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五十九章 董卓 文 / 燕天

    第五十九章

    胡才聞言不由一愣,好一會兒才想起來,霍詩口中的那個劉堅就是他在聞喜縣衙上的那個貴婦人,在回到安邑後,他還沒有見過她。

    他有些不明白霍詩怎麼問起這個,不由問道:「怎麼啦?」

    霍詩皺著眉頭,說道:「妾身覺得這個劉堅不是個簡單的人。」

    「怎麼說?」胡才當然並不認為霍詩是因為他收了這個劉堅而發小脾氣,在大漢帝國不比現代,妻妾成群是最普通的事,哪怕是霍邱也有妻妾十幾人,霍詩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早就見怪不怪了。

    「妾身也不知道怎麼說,只覺得這個人身上透露出一股高貴的氣質,」霍詩想了想有些苦惱的說道,劉堅給他的感覺是什麼,她一時間也說不上來。

    胡才笑了笑,覺得霍詩有些敏感了,一個去做婢女的女人,就是身上再有高貴的氣質,這也是個婢女。

    「詩兒,你要記住,你是我的妻子,而她最多是個妾室,哪怕她以前的身份再高貴,也改變不了,你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還有,我的書房,家裡的宗詞沒有我的允許,不能讓他們進入、知道嗎?」胡才嚴厲的說道。

    書房和宗詞是最重要的地方,有不少機密,劉堅這些人來路不明,胡才自然不放心,況且一個妾室,死了也進不了宗詞。

    胡才雖是現代人,但他此時已經適應了大漢帝國的風俗習慣,有些東西是有堅持的必要,更何況,他打天下並不是為了建立什麼君主立憲制,什麼資本主義社會,這些對胡才來說就是沒有用的東西,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他爭霸天下就是為了自己和自己的後人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還有就是享受爭霸天下過程中的樂趣。

    所以必要的風俗習慣,必要的禮節的必須的。

    霍詩點點頭,應了一聲,胡才身份的不同讓她明白,無任在胡才的書房還是宗詞裡的牌位,這些都不能洩露出去,至少這個時候不能洩露出去。作為胡才的妻子,她必須尊守胡才的規矩。

    霍詩明白,胡才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胡才被朝廷殲滅,她霍詩就是不死也會成為軍ji,她可不想落到這一步,唯一的辦法就是幫助胡才成就大業。

    所以這一段時間,霍詩不僅胡才的家室打量的井井有條,還想讓霍家幫助胡才。霍家作為霍去病的後代,在霍家中有一本訓練騎兵的方法,這是冠軍侯霍去病一身兵法的總結,霍詩也只是知道有這東西,不過身為女子的她沒機會接觸這東西,所以想讓霍邱拿出來。

    只可惜霍邱把霍詩嫁給胡才只是迫不得已,更不可能把這東西拿出來。這一次到安邑,除了在軍幕府任職的霍邱,和跟在胡才身邊的霍平外,霍家其他的人一個都沒有來。

    霍詩自然明白這代表著什麼,只是她一點辦法都沒有,當日她嫁給胡才,其實就是為了救霍家,那個時候她就明白,霍家是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幫助胡才的,哪怕是現在她想幫助胡才,一時間也辦不到。

    這其實是因為在霍家人眼中,胡才是個白身,在沒有豪門世家的支持,在沒有身後龐大的家族支持,胡才的最終結果就是滅亡,霍家已經犧牲霍詩、霍平、霍邱三人,自然不想再多派人加入胡才的白波軍。

    此時的胡才自然不知道霍詩心裡在想什麼,讓霍詩離開後,就拿起秘兵的情報看了起來,這些情報有雒陽的,也有西涼的,董卓已經同意戰馬換人了,這對胡才來說是個好消息,有了戰馬,他就可以擴充騎兵了。

    只是胡才唯一擔心的是,有了戰馬卻沒有會騎術的人,畢竟一個不會騎馬的人想訓練一個騎士,需要一到兩年時間,哪怕他有騎兵三寶,也需要半年時間,而他就是少時間。西涼的董卓為什麼短時間內有幾萬騎兵,就是因為西涼的人大部分會騎術。

