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十四章 武人和士人(2) 文 / 燕天

    第三十四章武人和士人(2)

    在皇甫嵩看來,武人最優秀的品質就是忠誡,武人的忠誠是用血和淚鍛造出來的,是這世上最牢固最值得信任的忠試。

    皇甫嵩告訴盧植,如果你們不相信胡才的忠誡,不相信他對大漢的忠誠,不願意和他齊心協力,那你們還拯救什麼社稷?

    你們不信任胡才,難道還讓胡才信任你們嗎?胡才出身卑微,他缺少的就是信任、

    人與人之間,連最起碼的信任和忠誠都沒有,連最起碼的做人品質都沒有,那這個大漢還有什麼值得拯救的?

    皇甫嵩說,現在天下大亂,諸侯並起,振興社稷需要改制,改制需要武人的支持,需要武人的支持就要給予武人應有的尊嚴和權柄。否則,失去的不僅僅是武人的支持,而是大漢社稷。如果大漢社稷傾覆了,士人的生存都成了問題,哪裡還有權柄可握?

    在天下武人中,也只有胡才有這個能力。董卓不行,袁紹更不行,袁紹如果有心中興大漢大漢,董卓早就滅了。

    皇甫嵩隨即說到了第三個問題。如果諸位大人認可我的說法,重新審視武人在朝堂上的地位,重新修正既定的振興之策,那麼,我將和晉陽朝廷中的大臣們努力維持并州的穩定,維持我們之間的默契,讓你們在最有利的條件下,有足夠的時間實施和推行新政,發展實力。

    皇甫嵩的這份書信在大帳內引起了激烈的辯論。

    盧植,伏完,關鑫等大臣從各自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對皇甫嵩的觀點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但事實勝於雄辯,董卓之敗,的確敗在完全倚重士人;王允之敗,也的確敗在完全排斥武人。

    對於這些早早趕到晉陽,準備實施改制興國的老臣來說,他們也有深刻的教訓。去年改制失敗,正是因為朝廷完全排斥了武人,結果士人之間互相鬥了起來。朝廷在沒有武人的支持下,改制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今年長安兵變後,晉陽無視天子聖旨,更沒有把武人放在眼裡,依舊把持軍幕府,對虎賁軍兵事指手劃腳,結果激怒了石泉和霍邱。兩人對軍幕府進行了打壓,胡才也通過他的征北大將軍府發號施令,軍幕府名存實亡。

    現在晉陽朝廷建立,有尚書檯,有大將軍府,但是大將軍府是胡才的心腹,朝廷的老臣一個都沒有在大將軍府,這是為什麼?還不是因為胡才不相信他們,不相信他們士人。

    目前振興社稷急需武人征戰天下,但士人又極度排斥武人,這顯然無助於緩和士人和武人之間的矛盾。

    看來,武人出身的皇甫嵩已經看到了阻礙振興社稷的根源所在,他們提出的建議必須要慎重考慮。在未來的歲月裡,士人必須要退一步,讓出部分權柄,和武人共議國事,大家齊心合力,社稷才有振興之望。

    但要讓士人改變幾百年來形成的固有觀念,讓士人尊重和信任武人,讓士人放棄部分權柄,讓士人和武人同議國事,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和過程。

    特別是王允等人,他們是絕不願意看到這一幕的,在王允他們看來,武人只能對士人卑躬屈膝,武人想掌權,就是叛逆。

    有這樣的想法的人很多,所以他們認為胡才是叛逆,罪該萬死。

    「公達,皇甫大人的意思是讓你留在冀州。」盧植說道,「我看,你就不要走了,就待在這裡吧。冀州急需人手。」

    荀攸點頭笑道,「臨行前,皇甫大人,蔡大人一再囑咐我,讓我留在冀州。下官不走了。」接著他問到了冀州現狀,「公孫瓚是不是已經敗回了幽州?」

    「公孫瓚是撤軍了,但冀州的形勢非常不好。」馬ri磾苦笑道,「太傅劉虞大人對大將軍率軍擊殺幽州軍的事耿耿於懷,雖然我們百般勸和,但他非常固執,不願意和大將軍聯手。」

