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二章 王允入并州(5) 文 / 燕天

    第二十二章王允入并州(5)

    胡才對冀州的問題束手無策,所以才想讓石泉想辦法,在軍幕府中,石泉和張平是寒門的人,這個問題沒有觸犯他們的利益,所以胡才才告訴他們,而霍邱不同,現在的霍家就是一個門閥,是河東門閥的代表。

    大漢九州,冀州是大漢最富裕的幾個州郡之一。冀州人口最多的時候曾達到六百多萬,由此可以想像它的土地之多。但它和河東郡一樣,土地幾乎都集中在門閥富豪手中。要想安撫流民,讓流民吃飽穿暖,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從這些門閥富豪手中搶土地。

    冀州西部的常山、中山、趙國和巨鹿四個郡國這幾年由於屢遭黃巾軍的侵擾,門閥富豪不是被殺就是外逃,無主土地多,所以白波軍早期在冀州的屯田還算順利和成功。但這四個郡國可以容納的人口最多不過兩百多萬,如今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人數。

    因此,白波軍現在想要安置流民屯田,只能到冀州東南部的渤海、河間、甘陵、安平和魏郡五個郡國,也是冀州門閥富豪最多的五個郡國。

    用什麼辦法,既能保證冀州的穩定,又能從門閥富豪手中奪取土地?

    沒有辦法。當年光武皇帝中興大漢,依靠的就是河北、南陽和穎川等地的門閥富豪。今天如果白波軍不依靠門閥富豪,白波軍是不是能夠在冀州立足?這件事就是胡才自己也不知道。

    胡才告訴他,因為他胡才掌控了白波軍,所以想的辦法總是離不開戰刀和血腥,但用打仗的辦法逐步削減門閥富豪,最後受苦受難的還是那些可憐的百姓。所以必須另外解決這個問題。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開國皇帝打下天下後,沒有幾個能把天下治療好的。

    秦始皇統一天下,卻讓民怨沸騰。二世而亡

    漢高祖統一天下,卻有白登之圍,被迫忍辱負重。

    光武帝統一天下,卻是世家門閥的天下,也是大漢帝國之亂的根本所在。

    胡才也是武人,所以,他沒有那種政治手段。除非像明太祖那樣大開殺戒,只是這樣一來,冀州就不穩定了。

    因為此事牽扯面太大,所以一直沒有滿意的解決之策。

    冀州形勢越來越緊張,流民的危機必須立即解決,無論是用武力還是用其它辦法,我們都要在十月秋收秋種之前徹底解決。所以,白波軍現在急需一個聲音說話,白波軍所要做的事無論對錯,都不要受到任何掣肘。否則,冀州的流民問題永遠無法解決,流民問題不解決,拯救社稷就是一句空話。

    胡才需要的是蔡邕這些人在這個問題上徹底的支持他,只有這樣,才能團結一致,解決這個問題。

    青州黃巾軍沒有北上冀州,黑山軍被袁紹和曹操擊敗,這給了白波軍充足的穩定冀州的時間,所以胡才認為現在白波軍不能白白喪失這麼好的機會。現在到十月還有四個月的時間,四個月後,青州黃巾軍會不會北上,公孫瓚會不會南下報復,鮮卑人會不會入侵并州,誰也都不知道。所以必須要在這四個月時間內,至少安置一百萬到兩百萬流民,以減少冀州賑濟的壓力,保證并州和冀州有足夠的實力應對各種危機。

    否則,四個月以後,黃巾軍和公孫瓚捲土重來,鮮卑鐵騎南下,白波軍怎麼辦?

