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一章 鹽鐵之議 文 / 燕天

    第一章

    堂堂大漢帝國公子,漢桓帝次女,穎yin長公主劉堅,在胡才口中只是個妾室,劉堅聽了現在暴怒,說不定立刻把刀殺了胡才。

    劉堅不但聰明伶俐,而且從小好武。否則劉宏也不會讓她掌控暗碟,只是她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不但被胡才糟蹋了,而且在胡才眼中,她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妾室。

    深吸一口氣,劉堅平息了心中的怒火。

    現在還不是殺胡才的時候。

    劉堅知道自己不能在這裡殺胡才,如果想殺胡才,那天晚上在聞喜的時候就可以殺了,她不惜犧牲自己的身體,就是想利用胡才和他的白波軍,現在目的還沒達到,胡才自然不能殺。

    算了,先讓你這個狗賊得意一陣子吧。劉堅想到這裡,目光堅定。

    「怎麼,你好像不願意?」

    胡才的聲音再一次傳來,劉堅渾身一震,連忙說道:「不,不是……」

    「不是就好。」胡才說了一聲就轉身離開,對於女人,他只喜歡她們的身體和為了傳宗接代,而不是為了和他們發展感情,此時胡才也不願意和劉堅多說,更何況他還有要事要做。

    「胡……你等一下。」劉堅見胡才要離開,連忙叫道。

    「有事?」胡才眉頭一皺。

    「我?」劉堅看著胡才,不知該說什麼。

    胡才冷哼一聲:「作為一個女人,應該安安靜靜在家作女紅,有什麼事去找霍詩,我沒工夫聽你的事。」

    說完不等劉堅反應,就離開了。

    劉堅愣愣的看著胡才離開,好久才反應過來。

    做女紅?胡才竟然讓她做女紅,這,這……;劉堅此時不知滾哭還是該笑,她這個穎yin長公主,可從來不會什麼女紅。

    而且,胡才的態度,讓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她的目的是為了誘惑胡才,從而間接的控制白波軍,但胡才不鳥她,只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女人,劉堅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難道要她賣弄風的誘惑他?這可是她怎麼也找不到的,上一次是因為胡才醉醺醺的強上了她,否則讓她自己投懷送抱,他是做不到的。

    劉堅心裡疑惑,情報上說胡才是個好色的人,但是她來到安邑這麼久,胡才也沒有動過她。難道是因為胡才已經對她沒興趣了?劉堅不是自戀,她雖然已經二十幾歲了,但是風韻猶存,那個男人見了他不神魂顛倒?

    可是,現在胡才根本不理他,這讓她怎麼辦呢?

    劉堅陷入了深深地苦惱中。

    …………

    書房,王旭和張平幾個人匆匆走了進來。胡才很著急,一到書房,他就派霍平去催了。

    「王旭。張平,安撫流民的辦法可商量好了?」

    「主公一催再催,哪敢怠慢。」王旭展開手上的竹簡,笑道,「由於時間緊,我們沒來得及整理,先對主公說說吧。」

    王旭向胡才詳細解說了大漢帝國的移民墾荒,軍屯民屯等屯田制度,然後就無主地的所屬問題和賦稅問題提出了幾種不同意見。胡才和張平的想法一樣,他也認為這些難題可以再商榷,暫時先擺到一邊,還是先解決最棘手最迫切的問題。

    石泉隨即就如何安置流民,丈量荒地,修繕溝渠,墾地耕種等具體事情做了說明。

    石泉最後總結道:「主公,不論是把田地租給流民還是賣給他們耕種,我們早期的投入非常巨大,靠我們那點錢根本不夠。我和王大人他們仔細算了一下,僅安置四萬流民這一項,大概就需要一億錢。主公你想想,這四萬流民要給他們吃飽穿暖,要把他們遷移到河東的幾個縣城,要給他們建造簡易的居住之所,要讓他們能活下去,如果每人開支五百錢,四萬人就是兩千萬錢。這還不算,這四萬人的吃喝拉撒都需要錢需要糧食。我們什麼事沒幹,兩千萬錢就沒了。」

