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九章 王允入并州(2) 文 / 燕天

    第十九章王允入并州(2)

    王允得知呂布被牛輔和董璜打敗,大驚失色,連忙傳聖旨命令朱俊長雒陽出兵,攻關中。

    楊彪建議來到關中的白波軍攻擊董卓的西涼軍,王允斷然拒絕,王允認為胡才和董卓是大漢的叛逆,如果他們聯合,他們這些大漢的忠誠之士就倒霉了。

    相信胡才,相信白波軍不如相信朱俊,雒陽的朱俊有幾萬大軍,他們一定會在這個時候救天子的。

    同時王允命令呂佈防御扶風郡,抵擋董卓大軍。

    王允手中大部分的文官,沒有帶兵的經驗,雖然呂布雖然被董卓大軍打敗,但他不得不重用呂布。

    不過此時呂布手中不過幾千兵馬,而且大部分是郡國兵,面對如狼似虎的西涼軍,三戰三敗。

    三天後,關西。

    朱俊接到天子聖旨。

    王允假天子令,命令朱俊立即向西涼軍發起攻擊,剷除叛逆,攻擊長安,誅殺董卓。

    朱俊接下聖旨,立即命令雒陽的大軍西進,準備攻打關中,誅殺董卓。

    朱俊擔心兵力不夠,只在雒陽留下三千兵馬,帶著大軍浩浩蕩蕩向弘農進發。

    張濟措手不及,弘農城丟失。朱俊大軍街尾猛追,攻勢迅猛。

    …………

    河內郡,懷城。

    袁紹接到淳於瓊急報。朱俊統率大軍猛攻西涼軍,洛陽空虛。

    這對袁紹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當下,袁紹絲毫沒有猶豫,立即下令集結大軍,急赴孟津。

    但是。袁紹大軍剛剛起程,從兗州傳來了噩耗,兗州牧劉岱戰死於濟北國盧城。

    原來,劉岱率軍一路東進,連戰連克,大軍推進非常順利。濟北相鮑信勸阻劉岱,既然濟南王已經死了,大軍還是固守在東平和魯國一線為好,不要孤軍深入,以免被黃巾軍包圍。劉岱不聽,固執己見,揚言要殺進青州,把黃巾軍趕上泰山。

    兗州軍進入濟北國的盧城,可馬俱、徐和、吳霸突然率黃巾軍主力出現,把劉岱圍在了盧城。

    雙方大戰。兗州軍糧草不濟,劉岱、鮑信等人只好率軍突圍。在突圍過程中,劉岱非常不幸,遭到了司馬俱和吳霸的猛烈阻擊。劉岱在激戰中被黃巾軍殺死,五千人馬全軍覆沒。鮑信等合兵一處,拚死殺出重圍。

    鮑信率軍撤到濟yin郡,鄭遂撤回任城國。豫州的魯國、兗州的東平國和兗州東郡部分郡縣盡數陷落。

    黃巾軍大帥司馬俱率領黃巾軍繼續向兗州的東郡、濟yin和任城三個郡國展開攻擊,兗州岌岌可危。

    曹操請求袁紹急速馳援兗州,袁紹拒絕了。

    這個時候袁紹需要進入雒陽,完成霸業,自然不想因為兗州的事放過進入雒陽的機會。

    曹操非常憤怒,劉岱一死,黃巾軍士氣如虹,戰意昂然,兗州才多少兵馬?如果袁紹不回兗州的話,怎麼抵擋這幾十萬黃巾軍?

    為了自己,為了兗州,曹操質問袁紹,大人率軍進駐洛陽,是會合白波軍西上長安勤王,還是圖謀霸業?