    石泉明白了胡才的心思。

    胡才的注意力不在關中,也不在雒陽,而是在冀州流民身上。這就像當年胡才剛剛到冀州招撫黑山軍和安置流民屯田一樣,他已經無心去管其它事了。現在,只要是有利於解決冀州流民吃飯的事,胡才就支持,否則,他一概否決。也就是說,他支持自己目前所作的一切。

    胡才礙於身份,不好直接出面逼著蔡邕他們遵從天子的聖旨,所以他對晉陽的事不理不睬。在胡才看來,晉陽不論鬧到什麼地步,天子的聖旨擺在那,自己只要不過分,只要事事恭敬,面子功夫做足,自已該幹什麼還是幹什麼,誰也管不到。

    如今長安兵變,關中內亂的消息已經得到證實,所以胡才看到了這個機會,認為可以解決蔡邕他們這些人在軍幕府的問題了,讓他們在軍幕府讓步,甚至離開軍幕府。軍幕府現在需要一個聲音,只有這樣才能解決冀州問題。

    冀州問題,根本原因還是糧食問題。

    白波軍現在大約還有七百萬石左右的糧草,這是在佔領冀州,打敗公孫瓚以後,得到的,看著是夠吃到明面都沒問題了。可不能這樣算,胡才告訴石泉,如果鮮卑人南下,白波軍一定在北方邊郡用兵,邊郡的糧食可不好運輸,前線士兵們吃一斗糧,路上得消耗掉三斗。而且,在冀州,河東還有兵馬,特別是關西,這些也得靠後方運輸糧食供應。再有,幾百萬流民的糧食問題才是趕緊。

    胡才知道軍幕府沒有錢,現在軍幕府的帳上大約還有一千萬貫錢,是全部家當了。

    所以胡才決定開發通商,拿北方的商品交換,戰馬、牛羊,皮毛,黃金白銀,另外還有白波軍的書籍紙張、白酒果酒、布匹,甚至是武器鎧甲乃至於船隻戰艦,這些都可以出售。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白波軍的財力問題。

    但這些也是要成本的,如果全部換糧食,就無法向其它人出售了,這樣一來,那些商人就可能越來越少了。對并州冀州的發展有些不利,

    而且現在白波軍手中的貨物換糧食也不夠,再說,袁紹佔領雒陽,南方和北方的聯繫就斷了。

    …………

    五月,李傕在西涼諸將的擁戴下出任大軍統帥,指揮大軍再次殺向華yin城。

    段煨和皇甫鴻率軍阻擊,但面對近乎瘋狂的攻城大軍,北軍將士力不從心,死傷慘重。大戰的第五天,李傕指揮部下利用挖掘了五天五夜的地道,成功殺進城內。華yin城丟失。

    西涼諸將率軍急進一百里,再攻鄭縣。北軍士氣渙散,潰不成軍,棄城而逃。

    李傕的大軍和出安的董卓勝利匯合,當下,董卓命令李傕帶三萬大軍前往扶風郡,攻擊王允。

    王允接到叛軍再攻關中的消息後,急令呂布率軍援救。呂布離開扶風郡的時候,和段煨、皇甫鴻的敗軍相遇。三人重整大軍,準備再戰。

    段煨軍中有人叛逃,呂布聞訊大怒,責罵段煨治軍不嚴。段煨和董卓、朱俊都是同時代的武將,年紀大,資格老,戰功顯赫,哪裡受得了呂布的指責。他當即出言辱罵呂布,說呂布是胡奴,是叛主的小人。

    呂布先殺丁原,現在又背叛了董卓,這是事實。段煨這一罵,正好戳到呂布的痛處。呂布勃然大怒,不顧皇甫鴻的勸阻,命人把段煨拖出去打了二十軍棍。

    段煨的許多部下、親衛都是當年跟隨段煨在西疆戰場上出生入死多年的悍將,他們看到段煨被打,眼珠子都紅了,「殺了呂布,為大人報仇。」

    這時,李傕隨後揮軍殺到,雙方大戰。段煨部下臨陣倒戈,呂布、皇甫鴻大敗,退回扶風郡。

    北軍一敗再敗,王允著急了,召集眾臣議事。太尉楊彪建議急召皇甫嵩回京,招撫叛軍。白波軍的王旭此時還在長安,他建議王允向白波軍求援。白波軍玄武軍統領吳川剛剛退到河東不久,大軍旦夕可至。事情到了這個地步,王允也顧不上許多了,保護天子要緊,兩個建議他都採納了。

    皇甫嵩遠在西涼的漢陽,近千里路,即使日夜兼程,也要半個月後才能到扶風郡,那時估計叛軍已經打到槐裡了,所以王允把擊敗叛軍的希望都寄托在白波軍身上。他現在也有點後悔,早知道關中形勢變化這樣快,當初就不應該把吳川趕回河東去。

