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六十章 流民 文 / 燕天

    第六十章

    大帳內,胡才席地而坐,面色蒼白。昨夜他一夜都未合眼,輾轉難眠。

    昨天他帶著親衛營在看吳慶和董卓的人交換戰馬時,胡才發現董卓的人個個精銳,比他的親衛營還要精銳,這讓胡才震撼了,這些還只是一些馬伕,他們的實力怎麼會這麼強,那董卓的西涼軍豈不是要更強?

    胡才可以肯定,就是這樣的一萬人,白波軍四萬人也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這一發現,讓胡才很著急。如果這些馬伕突然襲擊,以他手中的青龍營、虎賁軍左營再加上驍騎營,也不一定是這些人的對手。

    當下,胡才命令吳慶戒嚴,

    不過胡才一想又覺得不對,張濟軍也是西涼來的,好像張濟軍沒有這些馬伕精銳,所以,胡才馬上就覺得,這些馬伕並不是真正的馬伕,可能是董卓的精銳之師。

    畢竟胡才和張濟軍中最精銳的西涼鐵騎作戰過,但那些人並沒有這個馬伕彪悍。

    胡才知道董卓有一支軍隊叫飛熊軍,旗幟上繡有肋生雙翅的飛熊圖案,由董卓的心腹大將李傕等人統領。飛熊軍全部是由西涼軍中的精英和能人異士組成,據說其「力能負五百斤,ri行七百里」;飛熊軍裝備十分精良,擁有西涼鐵騎和經常與外族作戰的西涼將士,戰鬥力十分強。」

    覺得這些馬伕是飛熊軍的人,董卓因為自己抓了他的家人想報復自己?這不是不可能的,掌控朝廷十幾萬兵馬的董卓,可是什麼事都做的出來的。

    「主公,你要不要歇一下?」站在一邊的霍平輕聲問道。

    胡才搖搖頭,對帳內眾人說道:「霍平剛才把情報讀了一遍,大家對目前的形勢是不是很清楚了?」

    「清楚是清楚了,但主公想讓他們不進入河東,是不是有點……」吳慶指著地圖上的晉陽城,欲言又止。

    胡才看了他一眼,說道:「有點什麼?有點難度?」

    「主公,進入河東不僅僅只有蒲阪,弘農、河內,甚至北方長城都可以進入河東,河東一馬平川,董卓的人戰馬眾多,來去無蹤,我們怎麼阻止?難道飛嗎?」吳慶說道。

    帳內有人掩嘴偷笑。

    「主公,其實不必擔心,對方不過五千人馬左右,如果野戰,這些人戰鬥力強悍,但是想攻城略地,恐怕不行,無任是蒲阪,解縣,還是安邑等地,我相信就是多一倍,我也有信心。」

    胡才沒有說話,西涼軍是大漢帝國第一強軍,當日張濟的一萬大軍就打的白波軍丟盔卸甲,落花流水,現在對方可能是董卓麾下的飛熊軍,胡才自然不敢掉以輕心,飛熊軍的戰鬥力強悍,白波軍就是抵擋了這五千兵馬的攻擊,也會損失慘重,這就是胡才不願意見到的。

    他需要訓練一支精銳之師,但他需要的是時間。沒有時間,根本成不了什麼精銳之師。

    「吳慶,最近士兵們可有什麼異常?」

    「主公也感覺到了?」吳慶神情嚴肅地說道,「現在的步軍士卒幾乎都和張濟的西涼軍交鋒過,他們聽說要去打西涼軍,非常不安,尤其是那批俘虜的西涼軍士兵,怨言很多,士氣很差。一些隊率、屯長也情緒低落,無精打采,甚至有幾個軍司馬私下發牢騷不夠,還當著士卒們的面胡言亂語。」

