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雒陽暗鬥(1) 文 / 燕天

    第二十二章

    這兩天發生了很多事,一是大將軍何進返回雒陽,而是白波軍佔領陝縣。這兩件事無任哪一件事都影響著雒陽所有人的心。

    對於宦官、豪門士族來說,無任白波軍還是大將軍何進,都是他們需要剷除的人。

    十四ri,袁隗命盧植率兵五千駐紮函谷關,防備白波軍東進。同時調到河內的并州軍向河東壓境,迫使白波軍從陝縣撤退。

    同日,白波軍遷移陝縣五萬百姓返回河東,同時一把火燒了陝縣。

    五月十五日,雒陽。袁隗找到大將軍何進,說是天子想見他,何進一愣,不過還是隨著袁隗前往皇宮。

    就在這時,何進突然接到了何皇后懿旨,何皇后急宣大將軍立即到長秋宮議事。

    何進大喜。這一路行來,他心裡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宮內的情況自己一無所知,如果能從何皇后那裡得到準確消息,自己當可從容定策。即使天子要殺自己,何皇后也有辦法讓自己盡快從長秋宮脫身而去。

    更何況現在何進直覺地認為目前天子尚在皇統未立,雒陽的局勢還遠遠沒有演變到手足相殘的地步,何皇后還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實力為後盾確立皇統,也就是說自己的妹妹還非常可信。

    至於那些豪門士族,在何進看來,這些豪門士族想利用自己剷除宦官,此時不會對他不利的。

    「老大人和諸位大人先行,我隨後就到。」何進走下馬車,拱手說道,「皇后有旨我不能不去。」

    袁隗若有所思地看著何進,沉吟不語。何進的言下之意是天子並無聖旨急召自己進宮覲見,自己之所以稀里糊塗地進了皇宮,都是因為袁隗等人極力相勸的結果,誰知道天子是不是對袁隗說過要急於見到自己的話?自己先去長秋宮覲見皇后並不算失禮。

    盧植本yu相勸,但看到何進疑慮重重,魂不守舍的樣子,他把話又吞了回去。

    劉弘從後面匆匆趕來,看到何進轉身要走,急忙喊道:「大將軍要去長秋宮?」

    何進點點頭,舉步yu行。

    劉弘阻止道:「嘉德殿就在前面不遠處,大將軍此時轉道長秋宮於禮不合於情不通,一旦給陛下知道了,恐怕……」

    何進淡淡地一笑,緩緩掃視了眾人一眼,然後臉色漸漸變冷,「只要諸位不說,陛下又怎能知道?」

    袁隗臉含笑意,眼裡卻突顯一絲惱怒之色。何進此話明顯帶有挑釁的意思。在這皇官之內,大臣們的一言一行都落在宦官眼裡,天子怎能不知?何進所倚仗的無非是陛下將死自己即將權傾天下而已。

    狂妄。袁隗心中殺機凜然。

    一個屠夫在將死之際還這樣猖狂,全然不顧架在脖子上的刀,其屠夫本性暴露無疑。袁隗衝著劉弘做了個手勢。劉弘不再多勸,十分不滿地看著何進揚長而去。

    袁隗連眼角都沒抬一下,揮手說道:「走,去嘉德殿。」

    袁隗離開後,袁紹急急忙忙的來到此地,卻發現大將軍已經離開了,暗歎一聲,他雖然是大將軍何進的心腹,但也是袁閥的人,但袁紹並不願意何進這麼快就死去,至少也需要與宦官兩敗俱傷。

    這一次袁隗連商量都不跟他商量,這讓袁紹很惱火,如果不是典軍校尉曹操突然率軍隊包圍了大將軍府,他還不知道這件事呢。

    「主公不必擔心,這一次大將軍不會死。」旁邊的逄紀開口說道。

    「什麼?」袁紹一愣,不解道:「蹇碩調動大軍,大將軍必死無疑,怎麼會……」

    「天子希望大將軍死,所以他的心腹蹇碩才千方百計的想讓大將軍死,但是大將軍一死,二皇子的勢力事必崛起,那個時候,對豪門士族來說非常不利,老大人是絕對不會看到的,所以大將軍這一次不必死。」逄紀分析道。