    「幽州貧瘠,流民又多,還要安撫胡人,幽州軍的軍資也是一塊很大的開支,如果沒有冀州援助,太傅大人如何支撐?」

    荀攸不解地問道,「太傅大人他怎麼會為了公孫瓚而和大將軍翻臉?不管怎麼說,目前只有大將軍才有振興社稷的力量,他應該義無反顧地支持大將軍。」

    「公達,有些事你大概還不是很清楚。」馬ri磾隨即把發生在一年前的皇統風波告訴了荀攸,「太傅大人可能是認為大將軍和袁紹是一丘之貉,所以……。」

    「那大將軍呢?」荀攸急忙問道,「大將軍是怎麼想的?」

    「大將軍的態度很暖昧。」盧植說道,「太傅大人是不是有『真龍天子』之命,我們不知道,但對天子和某些大臣來說,太傅大人是不能活在世上的,所以此事很麻煩。」

    盧植還有一句話沒說,不僅僅劉虞,就是長安天子,也沒有必要活在這世上了,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現在少帝繼位。晉陽天子和長安天子中,只能留下一個。

    而長安天子是董卓所立,所以盧植趨向於晉陽天子,畢竟,少帝是先帝所立。

    「太傅大人既然不願意和大將軍聯手,那他就是大將軍的敵人。大將軍是不是要趁機出兵幽州,剷除jiān佞,穩定河北的後方?」

    「暫時不會。」盧植搖搖手,「冀州的穩定和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大將軍在冀州流民沒有解決之前,不會出兵打仗。河北有三州,并州和幽州都要冀州的幫助。所以樂觀一點估計,河北之地要想獲得橫掃天下的實力,至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恢復時間,而且還要風調雨順,沒有戰火的三到五年。」

    盧植看看眾人,捋鬚笑道,「有這麼長的時間實施新政,我們一定能發現其中的諸多利弊,為將來在十三州推廣新政獲取充足的經驗。」

    眾人隨即又商討了一下河南各州和京畿一帶的形勢,仔細分折了各方勢力的優劣,均感覺在五年內平定天下還是非常有把握的。

    在眾人看來,袁紹,袁術等人,雖然在士人中有影響力,但是他們的武力卻不是大將軍的虎賁軍的對手。

    大家的話題再度轉移到了新政上。

    實施新政最大的阻力來自於士人內部,尤其是眾多地方大吏和門閥世族。

    目前聚集大將軍府和冀州、并州諸府的士人派系非常複雜。如何制衡各派系士人的勢力,成為新政能否得以成功實施的關鍵。

    這些士人有的來自關西弘農,比如楊閥的楊彪。有的來自關中,比如馬閥的馬ri磾。有的來自陳留,比如蔡邕。

    有的士人來自河東,比如衛閥的衛仲道、富豪徐陵。

    有的士人來自太原,比如晉陽的王旭。

    有的士人來自幽州,比如涿郡的盧植。

    有的士人來自冀州,比如崔烈、崔均父子,他們出自冀州第一門閥安平國的崔家,還有河間的邢顒、中山的甄儼、甘陵的崔琰、崔林兄弟。

    來自河內的士人最多,有避禍到冀州司馬門閥的司馬芝、司馬朗,張閥,陳閥。

    聽到這一連串的名字,來自穎川荀氏門閥的荀攸有點駭然心驚,他萬萬沒想到這小小的行轅內竟然聚集了這麼多門閥世族的子弟門生。

    這些士人因為來自的地方不同,政見不同,想讓他們意見統一,這恐怕不是短時間可以吳川的。

    同時學術觀念上的分歧導致了各方在治國策略上產生了重大衝突。如何減小分歧,緩和衝突成了當務之急。

    盧植、崔烈等人提供給大將軍的名單上,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們在學術上和官場上的對手,這次大將軍舉刀一殺,雖然幫助他們減少了一部分阻力,但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大將軍如此嗜殺,那將來會不會對曾經幫助他的人也舉起屠刀?

