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三章 冀州(5) 文 / 燕天

    第二十三章

    李肅也沉默不語,他也不相信袁紹會那麼好心?

    「有可能的話,在河北招募一些士兵補充到斥候屯。」胡才對李肅說道:「這個鄴城負責押運糧草的軍官很有手段。如果是敵人,今天我們就要被打個措手不及了。」

    李肅苦笑道:「是個厲害角色。上次張白騎差點吃掉我們,這次又冒出來一個。都說河北這地方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著實不假,我算是見識了。你看張頜,武功之高不在你之下;黑山軍的張燕,張白騎,心智計謀都令人敬佩;你旁邊的那個高覽,武功好,人品好,長相好,學問也好,不用猜都知道,將來成就非凡,這種鳳毛麟角的人好像河北多的是。佩服佩服,真是好地方。」

    李肅說完「噗嗤」樂了。

    這時,遠處傳來解除警報的牛角號聲。

    一個全身甲冑的軍官帶著幾個隨從飛馬趕來。

    胡才和李肅下馬迎了上去。

    那個軍官遠遠看見,立即飛身下馬,緊走幾步。他好像一眼就認出了走在中間的是征北大將軍胡才,隔著很遠就停步行禮。

    「下官高幹拜見大人。」

    胡才趕忙上前扶起。

    此人非常年輕,大約十仈jiu歲,身材高大健壯,膚色稍黑,一張臉稜角分明的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神情剛毅,氣質儒雅而又不失英武。

    袁紹的侄子?胡才眼睛不由一瞇。

    胡才立即心生好感,笑著問道:「你們是袁紹的部隊?」

    「正是。下官奉袁大人之命,帶五百人押運糧草,從鄴城日夜兼程趕來。」高幹說話語調不快,娓娓道來,讓人聽起來很舒服。

    「你是……」胡才不知道他身居何職,故意拖慢聲調問道。

    「下官現為校尉。」

    胡才點點頭,雖然高幹是袁紹的侄子,但胡才不敢小看他。看來袁紹是不想讓他去鄴城,否則這個時候就不會命令高幹押運糧草過來。

    不過這個時候不是去鄴城的好時機,袁紹手中有幾萬大軍,有曹操、劉岱他們的支持,現在還不是開戰的時候。

    想到這裡,胡才就命令大軍前往巨鹿。因為張遼的大軍已經北上中山,巨鹿的黑山軍重新聚集,而且嚴重威脅到邯鄲。

    ………………

    天陰沉沉的,雲層又厚又低。刺骨的寒風在空曠的平原上盡情地呼嘯著。

    巨鹿城高大的城牆雄偉挺拔,它就像一個飽經風霜的戰士,靜靜地坐在平原上,默默地望著遠處的山嶺。

    胡才帶著部隊在途中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趕到了巨鹿城下。

    他望著巨鹿城黑森森的城牆,想起了安邑、平陽城。匈奴人並不擅長攻城拔寨,但為了財富,他們放棄了發揮騎兵的優勢,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攻打大漢人的城池。騎兵作戰千里奔襲只是為了戰勝對手,而不是為了搶奪財物。但是今天自己帶著騎兵,也要來攻城嗎?我們打巨鹿,是為了什麼呢?殺盡黑山軍?

    胡才不由地想起血肉模糊的關隘城牆,心裡頓時湧出一股血腥,他對眼前這道高高的城牆突然產生了莫名的恐懼。

    黑山軍的士兵都是窮苦百姓,沒有受過什麼軍事訓練,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都要比正規軍差一些。雖然他們有高昂的鬥志,有與敵共亡的決心,但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黑山軍每每在大戰開始的時候都能佔到便宜,但相持的時間一旦過長,他們的缺點就會逐漸暴露,直至因此而敗。

    在上黨郡,連殺帶俘,白波軍竟然奇跡般地殲滅了他們幾萬人,和這個原因就有著很大的關係。

    胡才當然明白,能夠戰勝張燕,固然和自己靈活多變的指揮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張燕完全不知道怎麼對付騎兵。黑山軍攻打并州的準備工作做得非常不充分。也正因為如此,胡才覺得自己勝得僥倖,黑山軍敗得不明不白。如今戰場轉到了冀州,黑山軍對自己的騎兵是不是有了預防,有了應對的辦法呢?