    「不錯,叔父想讓豪門士族成為雒陽的唯一的一股勢力,他的絕不允許二皇子的勢力崛起的。更何況現在外面有那麼多的劉氏宗族的人,二皇子如果得到他們的支持,對豪門士族來說是絕對不利的。」袁紹點點頭說道。

    「這就是天子的高明之處,在外人看來,天子喜歡二皇子,想立二皇子,其實在天子心中,哪怕大皇子和二皇子一樣,他需要的是剷除豪門士族,而大皇子有些仁厚,能力比不上二皇子,所以在立新君前,必須培養一股對抗豪門士族的勢力。這一次皇統之爭,如果大將軍贏了,大將軍就是對抗豪門士族的勢力,如果太后贏了,太后、驃騎將軍、劉氏宗族,蹇碩就是這股對抗豪門士族的勢力。所以,想要豪門士族崛起,要想破這個局,就必須一舉殲滅宦官和大將軍的勢力,這才符合豪門士族的利益。」逄紀說道。

    袁紹點點頭,冷笑道:「天子睿智,如果再給他幾年時間,說不定大事已定,但是現在……」

    逄紀道:「主公,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把大將軍在最後關頭救下來,再讓大將軍和宦官火拚。」

    「這容易,你跟我去見典軍校尉曹操。」袁紹臉上閃過詭異的笑容。

    ………………

    蹇碩聞訊急報太后。太后沒有在意,隨口說道:「他見完皇后之後,還要到嘉德殿來覲見皇帝,他難道還能不辭而別?」

    蹇碩驚慌地說道:「臣已經命令城內的西園軍出動了。如今典軍校尉曹操和右校尉淳於瓊各領兵馬圍住了大將軍府和車騎將軍府,左校尉夏牟領兵控制了雒陽北城的夏門和谷門。兵馬調動的消息立即就會傳進內宮。皇后一旦得知,勢必要和趙忠他們想盡辦法把大將軍送出京城。大將軍如果成功逃出雒陽,我們將前功盡棄,而皇統之事也再無迴旋餘地。」

    太后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急忙問道:「如今怎麼辦?」

    「以陛下的名義下旨督請何進立即趕到嘉德殿見駕。」蹇碩不假思索地說道,「我們在何進趕到長秋宮之前攔住他。」

    「以皇帝的名義下旨?」太后吃驚地說道,「皇帝並沒有說……」

    「可陛下也沒有說不殺何進。」蹇碩勸道,「太后,此時箭已上弦,沒有任何退路了,請太后早做決斷,遲恐生變。」

    太后躊躇良久,猶豫不決。

    「太后,何進一旦逃離雒陽,我們就再無機會了。」蹇碩心急火燎地勸道,「如果大皇子繼承大統,皇后獨掌大權,必定要對太后和二皇子不利,太后……」

    「你快去辦,快點。」太后一聽二皇子面臨險境,再不猶豫,揮手說道,「你親自去,親自去……」

    蹇碩早已準備好聖旨,他帶上十名中黃門,出殿抄近路向長秋宮飛奔而去。

    …………

    何進終於還是被蹇碩攔住了。「大將軍,天子急召大將軍見駕以議定皇統之事。」蹇碩對大將軍何進說道。

    「什麼?」何進一愣,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

    「大將軍,天子想見嗎。」蹇碩再一次說道。

    「是嗎?」何進緩緩站起來望著遠處的長秋宮,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恐懼。雖然何進沒有發現什麼,但是他感覺到不同尋常,突然覺得這皇宮有些陰森森的。

