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章 董卓的反擊(4) 文 / 燕天

    第十章董卓的反擊(4)

    長安兵變,雙方大約有四萬三千軍隊參予其中,損失非常驚人。

    董卓一方有他的三千鐵騎和一千虎賁,有左將軍董旻的三千人,虎賁中郎將董越的五千人,護羌校尉董安的三千人,中軍校尉董璜的兩千人,武猛校尉董徽的三千人,京兆尹董邦的三千郡國兵。這兩萬三千人中,護羌校尉部的三千人馬後來跟了呂布。鎬城北軍大營一戰最後也只剩下三千,其餘一萬七千人全部戰死。

    朝廷這一方有皇甫嵩臨時拼湊的一千私兵,向羌胡諸部借的三千鐵騎,司隸校尉黃琬的一千人,城門校尉王傑的八百人,左中郎將劉范和騎都尉戴睿的三千羽林、虎賁軍,中郎將呂布的九千人(包括護羌校尉部的三千人馬),中郎將皇甫鴻的五千人。雖然扶風郡王培有三千郡國兵,但他們為了確保兵變成功後三輔能夠迅速穩定下來,都沒有參戰。因此只有二萬三千人先後在各個戰場上誓死奮戰,最後損失了大約一萬四千人,折損一半多。一萬多人被俘。

    此役雙方損兵折將三萬一千人,關中元氣大傷,長安不堪一擊。如果不是牛輔的五千鐵騎趕到,這一次董卓一定在劫難逃。

    在太師府,李儒把自己得到消息的情況跟董卓說了,這一次長安兵變,讓董卓整個人更加的陰沉。聽力李儒的話,說道:「想不到他還沒有死,不過這絕不是他的意思,張讓對我可是恨之入骨的。」

    李儒點點頭,他也明白張人後面有人,只是一時間想不到。

    「王允一步三計,我們不是我們事先得到消息,恐怕……」李儒渾身一顫。

    董卓沉默不語,王允的背叛讓他心寒,但張讓的出現卻讓他恐懼。張讓為什麼會知道王允背叛他,他為什麼要救自己?

    董卓動了動肥胖的身體:「當年他『死』的時候,好像是征北大將軍看見的吧?」

    李儒一愣,旋即臉色一變,「主公的意思是……」

    董卓點了點頭:「這胡才太可怕了,他在冀州,對長安的事瞭如指掌,他是我們唯一的敵人。」

    李儒點點頭,從安是董卓的地盤,這麼大的事董卓不知道,但遠在冀州的胡才竟然提前知道了。

    「那王允他們?」李儒小心翼翼的問道。

    董卓眼中寒光一閃:「殺。」

    頓了頓,董卓又道:「不過把王允,黃琬,楊彪,皇甫嵩,呂布這幾個人放走,另外的斬盡殺絕。」

    李儒一愣,試探的問道:「主公是想……」

    「胡才太可怕了,再讓他漲大下去,我們沒人是他的對手,所以必須給他一點壓力。給王允他們趕到并州去,讓胡才去頭痛吧。」董卓陰沉著臉說道:「這一次兵變,我們想佔領雒陽的計劃功虧一簣,好在把長安的拿下異心者挖出來了,接下來時間,我們就休養生息,出兵西涼,據關中而定天下。」

    ………………

    扶風郡。

    王允,黃琬,楊彪,皇甫嵩,呂布等人臉色狼狽不堪,這一次殺董卓失敗,他們大部分家人沒有逃出長安,又被西涼軍殺的丟盔卸甲,一個個面對現在的局勢不知所措。

    特別是王允,為了殺董卓,他計劃了好幾年,每一步都精心準備,但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為了殺董卓,他心甘情願被士人辱罵,在他看來,只要能殺董卓,就是對大漢帝國的忠誠。

    但是現在殺董卓失敗,董卓沒有死,天子落入董卓手中,他王允有何臉面面對列祖列宗?

