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從一到萬

大道小說網 第十章 種族職業 文 / 瘋老六

    筆者在上一篇的文章中,大約介紹了trpg與crpg,兩者在遊戲概念上相差最多的地方。但不可否定,trpg與crpg這兩種遊戲型態之間,在架構卻極為類似。rpg系遊戲,通常對於玩者在遊戲中所控制的角色,會有設定存在。用設定來奠定角色在遊戲機制中的表現,就是從trpg開始,被crpg繼承的一種特色。舉例來說,玩者不會期待一個法師的角色,在前線揮舞著長劍,與巨人進行肉搏戰(註:這顯然和某小說的情節不太一樣)。熟習rpg的玩者,在看設定的時候,通常都會注意到角色的種族以及職業兩項特色,以方便判斷要如何在遊戲中有效使用該角色。下面這一段,將會為讀者介紹龍與地下城對於這兩項角色特性上的設定以及功能。

    龍與地下城中的種族

    人類(human):這個種族選項,相信讀者們應該不會陌生。在絕大多數的世界中,人類往往是總人口上最佔優勢的一群。身為人類的好處,是沒有缺點;但相對的,也沒有什麼優點可言(除了在兼職規定方面比較寬鬆以外)。他們壽命比其它亞人類來得短,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態度上比長命種族來得積極、更有活力。

    矮人(dwarf):就如同大地一般,矮人的生命力是他們的本錢。他們穩重的外表,以及有如石頭般的個性,為他們爭取到不少的朋友,也豎立了無數的敵人。在遊戲中,他們對於魔法具備先天的抗性,再加上他們對於金屬類的熟習度,注定了他們與戰士這個職業之間的緣分。

    精靈(elf):精靈是受到纖細之美以及無限時間所祝福的種族。對於壽命長達數百、甚至上千年的精靈族而言,他們對於事物的看法,算是相當獨特。對他們而言,追求進步遠遠不如追求美麗的事物來得重要。或許是因為這種心態,讓他們能夠與自然界共生共存。雖然在體格上稍嫌纖細,但他們的反應速度幾乎無人能比。

    地侏(gnome):地侏和矮人一樣,對於金飾物品有著相當大的執著。但是他們與矮人相差最多的地方,是他們旺盛的好奇心,以及過渡的幽默感。他們雖然和矮人一樣有著旺盛的生命力,但是身材卻整整矮了一結,讓他們的力量大打折扣。由於天生的好奇心,地侏對於道具以及魔法的利用都相當有興趣。這或許能夠解釋他們為什麼在發明以及幻術兩方面都有相當傑出的表現。

    半精靈(half-elf):他們是身上帶有人類以及精靈血統的種族(嚴格來講每個半精靈都是個案)。由於出身背景個個不同,所以待遇上的落差也相當大。嚴格來說,他們的處境相當尷尬、不論是在人類社會或精靈社會。在優點方面,他們享有一些精靈的特殊免疫力與視力,也繼承了人類在兼職上的優勢。但是對於他們處處被視為外人的情況,這些優勢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半獸人(half-orc):他們要算是一般玩者所能選擇的種族中,最難掌握的選項。一般來講,人類和獸人之間產下混血兒的情況,算起來大概也只有幾種而已(至於是什麼樣的情況,讀者不妨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半獸人雖然在力量上佔有優勢,但是相對他們智慧以及對待他人的能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或許是天性的關係,半獸人所選擇的職業,大多數都有可以進行肉搏戰、以暴力方式面對挑戰的傾向。

    半身人(halfling):半身人乍看之下,很像一般人類的幼童。但是這個長相和藹可親的種族,卻往往讓其它人難以信任。當然了,雖然半身人的職業傾向是以盜賊居多,但並非每一個半身人都喜歡偷別人的東西。但不可否認,半身人是天生的投機種族;他們相當會利用保有的資源,尤其是那看來天生無邪的面貌。基本上,該種族的求生法則,往往掉落在敏捷、膽識,以及技術三方面,所以選盜賊為職業也是情有可原。

    其它種族(otherraces):除了上面所介紹的基本種族選項以外,d&d也提供了許多扮演非一般性種族的機會。但畢竟這些都是少數個案,所以在此也就不多加介紹,只是稍微提一下這選項的存在。所以要是讀者有機會跑團,看到有玩者扮演蜥蜴人牧師或黑暗精靈戰士的時候,也不需要太過驚奇。

    龍與地下城中的職業

    戰士(fighter):這些強壯的武人是奇幻世界中最常見的職業。戰士絕大多數,都受過戰鬥訓練,並且運用他們的戰鬥技巧謀生。戰士對於大部分的武器都不陌生,所以在戰場上,他們是非常可怕的對手。戰士的武術技能高低不同,特色專長也不一樣;有些憑著一把刀就可以勇闖沙場,而有些則是靠著遠距離武器,躲藏在暗處進行殘酷的狙擊行動。在d&d中,戰士是最容易上手的職業,相當適合初學者。這主要是因為d&d相當著重戰鬥;所以在戰場上,最搶眼的莫過於戰士這個職業。但是在戰鬥場面之外,戰士的變化性就比較有限:這是戰士比較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果你是新手,強烈建議選擇戰士入門。

