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七章 雒陽與西涼 文 / 燕天

    第五十七章

    雒陽。

    西苑廂房,燈火通明宛如白晝。

    壁角立著兩座銀首人俑燈,銀製俑首,通體錯金銀,眼眶內嵌黑寶石,服飾以黑紅漆繪飾花紋,晶瑩剔透的玻璃燈罩純淨無暇,在燈光下,映照得銀燈本身越發精美華貴。

    壁廂屏風之後,絃管牙拍嘈嘈切切,樂聲不斷。

    這時,兩個雍容華貴的極品女子在四名宮女的陪伴中緩步走來。

    走在前面的美婦雍榮華貴,鳳目含威,舉止沉靜,流露出高貴的絕世風華,一張優雅精緻的臉龐十分誘人,嫩滑的肌膚白裡透紅,略微高挺的鼻樑顯示出她是位剛強、有主見的女人。她一身宮髻高聳,白色的宮裝拖地,將美妙的身姿展現無遺,胸前如兀峰聳立,小腰盈盈不堪一握,薄薄的輕紗下的白淨肌膚就像晶瑩潔白的羊脂白玉般凝聚。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宏的正妻,大漢帝國皇后,大將軍何進的妹妹,母儀天下的何皇后。

    何皇后身後的美婦,膚白如雪,微微隆起的酥,她身姿娉婷,骨肉勻稱,姿態優雅,像一朵珍貴的鮮花,嬌艷中充滿著撩人的chunse,衣袖上面繡著精緻的花鳥圖案,香肩披著白色的披風,掩蓋住那令人無限遐想的丰姿。

    她的髮髻精巧有特色,在發角用絲線穿成珠花垂在兩側,薄遮雙鬢,顯得俏麗,彎曲的梳子裝飾在頭髮前端,左右各三隻簪,耳垂上掛著一對月牙兒耳墜,有種冰清玉潔、雅麗高貴的氣質,與何皇后站在一起如春蘭秋菊,各有千秋,而又相得益彰。

    她不是別人,正是陽安長公主劉華。

    何皇后如一朵綻放的牡丹,艷蓋群芳,光芒四射,而又一塵不染,明淨無瑕。

    陽安長公主則如吐露的水仙,高清雅致,那文靜中蘊藏的風姿讓人生出一種只可遠觀的感歎。

    何皇后走了一會兒,吩咐侍侯的一個宮娥,道:「小鵲,你拿那玉泉山的泉水燒一壺兒,沏上一壺密雲龍,大將軍等一下要過來。記住,燒水要用松炭。松炭xing溫火慢,泉水煮得透些。」

    那小喜答應一聲,走去燒水沏茶。

    內廷御茶房給皇上沏茶,專用從京師郊外玉泉山運來的泉水。

    茶水茶水,一是茶,二是水,有好茶而無好水,沏出的茶湯必定就不是茶之正味。帝國皇帝喝玉泉山的水,這是有講究的,是經過一番比較才最終選定了玉泉山的水。

    再走了幾步,何皇后坐回到坐榻上。

    現在對何皇后來說,最大的事情便是力爭讓自己的兒子劉辯成為皇帝,並且牢牢掌握住權柄,對那些各擁皇子,意欲搏取擁立大功的朝臣抱著十二萬分的警惕。

    兒子劉辯,不過是何皇后手中的一種有力工具而已。

    何皇后野心勃勃,一心想成為呂後。哪怕是她的親哥哥何進,她也不怎麼相信。

    這時,有小宦官進來稟報,大將軍何進求見。

    隔著帷幕,衣著光鮮的大將軍何進依禮覲見,賜坐畢,正要匯報事兒,何皇后隔著帷幕先笑著說道:「不急,不急,什麼事都押後再說,先來嘗嘗今年清明的貢茶——密雲龍的滋味。」

