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八十三章 鄴城(7) 文 / 燕天

    第八十三章鄴城(7)

    李肅苦笑道:「主公的這一招太狠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讓張燕獨自一人承受這麼大的壓力,他會瘋的。如果我們把張燕逼瘋了,黑山軍隨即就會分裂,招撫之事泡湯不說,僅這麼多流民擠在冀州一帶,對我們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張平也心情沉重地說道:「拋開黑山軍不說,就從流民這個角度考慮,我們也應該讓步。百萬流民聚集到并州冀州,如果沒有吃的,一兩個月之後,其結果是什麼?我估計并州和冀州馬上就是餓莩遍野,一片廢墟。并州和冀州沒有了,這我們的形勢會怎樣?胡人勢必趁機而下,公孫瓚和袁紹會趁火打劫,北疆盡失啊。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看看以前的冀州你們就知道了,流民之禍遠甚於黃巾之禍啊。」

    「主公此舉,實在有欠考慮。雖然把張燕逼到了絕境,但何嘗不是把我們也逼到了絕境。招撫如果失敗,我們的確沒有什麼責任,但百萬流民湧進并州冀州,卻是我們的責任,我們豈能坐視不理?」張平看看胡才,懇求道,「大人,我們還是盡早屯田吧。無論我們怎麼讓步,只要安撫了流民,穩定了并州冀州,我們才能應付眼前的困難,但捫心自問,我們沒有做錯,這就足夠了。」

    胡才用力拍拍張平,讚歎道:「好啊,你說得好啊,就聽你的,我們再讓一步,爭取盡早屯田。」

    經過一夜的商量,胡才和李肅等人就幾個爭議問題,再次議定了一個方案。

    首先是兵力問題。胡才做了最大的讓步,讓黑山軍保留三十萬人馬。但在郡國兵和屯田兵的人數上,胡才作了調整,他把屯田兵人數擴大到了二十五萬人,並且規定屯田兵不拿軍餉,以自種糧代替軍餉,同時屯田兵只有在戰時才能配備武器。五萬郡國兵負責維持巨鹿郡的治安,受征北大將軍軍部節制,如有調用,以征北大將軍和平難中郎將部協商解決,征北大將軍不做強行徵調。

    其次是郡縣府衙組建問題。胡才徹底放棄了原來的方案,規定郡縣府衙的官吏全部由黑山軍自行任命,軍幕府不再干涉,但各級郡縣府衙也不再參予軍屯和民屯。

    第三,軍屯和民屯自成體系,不隸州郡。胡才接受了李肅等人的建議,在總結了大漢帝國初期墾地屯田的經驗教訓之後,重新做了一番調整。軍屯由黑山軍推薦人選擔任各級典農都尉,而典農都尉府所屬的候農令、守農令、勸農椽、倉長、倉佐等從事掾史,則由征北大將軍軍幕府推薦部分熟悉屯田事務的官吏擔任,典農都尉直接受征北大將軍軍部節制。民屯則由軍幕府指派的護田校尉主掌,征北大將軍府和平難中郎將府均無權干涉民屯事務,但兩府都必須無條件服從護田校尉府的民屯需要,給予各個方面的幫助和扶持。

    最後就是稅賦問題。胡才同意免征巨鹿郡五年賦稅,但五年後,所收賦稅的七成必須上繳軍幕府,三成由黑山軍ziyou支配。在這一點上,胡才認為不能再讓步了,這關係到整個冀州的發展,而且軍幕府的府庫也要有所進帳。

    整理好的文卷隨即送到了黑山軍軍營。

    張燕沒有回話,胡才雖然著急,但也沒辦法,只好回到鄴城大營耐心等待。

    鄴城大營的練兵整訓正進行的如火如荼。鄴城城外現在就像一個巨大的戰場,騎兵軍、步兵軍和戰車營以實戰演練代替枯燥的訓練,三軍三萬將士混戰在一起,殺聲如雷,還真有點驚心動魄的味道。

