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科技修真決

大道小說網 第一章 三年之間 文 / 笨人一哥

    更新時間:2011-07-22

    回歸皇都後,統一大典同時舉行,而方林就借此提出避世養兒女的請求,他的七位妻子可全是挺著大肚子,眾人皆是賀喜羨慕,心想的卻是不愧為天命月使,連這方面都比人強大。蘇訓和師傅早有默契交流過,這時當然戲要做足,便刻意苦情挽留國師,要他為萬民和大唐繼續出力。而眾臣功就不言語,這事不好說,方林要真的淡出當然是好事,但要是試探或其他,那就惹禍上身,何況七星和皇上都是他徒弟,月使功高威德,更是承擔著天命重托,輕言退位避世,支持者怕要受萬民痛罵啊。

    但方林卻說這也是天意,他要遊歷天下,為萬民請命,實不宜長居官場,佔著國師而不出力。呵,其實他一直都沒干預官場政制,不過權力可是通天,所有的臣民和軍隊,都有隨意調動指派的大權的。蘇訓就借天意否決了方林的請辭,仍請他擔任著國師的虛銜,但無奈天意難違,只得削減了他的一切官制功能。當然,要調動官兵還是沒人敢不給面子的,但這就讓臣功們鬆了口大氣,只要不是名正,他就得請示匯報,一切就由皇家說了算,這事情好辦了。

    辭工之後,方林就帶嬌妻們搬離皇都主城,蘇訓以師母孝義之名目,在城效建造了一座天月山莊,那裡風景恰人,最是適宜靜養渡假。而臣功們這時倒巴不得討好方林了,自是沒有意見,而且師尊和國師的孝義是古代天道,皇上有此心仁德政,做臣子的哪敢反對,再說不就是一座山莊嗎,比起京師的權勢來說,那就是養個閒王爺,有何不滿的嘛。

    呵,這些其實早就跟蘇訓和七星徒弟們商量好的,他們有時也感到京城氣氛太濃重,這山莊可說是國師禁地,要偷懶清閒以後就大把借口來此避難,尊師求學是古時大禮德,沒人敢非議半句的。而其他方林的朋友們也暗中表示,會常去山莊叨憂作客,畢竟世外桃源難得,知心好友更難求,再加上國師學究天人,每回交流總有所賺得的。

    不過現下方林兒女事大,他們倒不大敢太過滋擾,一切以孕婦為大,這也是天數人情嘛。方林可雖說是育兒專家,但事到臨身卻還是慌亂心不寧,那焦急的樣子看在眾嬌妻眼中,既是欣喜甜蜜也不由好笑,幸福的家庭味充斥著全山莊,讓剛建好的仙境桃源平添了不少趣致的溫情氣息。

    兒女順意出生後更是忙前顧後,好在人多,手下也算盡心,倒是勉強可應付過來,孩子帶給山莊的活力和童心,使歡樂和驚歎遍佈角落,親友們紛然借口來賀,其實全是玩得不亦樂乎,當正這八個兒女是最佳玩具了。不過他們實在可愛乖巧,也怪不得有如此吸力,甘若清的龍鳳雙胞是最羨煞旁人的,弄得其餘妻子齊投訴方林偏心,呵,這事還真是他刻意安排,便笑著哄騙討好,每回都叫眾女改嗔為喜才作罷。

    日子安定後方林開始著天命智書,不敢太逆天改革,只是從把古意的仁、義、禮、信、忠、孝、慈願等重新再加以論述,並將各行業平等的想法提出,全都總結出經驗心得來,供世上參考。這可又是大功德一件,天命智書雖並無新式的提議發明,但其包羅萬有,一書在有,天下可走,可成了萬民必備的物事了。書中圖文並茂,意簡而實用明細,連小朋友們都能看圖略知一二,因此書而修學習字的人更是多不勝數,方林為天人百姓的文化修養又建了一功。

    智書之後,方林編寫文武天書,並親定天命祭陣,只要有能打啟祭陣,就能看到書中內容。其中文有歌、樂、書、畫、琴、棋、詩詞文學、政略、商功等,而武書就分練身、修心、訓兵、器具、排陣、謀略、天機測、軍心收諸方面。這些書也並無太逆天之舉,但如此全面的文武巨作,可說是舉世無雙了,而且每一方面都是天下之最,更顯得國師之才德至尊,不愧是天命神人。

    著書養兒之間,三年就飛速而過,也該是時候遊歷天下了,方林打算把兒子們扔在天地元心那裡,自己帶嬌妻們體會古代民情世面。雖才只是三年光景,但天下間的變化就大了,有了北地的天地元氣幫忙,北厥已開始初現轉好氣象,而全國也因之受惠積福。蘇訓帶領七星女孩和諸位臣功勵精圖治,天下處處繁榮昌盛,欣欣向榮,而方林的著書已傳遍天下,影響也日露端倪。

    受方林影響,七星女孩子除路亦涵之處也相繼產子,特別是皇后上官玨更是連生兩子,速度還挺快的嘛,不愧是萬民厚望的後宮之主,呵。蘇訓就遵臣願民意,立上官玨長子為統月太子,也算是大安了諸臣功的心事了。而路亦涵因才能德行都深厚,為人更深得民眾信任,蘇訓藉機親封為德慈賢妃,也算提早定立大妃的地位。