    蹇碩神色悲痛地說道:「大將軍,陛下知道自己已經病入膏肓,時日無久了,所以他日夜期盼著大將軍能夠早日回京以議定皇統,托付國事,保大漢社稷千秋萬代。」

    何進不可置信,天下想讓他死,怎麼可能……。

    不過何進還是轉身向嘉德殿方向慢慢走去。去見一見天子也好,在一看來,如果沒有意外,大局已定。

    在宦官中也只有蹇碩不投靠自己,到時候殺了他就是。

    蹇碩跟在後面,小聲介紹陛下的病情,並婉轉表示皇后已經得到了天子的默許,大皇子將如願以償,順利繼承大統。蹇碩甚至勉強擠出幾絲笑意,向何進表達了自己願意盡力協助之意。

    何進恍若未聞,只顧低頭想著自己的心思,就在這時,忽然,他漫不經心地問道:「太后可曾反對?」

    蹇碩湊近何進的耳邊,低聲說道:「陛下讓太后盡早回河間國。」

    何進霍然心驚,渾身上下霎時出了一身冷汗。他猛然停步,一雙眼睛狠狠地瞪著蹇碩,竟然露出了些許的殺氣。

    蹇碩不解地望著他。蹇碩說的是實話,但他不知道自己這一句實話卻像利箭一般洞穿了何進的內心。

    對於天子,何進還是瞭解的,不然他也不會當什麼大將軍,他知道天子絕不會說出這種話,即使他要讓大皇子繼承大統,他也絕不會說出這種讓太后離京歸國的話。太后是天子的母親,天子對自己的母親極其孝順,他至死都不會讓自己的母親離開皇宮離開京城獨自一人回到河間國,讓太后一個人孤寂地生活在那個叛亂迭起的禍亂之地?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不是天子應該說的,這裡面一定有陰謀。而蹇碩這麼說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自己放鬆警惕,放心大膽地跟著他走進嘉德殿。

    蹇碩被何進凌厲的眼神看得有點心慌意亂。難道何進猜到了自己要殺他?蹇碩極力鎮定心神,換上一副非常無辜的表情詫異地說道:「大將軍怎麼了?我說錯了什麼嗎?這的確是陛下親口對太后所言,我當時就站在旁邊,聽得清清楚楚。」

    何進眼內的殺氣漸漸斂去,臉上露出了嘲諷之色。他上下看看蹇碩,嘴角閃過一絲陰冷,旋即,不yin不陽地說道:「謝謝蹇大人實言相告,將來我必有厚報。」

    蹇碩聽出何進的語氣不善,趕忙笑臉躬身相謝,心裡恨恨地罵道,這屠夫,等下要你死得好看。

    …………

    何皇后聽說何進被小黃門蹇碩攔在宮門外並以天子旨催請何進速進嘉德殿,頓時心神震駭,手足冰涼。她茫然無措地望著大汗淋漓的趙忠問道:「怎麼辦?現在怎麼辦?」

    趙忠神情緊張地笑笑,安慰道:「皇后,不要急,不要急,讓我想想,讓我想想。」

    張讓面色凝重,背著手在屋內團團亂轉。這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了,這蹇碩雖然是宦官,但絕對不是和他們一條心的,如果大將軍何進死了,何氏家族就完了,到時候他們這些人一個都沒有好下場。

    更何況二皇子繼位,董太后和董重就要手握大權,他們首先就殺的就是自己這幫老宦官。一來他們可以討好朝中的士人,二來也報了當年殺王美人的仇。

    這些年來,他們與大將軍何進鬥,現在卻要與何進合作,相依為命,這不得不說是一次諷刺。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宦官與豪門士族誓不兩立,豪門士族支持大將軍,他們就得和大將軍鬥,但是現在不同,他們必須依靠大將軍,他們不是蹇碩,蹇碩手中有幾萬大軍,但是他們沒有。

    這是張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天子還沒死,豪門士族就想剷除大將軍,張讓可以肯定,如果不是豪門士族的背叛,蹇碩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敢殺大將軍。

    難道豪門士族想讓二皇子繼位?那為什麼以前他們支持二皇子的時候,那些豪門士族無動於衷呢?