    不會這個問題沒辦法解決,他胡才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讓人會騎術。

    …………

    「主公。」

    這天,胡才剛從城外大營回來,李肅就找到了他,「主公,和南匈奴的交易有消息了。」

    胡才聞言大喜:「怎麼樣,南匈奴答應交易嗎?」

    李肅點點頭:「不過南匈奴需要糧食換戰馬,」

    胡才眉頭一皺,雖然現在他手中有十幾萬石糧食,但現在白波軍有幾萬兵馬,十幾萬石糧食並不多,如果以糧食換戰馬,對白波軍也有影響。

    「價格怎麼樣?」胡才問道。

    「南匈奴糧食短缺而戰馬眾多,所以他們以十石糧食換一匹戰馬。」李肅回答道。

    現在一石糧食五百錢,按照這個價格,一匹戰馬五千錢到也不貴,河東雖然不是魚米之鄉,但這幾年糧食最貴的時候也是七百錢,按照這個價格算,基本上一金可以買的一匹戰馬了。

    胡才連忙招來稅務司的張平,問道:「我們現在有多少糧食,多少金和銀。」

    張平回答道:「回主公,現在我們有糧食十八萬石,其中四萬石存放在平陽,其他的存放在安邑,黃金一萬三千兩。白銀五萬兩,錢兩百萬。」

    因為李肅叫胡才主公,此時胡才的手下也開始叫胡才主公了,況且胡才也覺得叫主公比叫胡帥好聽。

    「才這麼一點?」胡才大吃一驚。

    現在白波軍正規軍四萬人,按照一個士兵一個月兩石計算,加上戰馬等消耗,十八萬石糧食只能供三個多月的消耗,這不能讓胡才不震驚,他還想增兵呢,這麼大的消耗,他能養的起那麼多兵嗎?

    稅務司張平欲言又止,想了半天,還是憋不住,拱手奏道:「主公,這都是因為缺錢啦。一個普通的兵卒月俸三斛谷,折錢三百,一萬兵就是三百萬錢,一年就是三千六百萬錢。另外加上這一萬兵的口糧,衣物,食鹽,武器,一年下來,這一萬人的軍隊大約需要花費五千萬錢。像河東這樣的郡,一年賦稅最好不過上億錢而已,它能養個兩千兵就非常不錯了。白波軍現在擴張太快,如果不是滅了幾個家族,早已經缺錢養兵了。」

    「主公,特別是今年,因為戰爭,河東一定入不敷出,就最好的年份,其賦稅收入不過一億三千萬錢,這也是河東郡土地肥沃的原因,本來白波軍是不拿軍餉,只要吃飽肚子就行。但是主公安排了軍響後,這是一大筆開銷啊。」

    「怎麼會這樣,張平,朝廷現在到處是戰爭,他怎麼會養得起這麼多兵?」胡才不滿地問道。

    「主公,朝廷主要是南北兩軍,北軍正常情況下有五萬人,南軍兩萬,這七萬士兵每人每月俸祿六斛谷,每年僅軍餉開支就有五億多錢。像冀州一個州,況且好一點一年就有十億收入,但是我們白波軍只有河東一個軍,現在有四萬兵馬,這還只是剛開始,主公啊,這是個無底洞,主公想建立騎兵,購買戰馬,這需要有錢才行啊。」

    「而且還有糧食,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主公就是有百萬大軍,也會在頃刻之間土崩瓦解。」