    戰車營,名副其實,是白波軍的裝甲部隊,無論是攻城用的沖車還是攻擊用的弩車,都是打仗用的,當然要叫戰車營了,這是白波軍的新兵種,白波軍需要爭霸天下,攻城略地必不可少,所以戰車營的存在必不可少。

    以前的時候雖然存在,卻沒有被duli出來。

    胡才巡視了各營之後,還特意去了一趟兵曹營。他聽趙雲說,奕譞已經在兵曹營幾百工匠的配合下,做出了一台巨大的拋石車,最近幾天正在試射。胡才趕到兵曹營的時候,聶榮和奕譞等人正在指揮士卒們使用拋石車發射石頭。

    奕譞是白波軍最高的工匠,在白波軍剛成立的時候,胡才就開始建立軍作坊,現在安邑,晉陽,鄴城都有白波軍的軍作坊,幾萬工匠生產白波軍所需要的軍械。

    胡才仔細聽了奕譞的介紹,又看了一下試射效果,很不滿意。

    奕譞所制拋石車體型龐大,使用的時候需要四十個士兵同時拽動拉桿。如果用兩斤重的石頭,最遠可拋射二百多步,但準頭很差。

    「奕譞,這叫是你說的炮車?」

    奕譞連連點頭,興奮地說道:「主公,我如果把這再做大一點,用一百個士兵拽動拉桿,至少可以射出五十斤重的石頭。大人,你看這炮車如何?」

    胡才笑笑,誇獎了一番,然後說道:「這炮車體型龐大,移動不便,用人過多,除了攻城,好像作用有限,是不是?」

    奕譞笑道:「我可以給它做上輪子,這樣移動就方便了。至於人嘛,我們戰車營有上萬民夫,使用起來完全不成問題。炮車只要能迅速移動,就可以在兩軍對壘的時候發揮巨大作用。」

    「我覺得弩車的作用更大。」

    「攻守城池的時候,炮車的威力肯定要比弩車大。」奕譞說道,「在平原作戰,弩車對於騎兵來說,殺傷力自然要大得多,但對於步兵來說,炮車的殺傷力就非常驚人了。大人認為呢?」

    胡才笑而不語。這時那炮車出了問題,奕譞急忙跑了過去。

    聶榮看看胡才,笑道:「主公是不是不太滿意?」

    「花了許多錢,就做了這麼個東西,我的確不滿意。」胡才搖搖頭,心痛地說道,「有這麼多錢,我可以添置幾十萬支長箭了。」

    聶榮笑道:「主公,如果攻城,我們有這大玩意助陣,士兵們的傷亡可能會減少。」

    「你考慮到沒有,炮車要想she遠,石頭就小,石頭小,就沒有什麼作用,而要想she大石頭,炮車就在敵人強弓的射程範圍之內,那炮車如何射擊?」胡才不以為然地說道,「這東西即使做成了,數量也不會太多,而且射擊間隔時間也長,對敵人形成不了巨大的威脅。我看還是算了吧,你找個機會告訴仲志,這炮車不要做了,我沒有這麼多錢給他浪費。」

    「打了這麼多年仗,我們哪一次是靠武器的犀利戰勝敵人的?武器只能提高戰鬥力,而不能決定戰爭的勝負,士兵們一往無前的鬥志才是我們致勝的關鍵。看看胡人的鐵騎,如果我們靠武器就能擊敗他們,那何來幾百年的入侵?先輩們修築長城幹什麼?」

    胡才知道,在冷兵器時代,個人的武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沒有個人的武力,哪怕武器再好,也是給人作嫁衣裳。

    聶榮想了一下,勸道:「主公,還是奕譞試試吧。雖然武器不是致勝的關鍵,但沒有更好的武器,我們擊敗敵人不就更難嗎?我們的士卒不就陣亡得更多嗎?」

    胡才一揮手,堅決地說道:「不要再試了。這錢可以買糧食養活流民,不要白白浪費了。」

    胡才心裡想道,現在軍幕府的財力這麼緊張,就是要研究,也需要等幾年後,穩定了以後再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吃飯,沒有飯吃,就是給別人作嫁衣。

