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大道小說網 第四十章 董卓與何鹹 文 / 燕天

    第四十章

    「何鹹怎麼會在雒陽城外?他怎麼會出現在北軍大營?誰知道是怎麼回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袁隗憤怒的看著眾人,何鹹是誰?大將軍的長公子,雖然是個紈褲子弟,但是在那些大將軍的心腹看來,他就是大將軍的繼承人。

    況且天子與何鹹是堂兄弟,如果天子與何鹹聯合,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大將軍勢力會再度崛起,可是現在說什麼也晚了,何鹹身邊有張遼和張揚,這兩人是大將軍的心腹,而且又有一萬大軍在手。

    現在北軍和西園軍群龍無首,現在想控制北軍與西園軍,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讓袁紹去見何鹹,先穩住何鹹再說。」袁隗想了想說道。

    …………

    同一時間,函谷關。

    李儒看完董旻送來的急書,誰都沒有說話。心中驚疑不定。董卓在屋內負手踱步,神情冷峻。

    李儒眉頭深鎖,右手摸著臉上長長的傷疤,慢慢走到跪在地上的信使身邊。這個信使過去一直是董卓的貼身侍衛,武功非常好。是董卓安排在董旻身邊的人,他的到來說明這信完全可信。只是這上面的內容讓他有一種驚駭欲絕的感覺。

    李儒開口問道:「你把雒陽發生的事再說一遍。」

    那個信使知道事情重大,隨即把雒陽發生的事絲毫沒有遺漏的又說了一遍,「都尉大人殺了何苗後,隨即派我出城回來稟報。駐守雒陽西城門的馮軍候是都尉大人的朋友,他不敢開城門,就用繩子把我從城牆上放了下來。我游過護城河,跑到了城外都尉大人的別府裡,連夜飛馳八十里趕到了函谷關。」

    李儒震驚了一下,他沒想到這一夜之間雒陽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這如果是真的,這對董卓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你看到大將軍的人頭了?」

    「看到了。」那個信使說道,「袁術袁大人擔心是假冒的,還特意把人頭上的血擦乾淨了。那的確是大將軍的人頭。」

    李儒訓練默默地點點頭,如果大將軍真的已經死了,這到是個機會,他唯一擔心的是大將軍沒死,那樣的話大將軍手中有幾萬大軍,董卓現在手中只有一萬兵馬,在西涼軍沒有達到前,不是何進的對手。

    突然想到什麼,李儒問道:「你們攻殺驃騎將軍府,誅殺何苗,是袁紹命令的?你親眼所見?」

    「的確是袁紹。」那個信使想了想說道,「我看見袁紹袁大人飛馬而至,把都尉大人喊到一邊說了很長時間的話。都尉大人一直很猶豫,好像不太願意,但後來他還是被袁大人說服了。我們在殺向驃騎將軍府的半路上和何苗迎面相撞,大家一擁而上,立即殺了上去。清理現場的時候,我們發現了三個宦官,從他們身上搜出了聖旨和符節。都尉大人看到這些東西後,馬上親自把我送出了城池。都尉大人說,這個東西對將軍大人可能有點作用。」

    李儒回頭看看擺在案几上的聖旨和符節,眼裡忽然露出一絲興奮。有了這些東西,董卓完全可以掌控西園軍和北軍。

    「你走的時候,朱雀門的大火還在燃燒嗎?」

    「我飛馬離開雒陽的時候,還能看到城中沖天的火光。」

    「好,此次你立了大功,將軍大人定會重重賞賜。」李儒揮手說道,「你先下去休息吧。」

    董卓望著消失在黑暗裡的信使,忽然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那些豪門士族果然心狠手辣,現在宦官也好,大將軍也好,都死了。最後的勝利者就是豪門士族。」

    「但這對主公來說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李儒對董卓說道:「這個時候主公應該去雒陽,否則雒陽一定,太傅大人和士族大臣們主掌大權,以大人過去的所作所為,他們還會讓你回西涼?所以唯有入京才是我們的機會,況且準備了這麼久,如果放棄了,太可惜了。」

