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六十三章 冀州大戰(5) 文 / 燕天

    第六十三章

    黎明時分,張遼接到了江政的急書。

    白波軍終究還是功虧一簣,棋差一著,讓袁紹跑了。大將軍想一戰穩定冀州的計策失敗了。

    張遼命令大軍直接向甘陵國而去。

    …………

    早晨,當白波軍正在集結,準備出營攻擊公孫瓚的時候,卻聽到對方大營裡突然傳出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公孫瓚率先發動攻擊了。

    胡才大喜,和徐晃兩人率軍出戰。

    白波軍威震天下,最犀利的武器就是鐵騎和弩炮。鐵騎衝陣,弩炮殺敵,天下莫能當之。

    今天,白波軍的鐵騎雖然不在,但弩炮還是讓公孫瓚非常心寒。去年一戰,讓他充分見識了白波軍戰車營的厲害。一百台弩炮也許不算可怕,但五百台弩炮的威力,卻不是隨便哪支大軍就能承受的。公孫瓚不願意讓自己的鐵騎白白地死在白波軍的弩炮下,所以他讓單經帶著一萬幽州步卒以排山倒海之勢率先向白波軍發起攻擊。你有弩炮,我有人,看看誰厲害。

    白波軍的強弓和弩炮讓數千幽州軍倒在了衝鋒的路上。

    相比去年十一月的磐河大戰,幽州軍的軍械得到了很大改善,士卒們一般都穿上了新甲冑,手上也拿起了沉甸甸的新武器,尤其是弓箭的數量,多得數不勝數。這些武器都是揚州丹陽和吳郡兩地的軍械作坊製造的,也是那兩地的商賈用巨大海船送到渤海郡的。揚州商賈告訴公孫瓚,這些武器本來是冀州牧袁紹托揚州刺史周乾定購的,但現在袁紹既然給公孫瓚趕走了,那就賣給公孫瓚了,價格從優。

    白波軍杜磊守山道。正面禦敵。兩個軍司馬一個守右翼山崗。一個守左翼山崗。

    折衝府廖化部佈陣於杜磊之後,策應左中右三路,共五千步卒,同時,兩千人,做後備軍。

    「從這裡到虎嘯台,共有五道防守陣勢。每道陣勢相隔一里。鐵騎就靠這個距離來提高速度。阻殺公孫瓚軍。」

    徐晃停了下來,眼睛盯在臨時繪製的地圖上,猶豫了半天。終於還是忍不住問道,「主公,援兵何時能到?不出意外地話,公孫瓚馬上就要展開猛攻。我們只憑朱雀軍五千步卒,廖化部七千步卒,最多能堅守兩道防禦陣勢,其後不管是傷亡還是體力都會到達極限。無力再守。」

    眾人看了胡才一眼、眼露期盼之色。

    胡才笑了起來。神情很輕鬆,這讓徐晃等人暗自送了一口氣。

    「你們不想知道前面打得怎麼樣?」胡才佯裝詫異之色,「是不是因為公孫瓚軍大兵壓境,你們太緊張,只顧著自己這一頭,把前面的兄弟都忘了?」

    …………

    公孫瓚決定狠狠教訓一下胡才,讓血淋淋的事實告訴他,他公孫瓚打天下,靠地是實力,是勇猛,是戰刀。

    本來他打算正面主攻,兩翼輔攻,現在他改了主意。他盡遣主力。從三個方向同時進攻,試圖以凌厲一擊重創白波軍,從而迅速突破,趁著白波軍主力正在攻打白波軍最後一道防線的時候,橫掃白波軍營帳,大肆擄掠。

    為了一擊而中,他在三個攻擊方向各自部署了五千兵力。以絕對優勢展開進攻。公孫瓚軍馬步兩軍弓箭手同時射出了手中長箭,一時間,天空驟然一暗,刺耳的厲嘯聲匯成了一道巨大的聲浪,由遠而近,從天而降,驚心動魄。

    嗖,嗖,嗖……

    長箭如狂風暴雨一般,肆虐驕狂,對準白波軍戰陣猛烈射擊。箭陣的密集程度超出了白波軍將士們的想像,他們無力還擊,只能蹲伏在壕溝、拒馬裡,高舉著盾牌,竭力自保,心裡地恐懼一時達到了極致。