    胡才回到大營,聽到了一個讓他欣喜若狂的消息,鄒氏的兄長來了。

    鄒鉉四十多歲,衣著樸素,長臉長鬚,眉宇之間隱含一股儒雅之氣,很難看出來他是一個弘農巨商。他和胡才寒暄一番之後,立即將站在身後的一個年輕人介紹給胡才。此人二十多歲,錦衣華服,長相俊逸,一雙眼睛非常有靈氣、

    「大人,這就是徐峰徐鵬雲,荊州最年輕最大的豪富。這次能在緊張大賺一筆,多虧了他的糧食。」

    胡才立即想起聶榮所說的話,於是笑著問道:「聽說你的糧食都是從揚州運到河東的,是這樣嗎?那麼糧食運到河東,要漲幾倍的價,你怎麼還能賺到錢?」

    徐峰笑道:「大人,我要是不這麼說,這糧食如何能翻幾倍往上漲?我一邊囤積糧食,一邊漲價,總要有個理由吧?否則,我今後不就是第一奸商了嗎?」

    胡才恍然,指著他大笑道:「果然是奸商。那你的糧食……」

    「都是關東和南陽一帶的糧食,幾百里路,轉眼就到了河東。」徐峰笑道,「不過這都是大將軍的消息給得好,我們能賺錢,還是沾大將軍的光。這次隨鄒鉉來緊張,一是為了感謝大人的照顧,二來是為了拜謝我的兩位恩公。」

    胡才搖手笑道:「你不用感謝我,我這就要麻煩你,如果你能幫我的忙,我還要感謝你啊。」

    徐峰躬身笑道:「小人的恩公就在當面,待小人拜謝了恩公,大人當隨意指派,小人雖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胡才詫異地看看四周,奇怪地問道:「恩公?我這裡還有你的恩公?」

    徐峰隨即望著李肅、張平,笑著問道:「兩位恩公大人不認識我了?」

    李肅和張平吃驚地對視一眼。李肅指著他,不敢相信地大聲說道:「你就是那個徐峰?」

    「正是小人。」徐峰跪倒在地,激動地說道,「當日兩位恩公大人安邑救了我一命,給了我一口飯吃,還給了我一匹馬,兩位恩公忘記了嗎?」

    李肅和張平又驚又喜,急忙一左一右把他拉了起來。當年他們在安邑遇到徐峰的時候,徐峰就和乞丐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現在卻成為荊州第一富了。

    胡才和帳內眾人驚異地看著他們,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李肅張平和徐峰認識?這怎麼可能?

    「我們怎敢相信你就是荊州第一富豪?」張平笑道,「幾年時間,你也變了,我們咋看之下,不認識了。」

    「徐峰,怎麼一轉眼,你就成為荊州第一富豪?」李肅問道,「這也太神奇了。」

    徐峰笑笑,感歎道:「如果沒有兩位恩公給的那匹馬,哪有我徐峰的今日啊。」

    「那匹馬值幾個錢?你難道就靠那匹馬發家的?」張平不相信地笑道。

    「對,我就是靠那匹馬發家的。」徐峰笑道,「不瞞兩位恩公,我離開你們後,回到荊州的第一件事就把那匹馬賣了,得了十五萬錢。然後我拿這十五萬錢買了一身衣服。」

    「花十五萬錢買一身衣服?」李肅瞪大了眼晴,「什麼衣服那麼值錢?」

    徐峰笑而不答,繼續說道:「我穿著這身衣服去拜見荊州第一富豪。他過去是我父親的朋友,他的長子早年死於江夏叛亂,次子前幾年死於南陽叛亂,三子去年chun死於荊州戰亂,家中僅剩小女。而這個小女早年偏偏又許給了我,於是我就入贅為婿了。去年冬,老岳父仙逝,我就成了家主。我這個關中第一富豪就是這麼來的。」

