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四章 黑山軍 文 / 燕天

    第二十四章

    五月十八日。天子駕崩。

    同日,何皇后下命大將軍何進率兵進入雒陽。而以袁隗為首的三公九卿諸大臣按照大漢律法,擁立大皇子劉辯為大漢國的新皇帝。

    大皇子劉辯即帝位,時年十四歲。新帝尊稱母親何皇后為皇太后。何太后臨朝主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

    封皇弟劉協為陳留王。劉協時年九歲。

    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參隸尚書事,處理朝政。不久,新帝依大將軍所奏,任命荀爽為光祿大夫,袁紹為司隸校尉,王允為河南尹,劉表為御史中丞,何顒為北軍中候,荀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

    洛陽暫時穩定,但暗中卻有一股新的風暴籌釀。

    …………

    河東,安邑。

    五月二十日,胡才接到天子駕崩的消息,神色有些黯然,無任這天子怎麼樣,但是他的死亡,代表著天下大亂。

    如果天子不死,董卓不可能入京,那些豪門士族雖然龐大,但不可能造反。但是現在,天子的死,意味著很多不可能發生的事會發生。

    胡才當即下了幾道命令:命令朱雀軍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命令青龍軍關注關中,命令驍騎營返回安邑,命令玄武軍移駐大陽。

    命令秘兵時刻關注雒陽局勢,同時派訓練了兩個月的一百親衛營精銳秘密進入雒陽附近。

    同時命令在青龍軍、朱雀軍、玄武軍、白虎軍、虎賁軍五軍中挑選精銳之士,與胡才的親衛營合併組建近衛軍。

    近衛軍共四千人,全部是斬首兩人以上的精銳之士,分四部,由四個軍司馬統領。他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胡才和其家人的安全。

    其實這一次天子駕崩,是白波軍擴張的好時機,不過胡才卻沒有擴張,因為胡才明白過渡擴張的弊端了!其一,過於消耗軍力,造成戰力下降;其二,過於消耗本身實力,對於新占土地要進行建設和安頓,開銷巨大,且收益往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能體現出來;其三,戰線過長,新占土地需要派兵駐紮,直到穩定之後才能分批撤出交給地方,如此造成兵力分散和機動兵力的減少。

    白波軍總共六萬五千人,在與南匈奴一戰,損失了大量的老兵,現在的幾萬兵馬大部分是新兵,他們的戰鬥力可想而之,更何況這一次組建近衛軍從中調了幾千經驗豐富的老兵,這五個軍的戰鬥力更弱了。

    不過如果讓胡才重新選擇的話,他還會這麼做。一來,他的五百親衛營已經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了,隨著他手中的兵馬越來越多,親衛營的數量必須增加。二來,他需要增加中央軍的實力。

    青龍軍、玄武軍、朱雀軍、白虎軍,這四大軍駐守四方,相當於是大漢帝國的邊軍,而虎賁軍、驍騎營、驃騎營是中央軍,現在虎賁軍雖然達到一萬五千人,但這還不足以威震四方。如果青龍軍這四大軍出現意外,以虎賁軍的實力,不足於鎮壓。所以必須加強中央軍的實力。

    上一次與南匈奴大戰,只調了虎賁軍一個營,還有四千驍騎營,這不足一萬的兵馬讓胡才看到了危機。

    如果下一次與南匈奴大戰,因為天下大亂,青龍軍、朱雀軍、玄武營不能調,如果虎賁軍調少了,白虎軍比虎賁軍多,可能影響他胡才的權威。

    近衛軍是中央軍的一種,它是胡才的近衛。組建近衛軍誰也不敢反對。四千近衛軍,加上一萬五千虎賁軍,還有驍騎營、驃騎營。這等於胡才直接掌控近三萬兵馬,對其他兵馬可以起震駭作用。

    而像驍騎營、驃騎營這種純騎兵部隊,他是不會交給任何一個人的,只有在發生戰爭的時候,他才會任命大將臨時統帥。

    不過,有一件事即值得高興也令人悲哀,那就是白波軍裝備的問題。倉庫的錢剛剛好將軍幕府和折衝府的部隊徹底換裝。以前換裝都由軍幕府和商務司協商解決,胡才從未過問,只以為冷兵器的換裝並不需要太多金錢,軍隊開支的大頭應該在作戰消耗上,可是實際接觸後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聞,也為戰爭的殘酷與巨大消耗而震驚!