    李儒輕輕放下案几上的那道聖旨,臉上憂色重重,「主公和宦官的關係天下皆知,後來為了生存,大人又暗中向大將軍示好,同時還大力結交京城的門閥士族,結果這些事後來被朝中的權貴們知道了,大人因此失信於朝中各方,被雒陽權貴們所忌恨。先帝在世時剝奪大人的兵權就是一個明證。」

    「太傅大人和朝中的士族大臣們為了誅除宦官和大將軍,需要你的幫助,所以他們不惜拋棄前嫌,甚至以三公之位許諾於你,但事成之後呢?袁隗為什麼一直不讓左將軍皇甫嵩率軍入關?為什麼讓鮑鴻帶著西園軍到北軍大營,卻讓淳於瓊留在谷城?」

    「曹操和鮑鴻的西園軍昨天夜裡已經被全部併入了北軍,袁隗一旦掌控這五萬北軍,再加上雒陽城外的丁原、王匡、鮑信、橋瑁,他們在雒陽城外就有六、七萬大軍,而我們只有一萬人,根本不是對手。假如我們現在還不知道雒陽已經發生巨變,宦官和外戚已死,還是按照袁隗的命令一直進逼北軍大營,包圍北軍,那我們很快就會陷入京畿諸軍的包圍,到那時,大人除了束手就擒,還能幹什麼?」

    「主公,如今我們進退兩難,唯一立刻入京。」

    「袁隗是豪門士族的代表,他們是怎麼樣的人,主公應該清楚,為今之計,立刻起兵。否則一旦讓袁隗這些豪門士族掌控北軍,我們的麻煩大了,這些豪門士族是絕對不會放過一個進軍雒陽的軍閥的。」

    「你說的不錯。」董卓歎了一口氣,「不過,宦官和大將軍一死,雒陽形勢急轉直下。現在太傅袁隗獨掌權柄,不但能迅速控制北軍,穩定洛陽,還能把我這一萬人也一起解決了。所以現在繼續進京肯定是死路一條,只有回到西涼才有活路。」

    董卓想入京,想獨攬大權,但是如果面對掌控了軍隊的豪門士族,他也沒有什麼信心,這些豪門士族玩陰的有一手,如果還掌控了軍隊,恐怕這天下都是他們這些豪門士族的了,他們這些武人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所以董卓心裡想入京,但又擔心,所以就猶豫不決。

    李儒來回走了兩步,忽然問道:「如果大人能控制北軍,就另當別論了?」

    董卓回頭看看擺在案几上的聖旨和符節,眼睛亮了起來。

    李儒轉身面對董卓,大聲疾呼道:「主公,請早做決斷。只要北軍在手,我們即使不能控制洛陽,也能安然退回西涼,雄霸西疆。」

    董卓猛然轉身,厲聲說道:「我們走。」

    五千鐵騎衝過谷城,霎時沒入了黑暗。

    第二天,清晨。

    天色尚未大亮的時候,董卓帶著五千鐵騎趕到了北軍大營。

    董卓命令五千騎一分為四,沿著北軍大營四處奔馳,以捲起煙塵,佯裝數萬大軍,威懾大營內的北軍將士。自己和李儒兩人帶著三十騎飛速到了大營轅門。

    巡值軍候得知是前將軍董卓到此,急忙打開轅門,同時派人稟報上官。

    李儒隨口問道:「夜裡城中可有人來?」

    「有,大將軍長公子何鹹昨天帶走了一萬大軍。」那名軍候回道。

    什麼。

    董卓和李儒臉色大變,何鹹來了北軍大營,這怎麼可能,就那個紈褲子弟?