    李肅和張平目瞪口呆。這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胡才不由想到了漢高祖。

    「原來你運氣這麼好。」李肅歎服道。

    「我上京求學為士,運氣極差,不但千金散盡,還差一點把命丟了,但我營商,運氣卻是……」徐峰搖搖頭,歎道,「我沒有做士子的命啦,天生就是這下賤的營商命。」

    「你不要這麼說,相比起來,你比我們要風光多了。」李肅大笑道,「你怎麼知道我們在這?」

    徐晃恭敬地拱手說道:「自從大將軍大人擊敗公孫瓚之後,兩位恩公大人的大名就如雷貫耳。本來我早就想來當面拜謝,但苦於沒有什麼機會。這次鄒鉉兄邀我到荊州,我想正好可以趁機到征北大將軍大營看看兩位恩公。但沒想到,鄒鉉他不聲不響,就把我直接帶到了鄴城大營。巧了,巧啊。」

    胡才聞言,伸手輕拍鄒鉉的後背,感激地說道:「謝謝鄒鉉兄想的這麼周到。」

    鄒鉉微微一笑,輕聲對胡才說道:「這小子,賺了我們的錢,就休想下我們這條船。」

    深夜的大帳內,胡才、鄒鉉、徐峰、李肅、張平,黃龍等人團團圍坐一起,商討著各種營商的事。

    胡才想在并州冀州實行農工商並重之策,然後以商補農,以求盡早讓并州屯田擺脫錢財危機。

    因為招撫黑山軍,太行山的幾十萬流民問題需要解決,這幾十萬流民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錢。這些錢白波軍沒有,怎麼辦?

    從目前的形勢看,要想讓軍幕府掏錢在并州屯田,根本不可能。一來軍幕府沒有錢;二來各地的戰爭還沒有結束,還需要軍資;三來要想實形成以商補農之策,首要條件就是不要讓軍幕府掏錢,否則,屯田的事非要失敗不可。

    對於商補農之策。胡才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準備了,但是商補農之策並不容易,沒有別人的支持,這件事是很難成功的。

    在白波軍剛佔領安邑的時候,白波軍就在軍幕府建立商務司,目的就是為今天的以商補農之策作準備,在安邑的時候,胡才就開始利用安邑的鹽鐵進行交易,佔領并州後,這股慾望就大了,只是一直以來沒有機會進行而已,所以胡才才拖延到現在。

    現在需要安排幾十萬流民,軍幕府沒有錢,胡才不得不利用這件事。否則這幾十萬流民怎麼辦?

    鄒鉉推開案几上的文卷,搖頭歎道:「大將軍雖然有心為民,可喜可賀,,但可惜啊,生不逢時。諸位大人所提的開市也好,在邊關建市也好,大力發展各類手工製品也好,養戰馬耕田地也好,沒有三到五年時間,你們所說的這些辦法都看不到錢。并州由於匈奴人和鮮卑人的不斷入侵,農工商牧均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冀州雖好,但戰亂不斷,公孫瓚,袁紹虎視眈眈,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恢復,絕對不可能。」

    胡才神色凝重,看看徐峰,「鵬雲兄,你怎麼看?」

    「大將軍千里迢迢把這些喊來,不會就是為了問問這些小事吧?」徐峰笑吟吟地說道,「憑諸位大人的遠見卓識,不要我們說的,你們也知道用這些辦法目前賺不到錢。大人的以商補農,這個商到底是什麼商,能不能說明白一點?」

    胡才笑笑,說道:「鹽鐵。」

    鄒鉉和徐峰的臉色頓時一變。

    「這可是誅殺九族的大罪。」鄒鉉駭然說道,「從本朝武皇帝開始,三百多年了,鹽鐵一直都是朝廷專營,私商誰沾誰就是死罪,大將軍,你這是……」

    胡才驀然變臉,冷森森地望著兩人說道:「你們兩個敢拍著胸口說,你們私下沒有沾過鹽鐵?」

    鄒鉉摸摸臉,沒有做聲。徐峰低頭望著案几上的竹簡,略顯不安。

    胡才揮揮手,對黃龍等人說道:「你們都退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