    「有沒有機會去別的地方買糧食?」胡才問道。

    十八萬石糧食?這存儲量太少了,必須多一半才行。

    李肅和張平遙遙頭,不是買不到,只是他們是白波軍,去大漢帝國別的地方買糧食,別人也不賣給他們。

    胡才這個時候不由想到了張夫人,甄家是四大商賈之一,如果有她的幫助,到是可以買到不少糧食,只可惜上一次平陽一別,他再也沒有見到他。

    胡才其實也知道,張夫人是想在他身上狠狠地賺一筆,也許在張夫人看來,他胡才遲早被朝廷所滅,所以不想與他多有瓜葛。

    這其實就是胡才的悲哀,身份,在這個時代很重要,沒有重要的身份,哪怕是商人也不鳥你。

    如果現在能和張夫人這樣的大商賈交易,到是可以換不少糧食,黃金白銀加起來雖然不多,但五億錢還是有的,以市場價五百錢一石,可以買十萬石糧食。

    「鹽池不是在我們手中嗎?雖然已經讓給那些世家一部分,但大部分地方掌控在我們的手中,也許可以利用這來吸引商賈的注意。」胡才突然想起什麼,說道。

    張平眼睛一亮。

    鹽池又名鹽湖、銀湖,位於安邑南十公里,中條山下,涑水河畔。由鴨子池、鹽池、硝池、鎂池等組成。鹽池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是大漢帝國第一內陸鹽湖。

    胡才相信鹽是第一利器,那些商賈會不對鹽感興趣,只要他們有興趣了,就不怕在他們手中買不到糧食。

    更何況,胡才手中有制鹽的彷彿,可以提高鹽的產量,

    不過想要否則鹽池,就有建立鹽鐵司的必要,只是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選。

    想到這裡,胡才對李肅說道:「先去南匈奴換五千匹戰馬。不過在換的時候壓一壓價格,離秋收還有幾個月,其他的我再想想辦法。」

    李肅點點頭,轉身離開。

    …………

    四月十日。胡才率領驍騎營,虎賁軍左營前往解縣匯合青龍營,一萬兩千兵馬浩浩蕩蕩攻入蒲阪,

    蒲阪位於河東郡的西南部,地處「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坐落於黃河彎曲處,與潼關隔河相對,是河東通往關中的要衝。是為畿輔重鎮。

    胡才本來並不打算佔領,蒲阪,一旦佔領蒲阪,事必讓關中震動,不過董卓想在蒲阪和他換戰馬,他不得不讓大軍進入蒲阪。

    為了防止意外,他可不想董卓的人進入蒲阪,況且現在他手中有一萬多大軍,董卓不過幾千人,又有蒲阪城在手中,胡才想安心。

    來到蒲阪後,胡才把交換戰馬的事讓吳慶去做,自己在帶著親衛營在蒲阪視察起來。

    吳慶沉穩干煉,這件事交給他也放心。況且,這一次來蒲阪,他沒有打自己的旗號。

    …………

    董卓站在黃河邊,望著浮橋上來往的人流,沉默不語。

    董卓雖然只是個良家子,但他野心勃勃,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認識了不少人,其中包括張角,包括張舉和張純。

    後來,他在投靠了張讓後,才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作為一個野心家,他想成就大業,所以他能忍常人所不能忍。

    兩年前,張舉和張純兩人在幽州起事後,一個稱帝一個稱王,還建了大燕的國號,這是董卓所始料不及的。張舉做了大燕國的皇帝後,一連下了幾道詔書給董卓,還封他做大燕國的將軍。董卓很生氣,沒有接受,也沒有回信。他覺得張純他們是不會成功的。

    張舉找到他的時候說了襄楷的事,冀州的襄楷想劫持天子後,再立劉氏宗室為新皇帝,根本就是自尋死路,將來免不了敗亡的命運。董卓當時也沒多想,只是對張純借助烏丸人的力量起兵提出了異議。張舉好像不願意多解釋,只是說在幽州起事和在冀州起事不一樣,必須要聯合外族,否則容易遭到外族的攻擊,陷入官軍和外族的兩面夾擊之中。

    襄楷和王芬的計謀因為出現叛徒而功虧一簣。王芬事洩自殺,襄楷被官府追緝,無處藏身,只好逃到了西涼。董卓本來以為這件事會迫使張純推遲起事時間,但沒想到張純隨後就派人送來了密信。張純告訴他一切準備妥當,只待官軍和西涼的叛軍在西疆殺得難分難解之際就起事。要董卓趁機控制朝廷的大軍,進攻關中。