    良久,箭陣停。

    令旗揮動,殺聲四起,公孫瓚軍的攻擊戰陣起動了。第一撥三隊步卒,一千五百人同時時向白波軍左中右三陣發動了進攻。

    地形對白波軍有利。雖然護士長軍以重兵攻擊,但因為地形狹窄,也只能輪番攻擊。不過白波軍還是受不了,應接不暇。窮於應付。

    從正面展開攻擊的公孫瓚軍是幽州的邊軍,訓練有素,攻殺犀利。他們以五十人一個戰陣,衝到壕溝前。豎起盾牆。一邊阻擋白波軍的射擊,一邊從盾隙間以弩弓還擊,同時推出一個簡易排筏,架到壕溝上。

    公孫瓚軍要想過壕溝,必須架橋,那壕溝太寬了,不架橋不行,於是他們就地取材,伐樹為筏。木筏又寬又重,往壕溝上一架,白波軍想把它打掉還真不容易。

    木筏架好,公孫瓚軍即刻推進,冒著密集的箭矢強攻拒馬陣。

    白波軍士卒從拒馬陣中衝了出來,拚死阻擊,雙方就在壕溝邊緣那狹小的空間裡浴血奮戰。

    白波軍將士們憑借地形優勢,酣呼鏖戰,不死不休。

    此刻胡才就在後面,將士們知道無路可退,為了漢人地輝煌和榮耀,死戰,死戰。

    杜磊身先士卒,親臨前陣,親自帶著扈從們阻殺公孫瓚軍的士兵。他的戰旗插在陣中迎風狂舞,他地戰刀揮舞在敵人頭上,鮮血淋漓。

    主帥不要命了,和將士們同生共死,這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沒人退縮,沒人怯戰。勇士們一往無前,「殺,殺,殺……」

    攻擊左右兩翼的公孫瓚軍是黃巾軍的俘虜,這些人的戰鬥力強悍。

    左翼山勢較陡,公孫瓚軍攻擊有些吃力。傷損較大。而右翼山崗較為平緩,公孫瓚軍容易展開,稍稍攻擊一陣後,他們隨即派出了第二撥人馬,增加了攻擊人數。白波軍部署在前陣禦敵的人數不夠,被迫撤出,於中陣再戰。

    軍司馬親自趕到前面督戰,並向大將軍胡才求援。

    戰場上,雙方將士以命搏命,血腥廝殺,壕溝成了吞噬生命的野獸,拒馬鹿砦成了撕裂生命的猛禽,公孫瓚軍每奪取一條壕溝都要付出慘重代價。而白波軍每棄守一條壕溝也會留下成片屍體。

    幽州人攻勢如此猛烈,讓羅中原和一眾手下措手不及,急忙親赴一線指揮。而一線將士完全窒息了,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除了拚死攻殺外,腦子裡已經沒有任何念頭,連逃跑的念頭都沒有,敵人太多,蜂擁而至,恨不得生出三頭六臂來殺敵,根本沒時間想著逃跑,其實,這時候逃跑死得更快。

    前方戰場就響起了金鉦之聲。

    公孫瓚軍看出了白波軍防線的破綻,隨即向白波軍的右翼陣地調遣重兵,打算從這裡打開缺口。白波軍兵力不足,無力抵擋。連續向後方求援。右翼山崗的地形不利防守,就算再投上一個曲的兵力也無法扭轉形勢,不過徒增傷亡而已,所以徐晃當機立斷,,下令全線後撤,撤到第二道防禦陣勢。

    白波軍隨即出動,列陣於山道兩側的山崗上,準備阻擊幽州人地馬軍。

    幽州人步軍以最快的速度打通了山道。隨著號角響起,一支馬軍呼嘯衝過,直殺前方。

    「嗚嗚……」白波軍的號角吹響了。

    在白波軍軍司馬一聲令下,佈陣最前方的三百騎從山崗上飛馳而下,迎頭撞上幽州人,一時間,人喊馬嘶。雙方將士奮勇搏殺,激烈地廝殺聲響徹了山野。

    白波軍需要時間後撤,需要時間重新佈陣,更需要時間休息一下,喝口水喘喘氣,即使是幾息時間,也非常寶貴。這個時間的長短。全靠鐵騎的阻擊,需要他們用生命來換取。

    山道狹窄。雙方馬軍都跑不起來,只能糾纏在一起互相砍殺。幽州人不但兇猛,戰陣配合也嫻熟,即使在狹窄的山道上,也能三五成群,有效殺敵。

    這些白波軍是臨時組建的,將士們來自黃巾軍的俘虜,這些人過去大都是馬賊山匪,他們打仗的時候沒什麼戰陣,靠的就是勇氣,就是衝鋒,能打就打,不能打就逃。所以雙方剛一交手,差距出來了,這些白波軍鐵騎的人接二連三地被幽州人砍倒馬下,淒厲的慘叫聲此起彼伏,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撤,撤,撤……」帶隊地部將不待接近幽州人,調轉馬頭就跑。大家早就想跑了,看到令旗一倒,「呼啦」一下全跑了,一個個打馬如飛,滿山亂竄。