    何皇后既然如此說,何進只好靜候著品嚐皇家貢茶。

    燒水沏茶,潷掉茶ru,將綠色茶湯分到幾個蓋碗茶盅,沏好茶湯的小鵲用填漆茶盤托了上來奉茶。

    何進細品,茶味果然絕佳,不愧是貢品皇茶。

    品完茶,便由何進將雒陽的情形稟告,何皇后也只是隨便問了一下情形,從言談上看不出她對此時雒陽的情況有多少重視。

    何進身為大將軍,盡掌雒陽兵馬,雖然西苑八校尉大部分掌控在太監手中,但這點兵馬對他們根本沒有危險。

    現在皇帝劉宏,性命危在旦夕,保持雒陽的穩定,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何皇后從一個宮女走到今天這地步,不知經歷了多少爾虞我詐,這也養成了他多疑的性格。

    雖然,在其兄何進掌控雒陽的兵馬時。但何皇后對何進也並不放心。不過劉宏喜歡幼子劉協,何皇后不得不一顆何進。

    何進作為大將軍,其身後有不少豪門世家支持,袁閥的袁紹、袁術都在何進的麾下。

    何皇后一個女流之輩,自然並不知道,袁閥這些豪門世家只不過把何進當成他們的利益代言人,根本不是投靠何進。

    「皇后,要想保證皇長子勝利登基,必須剷除張讓等人,張讓等人野心勃勃,又與董太后親近,此時陛下病重,他們一定會讓劉協繼承大業,一旦讓他們成功,後果不堪設想。」何進沉聲說道。

    他何進與張讓等人的矛盾,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現在為了劉辯和劉協,他們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以前有劉宏在,何進和張讓等人還克制,但是現在不同,劉宏病入膏肓,時日無多,他們的矛盾也到了白熱化階段了。

    何進明白,如果讓張讓等人立劉協為帝,第一個死的就是他何進,所以在這個時候,何進一點也馬虎不得。

    而在此期間,何皇后的支持必不可少的,何皇后在宮中的力量雖然比不上張讓等人,但在宮中十幾年,還是有些勢力的。

    何皇后道:「大將軍,這是你的事。」

    何皇后心裡其實並不想剷除張讓等人。張讓等人一除,何進一家獨大,這對她,對劉辯不利,不過此時事情還沒塵埃落定,她自然不能保張讓等人。

    何進見何皇后這麼說,就告辭離開了,現在時間緊迫,他必須盡快去安排。

    看著何進離開,何皇后對劉華道:「讓妹妹見笑了。」

    陽安長公主劉華笑了笑。她雖然是劉宏的堂妹,但對於劉宏的家室並不想管太多,她知道這一次何皇后叫她來其實就是為了拉攏他,只是這種一旦陷入,就會有滅門之禍。

    「對了,最近怎麼沒看見劉堅妹妹?」何皇后問道。

    劉華遙遙頭:「這我就不清楚了,一個月前她就離開雒陽,不知道去哪裡了。」

    何皇后失落了應了一聲。在劉華劉堅兩姐妹中,劉堅能力出眾,如果能得到劉堅的支持,就再好不過了,只是劉堅不在雒陽,這多多少少讓他失落。

    …………

    何進離開皇宮,回到大將軍府,此次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何皇后的支持,雖然劉辯是何皇后的兒子,何皇后沒有道理不支持,但這去不去找何皇后又是一回事,如果沒有何皇后的肯定,就是他這個大將軍也不可能進入皇宮斬殺太監。

    「大將軍。」王匡一見何進回來,連忙迎了上來。

    「出了什麼事?」何進一見王匡著急的樣子,心中不由一顫,這個時候是絕不能出什麼事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影響全局。

    「大將軍,河東出事了。」王匡回答道。

    「河東?」何進眉頭一皺,喝了一口茶,才慢悠悠的問道:「怎麼,張濟打了敗仗?」

    「是,而且安邑也丟了。」王匡自己在看到河東的戰報的時候還充滿不可置信。所以此時說話的時候還有一點戰戰兢兢。

    「安邑丟了?」何進渾身一震,臉上怒火沖天:「張濟幹什麼吃的,一萬大軍還丟了安邑,前幾天不是還大敗白波軍斬殺郭太嗎?」

    這不得不讓何進震怒,安邑太重要了,是雒陽北方的門戶,安邑一丟,雒陽門戶大開,雒陽岌岌可危。

    現在劉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如果這個時候白波軍打來,可以說雪上加霜,這是何進不願意看到的。

