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一章 黑山軍入并州 文 / 燕天

    第十一章

    西涼軍大營。

    牛輔接到了董卓的急書。

    由於攻擊連連受阻,西涼軍將士傷亡嚴重,牛輔和李傕等將領不得不急書董卓,請求援兵。白波軍佔據了地利優勢,又有犀利武器,尤其是那炮車,威力實在太大。一塊大石頭砸過來,士卒們總要死傷幾個,很難應付。如果這樣硬打下去,等打到函谷關,四萬西涼軍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

    對於白波軍,無任是牛輔還是李傕都非常重視,他們兩人都敗在白波軍的手中,損失慘重,這一次本來想一雪前恥,卻被一萬白波軍打的寸步難進,這讓他們羞以見人。

    在他們面前的一萬白波軍就像一隻龜殼,怎麼打也打不開。其實牛輔和李傕並不知道,玄武軍是白波軍最擅長防禦的,胡才調玄武軍駐守弘農,是另有深意的。

    董卓在書信中說,出發前我曾對你說過,我們攻擊白波軍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象榫子一樣釘進白波軍和關東之間,切斷他們之間的聯繫。所以攻擊不能停止,要把關東方向的北疆軍全部引到弘農來,這樣我們的目的就成功了一半。董卓特意囑咐牛輔,再有一個多月就要下雪了,黃河封凍後,白波軍和關東之間的聯繫也就基本上中斷了,那時大軍的攻擊就可以暫時停下來。

    增援的事,董卓拒絕了。董卓告訴牛輔,白波軍的這支軍隊是白波軍的老兵,統帥吳川。擅長防守。此人用兵如神,奇正兩道無所不精。他和你正面對敵,說明他正在籌劃和實施全殲西涼軍之策。你一定要小心防範,不要孤軍深入,免得中伏。至於大軍能不能打到函谷關,無關緊要。你只要把白波軍拖住,大量損耗白波軍的兵力,你就立功了。

    另外,關於炮車的事,董卓比較在意。他命令牛輔,務必想盡一切辦法派人潛伏到對岸,畫一個炮車的圖送到長安來。長安的能工巧匠多得是,白波軍能做的武器,我們一樣能做。等我們造出了炮車,馬上就給你送過去,狠狠地還擊他們。

    牛輔把這份信給李傕、郭汜等人看了一下,然後問賈詡,「文和,你看我們怎麼打為好?再這樣打一個月,我們的損失還是非常驚人。」

    賈詡笑道:「相國大人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們只要拖住白波軍,拖到下雪,黃河封凍的時候就可以了。因此,我們沒有必要再這樣強攻,我看,先改為三天一攻吧。半個月後,我們再改為五天一攻。今年,我們就把戰場穩在燭水河一帶。」

    牛輔、李傕等人點了點頭。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十一月。冀州,邯鄲。

    張遼來到邯鄲,同先的還有三萬折衝府兵馬,還有六千黑鷹鐵騎,

    江政到城外迎接。

    風塵僕僕的張遼看到江政親自出迎,十分意外,連連拱手說道:「江大人,下官怎麼能讓江大人親自迎接?」

    「應該的,應該的。」江政笑道,「主公說了,如果此仗打敗了,他要親自砍下我的腦袋。我腦袋掉了,估計你們的腦袋也保不住了。」

    眾人大笑,策馬進城。

    除了常山的五千兵馬外,現在邯鄲聚集了近四萬兵馬,雖然其他在三萬折衝府兵馬的戰鬥力比不上正規軍,但虎賁軍右營和黑鷹鐵騎都是精銳之師,特別是黑鷹鐵騎,是大漢帝國駐守并州的精銳鐵騎,比驍騎軍驃騎軍的戰鬥力更強。

    所以張遼,江政、泰興有信心打敗公孫瓚,打敗黑山軍,打敗袁紹,唯一讓他們擔心的是,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有一萬人,另外還有五千幽州鐵騎,這是個麻煩,鐵騎的戰鬥力張遼等人都知道,現在他們手中只有六千黑鷹鐵騎,鐵騎的數量比公孫瓚少了一半,這能不能贏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現在白波軍是調不出兵馬來了,朔方等北方數郡不過一萬騎兵,這一萬騎兵是調不走的,鮮卑人,北匈奴人不可不防。