    胡才沉默半晌,歎道:「董卓的西涼軍太強悍了,就是勝了,我們白波軍也損失慘重,我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何況下官和士卒,算了,知道就行了,反正我也不打算和董卓開戰,無須擔心士卒沒有士氣。」

    吳慶感激地看看胡才,小聲說道:「主公想怎麼應付?」

    胡才沉默片刻,說道:「其實我想見一見董卓。」

    「主公,這可能嗎?董卓在西涼,難道你去西涼?」吳慶問道。

    胡才笑了笑,去西涼是不可能的,董卓對他恨之入骨,去西涼就是自投羅網。他只是好奇,董卓是怎麼訓練出這支精銳之師而已。

    胡才並不知道的是,此時的董卓已經到了關中,已他只是一河之隔。

    「吳慶,白波軍的兵馬不多,你的青龍營駐紮在蒲阪吧,注意監視關中的一舉一動。」胡才想了想說道。

    青龍營五千兵馬,想守蒲阪,其實已經足夠了,只要不讓關中的兵馬過河就行,況且如果在蒲阪駐紮的兵馬多了,朝廷說不定會認為他想攻關中呢。

    「是。」

    第二天,胡才帶著虎賁軍左營。驍騎營七千兵馬,八千匹戰馬返回安邑。

    此時,如果加上正在和南匈奴交易的五千匹戰馬,胡才手中有一萬三千匹戰馬,以每人兩匹戰馬算,可以招募五千騎兵。

    不過一匹戰馬一個月消耗糧草四石,一萬三千匹戰馬加上驍騎營的兩千匹戰馬,單戰馬的消耗一個月需要糧草六萬石,除去與南匈奴交易的戰馬的糧食,他只有十三萬石糧草,加上四萬兵馬的消耗,只能維持一個多月。

    胡才心裡不由緊張起來,沒有糧草,什麼都是假的,賣鹽也需要時間。

    禍不單行,胡才剛回到安邑,徐晃的一份報告發來了。一支四萬人左右的流民隊伍從河內進入河東。徐晃問現在怎麼辦。

    接到消息的胡才嚇了一跳,本來糧草緊張的他又面臨這四萬流民,這不是要他的命嗎?這四萬流民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引起爆亂,影響河東穩定。

    是不讓他們進入河東,還是對他們斬盡殺絕,還是招撫這些流民,胡才一時間也猶豫不決了。

    不過流民就是人口,四萬人比平陽的人口還多,如果能招撫,不出幾年,就可以為他提供幾千兵源。只是這糧草怎麼解決?

    …………

    「我懷疑主公的腦子壞了。」王旭擦了擦嘴上的酒漬,笑嘻嘻地說道,「我們已經討論很久了,但所有的這些辦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糧草,否則,根本無法滿足大人所需。」

    他環視大廳內眾人一眼,搖頭笑道:「主公異想天開,要解決這大漢國數百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其勇氣可嘉,其魄力驚人,其舉止瘋狂,但我們的確無力做到。」

    張平淡然一笑,說道:「主公的提議也不是無的放矢,他還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的。我覺得河東的條件得天獨厚,完全可以解決流民問題。」

    「大漢帝國自漢文帝時期開始實行屯田制。因太原郡以北的數個邊郡是抵禦外族入侵的重鎮,所以軍屯制首在太原郡邊郡實行。幾十萬邊軍士兵大量墾荒,形成了大片可耕之地。當時由於移民屯墾和軍屯並重,加上農具改進,廣開溝渠,致使穀物產量猛增,這樣一來,邊郡軍民不但可以自足,糧食還可供應京師,而河東,本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糧草充總,但是這幾年的戰亂,百姓遷離,土地荒蕪。」

    「現在整個大漢帝國風移影動,日落西山,主公率領白波軍南征北戰,攻城略地,佔領河東,河東土地肥沃,但因為戰亂人口損失不少,河東本有人口七十萬,但現在不到五十萬。這對我們白波軍不利,沒有人口,就沒有收入,也沒有兵來。所以增加人口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安置流民,墾地屯田,一可以解決兵源問題,二可以防禦胡人入侵,三可以增加軍幕府賦稅,這對白波軍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是好事啊。」