    就在這時,中常侍郭勝帶著神色驚恐的何苗匆匆走進了長秋宮。

    「皇后,曹操和淳於瓊奉蹇碩之命,各帶人馬圍住了大將軍府和車騎將軍府,把兩府的所有掾史和門客盡數堵在了府內。」郭臉焦急地說道,「夏牟奉命接管了北城的夏門和谷門,堵住了大將軍北上孟津之路。如今大將軍進退失據,危在旦夕。」

    「曹操?」張讓眼中寒光閃爍,這曹操其實就是他們宦官的人,曹操的祖父是他們中的一員,可惜這典軍校尉曹操投靠了士族,投靠了袁閥。

    如果這個時候有曹操的一營兵馬在手,事情就好辦多了,只可惜這種事沒有如果。

    「袁紹呢?」趙忠急忙問道,「袁紹的人馬在哪?是不是圍住了皇宮宮門?」

    如果皇宮被堵,他們可就插翅難飛了。而且袁紹一直以來是大將軍何進的心腹,如果連袁紹都背叛了,那何氏家族真的可能完了。

    「袁紹已經接到蹇碩的命令率部接管了南城的津門、小苑門、平城門和開陽門,截斷了大將軍南下南陽之路。」

    何苗抹抹臉上的汗,心驚膽戰地說道,「不敢陛下顯然不信任袁紹,把他的軍隊放在了南城。大將軍如果由南城逃離洛陽回到南陽,他就沒了軍隊,遲早也是死路一條。」

    「最早給我們送來消息的就是袁紹。」何苗肥胖的身軀癱坐在地上,垂頭喪氣地說道,「現在怎麼辦?蹇碩的大軍已經把我們包圍了,這一次恐怕完了。」

    「是袁紹送的消息?」張讓突然盯著何苗問道,「你肯定?」

    「我肯定。」何苗從懷內掏出袁紹的密信,「你著,這書信是他的字跡,錯不了。」

    張讓一把奪過書信,細細地看了一遍,臉上漸漸露出了笑意。

    「這豪門士族果然不可靠,哪怕是天子、太后,沒有一個是他們忠心的人。」張讓冷笑一聲說道:「這豪門士族顯然不想在這個時候讓何進死,這是想謀劃更多的利益而已,太后。蹇碩,都被那些豪門士族的人給騙了。」

    「如果豪門士族真的想殺大將軍,袁紹的部隊不應該在城南,袁紹雖是大將軍的心腹,但他是袁閥的人,為了袁閥,袁紹不可能對大將軍忠心耿耿,而大將軍最信任的人是王匡,王匡這一次帶了兩千精銳弩兵到雒陽,他的軍隊為什麼沒有出現?如果大將軍危在旦夕,王匡的軍隊一定會為大將軍報仇。」

    「更何況,那些豪門士族是不可能立二皇子為敵,立長不立幼,這是那些豪門士族幾百年的堅持。如果立二皇子,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而大將軍一死,太后、蹇碩、驃騎將軍董重,以及那些劉氏宗族的人勢力膨脹,這絕對不是那些豪門士族想看到的。」

    「天子睿智,哪怕現在危在旦夕,他恐怕早已恐怕,天子一生中最關心的是豪門士族,天子想打壓豪門士族,自然不會讓豪門士族漲大的機會,這一點豪門士族自然知道,所以他們絕不允許有與他們相抗平衡的勢力出現,所以這一次他們絕對不會讓蹇碩殺大將軍的,蹇碩是天子的心腹,他手中有四萬西園軍,如果殺了大將軍,加上驃騎將軍董重,劉氏宗族,那些豪門士族會怎麼樣?」

    「所以這一次大將軍不會死,豪門士族也不想讓大將軍死,他們的目的是想讓大將軍和蹇碩火拚。蹇碩一死,二皇子的勢力就微不足道了。」

    「那我們怎麼辦?」何苗問道。張讓說了一大堆話,但他沒有幾句話聽得懂的。

    張讓臉上閃過陰冷的笑容:「我們只需如此如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