    這天卻是路亦涵這徒弟來師傅這山莊學習,也告知了方林一件事情,成全了他遠行遊歷的契機。原來方林的天書一出,武書看得到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興趣不大,天下太平了嘛,軍隊現在足夠強了,而且軍方從來是用人唯親,非亂世要想出頭實在不易。但文書就不同了,無論哪一方面只要稍有成就,就足可一世無憂,方林的百家平等學說可是全民皆以為然的,而略懂一派就能發表言論,成就術師之名。

    但這術師一出,天下學館林立,空言成風造勢,虛誇自顯,路亦涵就首先看到此中的危機。方林對菩薩知覺的敏銳自是大感讚賞,從來清談誤國,歷史早有明證,此風不可長,但卻又殺無可殺,很是頭疼的事情呢。毛偉人就曾批評過,文人有四大弊病,愚忠孝、死讀書、偏執論、空狂傲,比子趙括的紙上談兵還大是不如。

    學術一立百花齊放,這原本是大好事情,但勤苦修行未見,虛言妄論倒先出台,方林也唯有苦笑,看來古人也一樣不能免俗,皆為利來而奔往啊。這些所謂學者術師,說理起來一套接一套的,其實一無所實績得到,許多往往只是某方面偶有感悟,便自以為天下無敵,還不甘孤芳自賞,要讓萬民捧他上天才心足,唉,什麼德性嘛。

    這還算最好的,起碼不會產生大禍事,但只怕該流派發展漫延開來後,引得有深厚功夫的真學者也走向歪路,那時就是國家的不幸來臨了。修學本以仁德自律為先,修身齊家嘛,後才可治國平天下,但就怕學者以一己之修規範化,成為唯一的標準,那事情就大條了。無論是愚忠純孝,還是虛禮單義,都是禍國殃民的,這在歷史早有結論,很多宗師教授,就把持一念收徒授業,結果累人無數,為害不少啊。

    方林想不到他的修書學說還是惹下了因緣,不過也好,正該出門四方查看,至於學子們的心態就由著吧,無為清淡嘛,自己只要把真理種子散播傳揚,總會是清明勝於污垢的,何必定要執著。而且這也是考驗學子的一個手段,看下他的心是先對己還是只對人,並不算太壞。

    正愁不知從那方面來開始遊歷,現在好了,就從辯說紛紜的文化路線作起點吧,其實爭論是有益於國民大業的,關鍵在於是否謙下和持正,想差做錯並不可怕,就只防心中容不得自己的短處了,何況是別人的呢。

    要離開也得有所交代,方林便向小亦涵提出了遊歷的想法,當晚,蘇訓就跟七星全來了。蘇習之當皇上快四年了,初心是沒變,但氣度自然大是不同,他心中對方林的親近心是常人無法想像的。想當初首見師尊,還以為是有心人利用他的先帝遺孤的名號,還真是有點可笑,卻很是懷戀那段歲月時光。那時的他可真是啥也不懂的傻小子,現在坐擁江山,又得五星美人相伴,才只四年,差別之大豈能不生感慨呢。

    由於清淡之力和情種都跟方林息息相連,他可說是深懂方林的,但越瞭解卻越是看不透,師尊之一力功用,於海深淵博,似天空高遠,非凡夫能融通,何況是全盤呢。而且他也知曉,這些還都只是方林的皮毛,他和七星都曉得方林有大神通,有儲物、飛天、佈陣和下海的本事,其他的應該還有不少,起碼製器上亦涵妹子就非常佩服。

    這次與師尊一別,怕是許久後方有再見之期了,所以眾人依依不捨下,卻都閉口不提離別感傷之語,一直取笑作樂著,盡情歡渡這難得良宵好景。酒喝多了,蘇訓開始責怪方林,師尊大能卻只懂暢遊天下,於國政大事卻丟給他,還真是可惡。而七星女孩也同時發難,一發不可收拾了,最後竟齊哭出聲來。

    方林也挺捨不得和大家分開,但因緣運數就是如此嘛,他和嬌妻們也總要分離,只不過肉身大成之是還是可以相見,而蘇訓和七星女孩那時應該轉世再修,最終當可得成正果的,那時物時人非,想著也不免傷懷。所以也賠著不上認罰,有好酒陪著,當高歌一曲了。

    方林便拉過阿彩娥之手,放聲唱道:「今宵把酒言歡日至,當可一解離愁別情,想明月依舊青山常存,斷不會無端沾染煩塵俗氣。所以無需問前路在何方,懶得理再聚是幾時,風雨無情人有念,地見誠心路放明。只憑豪情放歌舒懷,僅得赤膽披荊斬棘,斷不負滔滔流水意無盡,誓敢言昭昭耀日鑒子願。人生豈有常相伴,一朝知己足慰眠,但得牽思飛憶想,萬水千關夢伴全。」歌聲悲放卻豪邁,泣訴也開懷,初進還只阿彩娥跟著唱,後來就是全體一齊高歌,誰先倒下已經不再重要,有此難忘的一晚共歡已大是滿意了。

    第二日一大早,方林就帶著嬌妻們上路,並不見醒還在沉睡的七女一男,就讓八個徒弟暫當一下天月山莊主人吧,他們平時可是很忙的。將兒女送入天地元心的幻境,他們就開始了迢迢的遊歷旅程。至於要行程安排方林是一切憑天,不過先去講學論文最多的幾城卻是首要,這是路亦涵交代下的因緣,既是天意如此,那就由這作開端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