    兗州從劉大人開始,到各郡縣大吏,幾年來一直遵從大人的號令,對大人忠心耿耿。但大人卻在劉大人陣亡,兗州危急的時刻,置兗州存亡於不顧,執意要進駐洛陽。這太讓人寒心了。

    袁紹對曹操信誓旦旦地說自己絕沒有丟棄兗州的意思。他拿出了王允的密信,「孟德,你仔細看看,然後再想想長安兵變後天下形勢的變化。兗州的存亡和大漢社稷的存亡比起來,孰重孰輕?」

    淳於瓊遵照袁紹的密令,殺了從長安來的信使張種,把聖旨和王允的密信悄悄送給了袁紹。王允在書信中對未來局勢的發展做了一番詳細地預測。他認為如果這個時候能夠殺死董卓,那麼大漢最大的逆賊就是胡才了。此人和董卓一樣,如果不除,大漢還要再遭浩劫。王允要求袁紹想盡一切辦法,迅速進駐雒陽,把白波軍趕出關西,以確保他們在殺死董卓以後,天子和朝廷回京後,不再受到白波軍的直接威脅。

    「孟德,為了大漢的社稷江山,和我一起到雒陽去。」袁紹誠懇地說道。曹操驍勇善戰,這些年來,如果不是曹操為他負擔壓力,他可能會過的更加艱難。對於曹操這個好朋友,袁紹心裡還是十分信任的。

    曹操猶豫不決。兗州對曹操來說是他的大本營,如果沒有了兗州,他怎麼發展自己的勢力?

    此時的曹操已非昔日那個對大漢帝國忠心耿耿的曹操了,現在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是爭霸天下的好時機。而兗州就是曹操看中的根據地。

    當然,這些事曹操可不會袁紹說,現在的袁紹是他的擋箭牌,如果沒有袁紹,他曹操很難發展自己的勢力。

    如果這個時候,袁紹去了雒陽,他曹操需要獨自面對黃巾軍,曹操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曹操對袁紹說,胡才知道長安兵變後,會不會立即命令白波軍進入關中,控制天子和朝廷?董卓會不會在這個時候殺了王允他們,面對董卓的大軍,王允他們能不能堅持?

    如果王允無法守住扶風郡,董卓兵馬西進,河東和關西的白波軍勢必要迅速進入關中,那麼此時袁紹佔據雒陽除了激怒胡才外,還有什麼作用?

    胡才控制了天子和朝廷,又控制了河北之地,既擁有了無上權柄,又有了堅實的財賦後盾,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要雒陽幹什麼?他可以以此為借口,高舉平叛大旗征伐袁紹和拒絕尊奉當今天子的州郡大吏。依照目前的現狀,袁紹和這些州郡大吏根本不是胡才的對手,敗亡是旦夕之間的事。

    「本初兄,就算我們佔據了雒陽,把白波軍趕出了關西,那天子和朝廷怎麼辦?」曹操看看袁紹,擔憂地問道,「一直以來,我們拒絕承認當今天子,說當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極力主張重建皇統,甚至還殺了四位招撫大臣。如果……」

    曹操沒有繼續說下去。天子和朝廷回到雒陽,遲早都要把袁紹和這些曾經反對他的州郡大吏全部殺了。

    到時候袁紹怎麼辦?殺天子,袁紹就是叛逆,是叛逆,天下的士人就會對付他。

    袁紹微微一笑,「孟德,只要我們佔據了雒陽,立即重建皇統。能做皇帝的人多了,劉虞不願意,我們可以找別人,比如……」袁紹舉手指指南方,「景升兄……」

    曹操皺皺眉頭,沉默不語。

    他知道袁紹想立天子。沒想到袁紹這麼的處心積慮。他可以看到將來的糟糕形勢。

    深夜,荀彧悄悄到了曹操的軍帳。

    「聽說大人不回兗州,要去打洛陽?」荀彧開門見山的問道。

    曹操心事重重地點點頭,「文若,關西一帶有朱俊和吳川的大軍,這洛雒陽非常不好打,而且……」他遲疑良久,長歎道,「如果胡才決心要勤王,決心要迅速穩定社稷,這雒陽就不能打,但本初執意要這麼做,我……」