    「這招撫、屯田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問題是,我們軍幕府有這麼多錢糧嗎?」王旭說道,「徐晃在東恆說有大量的流民進入河東。這些流民是什麼人?是黃巾軍還是真正的流民,或者是朝廷的人?我們現在才多少糧草,主公又買了那麼多的戰馬,我們有能力安排主公流民嗎?」

    「到明年春耕還有大半年的時間,這一段時間流民的吃喝拉撒就是問題,一個不好,這些流民動亂起來,誰負責?」

    「白波軍只有四萬兵馬,就是加上折衝府的兵卒,不過六萬,但折衝府防守地方,朱雀軍防河內,白虎營防并州,青龍營防關中,玄武營防弘農,安邑只有虎賁軍可動,如果幾萬流民暴怎麼辦?」

    「更何況,安邑、聞喜等地今年收成大減,下半年主公又要用兵,糧草本來就不夠。怎麼辦?難道殺雞取卵?」

    「流民問題如何解決?這些條件遠遠要比河東的荒地重要。沒有耕地我們可以去開墾,但沒有這些條件,我們就只能乾瞪眼。」

    大廳眾人凝神沉思,一籌莫展。

    石泉摸摸嘴上的大鬍子,緩緩說道:「其實這些難題我們暫時不考慮好不好。主公的意思是要我們給他一個解決流民的辦法,至於這個辦法能不能實行,那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我們喝著酒,總在這裡談論能不能實現的問題,恐怕一年後都商量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你們說呢?」

    眾人聞言,頓時輕鬆地笑了起來。

    「石大人言之有理。」霍邱笑道,「王大人,你在這裡說了大半天,其實都是廢話。我看,你還是想幾個高招吧。」

    「王大人,酒都給你喝了不少,但一個辦法都一沒有。」張平指著王旭說道,「你到一邊坐著去,不要老在我們眼前晃來晃去,眼睛都給你晃花了。」

    王旭大笑道:「辦法?辦法不是早就說過了嗎?」

    「朝廷的文、景、武皇帝時期,因為採取了移民墾殖和軍屯等策略,推行了代田法、區田法等耕作方法,極大地繁榮了邊郡,他們的方法就是開番系渠,引汾河、黃河之水澆灌皮氏(今河津)、汾河(今萬榮)、蒲阪(今永濟)等郡縣五十萬畝土地,每年可得田賦兩百萬石,當時的河東、上黨、太原等郡,都有大批糧食由黃河、渭河運至京都長安,三郡極其富裕。當年河東的人口也非常多,特別是河東郡的人口更是達到了九十萬。」

    「但是現在,河東的人口不到頂盛時期的一半,想要重新發展,其實並不困難,安民屯田。」

    王旭揮動雙手,傲然說道:「先輩們做到的事,我們為什麼不能做到?只要主公同意,我們一定可以在五到十年時間內再現舊日的三郡繁華。」

    「如今,河東有大量荒蕪的土地,就是百萬流民,河東也有地方安置,不要說幾萬流民……」

    「但我們在推行屯田的時候,必須要制定一系列的措施,以此來保證屯田可以長期有效的執行下去,以保證百姓們不再陷入窮困叛亂之地。」

    王旭皺著眉頭說道:「但這有一個前提條件,糧食,關鍵還是糧食。到明年秋收還有一年半時間,這一年半時間的流民糧食問題怎麼解決?總不能讓流民餓肚子吧?沒有糧食,流民就是災難。」

