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二章 上黨之戰(1) 文 / 燕天

    第十二章

    清晨,李大目和左彥走進了張燕的大帳。

    張燕一夜未睡,臉色蒼白而憔悴。案幾上堆滿了文書,竹簡散落一地。

    因為十萬黑山軍拿不下上黨,張燕準備調冀州的黑山軍進入并州,但是冀州的黑山軍諸帥卻一個也不願意來并州。這讓張燕勃然大怒。

    同時,這十天來,張燕集中兵馬卻打不下上黨和壺關,這讓他勃然大怒,拿不下上黨和壺關,他不能調兵北上。

    所以張燕急迫需要冀州的支援,十萬,只需要十萬,他就有把握佔領上黨,佔領并州。

    但是他手中的另外十萬大軍已經去支援於毒了,如果不是這樣,他現在手中就不會只有十萬大軍。

    這個時候,於是在冀州分不開身,其他的黑山軍大帥卻不願意來并州,這才是張燕憤怒的原因。

    「大帥……」李大目不待落座,大聲說道:「再下軍令催促褚帥,命令他急速西進。我們出兵一個多月,眼看就要拿下上黨了,這個時候撤軍,放棄我們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城池,是不是有點兒戲?怎麼向士兵們交待?怎麼對得起死去的左校,死去的幾萬兄弟?」

    張燕沉默不語,濃眉緊皺,雙眼望著手裡展開的一卷竹簡。

    「俊義,你是支持西征并州的,現在怎麼突然改變了主意?褚帥都給了你什麼好處,你要幫他講話?」李大目轉臉衝著憂心忡忡的左彥叫道。

    左彥苦笑,搖搖頭,一言不發。

    「好了,不要亂說話。」張燕放下竹簡,神情嚴肅地說道:

    「我已經想明白了,西進攻打并州這件事我們的確做得太冒險,我們小看了白波軍,還以為可以在短時間內拿下上黨,沒想到這個徐晃死死的守住了上黨和壺關。現在晉陽的胡才已經拿下,我們需要面對的是胡才的近衛軍。如果這個時候胡才不南下,我們也不一定成功。」

    李大目和左彥聞言大驚,詫異地望著張燕。

    「冀州的袁紹在與於毒戰,公孫瓚和白波軍之間到現在戰爭沒有爆發,如果他們突然聯合,我們就會背腹受敵。」

    「一旦腹背受敵,我們肯定失敗。」

    「但這不是我們失敗的原因。」

    李大目睜大雙眼,看著張燕因為過度氣憤而微微漲紅的臉,十分不解地問道:「什麼原因?」

    張燕恨恨地拍了一下桌子,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幾年前黃巾軍分散各處,互相沒有聯繫支援,結果被皇甫嵩,朱俊等人各個擊破。現在,我們聚集在一起看上去好像抱成了一團實力大增,但其實不是這樣,我們還是一盤散沙。這才是我們失敗的真正原因。」

    「由於我們內部大小首領眾多,幫派林立,大家在財產分配,戰術安排上分歧較大,很難形成一個聲音,一股力量,所以失敗也是必然。這次北征幽州就是一個最明顯不過的例子。」

    「按照我的設想,我們放棄冀州,只留下少量兵力牽制冀州官軍。然後我們破釜沉舟,集中全部兵力大約四十萬人馬攻打并州,兩個月就能完全拿下。」

    「為什麼做不到?」張燕苦笑著說道。

    「大家各顧眼前的利益,捨不得放棄已經到手的城池,土地,財富。只顧貪圖蠅頭小利,哪裡想到黑山軍的將來和發展。」

    「王當幾個人雖然沒有什麼私心,但他們太保守,只想著苟且偷安,根本沒有長遠的打算。他們總是說實力不夠,實力不夠。」

    「我倒要問問你們,我們什麼時候有過足夠的實力?朝廷,官府,官軍,各地的豪強霸主們,會給我們時間發展實力嗎?幼稚啊。一旦朝廷喘過氣來,大軍壓境,四處圍剿,不要說發展,就是能不能在太行山生存下去都是問題。沒有人會給我們發展實力的時間,實力完全要靠我們自己打出來。」