    完了。

    這是董卓第一個想法,

    李儒臉色不變:「我們就來宣旨的。」

    半個時辰後,董卓控制了北軍和西園軍五萬兵馬,同時命令快馬立即趕回函谷關徵調援軍。十萬西涼軍這個時候已經拒絕函谷關了。

    …………

    「大人,董卓控制了北軍和西園軍。」

    一個探馬飛快的向袁隗報告。

    「什麼?」袁隗臉色大變,何鹹的問題還沒解決,董卓就來湊熱鬧,這讓袁隗心裡暗驚。本來他打算解決何鹹,控制北軍,但是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董卓的到來讓事情充滿變數。

    因為大將軍的死,現在朝廷缺少了大將軍,驃騎將軍,三個九卿重臣,中常侍,還有二十多個二千石的大員,他們都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亂中消失了。無論將來理由多麼充分,都掩蓋不了以太傅大人袁隗為首的豪門士族借雒陽大亂之機剷除宦官和外戚勢力的事實。也就是說,豪門士族雖然得償心願控制了朝堂。但只要還是何太后臨朝主政,還是當今天子高居帝座,這些坐在太傅府裡的大臣們將來就要為今天的殺戮付出慘痛的代價。

    無任是天子還是太后,他們都不會放過他們,所以他們的唯一選擇就是陳留王,只要到時候陳留王成為天子,他們才能保全自己。所以除了袁隗外,那些朝廷大臣就有了另立新帝的打算。

    而袁隗此時正被這件事煩惱著,他想剷除宦官和大將軍勢力,但沒想到這個時候接二連三的發生意外。

    董卓來了,而且還是看著了北軍和西園軍,這怎麼可能?

    但事實卻不得不讓他相信。董卓已經控制看在幾萬大軍,董卓想幹什麼?

    袁隗眼色森冷。

    …………

    雒陽城經過一夜的血雨腥風,已經逐漸安靜下來。南宮在數千名虎賁羽林的清理下也逐漸恢復了正常。整個雒陽城除了燒成灰燼的朱雀門和四處巡值的步騎士卒,再也看不到一絲大亂的喧囂和血腥。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沒有人跡,往日的繁華蕩然無存。

    尚書令盧植進入北宮德陽殿覲見天子,並和脅持天子的中常侍張讓、段珪等人商議解決的辦法。

    盧植對張讓等人說,「如今大將軍死了,何苗也死了,諸位大人想想自己的出路吧?如果你們現在就把天子送回長秋宮,還可以說是護駕有功,不至於身首異處,太后也會看在昔日的情份上網開一面。」

    張讓一聽何苗死了,頓時絕望了,最後一點生存希望也徹底破滅了。何苗一死,沒有人替他掌控西園軍,他還是那些豪門士族的人的對手嗎?

    張讓本來想利用何苗掌控西園軍,與豪門士族勢均力敵,沒想到何苗就這麼死了,看到盧植那笑瞇瞇的臉色,張讓哪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你們把何苗殺了?」張讓氣急敗壞地說道,「你們以為這樣就能獨掌權柄?太后就能放過你們?我是不會讓你們得逞的。」

    「你錯了,殺何苗的是大將軍手下,和我們無關。」盧植看著張讓冷笑道,「立即放了天子和陳留王,你們就能活著。否則,你們只有死。」

    張讓和段珪兩人根本不相信盧植的話。如果何苗還活著,還控制著北軍或者西園軍,何太后考慮到自己臨朝主政的需要和多年的交情,很可能會赦免他們的罪責。但現在何苗死了,北軍和西園軍兵權落到了太傅袁隗的手裡,袁隗是什麼人?豪門士族的代表人,軍權落入他的手中,那太后和天子也就失去了最後的倚仗,這對孤兒寡母在將來的日子裡,也只能任由太傅大人和朝中的一幫豪門士族大臣們任意宰割了。至於現在這幫走投無路的宦官,除了死路已經別無他途了。

    他們沒有了何太后的支持,他們的命運是怎麼樣的?這恐怕不用想就知道。

    張讓想了很久,提出了一個讓盧植目瞪口呆的要求。他要帶著天子和陳留王到幽州去投幽州刺史劉虞。

    「不可能。」

    盧植和張讓互相怒視著,大殿內的氣氛霎時緊張到了極點。段珪猛地抽出長劍,怒不可遏地指著盧植說道:「快去,去給陛下準備好車駕,我們要離開雒陽。」

    盧植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段珪望著盧植匆匆而去的背影,十分疑惑地問道:「為什麼要去幽州?劉虞雖然為人忠厚不至於殺了我們,但劉虞還是要護駕回京的,我們將來怎麼辦?」