    法師(wizard):法師大概是幻想世界中最可敬也最令人害怕的角色了。這些人具有相當程度的教育水準,並將畢生的心血花費在研究魔法。在某些方面,法師和現實世界中的專家學者很像。基本上,這些人大部份時間投注於各項知識與魔法的研究與追求。這些包含從召喚異界的生物,到古代文明的歷史之間的一切學問;甚至還有一些邪惡的門徒,試圖探索邪門儀式和控制惡魔之術。d&d中的法師較適合有經驗的老手。大部份玩者都同意,法師在遊戲初期行動選擇相當有限(許多法師玩者都會有魔法飛彈匱乏症候群的經驗)。當隊伍中的戰士和牧師正努力地與惡鬼奮鬥時,可憐的法師只能眼巴巴地躲在角落,新手很可能會對這種經驗感到挫折和羞辱。一般的建議是讓老手來擔任施法者。

    牧師(cleric):冒險隊伍中的牧師一方面是肉盾,一方面還要提供免費午餐(免費治療)。由於牧師具有很強的防禦能力,所以他們常常須要在戰鬥中站在前線,用寶貴的生命阻擋攻擊。雖然牧師有時會抱怨覺得被大家利用,但從平衡上來看,它的確是d&d中最佳的職業。在戰鬥中,牧師可以戰鬥、施法、治療、或驅逐不死生物。甚至在緊急的時刻,牧師可以犧牲已經準備好的神術,將之轉換成治癒的神聖力量,以拯救垂死邊緣的友軍。選擇牧師真正困難的地方,大概是要真正扮演出宗教的特色,並想像自己具有特殊的信仰。除非玩者能理解牧師的信仰,並且專心塑造角色的行為,否則牧師角色很容易變質成為戰鬥兼治療機器。

    盜賊(rogue):乍看之下,盜賊似乎是最沒有特色的職業:戰鬥時可有可無、不能施法、不能穿好盔甲、體力也不怎麼樣等等。雖然上述這些都是事實,但是老手玩者知道,盜賊的特色,並非只限於戰鬥。你會發現,盜賊角色常比其它職業來得有彈性。他們可以盜聽隔壁房間的對話、躲藏在陰影中,或在敵人不注意的時候偷襲;這些技能,讓他們在許多困境中得以生存下來。盜賊最重要的特色,在於他的變化性,以及大量的技能點數。無論在什麼環境,盜賊總是會先觀察四周,靈活地選擇並伺機而動。請記得盜賊能夠爬牆、開鎖、檢查陷阱、躲藏、潛行,甚至偷襲敵人。只須要運用一些想像力和技巧,就能使你的盜賊成為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何出色地扮演盜賊,正是從新手步入老手的關鍵。

    聖武士(paladin):幾乎所有人都喜歡當聖武士吧。能在奇幻世界中扮演一個穿著閃亮盔甲,被神聖力量所選擇的武士,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興奮的呢?聖武士同時具備崇高形象與力量,如果玩者扮演得當,常常即成為鎂光燈的焦點。但是,聖武士的玩者在進行遊戲前,須要澄清一些概念。首先,聖武士的職業形象是源自於查理曼大帝的聖武士之故事。這個故事背景是中世紀的法國(就像三劍客一樣),如果你熟悉這些故事,你便會明瞭聖武士具有疾病免疫力所蘊含的意義(故事中的聖武士曾毫無畏懼地對痲瘋病患採取同情之舉)。其次,聖武士並非一般武士。一般武士的頭銜得自於世俗的統治者(如國王),然而聖武士是由教會授命,宣示效忠所屬神祉。這正是為什麼聖武士帶有一般武士所沒有的聖氣(事實上,一般武士通常只是戰士)。這也正是為什麼聖武士的限制比一般武士多。他們必須忠實於自己的本分,必須具備騎士精神與正義感,這樣的角色並不容易扮演。簡言之,聖武士必須嚴守善良,這些限制正是聖武士精神的風格所在(dm們請留意,勿用這些限制過度懲罰聖武士,否則他們會恨死你和這個職業)。聖武士的形象要靠扮演產生,帶著武器的聖武士不必然就有聖武士的樣子,事實上,筆者還未見過扮演卓越的聖武士。