    「看看白波軍吧,郭太,楊奉、韓暹、李樂,胡才,當年白波軍剛剛建立的時候,胡才他們和我們都一樣,那個時候郭太他們自私自利,打個安邑都打不下,但是現在呢?在胡才控制了白波軍以後,白波軍發生迅猛。」

    張燕不停地搖著自己的頭,痛心疾首,一副無力回天的樣子。

    「如果佔據了并州,身處邊陲,一個漫長的冬天就可以給我們贏得足夠的喘息時間。在并州貧瘠之地,雖然大家窮一點,但可以生存下去,可以慢慢地發展起來。將來即使打不過官軍,也還可以退出塞外。」

    「今年夏天,我在反覆向他們說明,但他們都強調困難,提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理由。最後,雖然大家都勉強同意了我的西征計劃,但這個計劃已經面目全非了。他們需要的是冀州,但是他們忘記了,冀州是這麼容易得到的?」

    「現在天下大亂,袁紹,公孫瓚等人,哪一個不想擴充地盤,哪一個不是佔領冀州,我們黑山軍卻要和這些人爭鬥冀州。天吶,這可能成功嗎?」

    「沒有人願意捨棄一切,沒有人願意破釜沉舟,沒有人願意聽我一個人指揮,這就是西征失敗的根本原因,是我們自己打敗了自己。」

    李大目和左彥低頭不語,無話可說。

    張燕說的都是現實,但張燕沒有張角的絕對權威,這也是事實。他駕馭不了現在的手下,造成今天的局面,責任在誰?

    「大帥,那你的意思是……」李大目遲疑了一下,沒有繼續說下去。他實在摸不準張燕現在怎麼想。

    「撤吧。」張燕淡淡地說道:「順便找個機會幹掉胡才。」

    「可是并州?」

    「并州還想佔領嗎?上黨壺關不過幾千兵馬,我們都打不下,等胡才調動大軍,我們想離開就難了,在冀州可是有幾萬白波軍的,他們如果西進,這怎麼可能成功?現在冀州的張遼已經調動一萬大軍返回邯鄲,他的目的很明顯。」

    …………

    胡才被晏明從睡夢中推醒。

    他同時接到了兩個消息。近衛軍的斥候傳回來的消息說黑山軍李大目率領二萬士兵突然離開黑山軍大營,快速向漳水方向移動。徐晃從城中傳來消息,城外黑山軍正在收拾東西,有撤軍跡象。但是冀州方面沒有任何消息傳到并州。

    「是徐晃嗎?」胡才坐在篝火邊攤開地圖,問晏明道,「是他送來的消息嗎?」

    「是的。」

    「冀州有消息傳來嗎?」

    「沒有。」

    「立即派人去看看,一定要打探清楚,張白騎的部隊是不是過河了。」

    晏明轉身飛跑而去。

    李肅從火堆旁邊坐起來,指著晏明的背影說道:「晏明腳步重,跑起來像牛一樣,吵死了。」

    胡才笑道:「黑山軍要跑了。」

    「跑?往哪跑?」李肅疑惑地問道,隨即反應過來,興奮地說道:「張燕要撤軍?」

    「是的。冀州方面張遼肯定動了起來。李大目只帶來兩萬部隊,顯然是來接應張燕撤過漳水。」

    「我們打不打?」李肅立即問道。

    「打,一定要打,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張燕的部隊消滅在漳水以西。」胡才笑道,「張燕還剩下五萬多人,如果他和渡口的孫親張白騎部會合,就會達到十萬人。這十萬人都是黑山軍主力,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打,只能任由他們離去。所以,我們一定要在他們會合之前,打掉張燕。」

    「吃掉張燕,黃巾軍兵力劇減,我們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收回上黨各城。否則,今年冬天我們不可能收回這幾座縣城。沒有幾萬部隊,根本打不下來。」