    此時,軍用劍=把/7oo∼9oo錢,軍用刀=把/66o∼8oo錢,弓=把/5oo∼6oo錢,弩=把/2ooo錢,盔甲=套/68oo∼82oo錢,馬甲=套/71oo∼86oo錢,戰馬=匹/5000∼5萬錢。

    而白波軍裝備的刀、槍比之成本高出許多,每把刀要15oo錢,每桿槍要8ooo錢,每支標槍要1ooo錢;弓、弩因為需要改裝加固,成本增加不少,弓每把8oo錢,弩每把22oo錢;至於盔甲、馬甲考慮到工藝複雜和生產成本,平均下來每名白波軍士兵的全部鎧甲要15ooo-18ooo錢,騎兵馬甲要13ooo錢!

    當胡才看到裝備費用時幾乎暈厥過去!全套裝備下來:重步兵需要275oo錢,輕步兵需要277oo錢,弓弩兵需要188oo錢,騎兵需要2o3oo錢。若是加上戰馬,一名騎兵需要5oooo錢。現在白波軍的一萬騎兵,需要五億。好在他的騎兵大部分是南匈奴人,而是自己有戰馬。

    不過即使如此,他的近五萬步卒,需要十億錢左右,如果不是在佔領安邑的時候得到不少裝備,現在恐怕連這五萬兵卒都裝備不起。

    粗略一算,一個步兵營全部裝備下來需要金18ooo斤,騎兵營要金278oo斤,弓弩營要金137oo斤。

    看著每名士兵需要差不多3斤黃金的天價,胡才險些吐血,暗自慶幸:「幸虧佔領安邑的時候得到了不少裝備,和衛家的大量產業,河東又有鹽鐵之利,怪不得大漢帝國集十三州之力才勉強支撐三十萬左右的精銳部隊!戰爭打的是後勤,更是金錢啊!」

    當然,新組建的近衛軍是裝備最精良的,這近衛軍不僅每個人一匹戰馬,還配了重步兵裝備,像神臂弩這樣的裝備是優先裝備近衛軍的。

    不過,雖然錢花光了,可佔領河東的好處卻是難以言喻的。幾年之後,當河東的農業有了規模後,完全能夠產出足夠的糧食,不僅可以支持對外作戰,還能開始向北繼續佔領新的地方。

    而胡才在安邑建立大市場後,安邑及其周邊已經成為整個河東的政治經濟中心,這裡是商品的集散地,戰馬、糧食、藥材、布匹、原料、毛皮、珠寶所有的一切都能在這裡買到;這裡是交通樞紐,通往各地的道路暢通寬闊,各種馬車往來不絕;這裡是政令和軍令制定出的地方。

    胡才利用這個大市場大量的收購戰略物資,囤積糧草。胡才利用自己的先知先覺,在別人不知道的時候悄悄地發展。

    胡才在組建軍隊的時候,軍幕府大量的招募流民,這一段時間,胡才不僅僅和鄒家等做生意,還派李肅倒買倒賣,在佔領陝縣的時候,李蒙的驍騎營四處出擊,在陝縣方圓百里的大戶人家洗劫了一遍,得到了三萬金和四億前,所以他有足夠的資金安排流民。

    胡才知道,人口是為了爭霸天下的關鍵,而流民就是增加人口的最好辦法。否則等生育來增加人口,豈不是要幾十年時間?