    董卓很猶豫。那個時候他手中才一萬兵馬,而且皇甫嵩、孫堅。張溫都在,他覺得自己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就沒有答應張純。

    後來果然如他想的那樣,張舉和張純他們被劉氏宗族的劉虞給滅了,

    董卓每一次想起來都覺得有些可笑,張舉和張純手中不過幾萬兵馬,就是和太行山的黑山軍結盟,是朝廷的對手?幽州公孫瓚手中的一萬jing騎其實就可以消滅他們。

    事實上,公孫瓚的一萬jing騎本來是要調到西北的,只是因為張純舉事,而沒有調到西北。

    這些年來,董卓慢慢地發展自己,現在已經掌控了十幾萬西涼軍,他也不敢像張舉和張純他們一樣。董卓知道這是自取滅亡。

    董卓這些年經歷的已經讓他明白,現在的大漢帝國其實就是豪門世家的天下,沒有那些豪門世家的支持,想奪取天下,困難重重。

    他董卓並不是豪門世家的人,這也注定他與豪門世家不是一路人,豪門世家的子弟,目光高於人,他們看不起的就是他們這些人。這一切董卓深有體會。孫堅是豪門孫家的人,當年一起西征。他和孫堅就矛盾重重。

    皇甫嵩是西涼豪門皇甫家族的人,只不過皇甫嵩有一個致命弱點,所以他才不擔心皇甫嵩。這些年,他在西北經營,慢慢地把皇甫嵩、孫堅。張溫等人趕出了西北,此時的西北已是他的天下了。

    十幾萬西涼軍,其中有五萬訓練有素的西涼鐵騎,可以說他現在實力雄厚,在大漢帝國沒有哪個邊關大將有這樣的事情。而朝廷也開始防備他了,這從皇甫嵩駐紮長安就可以看出。

    好在這個時候,皇帝危在旦夕,董卓覺得機會來了,這一次他董卓李傕、李儒已白波軍交換人質,其實就是為了雒陽的事。

    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李儒為董卓制定的計劃,現在他就等一個時機。

    不過此時,董卓的目光卻放在白波軍身上。白波軍讓他承受了奇恥大辱,董卓想迫不及待的消滅他們。只是因為雒陽的又不能暴露自己,所以此時的董卓陷入了進退兩難中。

    李儒遠遠地下馬走了過來。

    「主公……」

    董卓還是那付樣子,只是清瘦了許多,眼神比過去更加沉穩幹練。他衝著李儒招招手,笑道:「李儒,戰馬交換的怎麼樣了?」

    李儒苦笑,「才進行了一半。」他指指河邊的戰馬,歎道,「白波軍野心勃勃,竟然要八千匹戰馬,這些都是上好的西涼馬,我真有些捨不得。」

    董卓臉上閃過一絲無奈。

    「主公,我們這一次交換後去哪裡?」

    董卓低頭不語。

    李儒看看董卓,說道:「主公,我覺得我們應該去弘農,把這軍隊給張濟,張濟這一次損失慘重,我們這五千人補入張濟軍,相信朝廷是不會反對的。」

    董卓慢慢地走在河堤上,不時用腳輕輕地踢一下岸上的野花,心裡想到李儒的意思,只是他對張濟不放心,張濟不是李傕,萬一他出賣自己怎麼辦?

    雒陽朝廷有五萬大軍,長安是皇甫嵩的三萬大軍,如果張濟背叛了他,他的這五千兵馬就陷入了朝廷八萬大軍的包圍中。

    董卓不敢再想下去,心中強烈的窒息感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主公……」一直跟在後面的李儒看到董卓的身軀搖晃了兩下,好像要倒下去似的,急忙喊了一聲。

    董卓迎著清新的河風長長地吸了兩口氣,霎時間只覺得自己信心倍增,再無畏懼之念。

    「好,就聽你的,不過我們和白波軍戰一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