    「另外,主公如果安排了這些流民,其他地方的流民知道了,一定會來我們河東,到時候流民有多少?我和張平、石泉他們商量了一下,覺得這些流民至少有十萬。所以,主公想安排這四萬流民,就等於要安排十萬,甚至更多了流民。現在天下就流民最多,主公想管,恐怕流民會風湧而聚」

    「所以主公若想招撫從河內過來的流民,安置流民屯田,必須要想辦法再弄十億錢,加上我們自己的那五億錢,大概勉勉強強可以維持到明年春天。」

    胡才瞠目結舌。

    他沒想到自己只是想解決幾萬進入河東的流民,會有這麼多問題,而且按照石泉的計算,是把軍幕府的所有的財產都計算上去了,但是軍隊的開支等等還需要大量的錢,這些錢怎麼來?難道去搶?

    胡才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歷史上的董卓為什麼在放棄雒陽的時候,會把皇家的皇陵給挖了,這是因為他需要養十幾萬西涼軍啊,單關中的收入不足於養十幾萬西涼軍。

    更何況這十幾萬西涼軍大部分還是騎兵,一個騎兵三個步卒。軍費高的嚇人。

    「主公,當年漢武帝遷七十萬百姓到西涼北地郡的黃河南岸開荒屯田,第一年的耗費就是一百一十億錢。」張平苦著臉說道,「現在東恆四萬流民,也許陸續還有流民聞訊而來,所以……」

    「這難道比打仗還費錢?」胡才皺眉問道,「這麼多錢,我到哪裡弄去,就是搶也搶不到啊。」

    「主公,一個流民本來是一無所有的,我們要花錢讓他們吃飽穿暖,要讓他們有一處可以遮風擋雨的茅屋,要讓他們有農具有種子有耕牛,這種供應要持續到他們收穫了第一斛穀物為止。這大概要一年時間,這一年時間我們需要花費多少?再加上招耗流民要錢,安排官吏實行屯田要錢,製造購買農具種子要錢,修繕溝渠要錢,流民的吃喝拉撒需要錢,主公,就是養活一頭耕牛都要錢啦。現在我們手中也沒有足夠的耕牛啊。」

    王旭解釋道,「我在并州任職的時候,曾經為安置流民的事傷透了腦筋。其實說到最後,就是沒錢。有錢什麼事都能解決。」

    胡才問道:「可有辦法在短期內賺到十億錢?」

    王旭哭笑不得地說道:「主公,你搶都搶不到,我到哪裡賺去?」

    胡才望望眾人,突然笑道:「你們一定有辦法,否則不會跑來說這事。好了,快說,快說。」

    「解決流民是長時間的問題,沒有幾年時間,根本沒辦法解決流民問題,更何況這一段時間,主公還需要維持白波軍的幾萬大軍,所以必須從另外的地方買糧食,買耕牛,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重商。以以招徠和鼓勵各地商人到邊郡來做買賣,賺大錢。我們從中收取商稅來填補一部分屯田用錢的空缺。」

    「商稅?」胡才渾身一震。

    商稅起源於西周。當時失去政權後的商朝遺民,多從事販運、買賣商品的行業,俗稱商人。對其徵收的稅主要有關市稅和山澤稅等。市稅又分級布、總布、質布。罰布、廛布。山澤稅是對礦產品、獸皮、齒、角、羽翮、魚、鹽等物徵稅。

    在這個時代,因為重農抑商的原因,商人一直地位低下,而且商稅也比不得農業稅,但是胡才明白,商稅的收入其實比農業稅高,在他的前世,政府就是依靠商稅才有大量的財政收入。