    幽州人繼續衝鋒,他們的任務是一直追著白波軍殺,最大程度地殺傷敵人,把敵人殺得肝膽俱裂,不讓他們有重整戰陣的機會。

    山道轉了一個彎,平坦了,然後是一個長長的斜坡。遠處,一支白波軍鐵騎吹響了號角,數百人馬開始發起衝鋒。

    幽州人驟然加速,這個時候誰的速度快,誰就能佔據優勢,而斜坡正好幫助戰馬加速。「嗚嗚……」衝鋒的號角接連吹響,幽州人士氣如虹,一路狂飆,呼嘯衝下斜坡,戰馬速度倏然提起,四蹄騰空,直飛坡底。

    「轟轟轟……」突然間,衝在最前面的戰馬全部掉進了陷阱,後面的戰馬根本來不及剎住身形,跟著衝了下去,霎時間,戰馬痛嘶,士卒慘嗥,人馬互相踐踏,鮮血橫飛,慘不忍睹。

    斜坡上地幽州人聲,力竭地叫著喊著,用盡全身的力氣勒緊馬韁,一匹匹戰馬直立而起。意欲剎住飛奔之勢,但後面的戰馬還在飛奔。

    「轟轟轟」連續撞上,這下場面更亂了,有的戰馬倒地翻滾,有的戰馬被直接撞飛了出去,馬上騎士更慘,有的被踩壓而死,有的飛上了空中,墜落下來後也是屍骨無存。

    幽州人大亂。白波軍鐵騎迎頭殺到,肆意砍殺。長箭漫天厲嘯。

    幽州人地後陣也是混亂不堪,數百騎都停了下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前面到底發生了什麼狀況。就在這時,山道兩側的山崗上,一隊隊白波軍鐵騎呼嘯殺出,乘著幽州人措手不及之際,攔腰把他們砍成了幾截。

    「殺,給我殺……」白波軍的一個曲長長刀如虹,電閃間,一顆幽州人的人頭已經騰空飛起。

    白波軍將士以狼群之術四面圍攻,刀槍棍棒呼嘯而上,連人帶馬一起殺,逮什麼砍什麼。

    幽州人拚死抵抗,報警的號角更是震天響。入崩潰的邊緣。

    殘酷的殺戮在繼續,不過前鋒營只有兩千五百人,當然擋不住人山人海、怒火沖天的公孫瓚軍。前鋒營苦苦支撐了一段時間,隨即後撤。

    白波軍接著以廖化,杜磊。霍平的三個方陣抵擋幽州軍的進攻。

    公孫瓚一看時機到了,立即命令嚴綱和公孫范各領五千鐵騎,攻擊白波軍的左右兩翼,命令鄒丹指揮兩萬步卒再度從正面衝殺。

    胡才毫不猶豫,當即命令全軍急撤。

    白波軍僅僅支撐了一個多時辰就大敗而逃。

    公孫瓚擊敗了名震天下的胡才,幽州軍擊敗了赫赫有名的白波軍。這一刻,無論是公孫瓚還是幽州軍的將士,都沉浸在巨大的興奮和喜悅中。

    望著白波軍丟下的大營和囤積在大營裡的糧草輜重,公孫瓚躊躇滿志,下達了追擊的命令。不過他很小心,他命令嚴綱帶著一千鐵騎在前,單經帶著一萬幽州步卒居中,自己親領大軍隨後跟進。

    中午,嚴綱到了雲亭,突然遭到了白波軍的伏擊。一千鐵騎拚死逃出箭陣,死去了一大半。

    單經隨即指揮一萬大軍,不惜代價殺上雲亭。

    杜磊、徐平帶大軍從兩側山岸殺出,徐晃領軍回頭再戰。單經寡不敵眾,差一點全軍覆沒。這時公孫瓚率領大軍殺到。幽州軍的鐵騎因為受到拒馬陣的阻擋,無法發揮威力,只好讓步卒先行穿過拒馬陣救援。