    胡才在上黨郡大勝之後,不去鄴城的原因就是現在袁紹手中的軍隊比黑山軍厲害,他的一萬五千兵馬,大部分是鐵騎,根本拿不下城高牆厚的鄴城,所以才想盡快的打敗黑山軍,佔領冀州北方的幾個郡。

    黑山軍去年死了幾十萬人,今年又死了十幾萬人,但是因為黑山軍造反而慘遭連累被官府殺害的,流離失所餓死野外的百姓就達到了上百萬人;因為打仗,田地荒蕪,顆粒無收,無數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賣兒賣女,最後乾脆人吃人;因為死的人太多,最後冀州,豫州許多地方都爆發了瘟疫,結果死了更多的人。這種人間慘事,難道和黑山軍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今朝廷**,天子昏庸無能,官吏貪贓枉法,世族大豪橫行霸道,的確是事實。但他們的勢力和黑山軍的勢力惡戰之後的結果,就是在兩年內導致上百萬人死去。黑山軍到底想幹什麼?難道黑山軍真的能推翻當今朝廷,改朝換代?還是要把這個叛亂進行到底,讓天下百姓都和他們一起死絕?

    現在黑山軍勢弱,隨著時間的延續,他們遲早都要被官軍剿滅。但現在他們一味的燒殺搶掠,能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嗎?胡才認為不能,反而會讓更多的百姓死去,讓更多的百姓陷入更加悲慘的困境。

    這也是胡才改革白波軍的根本原因,否則白波軍現在怎麼會佔領這麼多地盤?怎麼會有爭霸天下的實力?他胡才怎麼會成為征北大將軍?

    胡才認為要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幽州刺史劉虞的辦法也不錯,都說朝廷不好,天子不好,官府不好,可他在幽州,就聽到百姓說劉虞這個官好。劉虞用盡所有辦法,讓幽州各郡的百姓盡可能的吃飽肚子,過上安穩日子。雖然劉虞沒有做到,也沒有做好,但他讓幽州百姓看到了希望。今年幽州的百姓不就是沒有造反嗎?為什麼其他地方的官吏就做不到呢?官民反,說到底,根子還在官。

    要想讓天下百姓過上好日子,就要殺盡天下的貪官污吏。這就是胡才心裡最簡單的辦法。雖然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可笑很幼稚的辦法,也是永遠辦不到的,但他實在想不出來什麼更好的主意。

    不過胡才現在不會在這個問題上討論,為了得到冀州,必須盡快解決眼前的黑山軍,爭取明年春天讓逃離家園躲避戰禍的百姓回來種田耕地,解決他們明年吃飯的問題,否則,冀州的生產不會恢復,得到了冀州,對白波軍來說沒有好處。

    常山,中山,趙國,巨鹿,這四個郡今年必須得到,這是白波軍佔領冀州的第一步,而且這四個郡有一百多萬人口,是白波軍現在人口的一半,得到了這四個郡,就可以有效的發展生產,解決白波軍糧草問題。