    其實在大漢帝國剛剛建立的時候,並不是重農抑商的,大漢帝國初年,自高祖皇帝到文、景皇帝,實行的都是與民無禁之策,大力支持和鼓動百姓營商,所以那時候商貿非常繁榮。當時的河東為南北交通要衝,河東是各地物資集散之地,商人們主要以馬匹為主的畜產品及金銀珠寶等物做買賣。帝國的商人用絲織品、酒和其他精美製品與匈奴人交換牲畜與毛皮製品。由於雙方互利,都能得到自己所希望的東西,所以邊貿長盛不衰,河東商稅收入非常高。

    但是,自漢武帝開始,重農抑商,商業開始衰敗,此後由於胡人勢大,并州北方數郡全部丟失,為了削弱匈奴人,武帝禁止與胡通商,光武皇帝時期,并州牧郭汲收復了北方五郡,其後不久,匈奴內部因為發生諸王爭立的內亂,分裂成了南北二部。匈奴人由此開始沒落,南匈奴與大漢帝國交好,才慢慢地開始於大漢帝國通商。

    王旭作為并州王閥的旁系子弟,雖然為人膽小,但學識不小,關於大漢帝國與胡人的通商情況,還是瞭解的。

    經王旭的介紹,胡才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在安邑建立大市,以南匈奴通商?」

    「不錯,這是唯一的辦法,主公想安排流民,想招募軍隊,想擴充地盤,都需要錢,而商業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王旭點點頭。他唯一擔心的是,胡才看不起商人,不過也是,商人地位低下,看不起商人是普遍現象。

    「不過主公若想通過晉陽大市立即賺取大量錢財,就要有誘人的貨物。」王旭說道,「以商補農,首先就要興商,就要有誘人的貨物,否則,各地的商人不來,我們到哪裡賺錢去?要知道,大漢國的錢財幾乎都藏在這些商人們的家裡。」

    「誘人的貨物?能賺錢的貨物?」胡才笑道,「除了戰馬、牲畜和糧食,這裡還有什麼好東西可以拿出來賣?」

    「鹽和鐵。」王旭從容說道,「河東有鹽池,有礦山。這些都是最好的貨物。不過這鹽鐵一直以來是官府經營的,如果開發,很可能會不利的惡果。」

    大秦帝國的時候,朝廷掌管鹽鐵的開採、製造、運銷等事務。史書記載,當時的『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所以這鹽鐵之利一直是大漢帝國的重要收入。

    大漢帝國初期曾經鼓勵百姓營商,商貿非常發達,為什麼到了武皇帝時突然就被打擊了呢?原因就起源於這個鹽鐵。不過大漢帝國所有的山林池澤,都是皇帝一人的。所以大漢帝國的賦稅制度規定,凡農田租都歸大司農府,由朝廷開支,山海池澤之稅則歸屬少府所有,專供皇帝和皇室成員私用。

    這一制度剛剛訂立時頗為合理。國家耕地多,田賦是大宗收入,山林池澤少,商稅是小宗收入。把大宗歸國家,小宗歸皇室,但隨著鹽池和鐵礦的增多,鹽鐵之利逐漸龐大起來,山海池澤之稅逐步超過了國家的田租。這種收入數額的轉變,所以,大漢帝國為了這鹽鐵之利,不知鬧過多少矛盾。

    大漢帝國初期,推行休養生息之策,減輕關市之征,開山澤之禁,使國家很快富裕了起來,百姓也可以自足。朝廷在采鹽、制鐵方面,除了郡、國設有鹽鐵官進行官營外,也允許私人經營,所以當時即有靠煮海為鹽而強大起來的諸侯如吳王濞,也有靠冶鐵業致富的富商大賈。

    漢武帝雄才大略,討匈奴,通西域,外事四夷,內興功利,致使軍費浩繁,財用耗竭,府庫空虛。雖然實行了賣鬻爵,鑄造錢幣等措施,但仍然無法滿足其需要。漢武帝不但把大司農府的錢用完了,還把先祖文、景皇帝幾輩子積蓄下來的錢財也花光了。漢武帝只好把少府的錢拿出來貼補國庫。同時命令各地富商大賈,最主要的是鹽鐵商人,也像他一樣ziyou樂捐,但結果讓季衛東非常氣憤。那些富商大賈根本不理睬武皇帝的詔令,一個個都很吝嗇,即使捐助了,也就一點點。當時的鹽鐵商是最大最易發財的兩種商人,他們的這種做法最終激怒了武皇帝。