    李肅望著胡才被火烤得紅撲撲的臉,擔心地問道:「但是張燕還有五萬多人,很難打的。不會是張燕玩什麼花樣吧?」

    胡才笑起來。他衝著李肅豎起大拇指,「先生高見。張燕果然有花樣。他想吃掉我們。他這個花樣玩得好。」

    「哦。」李肅奇怪地問道,「為什麼?」

    「他的部隊如果抱成一砣,時刻防備我們騎兵突襲,我們真還沒有辦法。這就像一群野狼圍住一群野牛,野牛圍在一起,都把角對著野狼,野狼也只好悻悻然調屁股走路。」

    頓了頓,胡才笑道:「但現在張燕想挖個陷阱吃掉我們,機會就來了。」

    「主公,你肯定?」李肅雖然很佩服胡才的才能,但看到他好整以暇地坐在火堆邊,和自己隨意地閒聊著,好像開玩笑一樣,不禁有點懷疑。

    胡才大笑起來,非常開心的大笑起來。

    近衛軍現在的位置就在漳水和上黨中間的屯留。

    屯留是一處地勢平緩的丘陵地帶,山不大,樹不多,既適合步兵展開阻擊,也適合騎兵展開衝鋒。

    胡才決定把戰場放在這裡。

    胡才認為,張燕派李大目帶二萬人先行,目的非常簡單,就是誘使近衛軍來攻。雙方一旦糾纏,他的後續部隊快速趕上,包抄圍殲。二萬黑山軍主力在準備非常充分的情況下,抵擋騎兵軍一個多時辰的衝殺還是綽綽有餘。

    斥候傳來的消息也證實了胡才的猜想。李大目的部隊和張燕的部隊相距四十里,兩軍行軍速度很快。

    「上黨可有消息?」

    「沒有。不過,徐晃一定會率軍跟隨張燕出城。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徐晃大人應該看得出來。」李肅很自信地說道。

    胡才微笑點頭,對於徐晃,他還是信任的。「另外還有什麼消息?」

    「好消息是張白騎的軍隊一直還在漳水對岸。」

    「你可派人反覆查看了?」胡才追問道。渡口的四萬黑山軍一直是胡才的一個心病。如果他們其中有一部分部隊悄悄離開渡口,西進接應張燕,從背後突襲近衛軍,那就是一件很不幸的事了。

    李肅肯定地點了點頭。

    「張白騎和孫親兩軍分駐漳水兩岸,相比較兩軍行動的隱蔽性而言,張白騎的部隊更好一點。所以你務必派最好的斥候悄悄渡河,密切注意他們的動靜。」胡才心裡總是隱隱約約不安,於是再次囑咐道。

    「你放心,我會派人盯牢的。」李肅點點頭。

    「李明,李青,你們來了。」胡才看到李明和李青縱馬飛馳而來,舉手叫道。

    李明和李青是奉命帶著驃騎軍五千鐵騎和他匯合的,胡才自然不會認為三千近衛軍可以打敗十萬黑山軍,所以他暗中調了五千鐵騎。

    「主公,這裡就是我們的戰場?」李青問道。李明駐馬而立,四下張望。

    「對。這地方不錯,我們的腳下就是屯留的入口處,一個小山崗。前面三百步是屯河,現在是枯水季,河裡沒有什麼水。這裡整體上形成了坡形地勢,適宜阻擊。」

    「我們一個步兵曲阻擊張燕三萬人,是不是太少了一點?」李明問道。

    「徐晃部隊馬上就會趕到。你們佔據地形優勢,把張燕死死地纏在這裡。我們騎兵主力在十里之外的屯留出口突襲李大目,一旦將其徹底殲滅之後,我們就從屯河兩側包抄過來,圍住張燕,讓他插翅難飛。」

    李青聞言興奮不語,李青是李蒙的兄弟。

    李蒙沒好氣地笑道:「除了你們,誰會殺人為樂。」

    胡才的目的很簡單,以一曲近衛軍警銳步卒阻擋黑山軍,以幾千鐵騎打敗李大目的兩萬黑山軍。

    李大目的部隊快速越過屯河,進入屯留地境。

    士兵們排成長長的隊列,整齊而快速的行進在大路上。因為要離開這個越來越冷的北方,大家的神情都很輕鬆愉快。走在中間的幾十部輜重大車,在士兵們的連拉帶拽下,艱難地翻上了山崗。