    曹操知道荀彧是袁紹的謀士,所以還以為荀彧是因為袁紹而來的,所以此時聽到袁紹的話,苦惱的對荀彧說。

    「大人是擔心袁大人攻擊受阻,既不能佔據雒陽,又丟了兗州,最後兩頭落空,一無所有?」荀彧淡淡地問道。

    曹操詫異地看看荀彧,忽然哈哈一笑,「文若,你今晚到此,不會就是為了和我胡扯吧?」

    荀彧落寞地笑笑,憂心忡忡地說道:「袁大人此時攻打雒陽,不是置兗州存亡於不顧,而是要葬送大漢社稷最後一絲生存的希望,他要把大漢徹底推進傾覆的深淵。」

    曹操雙手摀住嘴,緊緊地閉著眼睛,一言不發。

    「袁大人已經把長安信使殺了,你知道嗎?」荀彧繼續說道。

    曹操雙手稍稍上移,把半張臉都摀住了。

    「袁紹這麼做的目的很明顯,他既不會西上長安勤王,更不會尊奉當今天子和朝廷。所以,他此時進駐雒陽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圖謀稱霸天下。」荀彧坐在曹操的對面,低著頭,一個人自顧自地說著,「袁大人這幾年的變化非常大,讓人很難相信他就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袁本初。」

    荀彧停了一下,像是憶起了昔日的往事,神情很黯然。

    「大軍殺進雒陽後,首先就能牽制白波軍,同時,袁術也會調集兵力北上,關東轉眼就亂成了一團。這時,被逼到死路的董卓突然絕處逢生,必會竭盡全力,不顧一切殺向扶風郡。扶風郡一旦被叛軍攻陷,天子和朝廷以後就徹徹底底的成為了董卓手中的玩物,董卓可以肆無忌憚的征伐天下了……」

    「袁大人的目的達到了,他可以放心大膽,毫無顧忌地重建皇統了。」荀彧長歎道,「但大漢會不會因此得到拯救和振興?」

    曹操緩緩睜開眼睛,搖了搖頭,「胡才呢?那征北大將軍會幹什麼?」

    「胡才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雒陽,殺進關中。二是退守河東,確保北方安全,同時以河北之地為根基,形成割據事實,圖謀霸業。」

    荀彧輕撫長鬚,皺眉說道,「白波軍殺進關中,極有可能逼急董卓的西涼軍,葬送了天子和朝中大臣們的性命,胡才可能因此而背下千秋罵名。所以,我認為白波軍退守河東,全力經營河北的可能最大。」

    「由於我們判斷失誤,未能把青州黃巾軍誘到冀州,這給了胡才充足的時間擊敗公孫瓚和穩定冀州全境。」

    荀彧遺憾地連連搖頭,「胡才的運氣一直非常好,從幾年前胡才崛起開始,胡才可以說一直順風順水的,而這次也不例外。他有了冀州,白波軍的危機就能在短時間內得到徹底解決。再過幾年,胡才的實力會迅猛發展,將來……」

    「將來怎樣?」曹操追問道。

    「如果我們不能在這幾年內遏制和重創胡才,將來傾覆大漢社稷之人,必是這征北大將軍胡才。」

    曹操兩手蒙住臉,發出了一聲哀歎,「大漢亡矣。」

    「大人,今日胡才也罷,袁大人也罷,無一不假借拯救社稷之名,搶佔州郡,圖謀霸業,但以兩人的所作所為來看,他們拯救社稷不足,敗亡社稷倒是綽綽有餘。」荀彧略顯激動地說道,「大人,你不是非常贊成張邈張大人的拯救社稷之策嗎?你為什麼不藉機回兗州,立即聯合張邈、鮑信等諸位大人共襄大舉,以中原為根基,圖謀霸業,盡力拯救和振興社稷?」

    曹操聽到荀彧的話,渾身一震。

    他沒想到荀彧會說這樣的話。難道荀彧也同意這樣做?

