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八章 軍議 文 / 燕天

    第五十八章

    董卓聞言臉色一變,剛才打敗叛軍的喜悅蕩然無存,冷聲問道:「河東出了什麼事?」

    河東,是董卓的發家地。離雒陽又近,野心勃勃的他知道朝廷的各派系之間的矛盾,想從坐收漁利,必須在河東駐紮重兵,這樣可以第一時間進入雒陽,所以現在河東出了事,他怎麼不緊張?

    本來他還想調幾萬大軍去河東內,上一次白波軍攻打安邑,調查調張濟的一萬兵馬進了河東,張濟是他的手下,董卓相信就是朝廷的命令,張濟也不敢背叛他,所以他還想等張濟在河東站穩腳跟,再調幾萬大軍過去呢,沒想到河東這個時候出事了。

    李儒是他的心腹,他既然這麼緊張,就一定出了大事,所以董卓不得不緊張起來。

    李儒連忙把關於白波軍的事說了一遍。

    「白波軍,胡才。」董卓眼中寒光閃爍。對於他這個掌控十幾萬大軍的實權人物來說,這就是侮辱。

    「李傕。」董卓大喝一聲。

    「在。」李傕應到。

    「你馬上率三萬鐵騎前往河東,消滅白波軍。」董卓命令道。

    「是。」李傕聞言,轉身就走。

    「慢,主公等一下。」李儒連忙叫住李傕,這個時候去打白波軍,恐怕白波軍會狗急跳牆。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等著他的話。

    「主公,現在主公的家人在白波軍手中,如果去打河東,等於是逼白波軍狗急跳牆,到時候白波軍傷害的主公的家人怎麼辦?還有,主公現在是涼州刺史,私自調兵進入河東,朝廷會怎麼看?」李儒連忙說道。

    「更何況現在陛下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主公這個時候如果私自進兵,很可能錯失良機啊。」

    董卓明白李儒的意思,這一次李儒用計消滅叛軍,就是因為朝廷出現了變化,否則董卓也不可能這個時候打敗叛軍,他需要養賊自重。不過現在不需要了,他需要大軍進入雒陽,所以需要安穩的後方。

    但如果這個時候冒然出兵河東,很可能引起朝廷的警惕,這就得不償失了。

    只是現在家人落入白波軍手中,這種恥辱是他董卓不能承受的。

    「主公,這是白波軍的胡才給你的。」李儒拿出一封信遞給董卓。

    董卓一看,勃然大怒:「這胡才是癡心妄想,一萬戰馬,我西涼鐵騎不過五萬,他想要一萬戰馬,癡心妄想。」

    李儒卻笑道:「主公。這其實是好事,這至少說明白波軍不想與主公為敵,一萬戰馬雖多,但我們可以與他討價還價。相信五千匹戰馬可以換回主公和各位將軍的家人了,而且這是一個機會。」

    「現在朝廷風雲變幻,主公遠在西涼,不能及時的掌握雒陽的事,而現在白波軍卻給我我們一個機會。」

    董卓一愣:「你是說……」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李儒似笑非笑的說道。

    董卓明白了,「李傕,你馬上帶著飛熊軍五千兵馬趕走一萬匹戰馬去河東。」

    「啊?」李傕傻了,飛熊軍是董卓最精銳的部隊,人數不過三萬,現在董卓竟然讓飛熊軍當馬伕?

    「還不快去。」董卓喝道。

    李傕聞言連忙離開。

    李儒笑而不語,董卓明白他的意思,他也不需要多說,有五千飛熊軍在河東,隨時可以關注雒陽的情況,到時候雒陽有變。這五千飛熊軍可以第一時間進入雒陽。這就是李儒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計謀。

    「主公,這件事需要主公親去,我想老夫人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主公了。」李儒說道。