    「李帥,白波軍的近衛軍騎兵就在八里之外。」一位斥候飛馬趕來,停在李大目身邊稟報道。

    「他們可曾設置路障?」李大目問道。

    「沒有。」

    李大目皺了皺眉,揮手示意斥候再探。

    昨天,白波軍的前哨騎兵隨處刨坑,在路面上丟棄巨型擂木石塊,嚴重滯礙了部隊的行軍速度。到了夜裡,黑山軍為了防備近衛軍鐵騎突襲,二萬人分成兩軍,輪流值守上下半夜,輪流睡覺休息。

    今天,白波軍的前哨騎兵卻突然改了性子,不但不設置障礙,還離他們遠遠的。

    李大目心裡有點犯嘀咕,但他還是命令部隊悄悄加快了速度,和後面的主力部隊拉大了距離。

    要做誘餌,就要做得像一些。

    對於張燕設計要消滅胡才的近衛軍,李大目和左彥是堅決支持的。既然和白波軍開戰,就給白波軍一個深刻的教訓。

    如果能在撤離上黨之前,消滅白波軍實力最強勁的近衛軍或者重創它,并州就沒有可以威脅黑山軍的軍隊了。

    這樣不但可以繼續守住佔領的上黨幾個城池,也可以堵堵手下的嘴,回到中山以後也不至於遭到許多人的冷嘲熱諷,保留一點大帥的顏面。其次,因為并州沒有足夠的兵力發動或者奪取上黨和壺關,黑山軍只需要留下少數軍隊就可以守住,中山國也就無需派駐重兵把守,部隊的主力就可以支援其他戰場,可以專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和冀州的敵人周旋,進行決戰。

    如果不打白波軍的近衛軍,就這樣灰頭灰臉地撤回去,大帥的顏面是小事,幾萬軍隊滯留在上黨郡是大事。因為黑山軍一旦撤過漳水,胡才的鐵騎,白波軍的其他兵馬就會銜尾追來。他們不但要收回上黨郡的城池,還要南下打中山國,給冀州的軍隊以支援。所以黑山軍只能以重兵守在中山國一線,忍受腹背受敵之苦。沒有重兵支援冀州戰場,恐怕冀州的黑山軍也要遭到重創,這樣一來,黑山軍的處境就非常非常糟糕了。

    這個時候,李大目才明白,張燕只帶了十萬黑山軍攻上黨,是個錯誤的決定,白波軍的戰鬥力非袁紹軍可比。白波軍的徐晃智勇雙全。攻守兼備,沒有四十萬大軍,短時間內就是佔領了上黨,也拿不下并州。

    所以必須要和胡才的騎兵軍決戰一場,即使損失慘重也在所不惜。

    因為沒有阻礙,也沒有敵人騎兵騷擾,士兵們心裡想著早點趕到渡口和友軍會合,又怕白波軍會隨時出現襲擊自己,所以越走越快,越走離後面的主力越遠。

    中午士兵們也不休息,從口袋裡掏些乾糧,邊走邊吃。

    李大目估計了一下部隊和後軍的距離,心裡不由得非常著急。

    現在盼著白波軍鐵騎出現,它卻像幽靈一樣,看不到影子。李大目並不知道,這個時候,白波軍的驃騎軍右營五千鐵騎已經到了。

    「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列隊休息。」李大目大聲喊道。

    李大目的目的很簡單,你不出來,我還不走了呢?

    就在這時,從部隊的後方,幾個黑山軍的斥候打馬飛奔而來,一路上不停地大呼小叫著。

    李大目的心臟突然劇烈地跳動起來,窒息的感覺頓時充斥了全身,粗重的呼吸聲清晰可聞。

    他瞪大雙眼盯著越來越近的斥候。

    「大帥在屯河被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