    王旭拿到王允手中的聖旨後,小心翼翼地問道:「如今長安這麼危急,子師兄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征北大將軍的要求?」

    一個月前,胡才讓王旭告訴王允,白波軍可以進入關中,但他胡才需要有北方并州,冀州,幽州的軍政大權。但是王允認為胡才是第二個董卓,斷然拒絕。

    「不行。」王允堅決說道,「胡才要求主掌河北三州的軍政大權,這怎麼可能?本朝什麼時候有過這個先例?你回去告訴他,就說是我說的,讓他想想董卓的下場。自古以來,凡禍害天下者,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在王允眼中,消滅了董卓,下一個敵人就是胡才,所以,他絕不願意胡才在這個時候漲大。

    王旭頗為不滿,「子師兄,我們家在并州,在晉陽,有許多事需要倚仗大將軍的幫助和照撫。你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我們想想,為宗族想想。」

    「不行。」王允毫無商量餘地,「絕對不行。」

    王旭苦笑,王允的頑固讓他沒有北方,王閥在晉陽,如果大將軍想對付王閥的話,王閥隨時可以被滅。

    想到這裡,王旭說道:「子師兄,如果萬不得已,你可以去并州,雖然大將軍和董卓一眼,但至少現在大將軍不敢對付你們,你可以在晉陽建立勢力,利用大將軍的白波軍和董卓較量,只有這樣,才能消滅董卓,還天下朗朗乾坤。

    王允心裡一動,胡才和董卓都是武夫,對付他們他得心應手,現在董卓是因為和他撕破臉皮,所以才想殺他,如果他去晉陽,胡才一定不會想董卓這樣殺他,他身邊有楊彪,黃琬,皇甫嵩,呂布等人,去晉陽,還有可能東山再起,到時候大漢帝國就有希望了。

    王旭看著王允,說道:「子師兄,你考慮考慮吧。」

    王允心裡一陣激動,淚水悄悄潤濕了眼眶。

    ………………

    王旭快馬加鞭,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蒲阪津。

    「李大人,長安危急,天子性命堪憂,請大人速速率軍殺奔長安。」

    李晨苦笑,兩手一攤,「王大人,軍隊現在都在關西,正在澠池一帶和袁紹苦戰。」

    「袁紹?」王旭不可思議地叫道,「袁紹怎麼到了關西?」

    李晨把袁紹突然殺入雒陽的事簡要介紹了一下。五月,袁紹的大軍打下函谷關以後,白波軍的人以為他佔據雒陽的目的已經達到,不會再繼續西進了。誰知道他竟然以西上討伐叛逆為名,指揮大軍繼續向關西殺進,大有不打到長安絕不罷兵的勢頭。

    雖然征北大將軍同意放棄關東,退守河東,但大將軍並沒有讓白波軍放棄關西。從目前關中的形勢來看,關西暫時還不能丟。關西一旦讓袁紹佔據,將來天子和朝廷想回雒陽非常困難。

    「袁紹要西上討伐叛逆?」王旭憤怒地問道,「他不勤王?」

    「他當然不會勤王。」李晨冷笑道,「袁紹告訴天下人,當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他怎麼會勤王?我看他的目的是要佔據關西,給關東打下一片緩衝地帶,然後他在關東迅速擴展實力,以便重建皇統,禍害天下。」

    王旭忿忿不平地罵了袁紹兩句,然後心急火燎地說道:「李大人,關西有數萬白波軍大軍,吳川大人完全可以一邊據險堅守,阻擋袁紹,一邊率領大軍拿下桃林要塞和潼關,從叛軍的背後殺向長安。」

    王旭是王閥的人,王閥和楊閥一樣,是大漢帝國的死忠,所以他才想讓白波軍西進,殺死董卓,拯救天子。

    李晨連連搖頭,把冀州流民成災,大漠鮮卑人準備南下,冀州戰事被迫停下,河東軍被迫解散回去屯田的事詳細告訴了王旭,「王大人,自從你離開晉陽後,白波軍形勢一天一個樣,讓人眼花繚亂,窮於應付。白波軍錢糧不足,戰事又此起彼伏,罷兵純屬無奈之舉。我估計關西的仗如果再打下去,大軍可能馬上要撤回河東。」