    遊俠(ranger):遊俠喜歡在山野之間獨行居住,愛好大自然。他們懂得利用自然環境的資源,不管在任何險惡的情況中,都讓自己佔據優勢的地位。高等級的遊俠,也可以藉助自然界的力量,施展有限的法術。就算身處都市叢林的環境中,遊俠依舊是頗具實力的戰士。遊俠這個職業,在第二版與第三版之間,改變最多的地方,就是解除該職業在於陣營的設定。縱然大多數遊俠自願擔任森林的保護者,其中也有少數極端份子,性格極為冷酷殘暴,所作所為讓人聞知色變。

    德魯伊(druid):這個職業名稱源自於克爾特神話。不過對筆者而言,德魯伊在d&d中,算是崇拜自然靈之特殊教徒的稱呼。一般dm也常將德魯伊視為特殊教徒,而非視為**於其它宗教之設定(除非是以克爾特歷史作為遊戲背景)。有趣的是,遊俠和德魯伊都視為是大自然的崇尚者。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處世的價值觀,和一般教會的信者有著相當大的出入。在他們眼中,所謂的善惡並不是絕對的,就如同自然界同時擁有慈善以及凶殘的面相。雖然他們對於正邪之爭不感興趣,但是對於如不死生物之類的不自然存在,則是相當忌諱。當你以德魯伊進行遊戲時,必須注意他們獨特的價值觀。

    吟遊詩人(bard):具有音樂天分的萬能職業——這是吟遊詩人最貼切的寫照。d&d中的吟遊詩人可以使用不錯的武器、穿不錯的盔甲、施展攻擊性與防衛性的法術,甚至具備一些不錯的盜賊能力。雖然這些能力都不如正職角色那樣強,但是也使吟遊詩人在各種狀況下都可以有許多事情可做,這正是他們的長處與短處。d&d三版的遊戲機制,相當強調吟遊詩人獨特的特性——也就是音樂與表演能力。吟遊詩人的魔力,都源自於音樂(他們對於音樂魔力的掌握,強到可以用歌唱來反擊賽倫海妖的歌聲)。建議dm不妨讓吟遊詩人表現他們的音樂才華。如果願意的話,吟遊詩人的玩者大可在施法時以歌聲來表示,這絕對能造成歡笑與趣味。

    野蠻人(barbarian):這些來自蠻荒國度的戰士,在戰場上享有著相當可怕的名聲。和一般的戰士不同,這些來自蠻族的戰士,在戰鬥中並不是依賴成熟的技巧戰勝敵人;他們有如野獸一般,靠著天生的毅力以及驚人的體魄,將敵人摧毀。雖然他們無法身穿精良的盔甲,但是他們確保有大多文明人已經淡忘的獸性本能——狂暴(rage)。在熱血沸騰的戰場上,野蠻人可以一時讓自己高昂的破壞衝動解放,成為人人畏懼的狂戰士。如果玩者希望控制一個能在肉搏戰中,佔有相當大優勢的角色,野蠻人這個職業將是最佳選擇。

    武僧(monk):外國玩者對於東方武術都抱持著相當程度的景仰,相信讀者對於這一點並不陌生。但是要如何把武術這個概念融入d&d的世界中,一直是很棘手的問題。武僧這個職業,算是遊戲機制所提出的解決方案吧?相信大多數讀者對於少林寺之類,武俠小說中出現的設定相當熟悉:武僧說穿了就是少林寺的弟子(不同的地方,在於教導他們武術的機構,在遊戲中是虛構的修道院和寺院)。在遊戲中,武僧自身所使用的武術,其力量的來源,是來自一種叫做氣的魔法力量(讀者們,請不要笑!)基本上,如果玩者對於臥虎藏龍這部電影相當有興趣的話,武僧不失為一個好的選項。

    術士(sorcerer):法師是藉由後天所付出的努力,才學會如何使用魔法的一群菁英。但反觀,術士則是一生下來,就具備魔法天分、名符其實的天才。和法師不一樣,術士往往是靠著天生的本能,驅使自己的魔法力量。也就是說,對於魔法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理論,他們可能完全不懂,單單只會使用而已。在遊戲中,術士能記的法術數量以及種類,遠遠不及同等級的法師;但相對,這些天生的魔法師,並不需要在事前將法術背起來、記在腦海中。只要自己精神力還能夠負擔,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施展自己會的法術。對於那些喜歡施展魔法,但又不喜歡先記好咒文的玩者,術士是相當符合這些人品味的職業。

    其他進階職業(prestigeclass):上面所提到的職業,都是基本職業。在遊戲中,只要玩者的角色符合某些條件的時候(可能是角色基本能力指數的變化、將特定的技能研修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或是在故事的過程中達成特定的任務),他們的角色就可能有機會轉進某個進階職業。進階職業的選項相當多采多姿,很難在這邊為大家一一介紹。從殺手到吸血鬼獵人,玩者所能想像的,大概都找得到。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參考《地下城主指南》(dungeonmaster'sguide)或是其它戰役模塊數據出版品,裡面會有更詳細的記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