    於是在張湯等大臣的建議和主持下,實行了鹽鐵官賣之策。朝廷在各重要的產鹽、產鐵區設置鹽官、鐵官,掌管鹽鐵事務,不許私人經營。

    到了現在,大漢帝國日落西山,很多豪門世家就慢慢地經營起鹽鐵生意,像河東的衛家,它其實就是因為鹽鐵生意而起家的。

    河東的鹽池這麼大。衛家雖然強大,但不能獨吞,所以除了衛家外。河東的大大小小的豪門世家也享受著鹽鐵之利。

    想到這裡,胡才向石泉問道:「河東的世家有多少來軍幕府登記在冊了?」

    胡才記得這鹽鐵生意是他剛佔領安邑的時候拉攏河東豪門世家的手段,只不過他一直沒有過問這件事。

    石泉道:「回主公,不到十家。」

    胡才臉色一變,「這麼少?」

    河東大大小小的豪門世家沒有一百也八十,鹽鐵生意這麼誘人,怎麼會只有這麼一點人登記在冊?

    石泉看著胡才欲言又止,臉色尷尬。

    胡才明白了,這些河東的豪門世家是不相信自己,不相信白波軍,所以才不來登記在冊。胡才歎了一口氣,白波軍名不正言不順,難怪那些豪門世家會這麼看自己。哪怕是有鹽鐵之利,這些豪門世家也不看好自己。

    胡才可以肯定,那登記在冊的幾個家族,一定只是河東的幾個小家族,哪怕是霍家,恐怕也不敢在他的統治下在軍幕府登記在冊經營鹽鐵生意。

    上一次和南匈奴準備交易戰馬的時候,胡才就準備建立鹽鐵司,現在看來,建立鹽鐵司勢在必行,沒有一個統一的結構,恐怕開放的鹽鐵生意,也難以管理。

    「主公,要想立即賺取大錢,就要開放鹽鐵業。」王旭說道,「目前我們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錢財煮鹽開鐵,只有靠那些商人來投錢經營,這樣一來,朝廷有收入,商人有利益,而他們有了錢,我們不也就收穫頗豐了。」

    「主公,在如今安置流民都需要大量錢財的情況下,我們只要求開放河東的鹽鐵經營才能度過現在的危機。」張平也說道。

    胡才沉思了一會,才說道:「你們說的不錯,為了解決困境,只能開放鹽鐵,不過鹽鐵可以開放,但對於走私鹽鐵的人,不能心慈手軟。」

    胡才明白,商人就是冒險家,為了利潤,他們可以不顧生命,不顧家人,走私是商人常用的招數,他雖然對河東的豪門世家開放鹽鐵生意,但是那些家族沒有來登記在冊,但是他們真的沒有經營鹽鐵生意?這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唯一的出路就是走私。

    胡才對石泉道:「石泉,你兼任鹽鐵司,我從虎賁軍調兩千人給你,專門打擊走私的商人。所有走私的商人,不管是誰,全部拿下,沒收財物。」

    「是。」石泉渾身一震,有些明白胡才的意思,打擊走私,為了逼迫那些豪門世家在軍幕府登記在冊外,還有就是賺錢,這些走私或者的財物可不少,可以緩解軍幕府的經濟危機。否則胡才也不會在虎賁軍調人。

    王旭笑而不語。胡才這麼做的目的他怎麼不知道,只是他希望胡才這麼做。他這個王氏家族的旁系子弟,在胡才這裡終於有了出頭之日了。

    王旭突然想起什麼,問道:「主公,天使馬上就要到了,應該以什麼樣的規格迎接?」

    ps:求收藏,紅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