    「大人,董卓從關西調了兩萬大軍向扶風郡殺來了。」王培匆匆忙忙走進來。此時的王培沒有了平時的從容。臉色驚慌失措。

    「這麼快?」

    黃琬等人臉色一變。

    哈哈哈哈。

    王允大笑起來:「董卓從關西調兵,他死定了。」

    眾人不解的看著他。

    王允從容笑道:「段煨大人原是北軍將領,雖然他和董卓年輕時都曾在段熲帳下效力,但他不是董卓的親信,也不是董卓的舊部,他只聽命於天子和朝廷。至於鮑鴻大人,諸位應該更清楚了。當年我任豫州刺史的時候,他是我的手下,我們曾一起率軍攻殺黃巾軍,也算是生死之交了。」

    王允看看諸位大臣,繼續說道:「天子密詔我早在新年時,就已經交給了鮑鴻。我一再囑咐他,要盡可能保存實力,不要急於攻打河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影響了誅殺董卓的大計。」

    「昨天離開長安後,我即以八百里快騎密告段煨和鮑鴻兩位大人,命令他們立即率軍趕到華yin,趁著王方毫無防備的時候擊殺王方。只要擊敗了王方,攻佔了潼關,到時候關西的西涼軍就被困在了關西。」

    「上個月牛輔在關西大敗,糧草輜重全部被北疆軍奪去了。董卓為了應急,臨時從長安調撥了一部分,但這批糧草輜重數量有限,最多只夠供應大軍半個月。所以,我們只要牢牢守住了潼關,關西的西涼軍將很快崩潰。」

    「今天牛輔來長安的時候調了五千鐵騎,現在又調了兩萬兵馬,關西的西涼軍還有七八萬,只要這七八萬西涼軍解決了,我們手中就有五萬大軍,董卓長安的兵馬只要兩萬,加上這關西調出來的兩萬,才四萬兵馬,我們還有機會殺死他。」

    王允衝著皇甫嵩拱手說道:「皇甫大人,你說我這個辦法能不能保住關中?殺死董卓?」

    皇甫嵩搖搖頭,「大人,你不要忘記了,打仗要靠士卒去拚命,要靠下級軍吏去衝鋒陷陣。你知道段煨和鮑鴻的軍中現在有多少董卓舊部?有多少追隨董卓征戰疆場十幾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屯長、軍候、軍司馬?大人一心要殺他們,他們怎麼可能會賣命?」

    「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王方這些西涼悍將,都是久經沙場,九死一生的人,你要殺他們,他們絕不會束手待斃。糧草不足,他們可以吃人。僅僅靠一個潼關,是擋不住他們的。」

    「況且,董卓在長安,手中還有幾萬大軍,他會坐視不理嗎?在董卓和李傕他們的裡外攻擊下,潼關能守嗎?」

    「好,皇甫大人提醒得好。」王允笑道,「如果董卓長安的軍隊被我們拖在扶風郡,而白波軍吳川趁著李傕他們攻打潼關的時候,率軍出擊,你說我們能不能擊敗李傕?」

    皇甫嵩驀然想到什麼,臉色突變,「大人,此旨切切不可下。」

    「聖旨已經連夜送往河東了。」王允略為詫異地看了一眼皇甫嵩,「皇甫大人,有何不妥嗎?誅殺董卓,天子主政,這是天下人都應該遵守的責任,征北大將軍作為白波軍統帥,責無旁貸。」

    皇甫嵩長歎無語,再不說話。

    會議結束,眾臣散去。

    呂布匆匆追上皇甫嵩。

    「皇甫大人……」呂布飛身下馬,躬身施禮,「下官有一事相詢。」

    皇甫嵩駐馬停下,看了他一眼,然後緩緩下馬,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想問什麼,我知道。你是不是很難理解?」