    而白波軍因為出身的原因,大量的流民進入河東,軍幕府為了安撫這些流民,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

    現在河東的流民就快達到十萬了,加上原來的河東人口,河東總人口超過了六十萬,不過白波軍的兵馬有六七萬,相當於十比一,比例有些大,不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靠河東的收入,根本養不起這幾萬兵馬,只能靠做生意,靠戰爭。

    這一次如果不是在與南匈奴大戰的時候得到了一萬多戰馬,恐怕現在白波軍就已經碰到財政危機了。在河東的戰馬不過五千錢左右,但是如果賣到荊州等地,幾萬錢都有可能。

    ………………

    就在胡才將到天子已死的消息的時候,在安邑還有一個人接到消息,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劉堅。

    劉堅甚至的暗碟的情報比胡才還快,就胡才接到消息前,劉堅就接到天子已死的消息,劉堅知道天子已經死,就意味著什麼。

    離開雒陽的時候,天子雖然身體不好,但沒想到他會這麼快死去,天子一死,大皇子,二皇子年幼,大漢帝國恐怕動盪不安了。

    劉堅黯然的歎了一口氣,天子一死,她怎麼辦?暗碟怎麼辦?去交給新天子?但是天子不到二十歲不能知道暗碟的存在,難道要等幾年?

    大漢帝國啊,為什麼會這樣?

    …………

    兗州,白馬城外五十里。

    曦微晨光中,黃河南岸崎嶇的驛道上馬蹄得得,腳步聲動,嚓嚓聲響,偃旗息鼓的大隊兵丁,疾步如飛,腳程竟是極快。

    這些士兵看起來征塵猶未洗,硝煙尚沾身,一臉的疲憊之色,衣甲血污殘缺者多有,皮盾籐牌上的刀痕劍創赫然在目,但是他們銜枚疾進,依然足不停步,飛馳而過,隆隆步聲,宛如雷動,帶著一種征戰殺伐的煞氣,過處煙塵飛揚。

    這彪緊步疾趕、步騎兼有的大隊人馬,人數眾多,軍容壯盛,聲勢極大,直過了盞茶時分,驛道上這才又慢慢復歸闃寂無聲。

    白繞在一匹慣走山路腳力耐久的馬上,催馬前行,這是在兗州得到的戰利品中最好的一匹戰馬了。這些馬雖然並不高大神駿,也難以疾馳如飛,卻是負重善走,走山路馱重物最為相宜.

    白繞現在除了一把三石強弓、一袋利箭,一把馬刀、一面皮盾旁牌和一些隨時取用的零碎物事隨身攜帶之外,只披了一領綿甲,其它的兵刃,包括二石軍弓、三石軍弓、五石軍弓各一把,箭袋三個,沉重的鋼齒狼牙棒一桿,戰斧一柄,標槍五支,鐵葉札甲一副,這些應用兵刃非常沉重,都馱在另外一匹備用戰馬上,控韁並行,一路小馳。

    前後數百親兵騎馬小馳跟隨,其中不少都是他在黃巾軍時任渠帥時,所率領的袍澤弟兄。

    當初跟著他的五百袍澤弟兄,到現在為止已經折損一半人手,幾乎完全喪失戰力,剛稍加整補,還沒等喘過氣來,這一次黑山軍糧盡,白繞不得不帶著一萬黑山軍進入兗州,只是沒想到被兗州的劉岱打敗。

    此時他帶著手下的兵馬向白馬奔去。白馬是兗州重鎮,佔領了白馬,可以得到不少補充。

    白馬縣城十里,是經過白馬縣城附近主要的一個岔路口,陸路的交通要道,長年設有車馬店,其實是個佔地相當大的一個院落群,為來往的行人、特別是來往趕大車的提供食宿,與官方驛站有所不同。