    為了安撫冀州各地的門閥世族,減小士人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宣揚和推廣新政,盧植等人決定建立邯鄲大學堂,延請各地碩儒名士到邯鄲講學。

    這次延請的名士有巨鹿郡的鴻儒張臶,到張臶處避禍的穎川人胡昭,還有就是青州北海的鄭玄。

    這三人是現在大漢的名士。

    張臶,字子明,。少游太學,通訓詁、讖諱之學。後歸鄉里。漢獻帝即位,數辟之,不應。

    胡昭,字孔明,穎川(治今河南禹州)人。居於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頗有德行於世。胡昭在書法上亦取得了較大成就,當時與邯鄲淳、衛覬、韋誕並有聲名。此外,在書法藝術上較有成就者如劉德升(善行書)、劉勝(鍾覬師)、孫子荊、關枇杷、師宜官(梁鵠師)、宋翼(鍾覬弟子)、崔璀(蔡邕弟子)以及蔡琰等,可惜事跡多巳無考。

    胡昭的青年時代,正是朝廷**,外戚宦官交替執政時期。他幼讀經史,學識淵博,尤其精通典史,工於書法。弱冠之年就以其絕世才華而為世人稱道。他因厭惡仕途生涯,為避免無休止的郡縣察舉(察舉,東漢王朝選用官吏的方法之一,即由地方官吏察求「賢材」,舉為官吏),公府辟召(辟召是公卿大臣及郡守自行啟用地主階級的知識分子為屬員),就客居冀州,醉心於經史書法。

    初平元年,權臣干政,漢室衰微,群雄並起。各路諸侯為在爭奪地盤和擴大勢力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紛紛招攬人才。素有「四世三公之家,門生故吏滿天下」之稱的袁紹,聞知胡昭乃穎川名流,才華蓋世,韜略過人,不惜降尊紆貴,多次登門拜訪,請胡昭出山,輔佐自己打天下。但由於他厭惡仕途險惡,因而對袁紹之邀「堅辭不就」。通過與袁紹的幾次接觸,胡昭看出袁紹嫉賢妒能。他為防不測,就悄悄地逃離冀州。果不其然,未過幾日,袁紹命人緝拿胡昭,可是胡昭早已如閒雲野鶴一般,躲進了深山老林。

    鄭玄,字康成,高密人,為漢尚書僕she鄭崇八世孫,東漢經學大師、大司農。今年六十五歲。

    鄭玄青年時代。他雖然立志於潛心鑽研經學,並已具有了一定的經學造詣,但由於家境貧寒,生活困苦,已沒有條件繼續專門攻讀了,父母兄弟迫於生計問題,也都不允許他再不事產業而長年讀書了。在18歲那年,他不得不出仕,充任鄉嗇夫之職。漢代地方政府實行郡、縣二級制,縣以下設鄉、亭、裡、什、伍等,一般是五戶為伍,十戶為什,百戶為裡,十里一亭,十亭一鄉。鄉嗇夫是鄉一級地方小吏,掌管訴訟和稅收等事。對於自己主管的工作,鄭玄勤勤懇懇,十分認真,撫恤孤苦,甚得鄉里的好評,不久便晉級而成為鄉佐,大約相當於副鄉長的職位。

    雖然上司器重,鄉親擁護,但鄭玄卻不安於鄉吏的工作,不願為吏以謀生,而一心嚮往研究學術。因此,他在做鄉吏的同時,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刻苦學習,每逢休假ri也不回家,而到學校中向先生請教各種學術問題。他的父親對此極為反對,並一再督責和訓斥他。但父、兄的反對也改變不了他的志向,他仍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習,到21歲時,已經博覽群書,具有了深厚的經學功底,並精於歷數圖緯之學,兼jing算術,成了一位滿腹才學的年輕學者了。

