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冀州(4) 文 / 燕天

    第二十二章

    晚上黃龍就回來了。

    胡才趕忙把他迎進大帳,急切地問道:「宇軒兄,怎麼樣?」

    黃龍臉色很難看,半天說不出話來。

    「你被罵回來了?」

    黃龍搖搖頭,苦笑一下道:「罵肯定是要被罵的。要不是考慮到我死了,俘虜營的許多兄弟要陪葬,他們早把我剁成肉醬餵狗了。」

    胡才好像早有準備,笑著拍拍他的肩膀道:「他們怎麼說?」

    「城內有四個主要黑山軍首領,李大目,孫親,左彥,還有一個是張燕的部下劉石。孫親反應最激烈,他要死守待援。其他三個好像都很猶豫,尤其是劉石。」

    「劉石?」胡才問道。

    「他過去是官軍的一個屯長,是被我們說反的。」黃龍說道,「他一直都不做聲。」

    胡才笑著點點頭,「宇軒兄可有什麼建議?」

    黃龍想了一下,緩緩說道:「我和李大目是生死之交,他的許多老部下都在上黨郡俘虜大營裡,他無論如何都不會為難我。這次他敗在你手上,感覺自己愧對張燕的信任,一直不願意面對張燕。如果毛城真的沒有出路,他投降的可能性很大。左彥是個儒生,他這個人總是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現在他看到張燕隻身逃出并州,對黑山軍的前途恐怕很不看好,想投降找條活路也很正常。只有孫親,年少輕狂,完全可以理解。」

    「宇軒兄可有建議?」胡才再次問道,「你直說,不要拐彎抹角。只要他們能夠投降,很多條件我都可以答應的。」

    黃龍仔細看了胡才一眼,他實在看不出對方有什麼欺騙自己的跡象。但他實在想不通,這個征北大將軍怎麼這樣仁慈,和傳說中的胡才差距太大了。

    「如果大人答應放走不願意投降的黑山軍將士,毛鑫可能馬上就會舉城投降。」

    胡才微微一笑,沒有絲毫的驚訝。

    黃龍心裡暗暗吃驚。如果胡才連這種事他都敢做,這個年輕的征北大將軍大人真的非同一般,其膽識和胸襟不得不讓人敬佩。

    難怪他能以幾千兵馬建立這麼大的勢力,比張燕強多了。如果跟著胡才,差不多真的能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他出這個主意,也是事先和張白騎,左彥商量過的。

    黑山軍突圍是絕對不可能,前有大河,後有追兵,死路一條。指望如今的黑山軍來救援,更是癡人說夢。在沒有救援的情況下堅守毛城同樣沒有出路。城中現有的糧草最多支持四個月。四個月之後呢?餓死嗎?投降也是唯一可以挽救三萬黑山軍士兵性命的一條路。但就這樣投降,黑山軍中的一幫少壯派軍官肯定不答應。這個條件最好。讓他們回中山,繼續做他們的黑山軍去。

    「宇軒兄可願意再入城一趟?」胡才笑道,「只要黑山軍士兵留下,所有的黑山軍軍官全部可以離開,立即就可以走。」

    黃龍瞪大了眼睛,吃驚地看著胡才。

    「還有,越快越好,以免夜長夢多。」

    胡才其實心裡巴不得他們明天就走。如此一來,他才能有兵馬去對付冀州的袁紹。

    李肅走進大帳。

    胡才正趴在地上看地圖,中山國的地圖。

    「李肅,宇軒兄回來了嗎?」胡才頭都沒抬,大聲問道。

    「沒有。」李肅做到案几旁邊,小聲問道:「你這麼做,是想得到這三萬黑山軍嗎?」

    胡才翻身坐起來,笑容滿面,好像毛城已經拿到手一樣,開心得很。

    「不錯,這三萬黑山軍可以訓練成一支精兵,這樣一來我們可以解決兵力不足的問題,不需要招募新兵了。」胡才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放黑山軍軍官回去,有許多好處。首先,他們回到黑山軍之後,黑山軍的士兵們知道官軍不會再像皇甫將軍那樣,抓到俘虜就殺了,最起碼知道我胡才不會殺俘虜了。那麼下次打仗,黑山軍士兵就會主動投降,不會戰到最後一個人都不肯投降了。現在我們連黑山軍軍官都不殺,直接放回去,那就更不會殺普通士兵了。那麼多軍官回到部隊裡,這都是事實,是活生生的例子,士兵們一看就會相信,這直接就會動搖黑山軍的軍心。」