    而驃騎軍在安邑,為了就是震撼雒陽和長安,所以驃騎軍一萬鐵騎是不能動的,只能調黑鷹鐵騎,還好,黑鷹鐵騎都是漢人鐵騎,而且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

    張遼相信,有這黑鷹鐵騎,對付公孫瓚的鐵騎,應該不是那麼的困難,

    不過這是張遼第一次領兵出戰,他看著眾人大聲說道,「明天,我們兵發廣宗。」

    ………………

    冀州,渤海郡。

    公孫瓚的三萬大軍和徐和、吳霸的三十萬黃巾軍對壘於東光城南三十里的鴻亭。

    黃巾軍徐和、吳霸以為公孫瓚衝上來後就會決戰,誰知道公孫瓚拿下東光城後,一連十天都沒有任何動靜。徐和和吳霸非常著急。此處距離黃河將近三百里,即使撤軍也要三四天。再加上渡河的時間,最少需要半個月。半個月後,按照慣例,黃河已經結凍封河了。徐和和吳霸隨即決定分批撤退。

    第一天,徐和帶著兩萬主力南下了。第二天,又走了五萬人。黃巾軍大營隨即亂起來,軍心渙散。先是有三三兩兩的士車擅自離營,接著部分黃巾小首領帶著數千人的隊伍往平原郡而去。繼而事情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大家你喊我我喊你,許多黃巾將領根本不向吳霸稟報,帶著隊伍就走了。

    公孫瓚接到斥候急報,大喜,立即整頓大軍,在一個寒冷的清晨向黃巾軍發起了攻擊。一萬鐵騎分成兩部,從左右包抄。公孫瓚親自帶著五千白馬義從從正面衝陣,田楷帶著一萬五千步卒隨後掩殺。

    吳霸指揮大軍迎戰,雙方激烈廝殺,但由於軍心已亂,黃巾軍將士沒能擋住幽州軍的衝殺,步步後退。這時,幽州鐵騎從黃巾軍的左右兩翼包抄了上來。黃巾軍將士再也抵擋不住,大敗而逃。幽州鐵騎發起追擊,一口氣連追百里,就連當天晚上私自離開大營的幾萬黃巾軍也被他們一把圍住了。

    東光一戰,幽州軍擊敗了大約二十萬黃巾軍,斬殺三萬人,俘虜了十五萬人。

    公孫瓚命令田楷、嚴綱、關靖等人立即在東光清理戰場,看管黃巾軍俘虜。俘虜中,凡身體合適的一律徵募入軍,年老體弱傷殘的一律送到渤海郡的漳水兩岸墾荒屯田。公孫瓚在幽州駐防的時候,曾安置流民在右北平郡一帶屯田,對屯田一事頗有心得。再加上幽州糧草短缺,公孫瓚也需要屯田來增加收入。

    第二天,公孫瓚帶著一萬鐵騎呼嘯而下,直殺青州平原郡,意圖全殲正在渡河的黃巾軍。黃巾軍遠遠聽到鐵騎的轟鳴聲,嚇得肝膽俱裂,狼奔豕突,落荒而逃。許多人溺死於黃河水中,更多人的沿著黃河大堤發瘋一般逃跑。

    幽州鐵騎一頓猛砍,再次誅殺八千多人,俘虜五萬多人,所有糧草輜重全部被幽州軍繳獲。

    黃巾軍徐和和吳霸倉惶逃到黃河對岸,帶著剩下的兩萬多人淒淒慘慘地回到了東郡和濟北國一帶,與黃巾軍大帥司馬俱會合。

    同時公孫瓚書告袁紹,他告訴袁紹,已於東光城下擊敗黃巾軍,黃巾軍全軍覆沒。遵照我和本初兄的約定,渤海郡和河間國今日已為我所有。如果本初兄沒有意見的話,我將率軍急赴魏郡,幫助本初兄擊敗黑山黃巾軍。當然了,如果本初兄反對我到魏郡,我也就不去了。我新近招募了十萬黃巾軍,需要整頓訓練,但我極度缺乏糧餉軍需,不知道本初兄能否賒借?