    董卓點點頭,進軍雒陽這麼大的事,他自然需要自己親自去。白波軍?哼,等以後再滅了他就是。

    ………………

    河東、安邑。

    一陣急驟的馬蹄聲驚醒了沉睡的河東平原。

    大漢帝國對帝國境內的驛道要求非常苛刻,河東又毗鄰雒陽,驛道寬廣,對軍隊的調動起了很大的方便。

    在寬闊整潔的驛道盡頭,幾百騎沿著大路疾奔而來,黑色的戰馬,黑色的斗篷,黑色的甲冑,在綠油油的原野映襯下特別突出搶眼,遙遙可見馬上的騎士手中的長矛鋒刃在閃爍生光。

    飄揚的黑色戰旗上繡著一個胡字。戰旗底se以紅、黑二色為主,這也是白波軍軍幕府的特色之一。這意味著這是胡才的親衛營。

    從隊伍一色搶眼的黑,以及他們的馬具、鞍韁、馬鐙,身上的斗篷、甲冑、弓刀、矛盾、箭袋等處處顯露出來,既樸實無華,又威武煞厲的風格,無不昭示著親衛營勇武而質樸的氣質。

    親衛營統領江政渾身上下也是一色的黑,從遠處根本看不出他這位親衛營統領與其他騎士有什麼區別,只有到了近前,才能看出除了他身上所披斗篷的鑲邊和前胸鐵甲上綬帶的系結與其他騎士截然有別之外,最明顯的便是胸甲上分左右各釘綴著四粒顯目的金色六角。

    胡強被調任虎賁軍後,江政就成為了胡才的親衛營統領。

    此時,江政帶著親衛營剛想野外訓練回來。

    安邑城外連營數十里,營帳星羅棋布。

    中軍大營之中,火紅的胡字大纛高高飄揚,其他如彎刀玄武旗,朱雀旗、青龍旗等白波軍的各軍各營已經到了。

    江政腳下一緊,跟在一位轅門官的身後,大步向中軍大帳趕去。

    擊坼頻頻,營中崗哨警戒森嚴;口令聲聲,氣氛緊張如同臨戰。

    江政人進得大帳,只見溫暖的大帳之中聚集了軍幕府轄下的大多數高級將官,包括白虎營李峰,青龍營的吳慶,朱雀軍的徐晃。虎賁軍的胡強,玄武營的吳川都已經在座。

    三個文人談詩書,三個屠夫談殺豬,正所謂三句話不離本行也。

    目下大帳中濟濟一堂的都軍幕府帶兵的將領,閒談著的都是怎麼攻戰殺伐,帶兵征戰,這會兒正閒說著官軍朝廷的事。

    韓文的秘兵從雒陽傳來消息,朝廷任命胡才為河東太守,這消息讓白波軍眾人又驚又憂,在眾人看來,他們本來就是反朝廷的,如果接受朝廷的命令,這會讓軍中的許多兄弟不滿。

    胡才知道,這件事可大可小,他不能自己單獨決定,所以把李峰等人全部找來,想問問大軍的意思。

    胡才看著眾人說道:「我們西面長安,有大漢帝國戰神皇甫嵩的三萬大軍,在雒陽有禁軍,南北兩軍,西園八校尉五萬大軍,在遠處,有西涼軍十幾萬,并州有幾萬并州軍,可以說,無任我們白波軍南下、西進,東征都會面對朝廷的幾萬,甚至十幾萬精銳之師,現在我軍只有四萬兵馬,就是加上折衝府的兩萬也就六萬。這六萬大軍真正能調動的不過三萬,大軍認為我們是南下雒陽還是西進長安,或者是東征并州?」

    「西涼鐵騎、并州狼騎,雒陽八關,這就是放在我們面前的困難,你們誰有把握解決這些困難?我白波軍驍騎營只有兩千鐵騎,杯水車薪,對付西涼鐵騎或者并州狼騎,根本是不可能的。」

    李峰等人沉默不語,特別是李峰,一心想打到雒陽,但是一聽胡才的話,心裡拔涼拔涼的,難道白波軍只能滅亡不成?

    或者接受朝廷的招降?