    「其次,就是毛城中的那批糧食了。冬天已經到了,我們的臉上並不多。所以這批糧食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弄到手,那可以救活幾十萬人。我們不但要弄到手,而且還要以最快的速度拿到手。一旦大雪下下來,我們就是有糧食,也來不及送到并州,朔方幾個郡賑濟災民了。因此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促使城內黑山軍盡早投降。只要可以接受的條件,我們統統答應。」

    「還有好處就是……」

    「你不要說了,就這第二個理由就綽綽有餘了。」李肅立即打斷了他,由衷敬佩地說道:「我沒有你考慮得多,不管是打仗,還是這件事,我都沒有你想得這麼周全,我的確不如你啊。」

    胡才故意調侃道:「李肅,你這是誇我,還是嘲諷我?是不是下次我有難你不救我了?」

    李肅無奈地連連搖頭,「是誇你,誇你的。」

    胡才哈哈大笑。

    第二天凌晨,黃龍回來了。

    一切如胡才所願,黑山軍同意投降。但李大目增加了要求,他要求胡才再釋放三千名士兵。

    胡才看到黃龍吞吞吐吐,難以啟齒的樣子,只說了一個字:「行。」

    不要說胡才怕夜長夢多,張李大目更怕夜長夢多。他和左彥極力說服了孫親等一幫主戰派,連夜召集了屯長以上級軍官說明此事。在可以順利回到常山的情況下,許多極力叫囂要血戰到底的軍官不吱聲了。

    李大目,孫親和劉石讓所有願意回去的軍官都回去。但出乎意料的是,有幾乎一半的軍官選擇了留下。這裡有的是要誓死跟隨自己的主帥,有的大概對黑山軍失去了信心不願意回去,還有的是怕敵人反悔或者耍陰謀在半路上被殺了。

    李大目隨即在部隊裡挑選了三千名精兵,讓孫親帶回去。這三千人的戰鬥力完全可以抵得上一萬大軍。

    劉石選擇了留下。左彥也選擇了留下。李大目也選擇了留下。

    孫親幾乎要跪下來求他,但李大目堅決選擇了留下。

    「如果胡才反悔,我在城裡帶著大家守城,一直到戰死為止,決不給黑山軍丟臉。」

    「我無臉見大帥。這樣回去,更無臉見大帥。如果你一定要這樣做,你可以帶我的人頭走。」

    孫親當天中午就帶著三千多人出了城。左彥和黃龍一路陪著。一路上,白波軍的騎兵就像空氣一樣消失了,連個影子都沒有看到。

    第四天,毛城四門大開,黑山軍士兵從西門出,官軍從東門進。毛城順利拿下。

    胡才和李肅在大帳內宴請了李大目,左彥,劉石,黃龍。

    李大目終於看到了豹子胡才。他長時間地默默望著,幾乎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個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人,竟然是名震天下的征北大將軍胡才。

    大家邊吃邊聊,彼此談得都很投機。

    「諸位先到上黨。等到了明年春天,戰事結束,我們一同北上。朔方郡有大片大片的草地,森林,是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將來我們在一起,相聚的日子多了。」