    呂布點點頭,四下看看,然後小聲問道:「董卓還沒有被殺,司徒大人為什麼要急於對付征北大將軍?」

    皇甫嵩歎了一口氣,「奉先,你是并州人,司徒大人也是并州人,但你們有個截然不同的地方,你知道嗎?」

    呂布想了一下,搖搖頭。

    「你是武人,司徒大人是士人。」皇甫嵩低聲說道,「你現在明白了嗎?」

    呂布低頭想了一下,疑惑地搖搖頭,「皇甫大人,征北大將軍忠心耿耿,為大漢開疆拓土戍守邊疆,功勳蓋世……」

    皇甫嵩揮手打斷了他的話,「天子西遷長安已經兩年多了,這麼長時間裡,他為什麼不攻打關中討董勤王,卻反而去打洛陽,打冀州,為什麼?」

    呂布啞口無言,若有所悟。

    「司徒大人的本意是好的,但時機和方法卻錯了。」皇甫嵩無奈地說道,「他如果能像以前這樣有耐心,大漢何愁不興?」

    「如今董卓未死,關中未穩,司徒大人立即準備利用白波軍對付董卓,以天子旨督令吳川攻打牛輔,其目的顯然是打算削弱胡才的權柄,消耗白波軍的實力。但他這麼做,等於變相宣佈在誅殺董卓之後,要對付胡才。司徒大人這是在自尋死路啊。」

    「征北大將軍胡才和董卓不同,董卓的西涼軍匯合了南北兩軍,西涼軍中有我們不少人,但是白波軍呢?胡才的白波軍是他一手建立的,吳川更是胡才的心腹。他會背叛胡才攻擊西涼軍?這是不可能的。」

    …………

    四月上,關西弘農郡,陝縣。

    聖旨送達陝縣大營。

    吳川打開聖旨,面色驟然劇變。

    董卓死了?怎麼可能?

    吳川目瞪口呆,心中一陣狂跳。這是一個騙局,董卓精心設計的一個騙局誰能殺死董卓?董卓手握權柄,麾下有十幾萬雄兵,朝中誰有這個本事殺死董卓?刺殺?更不可能。傳言董卓出行,前後左右有數千鐵騎和虎賁,一般人根本無法走近他十步之內。當今世上,沒有人可以殺死董卓。

    吳川小心翼翼地捧起聖旨,仔細驗看黃綾上的天子印璽。的的確確,那是天子用於發兵的皇帝信璽,但如今董卓大權獨攬,皇帝印璽都掌握在他手上,這聖旨肯定是董卓矯詔。天子和朝廷已經成了董卓篡逆的工具,這已是天下人的共識。這份聖旨沒有任何效力。

    白波軍上上下下都遵征北大將軍,白波軍文武大臣只聽征北大將軍的,不會遵從其它任何人的指令。

    但董卓突然矯詔於他,有何目的?他想幹什麼?攻打河東還是繼續攻打關西?四月到了,河東正在春耕,如果此時董卓把關西戰場上的大軍秘密抽調到蒲阪津方向,河東可能失守。

    吳川丟下聖旨,急忙打開李晨的急書。長安這次有兩名信使到了河東,一個北上晉陽,一個南下關西。到關西宣旨的信使由李晨派人護送而來。李晨在書中說,段煨和鮑鴻的大軍雖然近期停止了攻擊,但據斥候探查,河對岸西涼軍大營正在逐漸增大,西涼軍好像有增兵跡象。

    董卓趁著白波軍主力攻打冀州的時候攻打河東,這本是白波軍意料中的事,董卓完全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搞什麼詐死之計來麻痺我。長安到底出了什麼事?

    西涼軍如果攻佔河東,并州勢必危急,我是不是應該立即向牛輔發動攻擊,以便牽制和遲滯董卓攻打河東?

    吳川坐在案幾後面,濃眉深鎖,一雙大手握在一起,兩隻大拇指互相搓動著,心裡焦慮難安。

    郝昭等走近大帳。

    吳川把聖旨攤在案几上,讓諸將一一過目。

    「你們看看,這是長安送來的聖旨。」吳川指指聖旨上的朱紅印璽,「聖旨是真的,但這事情是真的嗎?董卓突然詐死,什麼意思?」

    「董卓死了?」郝昭難以置信,接著他忍俊不禁,哈哈大笑,「死了好,死了我們可以打長安,可以救回天子重振社稷了。哈哈……」

    「你的意思是說,這事是真的?」李臨也笑著問道,「董卓被殺了?」

    「聖旨上不是說得清清楚楚嗎?司徒大人王允精心籌劃,一舉擊殺了董卓。」郝昭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哈哈……董卓真搞笑。他是不是酒喝多了,一時高興,拿我們窮開心?」