    王旭大急,「朝廷呢?天子怎麼辦,朝廷怎麼辦?」

    李晨看了王旭一眼,對於這個白波軍元老,李晨本來還是很尊重的,但是現在對大將軍的權威的質疑,對朝廷,對天子的態度,李晨心裡看不起王旭,如果不是大將軍,你王旭想在還什麼都不是,但你不應該忘恩負義。

    所以,此時聽到王旭的話,李晨冷冷的說道:「白波軍只聽大將軍的。」

    王旭臉色蒼白,心裡絕望至極。在槐裡的時候,自己曾多次勸說王允,把吳川和白波軍安置在關中,以求盡早的殺死董卓,消滅西涼軍。但王允堅決不同意,結果今日西涼軍殺到槐裡時,朝廷無兵可派,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西涼軍一步步逼近槐裡。槐裡的朝廷大軍是拯救天子的希望,現在如果被董卓的西涼軍消滅,天子就徹徹底底的成為董卓手中的傀儡了。

    王允自己害自己,把一個消滅董卓,迅速穩定社稷的大好機會徹底葬送了。

    「王大人,你立即帶著天子聖旨,去關西拜見吳川大人。」李晨看了王旭一眼,說道:「我馬上八百里快騎,通知大將軍。」

    「我立即去關西。」王旭抱著最後一絲希望,縱馬向關西飛馳而去。

    ………………

    扶風郡,槐裡。

    呂布和皇甫鴻堅持了三天,大軍抵擋不住,匆匆撤到距離槐裡城六十里的茂陵。

    扶風郡的王培率軍趕到茂陵支援。這是王允手上唯一的援軍了。

    白波軍遲遲不至,王允無奈之下,只好用緩兵計,拖一時算一時。王允想和董卓談判。

    但是董卓連王允的信看都不看,命人殺了信使,指揮大軍猛攻。事情到了這個地步,什麼都是假的。打下槐裡,大家都能封侯拜將,享盡榮華富貴,打敗了,大家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王允看到董卓鐵看心的想殺自己,憤怒不已,但是他手中沒有兵馬,面對董卓的幾萬大軍,他決定離開扶風郡,前往并州。

    王允本來想和董卓決一死戰的,但王旭的話深深地提醒了他,這大漢帝國的叛逆不僅僅是董卓,還有胡才,如果自己死了,大漢帝國怎麼辦?天子怎麼辦?

    胡才不過是個武夫,他是大漢帝國的叛逆,是亂臣賊子,自己應該去并州,現在胡才佔領了冀州,有了冀州的財富,并州的精兵,天下誰是胡才的對手?

    在王允看來,胡才一定不知道自己怎麼殺董卓的,他不可能知道自己安排的機會,自己去了并州,可以故技重施,殺死胡才,掌控白波軍。到時候,天子就有希望拯救了,大漢就可以中興了。

    三天後。

    呂佈兵敗茂陵,狼狽退回槐裡。

    五月二十日,李傕指揮大軍包圍槐裡城,日夜猛攻。

    五月二十四ri,張濟從潼關急報,白波軍吳川率軍攻克桃林要塞,白波軍將士勇不可當,潼關危急。

    五月二十八,張濟再度急報,斥候在渭水河下游發現十幾艘高大樓船和數百艘大小戰船,估計白波軍為了搶時間,要乘戰船急赴關中。

    董卓和西涼諸將心急如焚,親自來到槐裡督軍狂攻。

    在猛烈的戰鼓聲裡,李傕,王方、樊稠等西涼悍將親自率軍攻城,激烈的廝殺聲響徹槐裡上空。

    城內守軍大多是扶風的郡國兵,沒有什麼作戰經驗,士卒們死傷慘重,城池岌岌可危。

    這個關鍵時刻,防守南城內的部分西涼兵突然倒戈,打開了城門。

    司徒王允、太常種拂、司隸校尉黃琬等大臣率軍長北突圍,呂布率并州軍為先鋒,向北地郡方向急馳而去。

    槐裡被破,西涼軍大開殺戒,槐裡血流成河。

    董卓,終於再一次統一關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