    張郃和高覽一左一右陪在他旁邊。張郃比高覽大一歲,兩人年紀相仿,脾氣性格相投,彼此也很欣賞對方,所以很快就混熟了。

    「主公,我們什麼時候開始進攻?」張郃輕輕問道。

    胡才抬頭望望天,突然笑了起來。

    「要是下雪就好了。」

    ………………

    苦哂站在城牆上,粗壯的身軀緩緩退了兩步。

    「大人,白波軍會攻城嗎?」他的部下素緞隨口問道。

    苦哂冷冷一笑,狠狠地瞪著城外的大軍,低聲說道:「他沒有攻城的機會了。部隊都撤出去了嗎?」

    「回大人,就剩下誘敵的五千兵馬了。」素緞回答道。

    「百姓呢?有多少百姓和我們一起走?」苦哂接著問道。

    素緞遲疑了一下,小聲說道:「大約六七千人。他們許多人不願意離城,只有那些逃難的鄉人願意和我們一起走。」

    「立即趕他們離城。不願意走的,立即處死。」苦哂厲聲叫道。

    素緞大吃一驚,「你不要腦袋了。這要是讓張帥知道,那還了得。」

    「怕什麼?天大的事我頂著。胡才來的太快了,我們根本沒有時間準備。五千人只要一出城,立即就會被他的騎兵追殺一空。現在只有和百姓們混在一起後撤了。如果胡才顧忌百姓的死活,就不會趕盡殺絕,我們就有機會把他誘到黃石山。」

    「聽說他殘忍嗜殺,恐怕不會輕易放過我們?」素緞遲疑一下。

    「不會的。他能放回來三千黑山軍兄弟,說明他還有一點人性,不會屠殺百姓的。」苦哂很肯定地說道。

    「但願這次張帥伏擊成功。」素緞望著城下黑壓壓的騎兵大軍,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天要下雪了。」

    ………………

    天氣越來越冷。寒風刺骨。

    近衛軍和驃騎軍鐵騎六千多人靜靜地列陣於城下,等待胡才的攻擊號令。幾百面顏色各異的戰旗隨風飄揚,抖動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聲響迴盪在空曠的原野上。

    斥候們象走馬燈一樣穿梭往來,高聲稟報著蠡吾城四周的軍情。

    胡才很吃驚。黑山軍竟然夾雜在百姓中間撤退,這顯然是想逃避追殺,遲滯自己的追擊速度。

    「李肅,平鄉方向可有消息?」胡才轉頭問道。

    「平鄉城從昨天開始就四門緊閉,禁止進出了。」李肅回道,「我們應該一鼓作氣,一直追下去,一直追到平鄉。」

    胡才抬頭望天。他盼望能夠下一場雪,自己就有借口不再進攻了。

    騎兵講究的是奔襲千里,一擊而中,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根本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胡才領軍這麼多年,自有一套方法。

    他不喜歡這種攻城奪寨的打法。這根本就不是騎兵做的事,這應該是步兵的事。但現在部隊裡沒有步兵只有幾千人,就不應該這麼打。他想掌握戰場的主導權,不想這樣被動的去攻城。匈奴人在平陽城失敗的教訓太深刻了。騎兵應該用騎兵的辦法戰勝敵人。

    胡才想停下來,等待後續部隊趕到,重新擬訂擊敗黑山軍的方法。

    現在趙國常山已經聯成一片。出兵的目的已經達到,為什麼還要繼續攻打巨鹿?袁紹在鄴城按兵不動,公孫瓚在旁邊虎視眈眈,自己一軍貿然前進,缺少策應,一旦出現意外,就是自討苦吃了。但掩襲黑山軍,攻打平鄉的機會這麼好,又有點捨不得放棄。如果攻佔了平鄉或者殲滅了眼前這一群敵人,就可以直接威脅中山國的郡治奴盧城了。

    胡才舉起手來,用力劈下。

    衝鋒的牛角號聲沖天而起。

    嗚……嗚……

    黃石山,距離巨鹿三十里。這裡山勢平緩,地形開闊,樹木林立。

    張白騎站在一個小山頭上,仰頭喝下一口冰涼的冷水。

    他和張燕回到奴盧的時候,黑山軍正處於分崩離析的狀態,大有一哄而散的趨勢。張燕沒有了實力,說話份量當然不如從前,但張白騎適時交出了軍權,把自己的十萬大軍拱手交給了張燕。黑山軍各部首領為之一震,隨即再不敢提什麼重立大首領之事。

    張燕在黑山軍的地位無人可以替代,這是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在黑山軍遭遇困境,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張燕根本無法提出什麼讓賢之議,面對一張張充滿期待、信任和希望的目光,他只要勇敢地挑起重擔,暫時忘卻北征失敗的恥辱,解決黑山軍當前所面臨的危機。