    袁紹此時正在和於毒交戰,聞訊大為驚駭。公孫瓚果然厲害,他只有三萬步騎,竟然一戰全殲了三十萬黃巾軍,不可思議。

    如果真的讓公孫瓚把十萬黃巾軍訓練完成了,自己還是公孫瓚的對手嗎?

    袁紹急忙把這份書信轉送張遼。公孫瓚即刻就要攻打魏郡,我無暇分身,請將軍先為我抵擋一下,待我擊敗於毒後,急速和你會合。

    袁紹回書公孫瓚。想死,就來魏郡。

    五天後,公孫瓚接到了袁紹的回書。公孫瓚冷笑,「傳令,兵發魏郡,攻打袁紹。」

    張遼接到公孫瓚率軍急赴魏郡的消息後,立即率軍離開廣宗,急速向甘陵國而去,準備在磐河(今河北德州德平縣)附近阻擊公孫瓚大軍。

    同時間,袁紹急令麴義率軍東上甘陵國,和張遼會合。

    一時間,冀州戰雲密佈。

    …………

    并州,晉陽。

    隨著胡才在晉陽落腳,晉陽漸漸地成為了白波軍的統治中心,隨著霍邱等人的到達,軍幕府也漸漸地向晉陽轉移。

    十一月,胡才的家人從安邑來到晉陽,標誌著白波軍進入并州圓滿完成。此時駐紮晉陽的只有虎賁軍中營五千步卒和近衛軍,這不到一萬人的兵馬,讓晉陽的防禦力薄弱,這是胡才絕不願意看到的。

    外強內弱,這很可能造成隱患。而此時,黑山軍越過太行山,殺入并州。一路上,黑山軍勢如破竹,上黨數城被黑山軍佔領。

    并州戰事再起。

    十萬黑山軍入并州,攻入上黨,上黨郡的徐晃只有五千兵馬。面對十萬黑山軍,徐晃向胡才求支援。同時鎮守上黨和壺關。

    上黨它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它是由群山包圍起來的一塊高地。其東部是太行山脈,與今河北、河南二省分界;西面是太岳山脈與臨汾交界;北面為五雲山、八賦嶺等山地與晉中接壤。南面是丹朱嶺和金泉山與晉城毗鄰。上黨地區地高勢險,自古為戰略要地,狄子奇曰「地極高,與天為黨,故曰上黨」,其意即此上黨地區地高勢險。

    只要上黨和壺關在白波軍手中,整個上黨郡就還控制在白波軍手中。但是五千兵馬駐守上黨和壺關,其他的上黨郡城池就不可避免的落入黑山軍手中。

    張白騎立即下令,由樊籬率三萬部隊緊急趕回中山國奴盧城駐防。原留守奴盧的五萬大軍接到軍令後,立即啟程,日夜兼程趕到上黨。

    黑山左彥帶著侍從,一人雙騎,帶著楊鳳的文書從冀州火速趕到上黨稟報張燕。他對張燕這個時候攻打并州不理解。

    這個時候張燕攻打并州,而且是十萬精銳黑山軍,這對他來說,是一件不大不小的麻煩。

    在左彥看來,這個時候已經集中兵力打冀州,而不是打并州。

    張燕看完楊鳳的加急文書,面無表情。

    他望著左彥忐忑不安的臉色,冷冷地問道:「俊義,你沒接到我的命令嗎?怎麼不在中山國反而回到了大營?」

    「大帥……」左彥欲言又止。

    「有什麼事你說吧。」張燕摸著竹簡上的紅綾,慢慢地說道,「是不是有人不願意來。」

    「大帥……」左彥一路上想了許多說辭,做好了說服張燕的打算。現在他坐在張燕的對面,覺得自己想說的其實都是廢話,竟然不知說什麼好。

    大帳內一片死寂。張燕非常仔細溫柔地撫摩著手裡的紅綾,神情專注。

    「大帥,他們為了天下蒼生啦。」左彥長長地歎了一口氣,打破了沉默,低聲說道。

    張燕臉上閃過幾絲怒色。

    他望著手上的紅綾,默默的長時間地望著,神情越來越黯淡。

    張燕突然落寞地說道:「俊義,我們多少年的朋友,你難道就不明白我的打算嗎?現在冀州有於毒他們,打敗袁紹輕而易舉,但是冀州的公孫瓚和白波軍呢?打敗了袁紹後,能對付的了他們嗎?」