    曹操猛地放下雙手,咧嘴苦笑道:「文若,你是說我嗎?我不過是個東郡太守,或者說是半個東郡的太守。我現在連自己的地方都有一半讓黃巾賊佔了,哪有能力去統領兗州?」

    荀彧搖搖手,鄭重說道:「如果大人立即回兗州,兗州很快就是你的。難道大人這麼點自信都沒有?」

    曹操瞇著眼睛想了很長時間,突然,他一拳砸到案几上,大聲叫道,「好,我們回兗州。」

    荀彧笑了笑。劉岱已死,兗州只剩下黃巾軍,張邈他們是曹操的朋友,他們是士人,打仗不行,如果想抵擋黃巾軍,必須依靠曹操。

    曹操驍勇善戰,麾下猛將如雲,如果消滅黃巾軍,佔領兗州,完全可以進行張邈的霸道之路,以武力解決天下叛逆,

    而此時,因為荀彧的投靠,終於開始了自己的爭霸天下的第一步。

    ………………

    扶風郡,槐裡。

    段煨、皇甫鴻急報槐裡,西涼軍突然撤回了潼關。

    王允和朝中大臣喜出望外,眾人一致認為白波軍終於聽從了天子的旨意,從關西方向向西涼軍發起了攻擊,關西的西涼軍敗亡在即。

    只要關西的西涼軍一亡,長安的董卓軍,翻手可滅。

    皇甫嵩又一次提出了招撫之議。出人意料的是,王允竟然同意了。

    因為王允覺得此時西涼軍的糧草已經用竭,士氣也低落到了極致,北軍如果發力猛攻,西涼軍可能一擊而潰。但考慮到西涼軍已經走投無路,也有可能負隅頑抗,誓死反擊,給北軍以重創。朝廷軍隊人數有限,如果北軍在攻擊過程中遭到重創,北軍不但無法趕走白波軍,還有可能讓關西的白波軍趁機殺入關中。白波軍主力一旦在關中會合,關中就給白波軍控制了。

    更重要的是,長安的董卓手中還有兩萬大軍,現在槐裡只剩下呂布的三千兵馬了,如果北軍損失慘重,長安的董卓就會反擊,到時候,想殺董卓就不容易了。

    王允為了保存北軍實力,下令停止攻擊,向關西派出了招撫使臣。在王允看來,只要再拖一段時間,讓關西的白波軍和關中的北軍保持對關西的西涼軍的威懾,西涼軍在既沒有出路又沒有糧食的情況下,很快就要崩潰。

    王允讓前涼州刺史胡節和前漢陽太守楊榮前往關西招撫。

    這時,西疆漢陽郡急奏王允,游擊將軍韓遂和偏將軍馬騰聽說長安發生兵變,匆忙率軍向三輔殺來。漢陽郡太守在急奏中說,韓遂和馬騰根本不相信天子詔書,他們認為天子危在旦夕,執意要率軍殺到長安勤王。

    王允大怒,這個時候董卓還沒解決,關中局勢不明,如果游擊將軍韓遂和偏將軍馬騰的西涼軍來到關中,那豈不是更混亂了?

    游擊將軍韓遂和偏將軍馬騰雖然是朝廷的人,但是他們的叛逆,他們手中不知有但是漢人死在他們手中。

    王允當著楊彪等人的面指責皇甫嵩勾結叛逆,居心叵測,圖謀不軌。皇甫嵩冷笑,一言不發。

    太尉楊彪和諸多關中、西涼籍大臣實在看不下去了,紛紛出言替皇甫嵩求情。無憑無據,怎麼能說韓遂、馬騰是皇甫嵩叫來的?

    太尉楊彪隨即想拜封皇甫嵩為征西大將軍,即刻西上涼州,勸撫韓遂、馬騰罷兵。

    現在扶風郡能以一己之力,讓韓遂、馬騰罷兵的,只有皇甫嵩。另外,王允也不想在這個危急時刻得罪關中、西涼籍大臣。於是,他勉強點頭答應了。

    當天下午,征西大將軍皇甫嵩帶著五十名鐵騎衛匆匆西上涼州而去。

    …………

    潼關。

    董越、胡軫、李傕、郭汜等西涼諸將吵成一團,董越和李傕差點拔刀相向。

    白波軍背信棄義,吳川出爾反爾,大軍差點全軍覆沒。董越為此怒不可遏,他懷疑李傕、郭汜、張濟已經秘密投降了王允,要置他和大軍數萬將士於死地。

    李傕他們解釋了好久,董越才沒有兵戎相見。

    但是他們想攻破潼關,說起來很輕鬆,但真要做起來,非常困難。

    現在的他們和長安的董卓一分為二。消息不通,這也是人心惶惶的原因。西部的扶風郡是王允呂布的,中間有長安和牛輔攻扶風郡的一萬大軍,然後就是華yin和潼關的朝廷的北軍,吳川的白波軍,再後才是他們的西涼軍,他們東面還有白波軍和朱俊的雒陽軍。

    在這關中之戰,幾十萬大軍錯綜複雜,戰亂不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