    「王匡,雒陽有多少兵馬?」何進連忙問道。

    「回大將軍,雒陽的禁軍,南北兩軍,新軍加起來不過五萬。」王匡回答道。

    何進滿臉失望,五萬大軍,除了鎮守雒陽以及周邊地區的幾個關口外,能調到的不過一萬大軍,這一萬大軍又不是什麼身經百戰的老兵。連張濟的一萬大軍都被白波軍滅了,雒陽的這一萬大軍,想消滅白波軍就是癡心妄想。

    「大將軍,要不從西涼和并州調兵?」王匡小心翼翼的說道。

    何進點了點頭:「也只能這樣了,王匡你明天就去泰山,幫我招兵。」

    王匡渾身一震:「是。」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走了進來:「大將軍,陛下有旨。」

    何進連忙站起來,接過一看,臉色一變。

    「大將軍,出了什麼事?」

    「陛下有令,招降白波軍,任命胡才為河東太守。」

    「什麼?」王匡臉色大變。

    …………

    西涼,武威。

    清晨,一輪金色的太陽冉冉升起,柔和的金色光芒灑遍了整個大地。城樓上的大纛在晨風中飄揚,黑色的旗面和巨大古樸的「漢」字沐浴在金色的朝陽下,發出凝重而滄桑的吼聲,那種俾睨天下的氣勢,讓人魂為之奪。

    李儒感受到了大纛帶給他的強大力量,他仰首向天,高舉雙手,張嘴發出了一聲狂吼,他彷彿要把心中的憤怒和無盡的鬥志盡情地吼出來,叫出來。

    昨天,李儒接到消息,白波軍佔領安邑,他和董卓的家人全部的落入白波軍手中了,這讓李儒憤怒異常。白波軍,一股賊軍,竟然敢動他的家人,這真是不知死活。

    李儒恨不得董帶著幾萬大軍前往河東,把白波軍斬盡殺絕。但是,李儒知道他不能這麼做。

    作為董卓的女婿,李儒對董卓忠心耿耿,一心想讓董卓成為驚天偉業。

    現在皇帝病入膏肓,大將軍何進和張讓等人爭權奪利,而他主公董卓手中有十幾萬大軍,完全可以入雒陽,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時候如果為了白波軍,而失去了這一次機會,董卓就不可能成為大漢帝國最有權威的一個人。

    雖然現在西涼還有叛軍,但他已經安排了計謀,這幾天可以通過一戰解決西涼的叛軍。

    只是,天有不測風雲。

    這個時候偏偏發生了白波軍的事。

    在董卓西征的時候,李儒曾反對牛輔留在安邑,偏偏董卓不聽,現在到好,牛輔兵敗,張濟兵敗,安邑又被白波軍佔領了。

    李儒可以想像,這一次董卓知道了這件事後會怎樣的暴怒。

    河東?這將成為董卓的心病。

    怎麼解決河東的問題,這才是李儒現在想的,如果這不能解決,董卓也受制於人。

    「李先生,怎麼啦?」

    李儒搖搖頭,半天沒有說話,傷感地說道:「沒什麼,大家準備吧……」

    「咚……」

    遠方突然傳來一聲若隱若現的戰鼓之聲。

    李儒和守城將士驀然心驚。李儒幾步衝到城牆邊上,凝神聽去。

    「咚咚……」鼓聲越來越密集,越來越大,漸成轟鳴之聲。

    城上將士的心隨著遠處的戰鼓聲而劇烈地跳動著。

    李儒四下環視了一眼自己的部下,看到他們一個個緊張而興奮的面孔,突然大笑起來。

    「哈哈,終於來了……」他手指城外,縱聲大叫,「來了,他們來了……」

    「擂鼓……」

    「準備迎戰……」

    猛烈而狂暴的戰鼓聲霎時間沖天而起。

    戰鼓聲,叫喊聲,騾馬的嘶鳴,武器的撞擊聲響徹了天空,大戰來臨的緊張氣氛突然之間籠罩了整座城池。

    防守士卒在各自長官的帶領下,正在按照不同的兵種依次就位。城中的百姓早就被組織起來,承擔不同的後勤任務。現在他們在府衙官吏的帶領下,正在往城牆上搬運箭枝,石塊,擂木等各種守城武器。