    高覽突然走了進來,俯身湊到胡才的耳邊說了兩句。

    胡才吃了一驚,趕忙站起來向李大目四人禮節性的躬躬手,急步走出了大帳。

    阿豹安靜地站在大帳外面。看到胡才出來,阿豹趕忙跪下行禮。

    「主公……」

    「冀州方面有情況?」胡才一把扶起他,焦急地問道。

    「張白騎率部切斷了我們和冀州的聯繫。」阿豹小聲說道,「黑山軍最近調動非常頻繁,好像有什麼大動作。」

    胡才吃了一驚,立即問道:「是進還是退?」

    阿豹搖搖頭。

    胡才微微沉吟了一下,繼續問道:「李青呢?」

    「李軍候親自去中山國偵察軍情了,一直不在武安。」

    「武安的俘虜全部押到了嗎?」

    「回大人,今天都押到了。另外,按照大人的吩咐,我們已經和冀州牧袁大人取得聯繫。這是袁大人的回文。」

    胡才接過阿豹手上的一卷用牛皮包著的竹簡,急不可耐的當即打開。

    袁紹的要求非常簡單,立即出兵中山國。毛城可以用部分兵力暫時圍住,不影響大局。如果能在春天到來之前,徹底消滅黑山軍,就可以保證明年的chun播,可以保證明年下半年百姓的生活。

    袁紹最後一連用了幾個「急」字,表達了他對這件事情的急切心情。

    胡才心裡冷笑,袁紹真是好打算。讓白波軍去對付黑山軍,自己好坐收漁利。不知道張遼的部隊怎麼樣了,黑山軍這麼調動,張遼一定不會置之不理。

    阿豹很感興趣地看著高覽。這個人是冀州的軍官,看上不錯。

    他忍不住悄悄問道:「你是主公的新侍衛督曹?」

    高覽笑了笑,很禮貌地躬身回道:「不是。我是冀州鄴城的兵衛什長。」

    「啊?」

    「鄴城被袁紹攻佔之後,鄴城門下督賊張頜大人就帶著我們一路西上。直到前幾日,張頜大人才帶著我們投到大將軍帳下效力。」

    「哦。」阿豹恍然大悟。新來的,還沒有納入近衛軍的建制。

    「我過去也是主公的侍衛,我叫阿豹。你……」

    「在下高覽。」高覽趕忙答道,「我聽李先生說過你,晏明大人他們也是大人的護衛。」

    阿豹親熱地拍拍他的肩膀。

    胡才看完袁紹的書簡,,眉頭皺了皺。

    毛城內所有的黑山軍士兵,加上車隊的馬伕,雜役,再加上雷子從武安押回來的五千多名俘虜,總共三萬五千多人,在李大目的統率之下,很順利的集中到城外,紮下俘虜大營。

    胡才現在非常頭痛。

    袁紹和公孫瓚就在冀州,他覺得這件事非常困難。

    部隊在武始和武安戰鬥中損失七百多人,至今沒有補充。武安,毛城現在都需要兵力守衛。三萬多俘虜要部隊看守。大量的糧食要士兵押運到并州。到處都要人,他現在怎麼湊都湊不出五千人出來。

    他天天命令快騎趕到上黨、晉陽,催討援兵,可至今連個回音都沒有。不過胡才也知道,晉陽只有五千正規軍,這五千兵馬是不能動的,而徐晃在上黨郡的兵馬,大部分已經來到了毛城,上黨也沒有多少兵馬了。