    其實白波軍就是流民組成的,白波軍的大部分兵卒都是流民,所以王旭在說話的時候格外的小心。還好這裡的石泉、張平和霍邱都不是白波軍流民出身的。

    現在在白波軍中,以王旭為首的河東派和以吳慶李峰為首的元老派矛盾越來越大,只不過河東派是文人,元老派是武將,暫時沒有激烈衝突。

    「要做到這一步,最關鍵的就是土地所屬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土地買賣和兼併立即能會出現,失去土地的百姓將再次成為流民,而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在轉眼之間化作泡影。」

    「王大人,其實關於土地的事,主公已經解決了。」張平輕輕地敲敲桌子,小聲提醒道。

    王旭聞言點點頭,在平陽的時候,胡才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想來,胡才是有先見之明的,只不過那個時候王旭不覺得胡才能強大,只是想整霍家,但現在不同,胡才佔領河東,朝廷棄之不顧,再加上落在胡才手中,想跑也不可能,就安心的為胡才做事。

    「那早期投入和後期投入的錢從何而來?」王旭說道,「為了安撫流民,租稅不是全免就是很輕,我們哪來的錢投入到幾十萬田地上去?種子,農具,耕牛等等,這些東西都需要土地擁有者來提供,我們有嗎?」

    「我們可以通過其他辦法來賺取錢財,以貼補土地這一塊的需求。」張平說道,「屯田三年之後,土地一塊我們大概可以不要再投錢了。」

    「王大人,斂之說的有道理」,霍邱道,「我們不要把眼睛都盯在屯田上,屯田的成效很慢,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時間而且還要年年豐收,否則我們是看不到成效的。」

    「石泉,你是商務司的,你有什麼生財之道?」張平笑著問道。

    「我說的幾種辦法你們都知道,沒有貨物,何來買賣?」石泉苦笑道,「你們想想,河東這一塊,什麼東西能賣到錢。」

    「我知道了」,王旭突然興奮地叫道,「我知道怎麼賺錢了。」

    ………………

    清晨,胡才在院子中煉槍。胡才沒有天生神力,沒有精妙的身法,按照現在大漢帝國個人實力標準,他只處於煉氣階段。

    煉體、煉氣、凝神。這是大漢帝國個人實力的三個標準,每一個階段分為九層。胡才現在是煉氣第三層,實力處於中下游。

    這也是他這幾年沒有遇到過強大的高手的原因,無任韓暹。還是郭太他們,大部分處於煉體階段。到是張繡比他強,實力大概在煉氣第八層重要,如果沒有意外的話,很快就會突破到凝神。

    只可惜上一次沒有和張繡交鋒。不過胡才雖然遺憾,但並不後悔,他不是武將,他是白波軍統帥,沒有必要爭強好勝。

    畢竟,戰場上的一流武將,在政治上往往會一敗塗地,無任韓信、項羽、呂布,他們每一個是好下場。

    胡才煉武是為了強身健體,同時為了有自保之力,並不是要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特別隨著他的地盤越來越大,軍隊越來越多,親自上戰場的機會恐怕越來越少。

    練了一時辰的槍,胡才前往客廳。

    就在這時,一個女子向胡才走來,胡才不由一愣,好一會兒才認出這個人就是劉堅。

    看到胡才,劉堅美目中光彩流轉,那粉嫩的臉蛋通紅,那是一種勾魂攝魄的艷麗,尤其那成熟至極的誘人風情,輕而易舉地勾起胡才體內的慾望,那略施粉黛的絕美臉龐,嘴角微微上挑,更形成一種致命的誘惑,以及在薄紗下那曼妙的身體,一身雪白的肌膚,只要是男人就會湧起一種把她擁入懷中、用無盡的激情和撞擊去蹂躪她的衝動,而她的一舉一動都帶有無與倫比的魅力,牽動著胡才體內那熊熊燃燒的yu。

    這妖精。胡才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胡帥。」

    劉堅小跑的來到胡才面前,低著頭不敢他。

    胡才應了一聲,道:「你現在是我妾室,該改口了。」

    聞言,劉堅眼中寒光一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