    「將來?我們還有將來嗎?」張讓歎道,「現在不僅僅是我們生機盡絕,太后和天子也是一樣,難道你看不出來?大將軍死了,何苗被袁隗藉機殺了,北軍和西園軍被袁隗控制了,這洛陽已經是袁隗和士人們的天下了。」

    「你是說,袁隗要廢黜少帝?」段珪驀然醒悟。

    「袁隗縱容逆賊攻打皇宮,焚燒朱雀門,誅殺何苗,已經犯了彌天大罪。」張讓說道,「何進雖然是我們殺的,但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罪魁禍首卻是袁隗,太后難道不知道?所以袁隗和那幫士人要想活下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殺了太后和天子。」

    「我們已經完了,家人親族估計都已給袁隗殺了,但臨死之前,此仇豈能不報?只要我們把天子和陳留王帶到幽州,袁隗就不敢殺太后,更無法廢黜少帝,重立新君。」

    張讓咬牙切齒地說道,「我們到了幽州後,立即逼迫劉虞的力量護駕回京。只要天子回到了京城,袁隗和那幫黨人就等著去死吧。」

    段珪擔憂地說道:「可是,這劉虞是劉氏宗族的人,萬一……」

    「沒有萬一,不管誰做皇帝,劉虞都要把天子送回京城。」張讓冷笑道,「劉虞如果護少帝回京,他還會讓袁隗活著嗎?而劉虞如果廢黜了少帝,袁隗又怎會讓劉虞回京?他正愁沒有機會打擊劉氏宗族。如果雙方因此而大打出手,你想是劉虞贏還是袁隗贏?」

    劉虞可以說是劉氏宗族的掌權人,身份,地位非比尋常,加上他在民間的地位很高,可以說就是袁隗對他也忌憚三分。

    他們這幾個宦官落在劉虞的手中也許沒有好下場,但是同樣,那些想獨攬大權的豪門士族也不會有好下場。

    他需要的是劉虞代表的劉氏宗族與豪門士族鬥,

    由於張讓和段珪拒絕放出天子,袁隗和盧植等大臣緊急磋商之後,決定暫時放棄營救天子,先集中精力把北軍控制在手。

    因為這時,董卓已經成功的控制了五萬北軍。

    這對袁隗和盧植等大臣來說是一件可怕的事。

    北軍大營距離雒陽城只有十里,消息傳遞非常快。當大臣們還在太傅府爭論不休,彷徨無計的時候,并州刺史丁原再次派人送來消息,說董卓的大軍正從函谷關急速而來,北軍大營裡只有數千西涼鐵騎。丁原問袁隗,是不是立即發動攻擊把董卓趕出北軍大營。

    多數大臣贊同攻擊。

    袁紹道,「現在董卓兵力不足,如果發動突襲,定能迅速擊敗董卓。董卓沒有聖旨符節,他即使控制了北軍和西園軍,也是使用了血腥手段,北軍和西園軍將士不會甘心服從。所以必須立刻進攻,立刻消滅董卓,否則等董卓的大軍到來,恐怕難以動遙董卓了。」

    尚書何顒道,「如果讓董卓掌控了北軍,洛陽的形勢將愈發複雜,還是當機立斷把他趕出京畿為好。」

    盧植和尚書許靖等人卻堅決反對。他們認為這個時候,現在情況不明,誰都不知道董卓是不是已經完全控制了北軍,是用什麼辦法控制的北軍。如果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軍心不穩的五萬北軍和西園軍因此而大亂,雒陽局勢將一發不可收拾。

    盧植更是說道:「只要北軍不亂,雒陽就能迅速穩定,這是重中之重,所以目前不管誰控制了北軍和西園軍都是一件好事。」

    袁隗猶豫不決,在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壞消息傳來,張讓等人帶著天子離開雒陽,前往邙山方向。

    袁隗等人大驚失色,顧不得董卓掌控北軍和西園軍,帶著虎賁羽林去追天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