    大雪,他現在就盼望早一點下一場大雪,以解他的燃眉之急。

    胡才把俘虜中挑選三千步兵重新組建了麒麟衛,由張頜統領。

    這三千人當時都是以屯為單位臨時拼湊出來的,為了指揮方便,胡才安排張頜、張頜的手下齊軍,和徐晃的老部下烏丹三人分別擔任麒麟衛的三曲軍候。

    按照胡才的意思,麒麟衛雖然是步兵,但必須要騎馬,以馬代步,否則部隊沒有機動性,也跟不上騎兵的節奏,發揮不了威力。部隊的戰馬非常富餘,不利用也是浪費。

    張頜的一百多名騎兵全部併入飛虎衛。飛虎衛擴大到了七百多人,胡才指派高覽任屯長。

    冀州袁紹再次派人來催,要求胡才率部,立即擊退占鄴城北方的黑山軍,為冀州軍隊掃清後顧之憂。

    胡才權衡利弊,帶著飛虎衛,麒麟衛、近衛軍,驃騎軍右營,朱雀軍右營三千步卒,一萬五千多人前往鄴城。

    胡才可不會聽袁紹的去巨鹿郡,去巨鹿郡幹什麼,還不如去鄴城。他想看看袁紹知道他去鄴城會有什麼表情。

    騎在寬大的馬背上,胡才好奇地四下張望著。

    和并州相比,冀州人口多,哪怕是戰亂,也比并州強。

    高覽催馬趕了上來,指著前面說道:「主公,再往前四十里就是鄴城了。」

    「袁紹的大軍有沒有反應?」胡才問道。

    「沒有。」高覽回答道。

    胡才沉默不語,袁紹不可能一點沒有反應,他的一萬五千兵馬就是進不了鄴城,袁紹也不可能熟視無睹。

    難道袁紹有什麼陰謀不成?

    胡才看了李肅一眼,「袁紹不會是想把我們消滅在鄴城外吧?」

    「這怎麼可能?我們有幾千鐵騎,袁紹手中才多少兵馬?」李肅笑了笑回答道:「況且,張遼的幾萬大軍在巨鹿郡,袁紹他敢嗎?」

    胡才遙遙頭:「這天底下沒有袁紹不敢的,如果他和黑山軍聯合呢?」

    「這可能嗎?」李肅心裡一驚。

    「沒有不可能的。」胡才笑了笑,說道:「不會如果他聯合黑山軍,我們就更容易進入鄴城了。」

    神色凝重的高覽站在兩人旁邊,看到胡才和李肅氣定神閒,這個時候還在有說有笑,心裡十分敬佩。他很想平靜下來,但心臟就是不爭氣地猛跳,微微感到有點窒息。他有一股強烈的衝動,想立刻跳上馬,躍馬挺槍而戰。

    他從軍半年不到,一直跟在韓國大人後面做衛兵,沒有參加什麼戰鬥。跟隨張頜大人從鄴城突圍,那是他經歷的第一戰,第一場血戰。後來張頜輾轉北上,和零星黑山軍也打過幾次戰,但都是幾十人的小戰鬥。

    那天在大虎山下部隊被飛虎衛圍住,張頜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讓部隊裡武功最好的高覽單獨出戰,張頜是想憑仗高覽出眾的武功挑殺對方幾員好手之後,部隊趁機突圍。沒想到,高覽第一次單獨出戰,就碰上了白波軍的晏明。他一直沒有參加過大戰,他渴望跟在威名赫赫的征北大將軍後面鏖戰沙場,建功揚名。

    幾千人的騎兵大軍,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衝殺起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的一件事。高覽緊緊地握緊劍把,手心開始冒汗。

    胡才突然聽到他稍稍粗重的呼吸,衝他微微笑道:「高覽,放鬆一些。」

    高覽臉一紅,為自己的過度緊張感到有點不好意思。

    胡才走到他身邊,親暱地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幾千人,上萬人的部隊打仗,不像那天我們在大虎山幾百人之間的戰鬥,他們之間的區別很大。幾百人的小戰鬥,士兵們的武功和勇氣,大家之間的配合非常重要,是致勝的關鍵。但大戰講究派兵佈陣,需要靈活指揮,需要各部曲之間的默契配合,各人的力量和勇氣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

    「高覽,多打幾戰,多看幾次血肉模糊,死屍遍野的戰場,你馬上就會成為一個驍勇善戰的老兵。」李肅毫不在意地說道,「時間長了,對打仗就習慣了。」

    胡才聞言笑了笑,他需要把高覽培養成一名大將,鎮守一方。不過這個時候他沒有對任何人說。

    一個斥候匆匆打馬而來。

    「怎麼回事?」李肅怒氣衝天地問道,「怎麼又出了這事?二十里以外的斥候呢?」

    那名斥候看到李肅發火了,嚇了一跳。

    「大人,是袁紹的部隊,押運糧草過來的。」斥候慌忙回道。

    胡才眼睛一瞇,袁紹,想幹什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