    白波軍埋伏在兩側山崗上的強弓和弩炮冉次發揮了可怕的威力,拒馬陣頓時成了死亡之地。時間不長,幽州軍步卒的屍體鋪滿了拒馬陣的每一個角落。

    公孫瓚大怒,命令公孫范和鄒丹各率大軍攻擊雲亭兩側的山崗,自己親率大軍,踏著幽州將士的屍體向雲亭發起了狂風暴雨一般的猛攻。

    胡才再次命令撤退。

    下午,甘陵城外。

    張遼和泰興兩手相握,臉上沒有半分喜色。

    「你來遲了。」張遼苦笑道。

    泰興無奈搖頭,「文遠兄,你花了多長時間打鄴城?」

    「一天。」張遼說道,「城內只有三千守軍。這也是我們當初沒有想到的。我們在黃昏的時候,攻克了城池,當時場面很混亂。也許就是那個時候,袁熙和許攸派人逃了出去。」

    泰興安慰了張遼幾句,「打下了鄴城,這一次計劃也不算完全失敗。袁紹這次跑了,下次不會還有這麼好的運氣。」接著他把黃河開河的事說了一遍,「我擔心青州的田楷和劉備會立即渡河來援,所以我想問問你,要不要分兵阻擊。」

    張遼打開地圖仔細看了一會,搖了搖頭,「不要分兵阻擊,讓他們來。」

    泰興疑惑地看看張遼。

    「袁紹已經逃了,這個包圍圈內只剩下公孫瓚和他的十幾萬大軍了。」張遼解釋道,「要想一戰解決公孫瓚,最好是把公孫瓚的所有力量都引到這裡來。」

    「文遠兄的意思是,圍住公孫瓚,以公孫瓚為誘餌,打他的援軍?」泰興問道。

    張遼點點頭,指著遠處的甘陵城說道,「我先打下城池,你去圍追公孫瓚,把他逼到界橋。」

    張遼和泰興議好大軍的下一步行動之後,互相告別。

    江政和李明擁抱了一下,笑著說道:「這才說幾句話,我們又要分手了。李明多多保重,此戰結束後,我們再聚。」

    李明湊到江政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江政大笑,「好,冀州戰事結束,我定當……嘿嘿。」

    眾人大笑,拱手而別。

    黃昏。

    胡才在飛虎衛的簇擁下,飛馬越過界橋。

    李肅急速迎上,神色十分憂慮,「主公,吳川以八百里快騎急報軍情。」

    本月下,董卓軍的牛輔指揮西涼軍在關西燭水河一線向白波軍發起了攻擊。同時,西涼軍在蒲阪津對岸屯積了大量兵馬和船隻,打算在黃河開河之後向河東大舉進攻。

    河東太守李臨向吳川和胡才求援。

    吳川和李臨仔細分析了形勢,認西涼軍在蒲阪津作出的攻擊態勢,是為了牽制白波軍的兵力,目的是為了策應關西戰場上的進攻,佯攻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董卓一旦知道白波軍的主力全部到了冀州戰場,這個佯攻立即就會轉為強攻。河東一地關係白波軍的生存,是白波軍的發源地,是白波軍的大本營,是白波軍必救之地,打河東就等於打到了白波軍的要害。關西的白波軍此時只能放雒陽,轉而集中所有兵力戍守河東。

    目前白波軍從荊、豫、揚三州購買的糧食和物資還在源源不斷地經弘農和茅津渡兩地運往晉陽,關西戰局至關重要,無法抽調兵力支援河東。吳川隨即建議胡才立即徵調一萬河東屯田兵支援蒲阪津,並派李晨統領河東軍隊,抵禦西涼軍即將發起的攻擊。

    吳川又急書征北大將軍胡才。董卓對形勢的判斷非常準確,他的決心非常大。從西涼軍現有的攻勢來看,董卓顯然是想重新奪回關東,佔據雒陽,掌控主動。白波軍在關西方向的兵力有限,很難同時在河東和關西兩個戰場上擋住西涼軍銳利的攻擊,所以未來幾個月的形勢發展不容樂觀。

    吳川告訴胡才,如果董卓得到冀州戰場的消息,必定竭盡全力攻打河東,這時我只能選擇河東,把關東讓給董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