    「將軍,敵人開始攻城了。」一個校尉迎上華雄,大聲說道,「羌人集結的號角已經吹響很久了。」

    華雄點點頭,看著城外的叛軍,他興奮地說道:「來得好,現在我們已經布下了天羅地網,把他們一網打盡。」

    他往空擊去一拳,高聲狂叫:「兄弟們,開戰了……」

    …………

    皇甫酈站在西城城樓上,凝神注視著從遠方地平線上逐漸出現的大軍,神情肅穆。

    他是皇甫家族的子弟,最早跟隨皇甫嵩征戰天下。皇甫嵩調到長安後,他就留在了西涼戰場。皇甫酈的軍隊被馬騰伏擊後,損失慘重,一直留在武威。

    董卓手中有十幾萬西涼軍,就是皇甫家族也不得不給他面子,皇甫酈在董卓軍中,其實有就代表著皇甫家族。

    皇甫家族是西涼大家族,皇甫嵩更是大漢帝國的戰神,作為皇甫家族的子弟,皇甫酈更是勇武雙全。

    本來,這支三千多人的軍隊就由李儒指揮。李儒忙於政務,就讓軍司馬皇甫酈統領軍隊。這次叛軍攻城,李儒命令他率部堅守西城門。

    「邊章和韓遂來了。」親衛走到皇甫酈身邊,輕聲說道。

    皇甫酈點點頭,歎道:「西涼的仗,讓人越打越寒心。」

    親衛奇怪地望著他,問道:「大人這話是什麼意思?」

    「幾年前,我經常陪著叔父到金城去拜訪邊先生和韓先生,但今天呢?」皇甫酈指著遠處旌旗飄揚的叛軍,悲傷地說道,「我們卻要面對面地廝殺。」

    他回頭看看兩位手下,無奈地說道:「叔父著急要離開西涼,看來也是不堪忍受這手足相殘之痛啊。」

    一片沉默。城樓上高高矗立的大纛在風中呼號。皇甫酈抬頭看去,大纛上那個巨大的「漢」字象波浪一樣劇烈地翻滾著,猶如一條即將躍空而去的蛟龍在蓄勢待發。

    「都準備好了?」皇甫酈問道。

    親衛點頭。

    「擂鼓……」皇甫酈舉臂狂吼,「開戰了……」

    叛軍八萬,韓遂的兩萬人馬攻打西門,六月驚雷的一萬人馬攻城東門,北宮伯玉的兩萬人馬加上王國的兩萬人馬,武都的一萬人總共五萬人攻打南門。八萬大軍象潮水一般撲向了武威。

    北宮伯玉望著城樓上高高飄揚的大纛,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開始吧。」他淡淡地說道。

    李儒冷冷的看著城下的叛軍,此時董卓的五萬鐵騎已經安排在城外了,只等機會一到,這十幾萬叛軍就可全軍覆沒。

    「來人,發令。」

    李儒冷冷的說道。

    「嗚,嗚嗚……」

    號角聲響起,緊接著,整個大地都震動了,接著,無數鐵騎從遠處滾滾而來。

    轟隆隆!

    韓遂一見,臉色大變:「不好,中計了,撤!」

    說完韓遂也不管其他人,帶著五千親衛騎向北撤退。

    董卓的厲害他親自領教過了,這既然是董卓的計謀,再不逃,他的命就可能留在這裡。

    「殺啊……」

    五萬鐵騎,在董卓手下李傕等人的率領下瘋狂的打叛軍展開屠殺。這西涼的叛軍已經幾十年了,殺之不盡,上一次董卓、皇甫嵩等人已經獲得了大勝,但韓遂等人還是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大軍,如果不是李儒這引蛇出洞,聚而殲之的計劃,這些叛軍恐怕又要打好幾年了。

    一天後,在追殺叛軍百里後,董卓等才返回武威。

    此戰,斬殺叛軍三萬,俘虜兩萬,可謂大獲全勝。

    「哈哈哈哈,這一次叛軍戰敗,十年內他們不敢拔我虎威。」董卓一進武威就哈哈大笑的對李傕等人說道。

    李儒此時已等著董卓了,見到董卓回來,說道:「主公,河東出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