    三十幾個人悄悄掩近了大車店後院牆,正是白繞和他的精銳輕兵。

    除了士兵快速躍進的輕微腳步聲,四周靜得可怕,陰暗的夜色給眾人帶來了最好的掩護,今夜是白繞解決這些離開白馬縣的朝廷的兵馬的時候。

    驀然,一聲夜梟怪啼在前院方向響起。

    白繞一聲呼哨,發出進攻訊號。

    散在各處的士兵同時向後院撲去。

    心中默數十下,白繞拉下掩鼻的頭套,然後當先躍入院牆,

    三十幾個士兵揚手之間,飛抓飛旋而出,勾在牆上,「蹬蹬」幾下便攀上高高的牆頭,身手矯健,頃刻功夫就全部躍入高高的院牆之內。

    白繞正要下令行動,噗噗破風之聲大響,弓弦猛響,十餘支箭矢呼嘯而來,還是被人發現了,警覺性不是一般的高。

    箭來如雨,箭嘯貫耳,勁疾不斷的猛烈攢she,這是用來連弩,一匣三矢,可以連發,但不能及遠,三十步外連蚊子都殺不死,但安放在後院倒也差不多夠用。

    白繞的士兵根本不待吩咐,箭矢剛發,已經嫻熟無比的用地趟刀的翻跌架子向地上撲跌伏臥,純憑本能的反應,竟然無一人受傷。

    噗噗連聲,待幾聲慘呼之後,箭雨驟消。

    滾地疾進的士兵已經放倒了大車店中施放弩箭的人,斃之於當場。

    撲鼻的血腥,刺激起士兵們胸中的殺意,弓、刀、盾、銃齊施,破入敵陣,狂湧而入。

    刀劈箭she,宛如破浪,血污衣甲,亦是不顧,逐一予以無情冷血地捕殺。

    這些士兵刀法警熟,拳腳凶狠,雖然有些軍伍武技剛猛凌厲敏捷凶狠的模樣,卻更加的陰狠毒辣,強橫可怖,完全是單方面的屠殺,一步步的向大車店內迫近。

    這是白繞的本部精銳,如果沒有點實力,他怎麼在黑山軍立足?

    屍堆如山,遍地血流,大車店中燃起大火,映目通紅,殺聲震天。

    鐵甲青幽的冷光,映著劈啪作響,熊熊燃燒的大火,平添幾分猙獰,兵刃撞擊聲越來越稀疏,

    熾熱的火焰在風中,漸成燎原之勢,升騰的烈火映紅了夜空,火舌突閃著席捲各處的房梁屋頂,黑煙沖天,喊殺聲漸漸稀落,最後只剩下祝融大神在黑夜和寒風中孤獨起舞,這一夜,火頭處處,夠他盡情旋舞了!

    白繞看著白馬方向,此時黑山軍的於毒在攻打白馬,白繞遲疑一下,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盡快的趕過去。

    …………

    同一時間,白馬城外。

    「進攻!」

    隨著進攻的鼓點,黑山軍再次象潮水一般湧向內城東門,巨木沖車在苦戰之後,再一次的衝到城門下,猛撞緊閉的城門……

    黑山軍士兵早已搭上雲梯,吶喊著攀衝上牆……

    「隆!」

    巨響聲中,堅固的城牆上落下不少磚石……

    城上守軍諸般燙沙、火油、石塊猛砸如雨……

    「殺,殺!」

    「嗖嗖」

    強弩攢she,寒光飛墜……

    攀上城頭的黑山軍士兵被勁弩的暴she,打得紛紛從城牆上跌落,慘叫聲不絕於耳……

    沖車後撤,準備再次衝擊……

    一**的衝鋒強攻,黑山軍傷亡不少,然而攻殺更加猛烈,士兵踩著屍體就衝了上去,全都殺紅了眼!

    戰事膠著,攻守拚命,打得如火如荼,然而優勢已經逐漸向黑山軍一邊傾斜。

    城門在反覆的衝撞中兀自巋然不動,城門內已經被守軍用沙袋、巨石還有大木頂在了門上,沒有多天的連續衝擊根本不可能破城門而入。

    而陳留方面的援軍趕到的可能性卻是越來越高,黑山軍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當遠遠的號角聲動,沉鬱如雷的蹄聲從天邊隱隱傳來時,於毒清楚的知道——兗州刺史增援白馬的兵馬正在急速向白馬靠近,攻破白馬的計劃已經瀕臨失敗。

    困守白馬的朝廷士兵也已經快要山窮水盡,一聽到遠處的隱隱蹄聲,都齊聲歡呼,刀矛舞動,響成一片,大為振奮。

    天色拂曉,竟是將至雞鳴時分,援軍總算等來了,至於有多少援軍誰也不知道,但士氣卻出現明顯的消長,即使以黑山軍的狂熱,也不免為之大為沮喪,全軍都有點氣餒。

    「撤退。」於毒惡狠狠的看了白馬城一眼,向東撤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