    胡才看了眾人一眼,繼續說道:「朝廷皇帝快不行了,大將軍何進和宦官張讓等水火不容,雒陽的各大豪門世家蠢蠢欲動,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雒陽就會風雲變幻,發生驚天巨變。所以我決定接受朝廷的任命,靜觀其變。」

    「未來的一年時間,我們白波軍的目標是河套,」

    河套位於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yin山以南、長城以北之地。

    賀蘭山聳峙於黃河之西,蘆芽山屏障於黃河之東,南鄰陝北高原。依山阻河,形勢險要。套裡為鄂爾多斯高原,地表呈波狀起伏,中部高,四周低。境內之黃河,水流平穩,兩岸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史有「黃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說。

    胡才佔領河套的目的很簡單,就是騎兵,他需要大量的戰馬,大量的騎兵,只有如此,才能縱橫天下。沒有龐大的騎兵,還能在群雄逐鹿的大漢帝國立足的,無任董卓的西涼鐵騎,呂布的并州狼騎,公孫瓚的幽州突騎,這都是縱橫天下的騎兵,想跟他們鬥,就必須建立一支龐大的騎兵,但是無任西涼還是并州,幽州,這些都不是他所能染指的,唯有河套,現在在南匈奴的控制下,佔領了河套,就可以組建幾萬騎兵,到時候無任南下還是東征,他都底氣充足了。

    更何況,現在所有人的眼光在雒陽,他這麼做也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等他佔領河套,組建了幾萬騎兵,再與其他人爭霸天下也不遲。

    其實這個問題在胡才佔領安邑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考慮了。

    目前大漢國國內的形勢非常嚴峻,內有皇統之爭,外有災患叛亂,國庫空竭,百姓流離,物費匱乏,這是白波軍的機會。

    皇統之爭最後無論由誰勝出,用何種方法勝出,毫無例外都要造成國力的極大損耗。強大的匈奴人當年為了爭奪大單于之位造成了南北分裂,結果匈奴人由強轉衰,從此失去了爭霸大草原的實力。鮮卑人前線年了爭奪王位各部大打出手,實力減損,檀石槐歷經數十年打下的江山轉眼就要分崩離析了。

    大漢帝國看樣子也好不了那去。大漢國歷經六年的戰亂之後已經風雨飄零,大廈將傾,而大漢國的天子卻置國家社稷的安危於不顧,在國家搖搖欲墜之際發動皇統之爭,其結果不言而喻。

    劉宏一死,董卓進雒陽,整個大漢帝國就風移影動,岌岌可危,再加上那些豪門世家自私自利,爭霸天下,天下就會大亂。

    胡才當然希望天下大亂,天下不亂,作為白波軍的統帥,哪怕他的這個胡家的身份曝光,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但是這爭霸天下不是遊戲,必須符合實際。以卵擊石,就是自取滅亡,如果南下和西進,就會面對董卓的十幾萬西涼軍,胡才自然不想自取滅亡,這也是他沒有傷害董卓的家人的原因,到時候董卓倒行逆施,一定會與袁閥等豪門世家展開大戰,這個時候無任攻打并州還是南下、西進,都會成為眾矢之的,到不如佔領河套,以到天變。

    不過李峰等人都是白波軍出身的,一心想滅了朝廷,所以胡才不得不對他們說清楚,以免壞了他的大事。同時,胡才也利用這一次,讓大家聚一聚,說不定以後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同時,想看看李峰等人的軍隊訓練情況。

    在各軍中只有驍騎營和虎賁軍在安邑,其他的軍隊在各方,而且吳慶他們每個人的能力不同。訓練出來的軍隊戰鬥力也不同,如果不知道軍隊的戰鬥力,就不能更好的制定計劃,這是非常不利的。

    當然,南匈奴的實力還是很強大的,南匈奴各部落加起來有十幾萬兵馬,這就是十幾萬騎兵啊,如果不小心,白波軍也有可能會全軍覆沒。更何況就是去佔領河套,白波軍不可能全軍出動。