    付傑冷哼一聲,一雙粗黑的大眉毛上下劇烈地抖動著,「董卓欺人太甚。想決戰,叫牛輔來打就是,用得著這樣戲弄我們?」他一拳砸到案几上,大聲說道,「大人,我們立即攻打弘農城,給董胖子一點顏色瞧瞧。他以為主公在打冀州,我們就不敢兩線作戰了嗎?」

    「狗屁……」郝昭嗤之以鼻,「董胖子童心未泯,真會找樂子。我們打他,看他還樂不樂。」

    「不能打。」李臨搖手說道,「目前關西戰局被我們控制著,貿然出擊會破壞眼前的有利形勢,對冀州戰場造成不利的影響。關西作戰的目的已經達到,我們現在只要穩住這種僵持局面,就能給冀州戰場爭取足夠的時間。我們聽主公的,不能主動出擊。」

    無任是吳川還是郝昭,李臨都不相信董卓已經被殺了,有十幾萬大軍的董卓這麼容易殺,他還是董卓嗎?

    況且現在雒陽的形勢白波軍也沒有出兵的機會。

    袁紹袁術為了得到豫州和雒陽,雙方爆發了大戰。上月底,劉表率軍攻打南陽,袁術迎戰,雙方在朝陽、新野一帶激戰。本月初,袁譚、韓浩等人受梁國相程景、汝南太守徐璆之邀,以攻殺黃巾軍為借口,突然殺向陳國。陳國相許瑒寡不敵眾,急忙向豫州刺史孫賁求援。孫安、朱治隨即率軍相救,雙方在穎水一帶展開激戰。

    袁術腹背受敵,叫苦不迭。此時高幹已經率軍回到洛陽,劉勳、劉祥、萇奴三將各自率軍駐守於伊闕、轘轅和大谷三關。袁術既捨不得雒陽,又無法擊退兩路強敵,只好向吳川求援。

    豫州和荊州戰火重燃,直接危及到了雒陽的安全。車騎將軍朱俊派一萬大軍,分駐於雒陽長平觀北軍大營以及虎牢、伊闕、轘轅、大谷四關。劉勳、劉祥和萇奴因此得以脫身,率軍南下,幫助孫賁攻打袁譚。

    劉表和袁譚兩路攻擊袁術,顯然是為了把袁術趕走,而這一切,誰都知道是袁紹的安排。

    車騎將軍為此非常生氣,他急書淳於瓊,值此社稷危難之際,袁紹為何還要手足相殘?袁紹到底是拯救社稷,還是摧毀社稷?朱俊說,如果袁紹無意討董勤王,那就請大人率軍退出洛陽,返回河內,免得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壞了討董大計。

    淳於瓊拒不退過黃河,朱俊也不敢強行逼迫。如今這駐守京畿的一萬大軍裡,有七千人馬來自兗、徐、豫三州郡縣,而且,目前京畿各路大軍的糧餉軍械都是來自這些郡縣,得罪了袁紹,也就等於自絕生路。朱俊當真是欲哭無淚。

    「現在我們在陝城、澠池一帶只有兩萬大軍。」付傑說道,「如果強行攻擊牛輔,我們損失非常大。大軍受損,首先河東就要遭到來自關中和關東兩個方向的威脅,這和我們的關西策略有很大衝突。」

    「關西策略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守住關西,保證河東不受戰火荼毒,從而保證并州的絕對穩定。」李臨捲起聖旨,攤開了地圖,「在大軍沒有拿下冀州之前,我們務必要盡可能避免和減小大軍的損失,這是關西策略的重中之重。」

    「諸位大人為什麼一致認為這份聖旨是假的?」郝昭突然說道,「如果董卓真的死了,這份聖旨是真的呢?」

    大帳內無人說話了。

    如果董卓真的被殺了,這份聖旨是真的,那麼將來吳川就要背上抗旨的罪名,而主公和今天坐在大帳內的諸將都要受到牽連。雖然抗旨不遵不至於被殺頭,但如果牛輔真的殺進長安,天子被弒或者再次被挾持,那吳川的罪責可就不僅僅是抗旨不遵了。

    吳川沉默不語,兩隻手交叉在一起,不停地搓動著。

    就在這時,一個士兵來報,「主公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