    「現在公孫瓚和白波軍一觸即發,我們如果在這個時候增加冀州的兵力,很可能適得其反,不如現在就讓公孫瓚和白波軍拚個你死我活。而并州剛剛落到白波軍手中,我們必須找個機會教訓他一下,讓他不要染指冀州,我難道錯了嗎?」

    「看看白波軍吧,這幾年白波軍發展成怎麼樣了,我們黑山軍發展成怎麼樣了?白波軍不過十萬兵馬,但是有河東、并州、河套,是白波軍的地盤,百姓安居樂業,你說,我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左彥大驚,眉頭緊鎖,緊張地說道:「大帥,你為什麼這樣想?」

    「義父死前,我去看他。他躺在床上,病得非常重,幾乎連話都說不出來。」張燕語調低沉,緩緩說道:「他問我,他是不是做錯了。」

    張燕的義父張牛角,張燕到現在還記得張牛角死前的那一幕。

    「我們太平道組織嚴密,上下齊心,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精心準備了十幾年,最後我們帶領天下的百姓,揭竿而起,我們和天下所有的惡人,和天下所有的不平做生死搏鬥,雖死亦不惜。我們不需要榮華富貴,不需要有什麼私利,也沒有什麼宏圖大願,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只想讓天下蒼生一天有三餐飯吃,一年有一件衣穿,只希望大家能活下去,活的有希望。但我們最後給天下蒼生帶來了什麼?但是結果呢?」

    張燕的聲音低沉:「死亡,除了死亡還是死亡。跟著我們一塊干是死,不跟著我們一塊干也是死。」

    「你想想吧,你看看吧,那些跟著我們一起幹的,有打仗打死的,有跳河自殺的,有被敵人活埋的,當年三十六方大渠,六十多萬人,除了我們這些還活著的,如今都已經屍骨無存。」

    「不跟著我們幹的,死得更慘。那些可憐的百姓,手無寸鐵,卻被敵人當作我們的同黨任意殺戮,村村戶戶幾乎都被殺光了,血流成河。打了一年的戰,結果田地荒蕪,顆粒無收,倖存下來的百姓最後還是沒有逃過死亡的命運,他們都餓死了,到處都是餓死的人。一年下來,死去了幾百萬可憐無辜的百姓。」

    張燕的臉色非常可怕,他咬牙切齒地拍著自己的胸脯問道:

    「我們都做了什麼?都做了什麼?為什麼?你說為什麼?為什麼會是這樣?我們做錯了什麼?」

    「再看看白波軍,在太平道失敗後,他們和我們走了不一樣的道路,我們在為自己的溫飽問題發愁的時候,白波軍已經在攻城略地了。」

    「我知道有些人會說,胡才的身份給他帶來了好處,但是不要忘了,在剛開始的時候,胡才有利用他的身份嗎?沒有?現在胡才公佈他的身份,這是想名正言順的爭霸天下而已。再看看我們。我們能得到什麼?胡才能收留幾十萬流民,我們呢?我們能做什麼?」

    「白波軍的成功給了我們一個啟發,所以我需要佔領并州,擴充地盤。」

    …………

    而就是這個時候,胡才帶來三千近衛軍離開了晉陽,十萬黑山軍入并州非同小可,但晉陽沒有多餘的軍隊,胡才只能帶三千近衛軍南下。

    因為并州的地勢負責,黑山軍經營多年,胡才不得不小心謹慎,一離開晉陽就帶著近衛軍單獨行動,為的就是不讓黑山軍的人知道他的這支軍隊蹤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