    以河東的富裕,相信很多人會眼紅,如果白波軍在河東的兵馬少了,很可能被其他勢力所佔,這是胡才不願意見到的。不會在佔領河套必須等一段時間,所以胡才打算在秋收之後再徵兵,把玄武營、白虎營、青龍營擴充為軍,

    這樣一來,白波軍有五個軍五萬人,到時候可以調到兩到三萬兵馬,佔領河套的希望就大了。

    兩天後,李峰等人返回了自己的駐地,雖然雒陽傳來消息,朝廷有可能招降他們,但是他們也不能疏忽大意,否則一旦朝廷出兵,他們連反應都來不及。

    李峰他們離開後,胡才一邊在安邑處理軍幕府的事務一邊等雒陽的消息,現在是四月份了,漢靈帝劉宏在這個月要死了,雖然因為他的到來,歷史被改變了,白波軍佔領了安邑,朝廷也準備招降他,但是胡才並不知道,因為他改變了歷史,漢靈帝劉宏會不會在這個時候死。

    如果漢靈帝劉宏在這個時候死了,他也不想坐以待斃,等秋收去佔領河套,現在離秋收還有三個月時間,雖然不能在雒陽的皇統之爭分一杯羹,但推波助瀾一下還是可以的。

    特別是少帝劉辯的死,太可惜了,如果不劉辯救出來,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

    當然,在雒陽,在董卓的大軍中救出劉辯很不容易,不過這不試試看怎麼知道不行?

    所以,為了這個目的,胡才這個時候就開始行動起來。

    想去雒陽搶人,胡才自然不可能親自去,也不可能派大軍去,只能派一些身手高強的人去,所以,胡才只能從親衛營挑選。

    親衛營是白波軍中最精銳的部隊,胡才對親衛營又進行了特種訓練,單兵作戰能力很強,不過想從雒陽帶人出來,這一點還不夠,所以胡才讓江政在親衛營挑選一百個精銳成員,進行強化訓練。

    這是一種嘗試,如果失敗了,胡才不過損失一百親衛,如果能夠了,劉辯在手,以後他手中就多了一張王牌。

    反正在胡才看來,如果自己不搶劉辯,劉辯也會被董卓殺死,就當廢物利用。

    咚咚。

    敲門磚響起。胡才從沉思中清醒過來:「進來。」

    霍詩走了進來。

    此時的身穿一件月白色勁裝、穿著一雙銀白色蠻靴,臉上不怒而威,帶著一種高貴而威嚴成熟。

    霍詩來到安邑已經好幾天了,她是和軍幕府的人一起來的,作為胡才的妻子,霍詩聰明能幹,把府中的事務大量的井井有條。

    「夫君,你走我。」霍詩來到胡才身前問道。

    胡才這才想起來,自己今天確實有事找霍詩,於是點點頭道:「嗯,這些東西是安邑的幾處田莊還是一些店舖,這是我們胡家的,以後交給你大量。」胡才說著把幾份資料交給霍詩。

    胡才可沒有那麼大公無私,現在他家大業大,必須為自己的家族考慮,當然,他口中的家族,胡家,並不是在雒陽的那個胡家,而是他胡才建立的家族,現在他有妻妾六人,加上婢女、僕人,上百口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錢,而這些錢又不能從軍幕府拿,所以擁有幾個田莊、店舖也在情理之中。

    男主外女主內,霍詩作為他的正妻。這家中的事自然歸她管,胡才也相信,以霍詩的能力一定會管理的井井有條的。

    霍詩笑著接過:「夫君你放心,我是不會讓你失望的。」

    胡才現在已經佔領河東,地盤越來越大,軍隊越來越多,霍詩的心情也漸漸地變化了,在霍詩眼中,胡才和其他的賊寇有本質上區別,就像漢高祖和陳勝吳廣之間的區別,現在大漢帝國日落西山,胡才未必不能打下一番基業來。

    胡才笑著點點頭,他相信霍詩的能力,如果霍詩連這點事做不好,那她就沒有擔任正妻的資格。

    霍詩這時突然想起什麼,道:「夫君,你知道那個劉堅是什麼人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