    張燕首先斬殺了幾個動搖軍心的小首領。他們負責向前線提供糧草輜重,在前線戰況緊急的時候,他們不但不盡責,反而率先向太行山上搶運糧食,導致黑山軍在前線連吃敗仗,損失慘重。

    黑山軍的王當還不算十分蠻撞。他沒有攻打五鹿的大軍,只是把他圍住了,防止他逃到山上。一旦給他逃進山裡,再抓他治罪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張燕沒有殺五鹿,只是解除了他的軍權,接管了他的部隊,把他趕到河間去了。

    張燕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平息了黑山軍的內部紛爭之後,馬上著手準備對外作戰。這個時候需要的就是一場可以重振黑山軍士氣的勝利。

    留在巨鹿郡的張白騎卻早早率部開始了反擊。

    張燕處理黑山軍內部紛爭,整頓集結部隊,準備攻擊行動都需要時間。但白波軍和袁紹軍的部隊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對黑山軍發動第二輪攻擊。在這種情況下,張白騎只有出兵,拖延他們進攻黑山軍的時間。

    按照張白騎的思路,如果黑山軍攻佔巨鹿、平鄉,就會切斷冀州和幽州之間最近的交通線路,直接威脅冀州中部的安平國。安平國在鉅鹿郡的後方,是袁紹和公孫瓚軍補給的供給地。如果安平國的安全得不到保證,袁紹必定心存顧忌,不敢輕易發動對黑山軍的攻擊行動。

    袁紹本來是想趁黑山軍內亂之際發動凌厲攻勢盡早殲滅黑山軍,但在張白騎突然攻下巨鹿和平鄉之後,他擔心黑山軍趁機攻打安平國,切斷自己的補給。於是他只好暫時放棄進攻,全力督促并州的胡才參戰。

    袁紹對胡才說,安平國有糧草,想要打敗黑山軍再說。這也是袁紹在胡才差一點兵臨鄴城城下卻穩如泰山的原因。鄴城胡才在短時間內攻不下來,怎麼辦?胡才要麼返回并州,要麼繼續和黑山軍打。

    張白騎想擊敗胡才和他的鐵騎。他殺了十萬黑山軍戰士,欠下了纍纍血債,這個仇一定要報。只要胡才來巨鹿,他就有機會。

    現在白波軍的張遼部在中山國,張燕手中現在有十幾萬大軍,張遼雖然有四五萬兵馬,但短時間內不能拿黑山軍怎麼樣,張燕唯一擔心的是胡才的兵馬和張遼匯合,到時候白波軍實力大增,黑山軍怎麼辦?東面是公孫瓚的三萬幽州軍,黑山軍已經沒有退路了。

    白波軍這麼強,黑山軍就是返回了太行山,以後怎麼辦?沒有糧草,黑山軍只能離開太行山,到時候還不是被白波軍消滅?

    現在黑山軍唯一的優勢就是袁紹、公孫瓚、胡才三人勾心鬥角,否則黑山軍早就滅亡了。

    現在這個機會就在眼前,伸手可及。他精心策劃了一個誘敵伏擊之局,到目前為止,尚沒有出現任何漏洞。

    黑山軍的斥候飛跑而來。

    「張帥,巨鹿城中的部隊距離我們尚有十里,白波軍正尾隨追擊而來。」

    張白騎微微一笑,問道:「苦哂和白波軍距離多少路?」

    「大約十里。」

    「哦。」張白騎頓時驚訝起來,他急忙問道:「白波軍的速度如何?」

    「回張帥,很慢,和走路差不多。」

    「為什麼會這樣?」張白騎奇怪地問道,「苦哂的部隊是不是跑得太快了?」

    那個斥候趕忙回道:「苦大人帶著城中的幾千百姓同時撤了出來。百姓行走遲緩,白波軍跟在後面,好像非常顧忌,遲遲沒有加速追趕。」

    張白騎的眉頭慢慢地皺了起來,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難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