    當時有一位名士名叫杜密,和大膽反對宦官的「天下名士」李膺齊名,並稱為「李杜」。杜密升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到高密縣巡視時見到鄭玄,認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把他升調到郡裡為吏錄,使他得到學習和深造的機會。從此,鄭玄便結束了他的鄉吏生涯。到了北海郡不久,鄭玄又辭去吏職,入太學授業。他的老師名叫第五元先(第五是複姓),是當時京兆平陵(今陝西長安)的大姓,曾任兗州刺史,是一位很有學問的經學博士。鄭玄從師第五元先,先後學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算術》等,俱達到了通曉的程度。其中《京氏易》是西漢京房寫的,《公羊春秋》是戰國公羊高傳述、西漢初成書的,這兩部書都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三統歷》是西漢劉歆寫的曆法,《九章算術》則傳說是西周周公著的,這兩部書都屬歷數之學的重要著述。

    此後10年左右,皆為鄭玄折節求學的時代。

    他師事第五元先後,又從東郡張恭祖學習了《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等書,其中除《禮記》和《韓詩》外,均為古文經學的重要典籍。鄭玄向第五元先和張恭祖學習了今古文經學兩大學派的重要經籍後,尚不以此為滿足,又從陳球受業,學習了《律令》。在此期間,他還以明經學、表節操為目的,遊學於幽、並、兗、豫各地(相當於今山東、河北、河南一帶),遍訪名儒,轉益多師,虛心向他們學習,共同探討學術問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辭勞苦,孜孜求道,鄭玄的青年時代,就是這樣匆忙而充實地過去了。到了而立之年後,鄭玄已經成了一名有著較深造詣的經學家。他的學問在山東(指崤山或華山以東,今河南、河北、山東一帶)已經可以說首屈一指、無出其右者了。

    不過鄭玄雖然已經學富五車,但他自己卻毫不滿足,學無止境,越學反越覺得知識不夠用。當他感到關東(指函谷關以東)學者已經無人再可請教了的時候,鄭玄西入關中,通過盧植介紹,師從著名的古文經學家馬融。馬融是扶風茂陵人,學識淵博,曾遍注儒家經典,使古文經學達到了成熟的境地。鄭玄投學門下三年不為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沒能見到他的面,只能聽其高足弟子們的講授,但鄭玄並未因此而放鬆學習,仍日夜尋究誦習,毫無怠倦。

    有一次,馬融和他的一些高足弟子在一起演算渾天(古代一種天文學)問題,遇到了疑難而不能自解。有人說鄭玄精於數學,馬融於是把他召去相見。鄭玄當場解決了問題,這使得馬融驚歎不已。此後,馬融對鄭玄十分看重,親自授學。

    鄭玄在馬融門下學了七年,因其父母老邁需要歸養,於是向馬融告辭回歸故里。馬融認為鄭玄一定會超過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對弟子們說:「鄭生今去,吾道東矣!」意思是說,由他承傳的儒家學術思想,會因為鄭玄的傳播而在關東發揚光大。

    鄭玄以古文經學為生,兼采今文經學之長,混糅今古文家法,融會為一,整百家之不齊而形成了自己獨到的經學理論。他利用自己這套獨特的理論。從「通學」的立場上《春秋》三傳作綜合研究,最終解決了兩派爭論的焦點問題,清除了兩派之間的門戶之見,肯定了古文經學的學術地位,基本上結束了這場長達兩百餘年的今、古文經學的大爭辯。

    現在,盧植他們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兩派官吏在學術上的分歧和在治國策略上的矛盾,以便順利地實施新政,推行諸項改制措施,盧植、馬ri磾等人這次打算把他請出來,讓他開堂授學。把他的「整百家之不齊」的先進學術思想和理論告訴天下士人,讓他在兩派士人中大力宣揚自己融會貫通了今、古文經兩派學術的新的經學理綸,以消弭兩派之間曠日持久的紛爭。

    胡才當然求之不得,他對於士人的學派分爭不瞭解,也沒有時間去瞭解,聽到盧植他們的匯報,就馬上同意,同時他當即派出一百武技高超的親衛,隨同鄭玄大師的弟子崔琰,數名大知堂弟子,往徐州尋訪鄭玄大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