,就知道為你不擅長的部分預留空間少一點,為擅長的部分預留空間多一點,並在最終達到字數的平衡。

    你可能又會問,這和寫大綱不是一樣的嗎?

    完全不一樣。大綱是管理劇情用的。我所說的,都與劇情無關,而是你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

    舉個例子,我自己擅長寫辯論,那麼我總是會為遇到辯論的情節時,預留較多的字數讓自己發揮。至於這段辯論的劇情是什麼,鬼才知道,寫到那裡再去想吧。

    所以,經常聽到大神說,大綱就是用來違背的。道理正在於此。大神可以不看大綱,但一定對自己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非常清楚。

    5、特別說一下上帝視角

    我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上帝視角變成了網文界的貶義詞,評文者動輒都是,某某又在使用上帝視角了。

    事實上,就文學理論而言,上帝視角的好壞,是評價一篇文質量優劣的關鍵要素。

    一個成熟的小說家,一定是非常擅於使用上帝視角的。

    上帝視角的好處是讓文字顯得大氣、有力,讓思想陳述的角度更豐滿。如果不會使用上帝視角,這個文一定不足以被稱作一篇好文。

    但是,這個話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不好的上帝視角寫法,只會讓人覺得突兀、幼稚、不自然。很多新人作者常常犯這樣的毛病。

    昨天評的一篇就出現過那個經典上帝視角:他一回頭,卻沒看見……

    那麼,怎麼樣才能讓上帝視角顯得不那麼突兀,換句話說,怎麼才能讓上帝視角給你的文加分,而不是減分?

    那就是不要在情節中段加入上帝視角。

    一段完整的情節,當然是有起承轉合。在開始階段、和在結束階段,你使用了上帝視角,沒人會在意,寫得好了一定加分,寫得不好,也不會減分。

    但如果你在情節進行到最緊張、**、刺激的地方,突然來一下上帝視角,哪怕寫得再好,也是減分。

    舉個例子,如果兩個人正在親熱,突然上帝跑來瞅了你一眼,這是啥感覺啊?肯定一腳踢飛吧?管你是不是上帝呢。

    在網文當中,這種感覺非常明顯。因為網文注重即視感,既然你明明看不到的東西,非要讓上帝來幫你看一下,這不是一件很糟的事情嗎?遇到這種情節,只能說明一點,作者沒有誠意把這段情節處理得更細緻,更自然。

    所以新人作者尤其要避免出現這樣的大毒描寫,哪怕出現了一點,都有可能極大程度影響你的成績。

    6、結語

    寫書是一件需要真誠去做的事。不管你是想要商業化,還是文學化,還是其它什麼化,真誠都是最重要的。

    你會說,每個人、每個工作,都要真誠,這還要你教嗎?

    但網文特別不同。今天你有沒有用心去碼字,你這本書有沒有誠意,你這個作者有沒有誠意,大家都是心中有數的,永遠暴露在煌煌民意之下,想逃而無處可逃。這與其它行業真心地不同。

    網絡小說的原罪,或者說如果一個作者被貼上了某個標籤,這個標籤就會貼很久很久。

    所以,真誠地對待你寫的每一個字,真的至關重要。

    一本百萬字以上的書,有沒有水?肯定有,這個大家都懂的。但是水也可以真誠地水、和純粹的水,這兩者有很大差別。

    至於差別如何體現,就是體現在你有沒有用心去設計自己的情節、用心去寫自己最擅長的打戲啊、感情戲啊,諸如此類。

    做到了這些,不論成績好壞,至少這會是一本成功的網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